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章 周末军令第 二 章 突发的海底喷火第 三 章 特别训练第 四 章 海底下面三千公尺第 五 章 神秘的K站第 六 章 准尉在哪里第 七 章 地震与心震第 八 章 应股市涨落的地震第 九 章 失踪者现形第 十 章 神父和专家第十一章 海底下的八枚氢弹第十二章 预测:十二级地震第十三章 不可能疏散第十四章 保险柜里的违禁品第十五章 “我有他犯罪的证据”第十六章 地底基地的恐慌第十七章 博士的以震对震第十八章 向地底进发第十九章 断氧第二十章 海底城不灭 《海底舰队》作者:[美] 弗里德里克·波尔 第一章 周末军令 在纽约东南一千二百公里的大西洋上是百幕大群岛,在岛的一角,就是我们那间潜水军官学校。...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作者: 肖申克117第一章 1972年的北京街头更新时间2007-9-4 16:33:00 字数:0 1972年9月。 北京,长安街。骄阳仍炙热似火,柏油马路被烤得如同火炉一般,陈东一个人走在街头,心中却是一片悲凉。 他,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双料博士,不信上帝、不信鬼神,也浑然不信所谓的时空论,但现实是残酷的,穿越时空来到这个世界的现实,任谁都会接受不了。他本应在十年后出生,在安徽农村长大,从小便被有天才之称,高二时便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录取。读大学时,学校教育改革,鼓励学生综合发展,比如推行双学位制,陈东因为才思敏捷,加上刻苦努力,年仅24岁获电子学和工学双博士学位。不仅如此,在其它体现个人综合素质方面,陈东也表现颇佳,本来按照师长和同学们的预计,像他这样的人,毕业后一般都会选择去国外某大学访问学者,最不济的也是大公司的研究机构做高科技项目专家,自然“钱途”是令人羡慕的。...
绿杨鸟巢空间站如期在四月初来到接近金星轨道的地方。鲁文基教授将在这一时间和空间截获他的猎物,结束这场追踪已久的狩猎。五年前,哈雷彗星又一次回归的时候教授测量到它出现了一点微小的摄动,也就是说这颗彗星在它长达76年的旅程当中,曾与一颗具有强大引力的星体擦身而过。这当然不是太阳系里已经注册入户了的九大行星,它们的引力影响早已掌握得一清二楚,计算哈雷彗星轨道时也是列入了的。那么,暗中捣乱的是谁呢?经过艰苦的计算,鲁文基算出了那捣乱鬼的运行轨道,这轨道是扁圆的,很长,一头在冥王星以外,另一头却跨到金星旁边。直觉告诉鲁文基这可能是天文学界寻找了两世纪之久的太阳系第十大行星。老头子管它叫黑星,因为望远镜从未见到过它,因而也从未“入籍到户”。...
迈伦·R·刘易斯本·博 逯怿 译“我不知道,”联合国代表走进密封舱舱口时说,“M国的月球基地竟有这么大,这么好的设备。”“的确,这是一项大工程。”巴顿上校回答说,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作为一个专业人员,他对基地的一切设施是满意的;即使透过增压服的面罩,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他脸上漾溢着的那种满足感。增压舱里的压力达到了平衡。他俩扭动着身子,脱下了铝制保护服。巴顿身材魁梧,只能勉强挤进空间交通客车;联合国代表托格森是个戴眼镜的瘦子,头发稀疏,样子和蔼可亲。他们走出增压舱,进入一条长长的宽大的走廊,走廊的拱顶是塑料制成的。这就是M国月球基地的司令部。“这些门后面是什么房间?”托格森问。他的英语略带斯堪的纳维亚人的鼻音,颇使巴顿感到不快。...
1999 第1期 - 科幻影视怡雯公众热情催生《新的一代》本纪世70年代末电视连续剧《星际旅行》把美国公众的科幻热情全面推向高潮。制作商看准机会,于1987年推出了一个新的系列——《星际旅行——新的一代》(Star Trek—The Next Generat-ion),果然也是一炮打响。1986年10月,派拉蒙电影公司执行总经理梅尔·哈里斯向全球郑重宣布:“若干年前,一个名叫吉恩·罗登贝利的天才把一个超越媒介的节目搬上了荧屏,现在我们又欣喜地得知他还要制作一个新的系列。这个系列将在影视界掀起什么样的旋风,我们正拭目以待。”被誉为“银河之鸟”的罗登贝利出任《星际旅行——新的一代》执行制片人。梅尔·哈里斯还说:“《星际旅行》的诞生是过去年代全球科幻影视界的一个转折点,它从纵向和横向拓展了科幻影视的视界。”...
