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搜索电子书:
日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 总排行|日推荐 周推荐月推荐 总推荐|日收藏 周收藏月收藏 总收藏|字数排行 更新排行

传记小说推荐月排行榜

不要修佛修成魔!愿学佛朋友深思! |热度 81 | 传记 | 上传: 冰点沸点 |更新时间:2017-03-16
觉勤 发表于2009年05月11日 15:28 阅读(24) 评论(5)分类: 叮咛语 举报一天下午,师父妙法老和尚刚刚落座,一位头发稀疏灰白的老人就上前跪倒,未经开口已是泪如雨下,泣不成声。经众人劝慰,心情总算平静一些,开始讲述自己的问题棗向老和尚请法。他时悲时愤的请法,更像发自内心的由衷忏悔,令在场的人无不热泪盈眶。他说自己一开始带领妻子、儿子和女儿走上学佛之路,很快就戒了一切荤腥,自己的业余时间全部用在了弘法利生和诵经上面,自认为很精进。学佛前买的新时兴的录放机,一共只看过四五盘录像带,到现在十年了,再没动过。电视除了中央台的新闻,其他文艺节目也基本没看过。学佛给自己全家带来的好处太多了,可以说近十年没有什么不如意的事发生,最大的好处是全家再没得过病。在佛友们聚在一起时,自己常讲学佛吃素的好处,对佛充满了信心和恭敬心。... 
蘇東坡傳004 |热度 46 | 传记 | 上传: 左思右想 |更新时间:2017-03-16
  第三章 童年與青年      蘇東坡八歲到十歲之間,他父親晉京趕考。落第之後,到江淮一帶游歷,母親在家管教孩子。這段期間內,家中發生一件事,宋史蘇東坡的傳記與蘇轍為他母親寫的長篇碑文裡,都有記載。母親那時正教孩子後漢書。書上記載後漢時朝政不修,政權落入閹宦之手,當時書生儒士反抗不陰不陽的小人統治。貪婪,納賄,勒索,濫捕無辜,是經常有的。因為地方官都是那些太監豢養的走狗小人,忠貞廉正之士和太學生,竟不惜冒生命之險,上書彈劾奸黨。改革與抗議之聲,此起彼落,調查與審訊之事,層出不窮。當時學者與太學生輩,在朝廷聖旨頒布之下,或遭皮肉之苦,或遭迫害折磨,或遭謀殺喪命。  在這群正人學者之中,有一個勇敢無畏的青年,名叫范滂,而蘇詢的妻子正教兒子讀的就是《范滂傳》。... 
读者0213 |热度 50 | 传记 | 上传: 无组织 |更新时间:2017-03-16
Author :Issue : 总第 106期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  回忆篇  第一次看到你的时候,你给我的印象是很严肃、有点沉默的人。日子久后,我发现你是个很“疯”的人。  中一时,你那土得可爱的发型,给我极深刻的印象。  诗篇  把青春一卷而去,山依旧,树依旧,脚下已不是昨日的水流。  最清纯的情是友谊,最美的影是回忆,最醉人的酒是别离,最深的海是相思。  勉励篇  在人生的旅途中,面临压力是难免的,而在重重压力下,能否应付得好则是一种能力,一门高深的学问。  人生有许多追求,也有许多的失落,而年轻的生命,该如何才不致虚掷 ?看着过去的脚印,虽然凌乱,但它们终究是要走过的踪迹。... 
叔本华的治疗 |热度 185 | 传记 | 上传: 蝴蝶的出走 |更新时间:2017-03-16
欧文.亚龙致中国读者:向我在中国的读者致以问候。尽管我们有着不一样的文化,但我一直努力关注超越文化的存在性的主题。我们所有的人,无论我们的文化、宗教、肤色怎样,都面临着共同的人类困境。我们都害怕死亡,希望坚守我们的生命。我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所以,我希望,通过阅读这些故事,你将忽略文化的差异而意识到所有生命都面临的共同的挑战。曾奇峰序摘 被治疗成一个人人这件产品还在制造中,还没有变成“成品”,也许永远也不可能变成成品,而且没有一个人可以活到看见自己所属的物种变成“成品”的那一天。每个人实际上都知道这一点,所以每个人都不会满足与自己作为“半成品”的状况,所以每个人都想在有限的生命中超越进化的自然进程而提前变成“成品”,按照尼采的说法,就是变成神。从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看,没有一个人真正地变成了神,变成了怪物的却无以数计。怪物的产生倒是真有夺造化之功的味道,但这个物... 
