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不一般的总统 无论是当年作为店伙计为顾客服务,还是后来作为律师为当事人做事,林肯都是逆常规而行。今天成了总统的他和手下官员们处理问题时,也总是不拘于白宫的老规矩。但在战争中没有人介意他的无拘无束,有时不拘于规矩礼节的做法反倒被认为是战时需要。从这种意义上看,国家与政府不寻常的战争状况可能比和平年月更适合林肯那不寻常的性格;战争时期频出的突发事件使得规矩礼节可有可无,无拘无束反倒让别人感到平易近人,舒服可心。 “我给您派去的这个人是我找到的最棒的一个。假如还有人能和他相比的话,那我要说,就连我也不会像他那样令您满意。”这就是总统先生写给一位高级官员的推荐信。一次,他在任命一位官员时写道:“我对您还有一个特殊的请求,请您不要再跟‘某某’斤斤计较了,因为他也是我的朋友,我跟他交往的时间要比我们交往的时间长得多。如果您间或能为他做点什么的话,我将对您...
4推荐中国有句俗语叫“富不过三代”,孟子也说过,“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中国的豪门望族虽多,却往往是三五代之间的短暂兴盛。钱家的世世代代,却成就了一个十足的奇迹:从钱镠到钱弘俶、从钱易到钱大昕、从钱玄同到钱钟书、从钱学森到钱永健……三十多世,遍布海内外的钱家后裔千年不散,人才辈出,这绝非偶然。有学者研究表明,钱氏家族有自己独特的成功之道。钱氏家族成功的第一大秘密,是世代相传的家训。钱家的子子孙孙,除了要接受国家法律的约束之外,还必须遵守一个特殊的准则,那就是《家训》。这部钱氏《家训》分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四个部分,一千多年来,不仅世代相传,更得到了子孙的身体力行。除此之外,钱镠在临终前,曾向子孙提出了十条要求,被后世称作《武肃王遗训》,他的遗训和《家训》一道,作为重要的家族遗产一直激励着后人。...
央视国际 2004年10月28日 15:19主讲人简介:淳子:上海东方电台谈话节目主持人,女作家。写有散文《白天睡觉的女人》、《上海闲女》、《名人访谈》等作品。1993年开始阅读和研究张爱玲,并写作出版了散文体学术专著《张爱玲地图》。内容简介:我们知道,张爱玲最主要的作品是在23岁到25岁之间完成的,在以后她虽然不断地在书写,但是所有的文学成就,都比不上她这三年,她所有的写作,她的经验就是她前二十年:她的前生。她以后的书写,她的作品,只是在不断地咀嚼、涂抹,反复地利用她的这个前生。张爱玲她写作的原乡,她生命的原乡就是上海,甚至于可以说就是上海她居住过的老房子。她离开了上海,她离开了她曾经居住过的上海的这些老房子,她的生命好像是断了水一样。我们可以看到,她在美国是写过很多文章,但那些文章,都是她作品的稀薄影子,越写越淡了,因为她远离了上海,她的生命源被切断了。...
何家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美国西北大学法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证据学、侦查学、刑事司法制度。主要著作有:《毒树之果》、《双血型人》、《豪门血案》、《神证·人证·物证》等。 内容简介: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判案依据经历了从愚昧到科学的漫长的道路。远古时期神明裁判神秘的面纱,曾寄托了人类对法字最虔诚的希望。神明裁判的面纱揭开之后,人类司法历程开始走出愚昧的阴影,开封大堂上的人证、物证,一度成为人们伸冤除恶的圣地。包青天手中的惊堂木,使作奸犯科者闻风丧胆。而现代科技的发展,更是使为非作歹者无处躲藏,在今天,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让科学证据成为维护司法公正最后的门槛。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判案依据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一) 我二十一岁时,正在云南插队。陈清扬当时二十六岁,就在我插队的地方当医生。我在山下十四队,她在山上十五队。有一天她从山上下来,和我讨论她不是破鞋的问题。那时我还不大认识她,只能说有一点知道。她要讨论的事是这祥的:虽然所有的人都说她是一个破鞋,但她以为自己不是的。因为破鞋偷汉,而她没有愉过汉。虽然她丈夫已经住了一年监狱,但她没有偷过汉。在此之前也未偷过汉。所以她简直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说她是破鞋。如果我要安慰她,并不困难。我可以从逻辑上证明她不是破鞋。如果陈清扬是破鞋,即陈清扬偷汉,则起码有一个某人为其所偷。如今不能指出某人,所以陈清扬偷汉不能成立。但是我偏说,陈清扬就是破鞋,而且这一点毋庸置疑。...
央视国际2005年05月16日10:14内容简介:一、秦可卿的出场与卧室陈设秦可卿出场气派异常!而曹雪芹对她的卧室极度夸张的描写,也实在非常古怪——怪就怪在它的写法与全书的风格很不协调!曹雪芹对秦可卿卧室这种极度夸张的描写,究竟是在暗示什么?二、秦可卿的身份与判词《红楼梦》第五回中写到,“警幻仙姑”与贾府老祖宗宁、荣二公有一种相当特殊的关系,“警幻仙姑”在宁、荣二公阴灵的苦苦哀求下,便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引领贾宝玉走正途。而秦可卿与“警幻仙姑”的关系更是非同寻常!在看似漫不经心的有关秦可卿的四句判词中,到底隐藏了什么样的秘密?三、秦可卿与宫花相逢《红楼梦》第七回描写“送宫花”的故事。曹雪芹为什么要在他原来写就的回前诗中说,惟有秦可卿才是“惜花人”,而且她与宫花是一种相逢的关系?人们不禁要问,这宦囊羞涩的秦家与皇宫何曾有半点瓜葛?...
