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伤寒贯珠集作者:尤怡朝代:清年份:公元1729年卷一·太阳篇上辨列太阳条例大意属性:伤寒一证。古称大病。而太阳一经。其头绪之繁多。方法之庞杂。又甚于他经。是以辨之非易。然非不可辨也。盖太阳之经。其原出之病。与正治之法。不过二十余条而已。其他则皆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也。假使治伤寒者。审其脉之或缓或急。辨其证之有汗无汗。则从而汗之解之。如桂枝、麻黄等法则邪却而病解矣。其或合阳明。或合少阳。或兼三阳者。则从而解之清之。如葛根、黄芩、白虎等法。亦邪分而病解矣。此为正治之法。顾人气体有虚实之殊。脏腑有阴阳之异。或素有痰饮痞气。以及咽燥淋疮汗衄之疾。或适当房室金刃产后亡血之余。是虽同为伤寒之候。不得竟从麻桂之法矣。于是乎有小建中、炙甘草、...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导论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之一。按照著名心理学家杨国枢先生的观点,当今世界的心理学可分为两大领域:一是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二是实验与认知心理学,人格、社会、实验、认知也因此成为了心理学的四个支柱。其它的心理学分支都是在这四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格心理学从人本身出发,探讨个体内在的特征对个体的行为与心理有什么样的影响;社会心理学除了考虑个体本身的特性,而且也把个体与社会的种种关系加以考虑,它的目的在于了解各种社会因素对个体及群体行为的影响;实验心理学解决的是研究方法问题,所有的心理学研究都是以它所提供的方法为基础;认知心理学则解决的是过程和机制问题,它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心理现象发生的规律。...
Volume Serial Number is 1270-039BDirectory of Z:Med books - TFD2010-10-25 19:36 .2010-12-02 22:14 ..2009-11-01 09:33 CURRENT DIABETES REPORT 20082008-06-22 10:33 5,830,225 The Washington Manual of Surgery,The, 5th Edition WMS5.chm2008-10-09 23:11 3,086,467 A Dictionary of Neurological Signs(2nd)Springer 2006.pdf2009-11-01 10:27 The Spine_Rothman_V1-2.djvu2010-10-14 21:49 ABC Serials2010-02-28 22:09 肿瘤影像学-石木兰pdg2010-10-02 14:04 orthopaedics...
如果认为本站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六招教你准确揣摩他人心理 察言观色是一切人情往来中操纵自如的基本技术。不会察言观色,等于不知风向便去转动舵柄,世事国通无从谈起,弄不好还会在小风浪中翻了船。 直觉虽然敏感却容易受人蒙蔽,懂得如何推理和判断才是察言观色所追求的顶级技艺。言辞能透露一个人的品格,表情眼神能让我们窥测他人内心,衣着、坐姿、手势也会在毫无知觉之中出卖它们的主人。 言谈能告诉你一个人的地位、性格、品质及至流露内心情绪,因此善听弦外之音是“察言”的关键所在。 如果说观色犹如察看天气,那么看一个的脸色应如“看云识天气”般,有很深的学问,因为不是所有人所有时间和场合都能喜怒形于色,相反是“笑在脸上,哭在心里”。...
第一节 道教立教的过程道教为根据中国固有文化所创设之宗教,其立教的过程,追溯历史约可划分为十个演变时期。(一)中国上古文化一统于“道”。乃原始观察自然的基本科学,与信仰天人一贯的宗教哲学混合时期。约当公元前四、五千年,中国上古史所称的三皇五帝,以至黄帝轩辕氏的阶段,为道教学术思想之远古渊源所本。(二)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开始发达,从此建立民族文化具体的规模;而以政治教化互为体用,是君道师道合一不分的时期。约当公元前二千二、三百年开始,即唐尧、虞舜、夏禹三代,为道教学术思想的胚胎阶段。(三)儒、道本不分家,天人、鬼神等宗教哲学思想萌芽的时期。约当公元前一千七、八百年开始,白商汤至西周间,为道教学术思想的充实阶段。...
