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焕昭******************************************************************** MRX 无责任瞎扯区 抱歉,又先开始闲扯了,这两天抽空偷偷玩完日文Game "Crazy Knuckle II狂拳传说二代 记忆复活之道",除了欣赏游戏中漂亮的美眉及独特的游戏战斗手法外,也对游戏中的剧情感到十分的凄美动人,感概之间突然心血来潮,想起了台湾新游戏时代杂志在1996年10月至1997年2月间连载了5期的中篇RPG小说,两方写作手法颇有对映之妙,本篇作者陈焕昭先生实在是写情之能手,配上RPG魔幻空间,给人一种震憾凄凉之美,遂将之扫瞄上来,以飨网友。 本文共5篇。...
1999 第2期 - 世纪回眸潘海天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建筑师狄若克里忒斯给亚历山大大帝带来一个雄心勃勃的设计方案,他说:“我要把阿托斯山设计成男人的形象,在他的左手设计出围起坚固城墙的城市,在他的右手设计出承受这座山的一切河水入海口处的大湖。”这是我所知道的最早的关于未来城市构想的宏伟蓝图。许多年以后,苏联的科幻作家别里亚耶夫在他的《最后一个大西洲人》中,也描述了一个类似的场景:亚特兰提斯人把整座山雕成一位半躺半卧的太阳神像,“在他贴着大腿向前伸出的右手之中有一枝角笛,一条巨大的瀑布自由笛中喷涌而出。他的左肘撑地,手掌摊开——太阳神微笑地看着自己手掌中的座座神庙和居于正中的波塞冬尼斯大庙,以及几座大大小小的金字塔……从雕像的胳膊肘走到脚尖,足足需要两天半的行程……”...
《世纪病魔》作者:[美] 弗兰克·卡里代尔引言 21世纪初,人类在科学上取得了一系列惊人的进步。许多重大发现是在医学领域取得的,其中在治疗癌症的药物研究上取得的进展最为突出。在诸多新研制的药物中,生态蛋白的研制成功意义非凡,它们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浓缩天然物质的合成品,大多取自地球母亲的天然热带雨林。有一种蛋白显示了极强的抗癌生物化学特性,它迅速成为治疗过去和现在各类癌症的“万应灵药”,然而,30年后,当所有癌症都被这种神奇的药物控制之后,人类又遭遇一种新的瘟疫。医学界很快就将这一新出现的瘟神命名为“复合癌”,这一年是2037年。 2047年 过去10年中,我们与复合癌作了不懈的斗争。这种无可匹敌的恐怖癌症,其生物化学特性一旦在你的体内被激活,不论你是男人还是女人,也不论你的身体多么健壮,你也肯定挺不过一个月。现在,人人都染上了这种病毒,正处于潜伏状态。这种无...
柳文扬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老苏不老,也就三十岁,他是那种“对众所周知的事情一无所知”的天才。比方说,他经常分不清东南西北。邻里间传言:有一天老苏下班,在自家附近的街上迷了路,一个多月以讨饭度日,亏得居委会万大妈心好,悄悄在路上画了许多箭头,引着他回了家。这当然是假的,是邻居们的幽默。老苏对此无可奈何。他本来就是丢三落四,整天失魂落魄似的。 高远就不一样。他是一只小公鸡,时常昂着头睥睨四顾,谁也别想嘲笑他。小伙子精神,上下楼梯总是一溜小跑,做事也迅疾如风。衣饰永远整洁,头发一丝不乱。 如此截然不同的两个人,每天坐在同一间办公室里,而且相处得还不错。那是因为他们的心思都被同一件事占满了。...
潘海天 马柏龄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西周穆王姬满的爱妃盛姬在自己的房间里收到了无数精美的礼物。在这些礼物中,有一只琢磨得晶莹剔透的汤匙,它像一只黑色的鸟儿在光滑如镜的底座上微微颤动,翘起的长喙令人惊讶地固执指向南方;在另一只黄金雕成的盒子里,装有一满把黑色的粉末,这些粉末蕴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在没有月光的晚上,把它们撒在火上,就会招来怒吼的蓝色老虎的精灵;在这些叫人眼花缭乱的珍宝中,还有一团神秘地永恒燃烧着的火焰,火光中两只洁白的浣鼠正在快活地窜上窜下,这团永不熄灭的火焰就是它们的宇宙和归宿。这一切匪夷所思的礼物都没能让盛姬露出她那可爱的笑容来。她皱紧了好看的眉头,叹着气摆了摆手,围簇着的宫女和奴隶立刻倒退着把这些礼物撤了下去。...
