增补评注柳选医案 评选静香楼医案两卷此案为尤在泾先生所著。先生名怡,字在泾,自号饲鹤山人,江苏长洲县人。邃于医学,于仲景书尤能钻研故训,独标心得。时吴下以医名者,如叶氏桂、徐氏大椿、王氏子接,均煊耀一时。先生与之联镖接轸,辉映后先,于医道中可谓能树一帜者。所著有伤寒论贯珠集、金匮心典、医学读书记,均刊行。惟此案未经授梓,其附刻于读书记后者,仅有三十余条,非全本也。此本为吾邑吴氏所钞藏,咸丰兵燹后,诒于詹文桥张氏斋头见之,假归钞录。复就其中选精粹者,得十之五,评录如左。分上下两卷。窃念近时医学荒废,其简陋剽袭,毫无心得者,无论已。间有钻研古籍,不知通变者,动辄以仲景为家法,而咎今人不能用古方,目为庸陋。其实古方今病,往往枘凿不相入,执而用之,偾事者多矣。及读先生此案,而不觉憬然有悟也。先生博极群籍,尤服膺仲景之书,所著伤寒论金匮两注,上溯仲景心传,独抒己见。...
书名:伤寒论注作者:柯琴朝代:清年份:公元1644-1911年自序属性:尝谓胸中有万卷书,笔底无半点尘者,始可着书;胸中无半点尘,目中无半点尘者,才许作古书注疏。夫着书固难,而注疏更难。着书者往矣,其间几经兵燹,几番播迁,几次增删,几许抄刻,亥豕者有之,杂伪者有之,脱落者有之,错简者有之。如注疏者着眼,则古人之隐旨明、尘句新;注疏者失眼,非依样葫芦,则另寻枝叶,鱼目溷珠, 硖胜玉矣。《伤寒论》一书,经叔和编次,已非仲景之书。仲景之文遗失者多,叔和之文附会者亦多矣。读是书者,必凝神定志。慧眼静观,逐条细勘。逐句研审,何者为仲景言,何者是叔和笔,其间若脱落、若倒句,与讹字、衍文,须一一指破,顿令作者真面目见于语言文本间。且其笔法之纵横、详...
书名:汤液本草作者:王好古朝代:元年份:公元1298年《汤液本草》序一内容:世皆知《素问》为医之祖,而不知轩岐之书实出于《神农本草》也。殷伊芳尹用《本草》为汤液,汉仲景广《汤液》为大法,此医家之正学,虽后世之明哲有作,皆不越此。予集是书,复以《本草》正条,各从三阴三阳十二经为例,仍以主病者为元首,臣佐使应次之,不必如编类者,先玉石、次草木、次虫鱼,以上中下三品为门也。如太阳经当用桂枝汤、麻黄汤,必以麻黄、桂枝为主,本方中余药后附之。如阳明经当用白虎汤,必以石膏为主,本方中余药后附之。如少阳经当用三禁汤,必以柴胡为主,本方中余药后附之。如太阴、少阴、厥阴之经,所用热药,皆仿诸此。至于《金匮》祖方,《汤液》外定为常制,凡可...
书名:未刻本叶氏医案作者:叶天士朝代:清年份:公元1644-1911年序属性:闻之士生斯世。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盖以良相良医皆可救斯人之疲癃生理残障。而不忍坐视其颠连而莫告也。然非识学兼到。相固不能济世。即医亦不能济人。吾考古之名相。无识何以旌别淑慝。求贤以辅治。无学何以本仁祖义。监古以善今。古之名医。无识何以审病源之虚实。而调剂得其平。无学何以明脉理之精微。而制治有其要。是可知医国医人。初无二理。为相良固难。为医良亦不易也。无怪乎求良医于当代。不少概见。惟吴中天士叶老先生庶名克副实。不愧为良欤。粤稽叶老先生精通脉理。洞见病源。用药尤能心小胆大。当日之无远近染 求治者。日不暇给。症多怪异。而方亦新奇。每授汤丸。无不效验。所谓不笏而饶相...
第一课:当然,首先要知道女孩子的手机号码。其次,要对她有兴趣啦。发个短信:“上次跟你聊天很愉快,能否再次邀你出来聊聊天?”注意:女孩子答应的话,要找的地点是个比较清静的酒吧,暂时别去饭馆或是D吧。第二课:约完会回家之后可千万别忘记了发个短信:和你在一起聊天很快乐,期待能再次见到你。祝你晚安。让她知道你是个贴心的人。第二天,你还可以发个好笑的短信给她,比如:1、黑猩猩不小心踩到了长臂猿拉的大便,长臂猿温柔细心地帮其搽洗干净后它们相爱了,别人问起它们是怎么走到一起的,黑猩猩感慨地说:猿粪!都是猿粪啊!2、我是一颗豆,跌倒了,很气馁,有什么可以让我重新站起来呢?答案是你。有这样一种叫东西,叫“猪鼓励豆”。...