邓铁涛教授辨证疑难病思路探析关键词:名老中医 邓铁涛 疑难病 辨证什么叫疑难病,很难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中医古籍中有怪病、疑难杂证、难治之证、不治之证等记载,其所描述的,均反映出其辨证和治疗的难度,应归属于疑难病的范畴。在祖国医学发展历史中,过去把“风、痨、臌、膈”称为疑难病。新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医院分级管理办法与标准》附载《各种疑难病名参考目录》,在11个学科中,共322种。《国际疑难病症检索表》列出疑难病297种,共14个学科。首届全国疑难病学术会议将疑难病概括为:疑是疑惑不解,认识不清,诊断上难以定论;难是治疗上有难度,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这种认识已成为目前对疑难病比较一致的看法。疑难病证的机理比较复杂,同一般的病证相比有以下特点:1病情复杂,兼证或并发症多,或有几个主症;2病邪深痼,顽痰、瘀血、内毒相互胶结,深入经络,不易祛除;3主观症状、客观检查、脉诊、舌诊互相矛盾。疑难病...
书名:叶选医衡作者:朝代:年份:曹序属性:嬴秦燔书,古籍灰烬,惟医书及《周易》,得免斯厄。良以医之精理,参天地,通阴阳,实与易相表里,而非区区方技家所能该也,又非末学浅夫所得管窥而莛撞也。轩岐以来,代有传书,汗牛充栋,非精识之士,不能读也。即读矣,而旁骛歧出,未得宗旨。狃古方以诊百病之变迁,犹患其顾此失彼,适燕赵而不改南辕也。然则医之难如是,读医书之难如是。苟得一穷究医理,卓然成家,搜罗群籍,提要钩元,岂非快事耶?吾吴叶香岩先生,尝裒集古今医书,削繁就简,折衷一是,为《医衡》若干卷,虽篇页无多,而去取有法,圭臬不远,实淮南枕中鸿宝也,顾其书不少概见。庚申之变,板毁于兵,识者病焉。恒家自高曾以来,...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中国古代,受到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的深刻影响。对于事物的观察分析方法,多以“取类比象”的整体性观察方法,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理。因此,中医学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一是。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而且人体与自然界也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环境统一性的思想即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串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个方面。...
感冒论治-刘渡舟作者:洋葱|brwathcn@163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212今天谈一个小题目——感冒。一般以为感冒是常见的轻浅的外感疾病,没有讨论的必要,即使讨论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问题。然而问题恰恰产生在这里。如果允许说,作为一个大夫不能做好感冒的辨证施泊,甚至只用几种成药应付,或者是不能掌握感冒的一般治疗规律,而偏偏能治温病、伤寒等复杂的病证,都是很难想象的。同学们通过五年的系统学习,刻苦钻研,当然比一般的水平要高,但是正因为水平高,对于这些所谓常见的轻浅的疾病,更要特别注意。感冒的病因病机和证状等,《中医内科学讲义》上说得很清楚,不再重复。现在重点谈谈辨证施治,也就是如何将书本知识在临床上正确地运用。...
书名:妇科玉尺作者:沈金鳌朝代:清年份:公元1644-1911年自序属性:尺者划分寸。量短长。取其准也。尺而以玉为之。分寸所划。坚久不磨。尤准之准也。余窃思短长之数。必取准于尺。于物然。于病亦然。于妇女之病更无不然。何则。妇女深居闺房。则情不畅。妇女见地拘局。则识不开。妇女以身事人。则性多躁。妇女以色悦人。则心偏妒。稍有不遂。即为忧思。忧思之至。激为怨怒。不知忧则气结。思则气郁。怨则气沮。怒则气上。血随气行。故气逆而血亦逆。血气乖争。百疾于是乎作。及其疾作。又苦不自知。即或知之。而幽私隐曲。又不肯自达。且多掩蔽。于是其家一委之医。医一凭之脉。而此翕翕跳动之脉。欲借以测妇女幽私。达妇女隐曲。毫厘千里。贻祸不小。岂非妄意揣度。而未...
下面60道题可以帮助你大致确定自己的气质类型。对于每一题,你认为非常符合自己情况的记2分;比较符合的记1分;吃不准的记0分;比较不符合的记1分;完全不符合的记2分。1.做事力求稳定,不做无把握的事。2.遇到可气的事就怒不可遏,想把心里话说出来才痛快。3.宁肯一个人干事,不愿很多人在一起。4.到一个新环境很快就能适应。5.厌恶那些强烈的刺激如尖叫、噪音、危险的镜头等。6.和人争吵时,总是先发制人,喜欢挑衅。7.喜欢安静的环境。8.善于和人交往。9.羡慕那种克制自己感情的人。10.生活有规律,很少违反作息制度。11.在多数情况下情绪是乐观的。12.碰到承生人觉得很拘束。13.遇到令人气愤的事,能很好地自我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