2004年12月15日12:17 作者:赵 新 来源:故事会 农历九月初九那天,八里庄的胡春去城里赶集。八里庄离县城只有八里地,又是柏油路,所以骑车子一会儿就到,跟在村里串个门儿一样方便,也就是抬抬腿的工夫。 胡春是去卖豆芽菜的,菜卖完了,装在口袋里的钱却被人偷走了。胡春骂了半天小偷不是东西,倒骂得自己“扑簌簌”流下两眼泪水。他一是心疼那钱,觉得自己好没出息,三十多岁的汉子咋就这么窝囊,二是觉得自己回去以后没法向媳妇交代,那钱是给媳妇买药吃的,买不回药去,岂不让媳妇生气? 时间已是正午,胡春饿着肚子却不敢回家,只好苦着个脸在街上转来转去,看那秋风中的黄叶悠悠地飘零,胡春觉得自己也是一片黄叶,饥肠辘辘,今天不知会飘到哪里去。正不知何去何从时,突然有人拍他的肩头,扭头一看,是表哥张大水。...
◇◆ 自序 ◆◇ 我在好些年以前写过一些史论专著,记得曾有几位记者在报纸上说我写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觉到年岁陡增。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由此,笔下也就一派端肃板正,致使海内外不少读者一直认为我是一个白发老人。 即便是在钻研中国古代线装本的时候,耳边也会响起一批大诗人、大学者放达的脚步声,苏东坡曾把这种放达称之为“老夫聊发少年狂”。你看他右手牵猎狗,左手托苍鹰,一任欢快的马蹄纵情奔驰。其实细说起来,他自称“老夫”那年才三十七岁,因此他是同时在享受着老年、中年和少年,把日子过得颠颠倒倒又有滋有味。...
菩提道次第广论集注宗喀巴大师 造论法 尊 译论智 敏 集注多宝讲寺内容目录出版說明 1代序一 3代序二 5凡 例 11菩提道次第广论集註卷一 12菩提道次第广论集註卷二 44菩提道次第广论集註卷三 74菩提道次第广论集註卷四 97菩提道次第广论集註卷五 119菩提道次第广论集註卷六 143菩提道次第广论集註卷七 167菩提道次第广论集註卷八 185菩提道次第广论集註卷九 204菩提道次第广论集註卷十 218菩提道次第广论集註卷十一 235菩提道次第广论集註卷十二 256菩提道次第广论集註卷十三 271附 錄 284後 記 285出版說明 藏傳佛教至元末産生了忽視戒律乃至爭權奪利等流弊,漸趨式微。明初,宗喀巴大師(法名善慧稱吉祥,一三五七~一四一九年)主習阿底峽尊者弟子仲敦巴所傳迦當派,而兼納諸派之長;學通顯密,而尤重中觀正見。他爲了糾正時弊,率衆戴黃帽以示振興戒律,形成新迦當派,即格魯派,世稱“黃教”,由達賴、班禪、章嘉數系弘傳,...
科学大会上午进行的议程是颁奖。研究员李玉抱着奖牌走出礼堂大门的时候,心还在哈哈地跳,那场面实在令人激动。他夹在人流中,走过长长的楼道,在楼梯的转角处,猛然听见谁叫了一声“老九”!声音听来好耳熟。未及他回头,一只手掌已经重重地落在肩膀上,一张胖胖的脸膛正对他嘻嘻地笑着,又重复一遍道:“哈!老九!” “呀!老八!”李玉惊喜地叫着对方。 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摇呀抖着。 一声老九,又一声老八,奇怪的称呼,惹来了拥挤着下楼的过往者好奇的目光。李玉那藏在近视镜多纹的镜片下的眼睛,窘迫地躲避着。老八却一手搭在李玉的肩头上,亲热地搂着他沿着楼梯台阶往下走,根本不理睬别人怎么瞧他。 “你到底成功了!值得祝贺!”老八说。...
主讲人简介李希凡,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红楼梦学刊》主编。曾长期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庆善,中国红楼梦学会的副会长《红楼梦学刊》主编。孙玉明,《红楼梦学刊》副主编 红楼梦研究所副所长。内容简介《红楼梦》中的人物最重要的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要想真正认识和了解《红楼梦》,就必须得认识这些人物。如果说不了解贾宝玉,就无法了解《红楼梦》当中它所包含的很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样林黛玉这个人物怎么理解;薛宝钗这个人物怎么理解;宝、黛、钗 三个之间的关系怎么理解;这些都是我们了解和认识《红楼梦》的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在贾宝玉这个人物身上确实体现出一种和过去很长历史时代当中很多人物不相同的一些东西。如果说你仅仅看到一些表面现象,那么你把贾宝玉就看成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子哥。所以薛宝钗给他起个外号叫“富贵闲人”。但这不是理解贾宝玉的一个真正内容的东西。在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