本讲介绍具有温性或热性,能够祛除寒邪的药物。前人有:“寒者温之”的治疗经验,就是说用温热药以治疗寒证。寒邪在表的用辛温解表药,已在“发散药”中谈过。寒邪在里的则须用“温热药”来治疗。因为祛除寒邪的药也能扶助人体的阳气,所以从“扶正”的角度来看,温热药又有补药(补阳)的性质,并且时常与补药同用,可与“补益药”互相参看。艾叶艾叶味苦辛,性温。临床应用时分为两种:1.艾叶:有温中祛寒,温暖子宫,调经,安胎等作用。对腹中冷痛,小腹寒痛以及子宫寒冷,久不受孕,虚寒性痛经等,可配合当归、干姜、炒白芍、肉桂、小茴香、吴萸、香附等同用。2.艾炭:艾叶炒炭后则主用于止血,对于下元虚寒而致的月经过多,崩漏(子宫出血),以及孕妇受寒、腹中疼痛、胎动不安等症,可配合当归、白芍、熟地、阿胶、棕炭、益母草、桑寄生、川断炭等同用。...
章次公医案 说明一、本篇共集章次公先生临证医案720余则,分为内、妇、儿、外四科,大都是先生在1940年前后的诊案。其中有些病种如回归热、登革热、脚气、性病等,现已少见或绝迹,书中保留有关典型病例,意在展示先生于此是如何辨证、辨病与治疔的。二、各科分类,大多沿用中医病名,少数采用现代医学病名。方药剂量改用克为单位。医案后的"按",或论病机,或释方义,或议诊断,或从药测证,或提示临床注意要点。三、案内处方所用药量,由于三四十年代药材多为天然生药,药力较强,故用量较轻;今则植物药多为人工种植,药力大减,用量均增大,故用量需根据现行使用之剂量而酌定,以免影响药效。四、本篇在1979年曾由先生的门人朱良春、刘季和、蒋敏达姚守诚、陈继农、王冠庭、杨友林、史惠甫、翁绍和、李树仁等集体整理,经朱良春执笔汇总,门人何绍奇、朱步先协助,于1980年由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此次又重加审订,并增入部...
第一讲 临床运用方剂需要注意的问题前人的方剂,皆为医学理论精华和临床宝贵经验密切结合融汇集积而成,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很好地继承与发扬。前人的许多方剂,组织严谨,配伍巧妙,直到今天,依法使用,仍有良效,成为临床上经常应用的方剂。但是,我们在使用这些方剂时,也应注意到古今生活不同,社会环境不同,人的禀赋、饮食、居住、病因等也均有不同:所以,我们在临床上运用前人的方剂时,既要学习与掌握前人关于方剂的法度规矩、严谨的组方理论和宝贵的临床经验,又要注意运用中医理论按照辨证论治的方法,结合具体情况,对前人的方剂进行加减化裁而灵活运用,才能使方证合宜,提高疗效。虽然我们强调对方剂一定要灵活运用,但是也不能灵活得无法无度,随便拼凑,有药无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故提出以下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与大家共勉。...
书名:外科方外奇方作者:朝代:年份:序属性:今之论医者曰。中医善治内证。西医长于外科。询其何以知其然也。则曰。西医精解剖断截湔洗。目为常事耳。是言也。谓目下之中医则可。谓古昔之中医则不可。盖古之医师类多解此。扁鹊华佗。尤其着者。试读山西医学杂志。(纂辑中西解剖病理)一通。当知吾言之非妄。然斯妙法神技。何为不传至今日而与西人颉颃耶。曰守秘而已。余谓中医之日渐陵替。西医之月异日新。其因虽有种种。而守秘与公开。实为至大之原。盖学理以研究而愈明。方剂以试用而的知。设有新理长方。惟知自秘。不肯公布。微特不能更有发明。即此一端。亦必终归湮没。吾国医界。不明乎此。以致古医麻醉刳剥之术。失传于后世。反使西医后进。矜炫其法。抚今思昔。能毋慨欤。为今之计。亟宜开诚...
