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 第6期 - 人与自然李良诺查丹玛斯与恐怖大预言事实上,国内前一段时期流行“1999年地球人类将遭浩劫”的奇谈怪论,主要源于日本五岛勉写的书。该书简直把法国16世纪“预言家”诺查丹玛斯(以下简称诺斯)奉为“先知”,声称在诺斯的预言诗中,有两首是关键性的,它们直截了当地提到了“世界末日”:1999年7月(亦即天空中出现“大十字”之时),地球和人类的末日来到了,人类“浩劫”将达到顶峰。这在许多缺少科学知识的群众中引起恐慌,是显而易见的。五岛勉在《大预言》一书中宣称,根据诺斯的预言诗描绘的“1999年7月上/恐怖大王从天而降/使安哥鲁摩阿大王为之复活/前后由马尔斯借幸福之名统治四方”,1999年7月人类世界的一切将走向“灭绝”,即所谓人类大劫难。1979年4月,东京大学火箭学教授系川博士使用电脑得出,1999年8月18日,太阳系九大行星将排列成“大十字”,这一天文现象与诺查丹玛斯的恐怖大预言相差一个月。...
“我睡着了,我正在做梦。梦见自己带了一大块牛肉摸到黑木崖上,去喂你家的狗。”——令狐冲 半年前,为了完成这篇稿子,蓝叶同志介绍我认识了一位通晓催眠术的谭医生。下面是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情景: 我跟蓝叶向坐在椅子里的谭医生走去。我伸出了右手与他握手,同时坚定地说:“你好!我知道你会催眠,是特地来向你请教的。我也知道催眠说到底就是心理暗示,而所有的催眠归根结底都是自我暗示。我相信催眠,不过,我是个不易受暗示的人,所以请别试图催眠我,你是不会成功的。” 他说:“好吧,你为什么不把墨镜摘下来呢?怎么还戴着手套和我握手呀?” 我没有听见他的话,蓝叶把我的墨镜和手套都拿掉了。在我的眼里,谭医生光张嘴不出声,我们都没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最后,蓝叶把我塞在耳朵里的棉花球取出来,我才听见他说话。...
译者:俞建青丛书名:世界科幻大师丛书出版社: 四川科技出版社ISBN:7536454848出版年: 2004-04-01页数: 316定价:¥20.00TXT制作:Xinty665作者简介内容简介 起初,是核爆烈焰和辐射尘埃,人类退化到蒙昧时代。工程师莱博维茨创立一个教派,致力于保存人类的知识和文化。 然后,是人类重新渴求知识的年代。莱博维茨修道院却不急于将自己手里的藏书公诸于众,他们认为人类还没有准备好,无法善用知识。但是潮流无法阻挡,人类再次进入科技时代。 最后,又是核爆烈焰和辐射尘埃。莱博维茨修道院的僧侣们又一次踏上征途,担负起数千年前教会初创时的职责:保存文化,留待未来。这是一个悲痛的轮回。...
第1节 四月间,天气寒冷晴朗,钟敲了十三下。温斯顿史密斯为了要躲寒风,紧缩着脖子,很快地溜进了胜利大厦的玻璃门,不过动作不够迅速,没有能够防止一阵沙土跟着他刮进了门。 门厅里有一股熬白菜和旧地席的气味。门厅的一头,有一张彩色的招贴画钉在墙上,在室内悬挂略为嫌大了一些。 画的是一张很大的面孔,有一米多宽:这是一个大约四十五岁的男人的脸,留着浓密的黑胡子,面部线条粗犷英俊。温斯顿朝楼梯走去。用不着试电梯。即使最顺利的时候,电梯也是很少开的,现在又是白天停电。这是为了筹备举行仇恨周而实行节约。温斯顿的住所在七层楼上,他三十九岁,右脚脖子上患静脉曲张,因此爬得很慢,一路上休息了好几次。每上一层楼,正对着电梯门的墙上就有那幅画着很大脸庞的招贴画凝视着。这是属于这样的一类画,你不论走到哪里,画面中的眼光总是跟着你。下面的文字说明是:老大哥在看着你。...
□ 韩松一、微妙的狼狈那个少妇模样的女人,身子紧紧挤贴着周行,气球一样的乳房传递过来一股蜂糖般的粘性,然而,女人却毫不顾忌。如果在别的地方,周行会觉得占了便宜,但在这拥挤不堪的地铁上,却只是盼望着快些到站,何况,那女人身上还散发出了浓烈的劣质化妆品气息。因此,周行此时的感觉,或可称作微妙的狼狈。星期一的早晨,上班时间的地铁就是这种样子。周行好不容易才挤了进去,就如同割据了人生中的一种巨大成功。在车厢里,人连身子都转不过来,却都牢牢地控制着自己的领地。周行要坐七八站才下车。好在因为有确定而可预知的目的地,所以也能以忍耐的心情对待这眼前的态势。在列车经停下一个站台时,又有更多的乘客涌了上来。周行想往里边挪移,却一步也动弹不得。已占领了较好位置的乘客用敌视的眼光狠狠瞪他。周行心想,等攒够了钱一定要买辆车。...
