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二三四五 一 一个人的一生中,一定有最美好的一天。我的那一天,绝对最美好! 那一天我穿上了一套国防绿的衣服,崭新的,改良的,让老裁缝李结巴收了腰翘的。做这套衣服的时候,我的小心眼里就盘算好了一切,这套衣服绝对要为最重要的一天而穿。所以,当时我就鼓足勇气威胁了李结巴,我说:“如果你不给我收腰翘,今后我对冬瓜绝对不客气!” 冬瓜学名李红英,李结巴的女儿,我的同班同学,班长,学校共青团团委副书记,胸前窝着一对发育过度的大乳房,乳房下面便是大屁股,中间没有腰。冬瓜是公认的好学生,人人都认为她前程似锦。冬瓜将要和我下放到同一个知青点,并且还将与我同住一问宿舍,是我的“一帮一,一对红”。我明白知青干部的意图,无非是要利用我的缺点来突出冬瓜的优点。我恭顺地笑纳了组织的安排。我短暂的人生经验告诉我:历史潮流不可抗拒,所有的知青都要好坏搭配地结成“一帮一,一对红”...
央视国际 2004年11月19日 10:22主讲人简介:李 竞: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研究生院兼任教授,曾任中国天文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恒星、银河系和天文史的研究。内容简介:一、来自太空的天火1908年6月30日清晨,俄罗斯西伯利亚通古斯地区上空一个巨大火球突然飞速自天而降,夺目的光芒能够与日争辉,呼啸之声惊闻上百公里,随后巨雷般的轰鸣声传至上千公里。接下来的几夜,在上千公里之外都能察觉到出事地区上空呈现异常辉光。此外,还发现北半球上空出现巨大的臭氧层空洞。当地居民异常恐慌。二、六次实地探险考察1927年,苏联矿物学和陨星学专家库利克只身进入出事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看到了一幅事过19年的、惊人的劫后景观。一个跨径约50米的陨击坑,周围30公里内满目大火之后的焦土,再往外是上千平方公里的林木四向倒伏。库利克在陨击坑附近掘地数米,出乎意料地未见任何陨星残迹踪影。...
沈昌文 1931年9月生于上海。从1945年3月~1951年3月,基本上是工读生涯。上学的同时,曾在金店、粮店习艺。1951年初在上海私立民治新闻专科学校采访系肄业后考入人民出版社(北京)工作。至1985年12月,在人民出版社任校对员,秘书,编辑,主任,副总编辑。1986年1月~1992年7月,任三联书店总经理兼《读书》杂志主编。后退居二线,1996年1月退休。 现在出版界盛说"品牌"。我辈有时也被好心的人士列入出版界能维护"品牌"的从业者行列。其实,像我这样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成长的出版学徒,长期以来,何尝有过"品牌"观念。我们只知道听上面的话,不出上面不中意的书刊。你去自创一个什么东西叫"品牌",要是不合上面的意,岂不是自找麻烦,自讨没趣?...
目 录序气出唱(三首) 精列度关山薤露行对酒蒿里行陌上桑短歌行(二首)秋胡行(二首)善哉行(三首)苦寒行步出夏门行(五章)却东西门行谣俗词董逃歌词塘上行□ 作者:曹操本书由“E书时空”免费制作;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eshunet/序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懂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为衮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从此用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
艾弗森自传(1)出身贫寒阿伦的母亲安?艾弗森出生在哈特福德犹太区,有4个兄弟。15岁那年,她入选了教会高中女篮,但在例行体检时被意外告知:她怀孕了!这样,她不得不来到了弗吉尼亚州的汉普顿和祖母住在一起,因为她的母亲在她12岁那年就过世了。安回忆说:“那天大雨滂沱,她离开我的那一霎那,我觉得天都塌了。我站在雨中大声哭喊‘上帝呀!你为什么要这样?你怎么能这样啊!’”安知道这个未出世的孩子的父亲是谁,他是阿伦?布鲁顿,是她在哈特福德的同学。布鲁顿曾经说过很爱她。就像许多年轻人一样,布鲁顿面对即将担负“父亲”这一职责毫无准备。多年后,他在接受《费城日报》采访时说:“我当时很想去汉普顿找安,但我当时也只有15岁。不久,她爱上了别人,我也一样。我们就失去了生活在一起的机会。”...
一 县纪委书记焦发祥一早去上班,走进县委敞开的四方水泥立柱大门,瞧见传达室旁边的绒线花树下围着一堆人,他不经意地瞥了一眼,从人头攒动的缝隙中,瞅见了一只灯笼。为心头突然泛起的一阵儿好奇心所驱使,焦发祥凑上前去了。 大伙儿围观的确是一只灯笼。 那是一只用细细的竹篾编织的小灯笼,外边糊着一层红纸,里面点燃着一支小蜡烛。这种小灯笼是乡村小孩子过年时打着玩的,普普通通,屡见不鲜。 挑着这只灯笼的是一位乡下老农民,样子有点滑稽。他那张脸皱纹太多,像一片揉皱了的灰布,或者更像一只又干又蔫的茄子,没有生气;那双眼睛睁着也像闭着,浑浊而毫无光彩;嘴巴紧紧抿在一起,上唇有几根稀疏的黄胡须,微微颤抖。整个脸上,只有这几根微微颤抖着的黄胡须富于生气,富于感情色彩,表明他心里憋着气。...