蘇東坡傳002 |热度 42 | 传记 | 上传: 怀疑一切 |更新时间:2017-03-16
  第一章 文忠公      要了解一個死去已經一千年的人,並不困難。試想,通常要了解與我們同住在一個城市的居民,或是了解一位市長的生活,實在嫌所知不足,要了解一個古人,不是有時反倒容易嗎?姑就一端而論,現今仍然在世的人,他的生活尚未完結,一旦遇有危機來臨,誰也不知道他會如何行動。醉漢會戒酒自新,教會中的聖人會墮落,牧師會和唱詩班的少女私奔。活著的人總會有好多可能的改變。還有,活著的人總有些秘密,他那些秘密之中最精彩的,往往在他死了好久之後纔會泄露出來。這就是何以評論與我們自己同時代的人是一件難事,因為他的生活離我們太近了。論一個已然去世的詩人如蘇東坡,情形便不同了。我讀過他的札記,他的七百首詩,還有他的八百通私人書簡。所以知道一個人,或是不知道一個人,與他是否為同代人與否,沒有關系。主要的倒是是否對他有同情的了解。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 
于丹庄子心得全篇 |热度 197 | 传记 | 上传: 知恩报恩 |更新时间:2017-03-16
      主讲人简介:于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影视传媒系主任,影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专业方向:广播电视媒介学。现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视协高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视协理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央电视台研究处客座研究员、中国新闻研究会、中广学会主持人研究会、中广学会法制节目委员会常务评委、澳大利亚新闻集团首席顾问。    内容简介: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却称为“神人”。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庄子留给我们的,是他那些充满了寓言和小故事的文章。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庄子能言善辩,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庄子的文章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充满了尖酸刻薄的讽刺和挖苦。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他看破... 
憨山大师法语 |热度 102 | 传记 | 上传: 匆匆 |更新时间:2017-03-16
常生惭愧憨山大师示念佛切要(在云栖为闻子将子与母氏说)曰。念佛求生净土一门。元是要了生死大事。故云念佛了生死。今人发心。因要了生死。方才肯念佛。只说佛可以了生死。若不知生死根株。毕竟向何处了。若念佛的心断不得生死根株。如何了得生死。如何是生死根株。古人云。业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断不生净土。是知爱根乃生死之根株。以一切众生受生死之苦。皆爱欲之故也。推此爱根。不是今生有的。也不是一二三四生有的。乃自从无始最初。有生死以来。生生世世。舍身受身。皆是爱欲流转。直至今日。翻思从前。何曾有一念暂离此爱根耶。如此爱根种子。积劫深重。... 
八十年代访谈录-反思人文热潮 |热度 146 | 传记 | 上传: 青涩春天 |更新时间:2017-03-16
****************《八十年代访谈录》第一部分***************故宫与初期市场经济四人帮玩偶新婚夫妇买家具回家所谓资产阶级情调以穿红羽绒服为时尚大碗茶曾是街头一景画家袁运生与小女儿西单民主墙的出现  阿城:我还记得在美国有两次朋友聚会,北岛喝得差不多了就唱《东方红》音乐舞蹈史诗,还朗诵“天是黑沉沉的天,地是黑沉沉的地”。我还以为北岛在开玩笑,后来发现不是。他喝酒了,在抒发真的情绪,但是得唱共和国情感模式的歌才抒得出来。就像有人喜欢样板戏,那是他们成长时期的感情模式,无关是非。-《八十年代访谈录》之阿城(1)-  【主持人手记】  阿城一如既往昼伏夜作。我第一次给他打电话约访谈的事情是在上午十一点左右,一个毫无表情的声音像是透过午夜大雾飘过来:... 