2000 第11期 - 世界科幻弗雷德里克·波尔 C·M·科恩布鲁斯 列得莫瑞一只手捋了捋鬃毛,另一只手按下加速键,轻松地跃上高速行道。他随手把开关扳上80英里/小时,并点燃一根肉味香烟。他把那小巧的、温热的黑色金属条塞进插座。他漫不经心地哼着曲子。上了正确的行道后,你就什么也用不着做——这与驾驶飞机不同。他打开收音机。“……由亚罕·马斯提央·波克演奏。”莫瑞听着,他对这名字不熟悉。接着一段段甜美而又沁人心脾的笛声吹入奔驰的小车。莫瑞会心地笑了,他对简洁的旋律情有独钟。乐曲抑扬顿挫,如同示波器上不安分的小点,慢得几乎要停止,旋即一曲结束。莫瑞多愁善感地想,为什么所有的音乐不能都像那样简洁明晰,没有深奥的伴奏。旋律再次响起,夹杂双簧管明快的伴音,仿佛往日仪式上的舞蹈,人们缠结又分开,清脆的笛声附和着双簧管木质的鼻音。这位小车司机变得烦躁不安起来。突然,轰的一声,高潮部分从小步...
2000 第3期 - 科学故事阿来这不是诗人在感叹世事无常,而是当今一个天文学家的感慨。人类最先通过望远镜把目光投向星空时,是想明了地球在太空中所处的位置。但是,很快,人们便在星空中发现了更多的秘密。这些秘密促使人们开始考虑宇宙本身的历史与由来。在这个转折期中,一个重要的人物是美国天文学家哈勃。他是最早观测并确认银河系外还有天体存在的天文学家之一,也是最早提供了宇宙膨胀实测证据的第一人。在已经过去的伟大的二十世纪,哈勃们还用满布天幕的星光,建立起了我们对于时间,特别是过去时间的直接观念。为了纪念哈勃,二十世纪末一项最具野心的天文计划,便寇上了哈勃的名字。1990年4月24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卡拉维拉尔角,发现号航天飞机静静地竖立在发射架上。“装载着最新型的观测宇宙的眼睛——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发现号航天飞机即将升空”。...
目录 第 一 章 第 二 章第 三 章 第 四 章第 五 章 第 六 章第 七 章 第 八 章第 九 章 第 十 章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第十七章 完 结 篇 第一章 伊利亚·贝莱刚走到办公桌旁,就发觉机·山米在看着他,一副正在等他的样子。 顿时,贝莱那张长脸上的冷峻线条僵硬起来。“你有什么事?”他问。 “局长找你,伊利亚。马上。你一来就去。”“知道了。”机·山米面无表情,仍然站在那儿。 “我说过我知道了。”贝莱说:“走开!”机·山米笨拙的做出向后转的动作,继续去执行他的工作。被来被这家伙搞得有点火大,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非要机·山米做那些工作,而不让人来做。...
《新人来自火星》 作者:[美] H·G·威尔斯侯维瑞 威尔斯从青年时代起就对社会问题表现出热情和关注。1903年他加入鼓吹社会改良主义的费边社,主张通过教育和技术来改造资本主义,认为“通过有计划的社会教育方式,可以逐步改革现在的资本主义制度”。后来,威尔斯国不满于费边社的渐进式改良方式而退社,转而宣扬世界主义,幻想通过建立一个世界性的政府而达到人类大同的境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他热情支持进步力量,强烈谴责法西斯侵略。威尔斯曾两度访问苏联,受到列宁与斯大林的接见;访问美国时也曾与罗斯福总统晤谈。威尔斯虽然致力于社会进步事业,但思想基础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他虽然同倩十月革命,却并不赞成无产阶级革命暴力,怀疑“社会革命一般说来是否需要”。列宁说他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他也乐于如此,并无异议。...
1997 第5期 - 科幻影视威尔斯 柳文扬再过几个小时他就会彻底改变想法。不过现在杜格拉斯认为“莫罗岛”是个世外桃源,特别是经历了飞机失事、同伴相残之后,死里逃生的他还能闲坐着欣赏“猫一样乖巧”的少女爱茜的舞蹈,使杜格拉斯感觉恍如隔世。从救命恩人蒙甘马利的口中,他了解到这座岛屿的主人,蒙甘马利的雇主,竟是外界传闻已失踪多年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莫罗博士。博士因为热衷于动物活体实验而被科学界排斥,在这个岛上隐居了十七年。蒙甘马利把杜格拉斯带入客房,突然反锁了房门,并且莫名其妙地说:“这是为了你好。”等到杜格拉斯设法打开房门的时候,热带之夜已经降临。一阵阵凄厉的嘶吼增添了夜晚的神秘,杜格拉斯循声走去,进入一座大房子——如果事先知道这里有些什么东西的话,他是绝对不会进去的!...
□ 罗伯特·乔丹(又译《时光之轮》)Niniya Dong/文 (QQ: 136015409)我做这个翻译纯粹是业余兴趣,希望跟别人分享一下世界有名的奇幻著作,同时为了给自己动力继续下去。请支持和指导。《时间之轮》是美国作家罗伯特·乔丹(Robert Jordan)所著,可以媲美《魔戒》的长篇奇幻史诗巨作。从八十年代末开始至今,该系列连前传已经出版了12部。每一部都是一段独特的冒险、一个精彩的故事,都能跻身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前十位,都获得上百万册的销售佳绩。读者对它的评论褒贬不一,喜欢者赞叹它详细鲜明的人物和情节描写,讨厌者嫌它设定太过复杂。不论如何,就我现在看到第四部为止,我觉得很有阅读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