Author :M·罗姆Issue : 总第 8期Provenance :《俄苏文学》Date :1980.2Nation :苏联Translator :胡杨 完全不像 我接受拍摄《列宁在十月》的任务是很突然的。5月底给了我电影剧本,到11月7日影片就要上银幕。 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是由谁演列宁。在这个问题上无论是我还是剧作者都没有犹豫动摇。我们都知道有过一次最权威的提示,即高尔基在一次排练中向史楚金说的众所周知的话:“您能演列宁。” 当我来找史楚金进行初次谈话时,我被领进他的办公室。桌子上放着一本列宁全集,书页上涂满了符号。在椅子上放着列宁录音唱片,满屋子是安德烈耶夫画的画像和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的照片。当时史楚金正为准备《带枪的人》一剧中列宁的形象而工作,该剧也应在11月初上演。...
一身功夫:李连杰传 作者:廖小东 李连杰,1963年4月26日出生于北京。家族姐妹中排行最小。1971年暑假进入北京体育运动学校学习,从此走上习武之路。1982年,不满二十岁的李连杰凭借《少林寺》一部影片蜚声海外,家喻户晓。1983年拍摄续集《少林小子》,因两度与同门师妹黄秋燕合作,两人萌发感情,于1986年结婚,生有两个女儿。1988年与周星驰合影《龙霸天下》时,与利智一结片缘。十一年后,李连杰与利智在美国洛杉矶注册结婚。利智为李连杰生下一个“千禧男孩”,取名JaneLio......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 《李连杰传》引子 进入21世纪后,面对越来越火爆的功夫电影,美国娱乐圈资深人士与媒体一致评定,中国人横扫好莱坞的时代不远了。...
****************私人行走*************** 任雨侵,洗去脚印,任雪霜,飘满发鬓,独自前行。 路更弯,烟雨更冷,独往返,哭笑顾盼,寒夜对影慨叹。 ——达明一派《上路》-序- □蔡锴晔 “私人行走”是一个偏正词组,“私人”给“行走”的额头上錾了块堂皇的招牌。就先来说说这个“私人”。 阿城在《闲话闲说》里讲,从前古人隐啊退啊地闹腾得欢,到了鲁迅也还能拎着木箱网篮四下里走,他自己却“从七八岁就处于进退不得”,后来他长大了捉摸出来,是少了一个“可以自为的世俗空间”。我当然不敢以为凭这本《私人行走》,能——哪怕约略——找回这个“可以自为的世俗空间”。不过招牌既錾了“私人”两个字,多少算挂上了块免战牌,躲在下头经营一点不上台盘的小情小趣小奸小坏,日后有谁要来管教,也好理直气壮地送个白眼过去:干卿底事?...
[原文]夫兵者①,不祥之器,物或恶之②,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③,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④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⑤莅之⑥,战胜以丧礼处之。[译文]兵器啊,是不祥的东西,人们都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它。君子平时居处就以左边为贵而用兵打仗时就以右边为贵。兵器这个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淡然处之,胜利了也不要自鸣得意,如果自以为了不起,那就是喜欢杀人。凡是喜欢杀人的人,就不可能得志于天下。吉庆的事情以左边为上,凶丧的事情以右方为上,偏将军居于左边,上将军居于右边,这就是说要以丧礼仪式来处理用兵打仗的事情。战争中杀人众多,要用哀痛的心情参加,打了胜仗,也要以丧礼的仪式去对待战死的...
您所在的位置:登陆网站>阿信>正文回目录第46节:人的心灵荒芜颓废作者: 赵玉皎 译 [日]桥田寿贺子 阿信却微微一笑:"已经八岁了啊!" "那也一样,我八岁的时候在干什么呢?" 阿信笑了:"那时候,你妈妈来我们家的时候就要抱怨,说你不肯做作业,光想着玩……" "唉,真受不了!我和奶奶可大不一样啊,奶奶想学习,却没有机会学,可我……" "现在这个年月,当爸妈的得恳求孩子去上学啊!" "而且也没有征兵制度了。看来还是得珍惜现在的幸福啊!" "是啊,那时候农民家庭里,只有长子可以免去参军的义务,二儿子、三儿子都被军队给拉走了。特别是佃农家里,二儿子、三儿子根本没有地可种,就算为了省点口粮,家里人也会高高兴兴地打发他们去当兵。所以,日俄战争的时候,大部分士兵都是贫穷的东北农家出身,所以那里战死的人也非常多。可是那时候,惨烈的日俄战争刚刚胜利不久,人们都狂热地相信忠君爱国的思想...
Author :黄调元Issue : 总第 14期Provenance :《刺藜》Date :1982.2Nation :Translator : 一 清代文坛巨子金圣叹,是个幽默大师。据说他年轻时在乡邻们的促使下前往参加乡试,考题为“西子来矣”(西子即西施美称)题意要求以越国的西施出使吴国的史实,给予评说。金圣叹把功名视若草芥,他面对试题,援笔书曰:“开东城,西子不来;开南城,西子不来,开北城,西子不来!开西城,则西子来矣!西子来矣(西门的人来了)。”主考见他把功名视若儿戏,即在卷上批道:“秀才去矣!秀才去矣! ”于是,金圣叹名落孙山。 二 金圣叹对清朝大兴文字狱极为愤慨,他奔走呼叫“孔夫子死了”,并带领学生去哭孔庙,表示抗议。清统治者遂以蛊惑倡乱,判以死罪。其子梨儿、莲子前往探监,涕泣如雨,父子相对惨然。金圣叹赋诗曰:“莲子心内苦,梨儿腹中酸。”此诗语意双关,对清统治者的残暴进行了谴责。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