040504太阳系中的怪异成员-彗星- |热度 81 | 传记 | 上传: 僻处自说 |更新时间:2017-03-16
  崔振华:北京天文馆前馆长(1983年12月-1996年1月先后任副馆长、代馆长、馆长),研究员。多年潜心于天文普及事业和天文学史的研究工作,参加撰写并审阅定稿的《世界天文学史》和《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等图书多次获得中国图书奖。  内容简介: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种星体,它面容神秘,难以琢磨;它形如过客,来去匆匆,是太阳系里最为奇异的成员,它——就是彗星。  一提起彗星,人们总是很自然地把它与战争、疾病、灾难紧密相连,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于彗星的恐惧代代相传。那么,彗星真的会带来灾难和厄运吗?彗星的真面目究竟又是怎样?彗星在未来的某一天,会不会撞击地球?2004年将会有哪些彗星光临地球?在本期节目中,北京天文馆前馆长崔振华研究员将为您解开谜团。... 
040322上海记忆的追寻者-陈丹燕 |热度 200 | 传记 | 上传: 恐龙王 |更新时间:2017-03-16
  1998年开始出版上海系列《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上海的红颜遗事》、《上海沙拉》。  内容简介:  陈丹燕是这代人中的一个。只是她似乎比常人更多一些喜欢欧洲。  正是因为去了欧洲,才激发她探询上海历史文化的热情。虽然半殖民地时代的上海经历过很多的血腥,经历过掠夺和践踏,但欧洲人深刻影响了上海人的生活方式,泥沙俱下之中也留下了金子。抛开历史的过错,喜欢欧洲人带来的某种文明,喜欢他们留下的老房子,喜欢那种优雅的生活趣味,陈丹燕将欧洲喻为自己的精神故乡。  近年来,上海兴起一股怀旧之风,出现了一批怀旧之作。陈丹燕的“上海系列”另辟蹊径,提供了关于上海的另一番景象。她笔下的上海大多具有真凭实据,力求表现历史最真实的印记。她开始关注当年上海带有标志性的建筑中的带有标志性的人物。她们是上海人中的少数,但却标志着上海开始进入现代化社会的进程。陈丹燕以其独特的... 
窝囊-献给古原得女儿 |热度 162 | 传记 | 上传: 击水三千 |更新时间:2017-03-16
窝囊——献给古原的女儿  听见钥匙钻动铁锁时的“吭登”一声响,她像遭到电击一般心惊肉跳,从坐着的草苫子上跳弹起来,心理反应出来的第一个信号就是,完蛋了!她死死盯着窑洞木门板被推开,朦胧的月光从启开的窑门里泻进来,接着闪进来两位红军战士,朝她喊着,叫她出去。  她背靠窑壁,双手背后,想在墙壁上摸到什么可以抓住的东西,光光的窑壁连个木撅也没有。她尽管确信无疑他们是拉她出去枪毙或活埋,还是禁不住要问:“出去干什么?带我出去干什么?我不去……”回答说是队长要和她谈话。她不信,要谈就到明天去谈。前头已经有十多个人就是这样半夜里被拉出去枪毙了或活埋了。  两位红军战士动手拉她出去。她又喊又叫,大喊大叫,她要喊得叫得让临近那些窑洞里的红军战士都知道,她被枪毙了,在今天夜里。两只手被缚在背后了,一块烂布堵塞了嘴巴,她被拽出窑洞来。...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潘季驯 |热度 43 | 传记 | 上传: 不言败 |更新时间:2017-03-16
- Page 2-潘季驯- Page 3-一、时代背景潘季驯,字时良,号印川,生于1521年4月23日,浙江乌程(今湖州市)人。明代著名的水利学、治河工程学专家。潘季驯出身在一个世代书香的家庭。潘氏共四兄弟,季驯排行第四。潘季驯生活的年代,正是明王朝走向衰落的时期,宦官专权,国力衰微,河患频繁,民不聊生。明朝初年,朱元璋曾经规定,宦官不准识字,如果干预朝政就要处斩。朱元璋死后,他的孙子朱允炆即位,历史上称为建文帝。朱元璋的儿子燕王朱棣,为了夺取帝位,于公元1399年8月,起兵“靖难”(靖是平的意思,难指皇帝周围有齐泰、黄子澄、方孝孺这般奸臣当道,... 