梅子排骨【菜名】 梅子排骨 【所属菜系】 全部 【特点】 【原料】 厚肉大排骨一斤,梅子两粒。葱两颗,红椒一只。腌料: 绍酒,酱油各半汤勺。 调味料: 绍酒、生抽、浙醋、冰糖、盐、味精 【制作过程】 1.将排骨斩成大块,酸梅压烂,涂在近骨一面加上腌料腌一小时,放入滚油中炸两分钟盛起,然后待油温回升将排骨复炸一分钟。 2.红椒、葱一同切丝3.烧热锅,下油两勺,加入调料慢火至糖溶,放入排骨,加盖煮两分钟,拌匀后煮至汁浓加入红椒丝、葱丝即可。椒酱肉【菜名】 椒酱肉 【所属菜系】 全部 【特点】 【原料】 猪肉160克,青、红椒各1个,甜罗卜干40克,五香豆干2块,虾米2汤匙,炸花生80克,蒜茸1汤匙,豆豉1匙,油6汤匙。水1/3杯,盐,糖,酱油,胡椒粉,麻油各少许。 【制作过程】 1.猪肉、青椒、红椒、萝卜干及豆干切粒; 2.用3汤匙油将青椒、红椒、萝卜干、豆干及虾米爆香,盛起待用;...
SU类主要降糖作用机制为: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但不能刺激β细胞合成胰岛素;减少肝脏对胰岛素的清除,增加周围胰岛素的浓度;改善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受体数量和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增加肌肉细胞内葡萄糖的转运和糖原合成酶的合性,减少肝糖的产生,这些作用均有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和降低空腹高血糖。SU类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物类别之一。近40年来的临床应用表明,SU类药物降糖作用肯定,可作为非肥胖2型糖尿病的首选,主要适用于经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2-3个月疗效不满意及轻、中度2型糖尿病,可使空腹及餐后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降低1%-2%[1]。最早使用的第一代SU类降糖药有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醋黄己脲,因其作用时间长、易出现低血糖、毒副作用大,现临床上较少用。第二代SU类按其降糖作用强弱依次为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吡嗪(美吡哒)、格列波脲(克糖利)、格...
点击回到星齐论道气功宗教文章资料目录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星齐论道 (chinaseek/xqld/index.asp)气功理法 (chinaseek/xqld/list.asp?boardid=16)《内经图》解-王力平(chinaseek/xqld/dispbbs.asp?boardid=16&id=2499)作者:北海散人发布时间:2003-8-25 18:28:00《内经图》解-王力平《内经图》解-王力平 “内经图”解决的秘诀是关和窍。背后闯三关过九到窍为暗中之窍。一旦气串动到这些部位时,就要注意了。 xiu.myrice/XMZHF/033njt.htm 三关为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 尾闾关在脊背的尽头之处,有七个骨节,七个穴位。们练的就是这七个穴位的通道,其内关通内肾,一男一女。内肾为藏精孵卵之地。上行一条髓道,髓道过去叫河车、黄河,也叫漕渓,上通到泥丸,此阳气上升之路。直到第七节与内肾相对之处,谓之夹脊关。...
第一站 辨证论治题(根据给出的病例资料,按住院病例的书写格式完成书面辨证施治)范某,女,48岁,干部,已婚,于2005年1月20日就诊。患者月经紊乱,烘热出汗1年余。病人诉近1年来月经不规则,周期先后不定,经期4~6日,经量较前减少;烘热汗出,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腰膝酸软,皮肤燥痒;阴道干涩,尿少色黄。末次月经2004年11月20日。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病史及药物过敏史。查体:T:37℃,P:75次/分,R:20次/分,BP:130/85mmHg。舌红少苔,脉细数。血清内分泌检查:促卵泡激素(FSH)35?780μg/L↑,促黄体素(LH)18μg/L↑,雌二醇(E?2)103?6pmol/L↓。 第二站 基本操作 (模拟操作或演示下列问题)...
作者:栾加芹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本书是大众健康畅销书《不生病的智慧》(2、3、4)和《打开疾病黑盒子》的作者栾加芹博士的一部呕心之作。本书把主流、传统的中医理论置于《易经》和《黄帝内经》的对话环境中来考察和反思,为中医实践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坐标系。本书从中国古代的时间医学出发,带领读者走进了由作者沥血探寻的时间医学的通幽之境,不仅妙趣横生、哲思凸涌,更重要的是对中医临床的传统进行了思辨,无论对于医者还是患者,“开方就是开时间”都是一次痛感强烈的思想革命。“时间”这两个字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不用说啦。不过,当我们感慨时间过得很快的时候,除了常说“时间过得真快啊”,更会用“时光飞逝”,“光阴荏苒,日月如梭”等来比喻。“时光”、“光阴”作为“时间”的同义词也常常被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