□ 赵海虹这是一双有魔力的眼睛,黑色的眼珠晶莹剔透,瞳仁深处闪烁着一种厅异的微光。那仿佛是贝雅特引导但丁上天堂的灵光;又仿佛是幽寂深长的拱道里燃起的灯火,虽然温和却具有一种持久的热力。多看一会儿,便仿佛会被吸进这双眼睛里去了。“你好,我叫亚特。今天突然上门打扰,给你添麻烦了”他大声说。我一激灵,避开他的目光,心中生出怪怪的感觉:这孩子身上带有一种难言的气质,他明亮的眼睛,庄重的表情,过于周到的祀数都不符合他的年龄。我不禁暗骂肖苇:死丫头,真会给我添麻烦,听说我休假,居然把你当事人的小孩扔给我。我又不是保姆,叫我使这个怪小孩怎么办好呢?亚特见我半晌不作声,表情有些局促,他望望脚下光可览人的地板,默默地弯下腰,脱下自己的皮鞋,规规矩矩地放到鞋架上。他左手已伸向架上的拖,但又收了回来,可怜巴巴地看我的脸色。我被打扰的懊恼之情在他的目光中化为乌有——这孩子太懂事了,看着都...
凌晨1、一觉睡了十年的猫猫是黑色的,四个脚爪白。当时猫正站在一幢曾经是医院的酒店大楼屋顶平台上,任山风呼呼吹动它的尾巴。平坦的天空笼罩于它头顶,拥挤的城市展现在它脚下。天色已亮,星星们正逐渐退散,城市的灯火也在黯淡下去。猫听见汽车喇叭刺耳的声音,在清晨稀薄的空气里这声音格外尖利。昨夜猫才在地下仓库中睡醒,醒来发现已处于1998年的时间中。这使猫惊惧不安,因为它清楚地记得自己到这地方来的日子,那天是1988年9月20日。它竟然一睡就睡了十年!猫说什么也不敢相信,一觉睡十年既不合逻辑也不合常理。但它确实有在十年前生活过的感觉,对这个城市和这片辽阔深邃的天空,对脚下的大楼,猫都很熟悉,熟悉得能够区分出景物的差异和季节的更改。...
1999 第5期 -第一次见到易凡是在一次人才交流会上。那时我才大三,而且身在名牌大学,压根没想过结业后干什么,只是到会场瞎逛,凑个热闹罢了。但我一下子被一个奇怪的展台吸引住了。那些大公司的展台都充满现代气息,还雇了一群美貌的公关小姐散发宣传品,就连一些小公司也要摆上一台计算机什么的,而这个展台却有些古香古色,宣传品都是用毛笔写成的,笔画遒劲有力。负责人居然像从深山老林里出来的原始人,他个子挺高,身形魁梧,眼睛里射出一种难以名状的光。他穿着做工粗糙的皮衣,但看上去很耐用。“想做个猎人吗?”他诡秘地一笑,递给我一张宣传单。我接过传单,才发现是皮质的。“想像一下,”他用一种令我害怕的语调对我说,“在巨大的人造物间搜索并狙杀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生物……”...
曼威听到米尔寇所采行的路线,认为米尔寇打算逃回他在中土大陆北方的老巢去;欧罗米和托卡斯立刻全速赶往北方,看是否能及时逮住他。可是越过了帖勒瑞族的海岸後,在北边那片靠近冰封的无人荒地上,他们却找不到任何有关他的踪迹或讯息;从此之後,阿门洲的北方屏障便增加了双倍的警戒。但那却一点用也没有,因为追捕才一展开,米尔寇就已经转回来了,他悄悄潜往远处的南方。由於他此时尚属维拉之一,可以随时改变外貌,或根本不穿上肉身形体,就如他其他的兄弟们一样;不过,不久之後,他便永远失去了这项能力。就这样,他在肉眼无法看见的情况下来到了黑暗的阿维塔地区。那块狭长的土地位在艾尔达玛湾的南方,佩罗瑞山脉东方的山脚下,那片狭长又凄凉的海岸一直向南伸展,黑暗无光,从...
《我们》 作者:[俄] 尤金·扎米亚京 代序 吴泽霖 扎米亚京的《我们》开禁的再思考 一、《我们》是在乌托邦文学样式中,对俄罗斯民族的传统的社会思考的继续和深化。 《2217年的一个夜晚》中的城市是罩在透明的罩子里的,马路上滚动着“自动行走带”每一个人的肩上都缝着自己的“工作号”(但是互相间还有称谓,《我们》中则没有了),这里也取消了婚姻,“千人长”逼迫人去报名“为社会服务”就是去和一个象征统治者的卡尔波夫博士过夜。一个叛逆者巴维尔向往着农夫的生活,他认识到现在人人温饱的生活中“一切人都是奴隶”,“可怕的没有意义的‘多数’像石头一样压制着一切自由的运动”。他想“扼死这些没有灵魂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