041015无坚不摧的昆虫军团-张青 |热度 186 | 传记 | 上传: 换裁判 |更新时间:2017-03-16
央视国际 2004年10月15日 14:43  主讲人简介:  张青文,北京昆虫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教授。1956年出生,湖北宜城人。1987年获博士学位,1987年—1989年在北京大学做博士后工作。现任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昆虫学会副理事长、北京昆虫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昆虫遗传学、分子昆虫学、植物抗虫性及其基因工程和害虫综合防治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内容简介:  在茫茫的亚马逊丛林里,横行着一个庞大的褐色军团,这个军团兵锋所指之处,到处都会化为乌有,所有生物都会在瞬间被肢解为一堆白骨。那么,它们究竟是些什么?是什么让它们形成这样一个庞大的军团,是什么让它们如此无坚不摧?... 
灵魂只能独行 |热度 40 | 传记 | 上传: 九十八度 |更新时间:2017-03-16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信神,有的人不信,由此而区分为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宗教徒和俗人。不过,这个区分并非很重要。还有一个比这重要得多的区分,便是有的人相信神圣,有的人不相信,人由此而分出了高尚和卑鄙。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不可以不相信神圣。是否相信上帝、佛、真主或别的什么主宰宇宙的神秘力量,往往取决于个人所隶属的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个人的特殊经历,甚至取决于个人的某种神秘体验,这是勉强不得的。一个没有这些宗教信仰的人,仍然可能是一个善良的人。然而,倘若不相信人世间有任何神圣价值,百无禁忌,为所欲为,这样的人就与禽兽无异了。相信神圣的人有所敬畏。在他心目中,总有一些东西属于做人的根本,是亵渎不得的。他并不是害怕受到惩罚,而是不肯丧失基本的人格。不论他对人生怎样充满着欲求,他始终明白,一旦人格扫地,他在自己面前竟也失去了做人的自信和尊严,那么,一切欲求的满足都不能... 
阿咪的故事 |热度 43 | 传记 | 上传: 雨霖铃 |更新时间:2017-03-16
阿咪的故事要不要养猫,怎么养呢?女儿说:“咱们住到平房小院了,快养一只猫吧。最漂亮、最温柔、最招人疼的动物就是猫。人有什么不痛快的事,一摆弄猫,就全忘啦。”奶奶说:“快养猫吧!昨天晚上,就在暖气片下面,一只小老鼠爬来跑去,它根本就不怕人。等冬天,野地里的老鼠就要往人家跑,咱们家要是进了一窝老鼠……一窝变十窝……可就糟了大糕了!”妻子说:“养猫最毁东西,它没事磨爪子,把地毯,把沙发巾,把新潮家具都会毁掉……又偷肉偷鱼偷奶,什么不吃它也要上桌子闻上一遍……再说,猫屎谁管?”儿子说:“对不起,我可不同意养猫。我的儿子小辉刚出生两个多月,被猫抓了会得一种特殊的儿科疾病……叫作舞蹈病还是黄热病?”... 
吉胡·阿莎:我要做我想做的一切 |热度 165 | 传记 | 上传: 换裁判 |更新时间:2017-03-16
  作者:吉胡·阿莎(彝)  第一部分  第1节:引子  献给你,我的主人,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  神啊,求你听我的祷告,就如你听了诗人泰戈尔的祷告一样:  "让我不在乞求在险恶中得到庇护,  但祈祷无畏的面对它们。  让我不乞求我的痛苦能静止,  但求我的心能征服它。  让我在生命的战场上不盼望同盟,  而使用我自己的力量。  让我不在忧虑的恐怖中可怜被救,  但希望用坚韧来获得我的自由。  允许我,我虽然是一个弱者;  只在成功中感觉你的仁慈,  但让我在失败中找到你的手紧握。"  你的孩子:吉胡·阿莎  引子  我是吉胡·阿莎,一个彝族女人,鹰的后代,来自中国四川的大凉山。... 
共4032本 当前第156/252页 << < 151 152 153 154 155 156157 158 159 1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