红岸工程部分文件,这批文件的解密时间是叶文洁向汪淼讲述红岸内幕三年之后。一、世界基础科学研究趋势中一个被忽略的重要问题(原载《内部参考》196口年口月口日) 【提要】从近代史和现代史上看,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有两种模式:渐进型和突变型。 渐进型:基础理论成果被逐步转化为应用技术,技术逐渐积累,最后产生突破。最近的例子有宇航技术的发展和突破。 突变型:基础理论成果被迅速转化为实用技术。产生技术突变。最近的例子是核武器的出现,直到四十年代,还有一部分最优秀的物理学家认为释放原子能是永远不可能的-事。但核武器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然出现,基础科学向应用技术的转化跨度极大,时间极短,我们定义为技术突变。...
1997 第10期 - 科幻百科吴定柏弗兰德里克·波尔的作品很少被译成中文,但是对于中国科幻界来说,他却是大家最为熟悉的美国科幻作家,因为他为发展科幻和促进交流,曾先后两次来中国参加科幻活动。凡与他接触过的人,都永远不会忘记他那高高的个儿,低低的嗓音,谈起科幻如数家珍的模样。波尔(Frederik Pohl)1919年11月26日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父亲是机械产品推销员,母亲当过秘书。他8岁才进小学,11岁却已与科幻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未来曾是这样》(1978)里,波尔回忆道:“1930年,我偶然看到一本科学奇妙故事季刊,封面上是个长着绿色鳞片的怪物。我打开杂志一读,无药可治的‘病毒’就钻入了我的血管。”科幻里的繁荣世界与当时美国大萧条的可怕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于是,波尔一头栽入科幻海洋里,成了一位忠实热忱的科幻迷。...
《旧约全书·申命记》一"如果你上辈子是一个坏人,比如说总是忘记太太的生日或是爱占别人的小便宜,那么公正而万能的上帝就会在这辈子让你事事不顺处处吃亏忍让,也就是说,你将是一个好人;而如果你的生活有幸在上辈子坏透了的话,那么毫无疑问,这辈子阁下除了诸如解放全人类之类的苦差事之外,恐怕就无事可干了。请欢迎我们前世的罪人何夕先生!"何夕并不知道蓝一光是从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会调动气氛的,印象中他的这个助手并不能言善道。何夕缓缓走上前台,恍惚间他觉得这几米的距离长得就像是人的一生。"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站在这里首先想起了一个人,那就是我的母亲。准确的讲,我是不能忘记的是她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甚至可以说我一直都在赞美那一刻。"何夕停顿一下,一阵意料中的嘈杂声响了起来,"请原文我这么说,但这是真话。那无疑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刻,其重要性超过了我的诞生。在那之前,我和无数生活在这个科技时...
1999 第7期 - 每期一星王麟“你已被移植了。”余明博士笑着对我说。“移植了什么?”我睁大了眼睛,好像刚从昏睡中醒来,不安地问道。“哈哈——”余博士宽容地笑着,“看来我的手术基本取得了成功。你已移植了前歌星‘万人迷’的部分记忆。你难道忘了,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相互配合的结果,当然还有你超人的勇气与狂热。”余明博士用他那铿锵有力的语调对我说,掩盖不住内心喜悦:“你已经沉睡了一周,啊!伟大的一周,可以载入人类史册的一周。应该祝贺你,一颗耀眼的歌星将要冉冉升起,当然也应该祝贺我,美国《自然》杂志将头版头条全文刊登我的论文。”慢慢地,记忆的零星片段浮入我的脑海,那是自己原来记忆片段的复苏。我这才想起,大约在数周之前,红遍欧亚的歌星“万人迷”遇车祸而死这件事。...
严安上篇K星已经在眼前,不必使用望远镜,我也能从屏幕上看到K星那柔和的金黄色光芒。它多象我以前住在海王星上时,所熟悉的太阳啊!K星的五颗行星,在漆黑的天幕上,越来越显眼,象五个正在捉迷藏的小孩。我驾驶的这艘“搜寻者”号宇宙飞船,以0.95C的速度在茫茫宇宙中飞行了18年,但所要完成的任务——搜寻太阳系外的生命——依然遥遥无期。在此之前,我的“搜寻者”已光临过7颗恒星,可令我万分失望的是,那七颗恒星总共才有1颗行星,而且还是如木星那样的低温液体表面,比三百年前人类开发之前的冥王星还要荒凉一万倍。正在这时,K星如一颗救星般出现在我面前。但愿它能给我带来好运,我默默祈祷着,启动了核动力反推火箭。两道火舌刺破单调得令人厌倦的黑暗空间,向前喷去,飞船的速度慢慢降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