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向神认罪圣经告诉我们:神照着祂的形象样式造人(创一26-27)。这意味着人能以与创造祂的神建立个人关系。事实上,这也是神所要的。人不能没有神而活得有意义。人必须按着要求顺服神而活,他受造时就已经有了选择做或不做的能力。然而,人从起初就选择悖逆神。这就是罪了。神因着人犯罪必须惩罚人。人因此与神分开。人从此生来就带有罪性。人们不喜欢想象自己是罪人。我们喜欢被人看为好人。然而,我们若要真的亲自认识神,就当始于接受神如何讲论我们。■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实在是有罪的。01.罗马书三23。根据神,是谁犯了罪?____________02.约翰壹书三04。什么是罪?________________...
玉峰周思仁安士氏述《欲海回狂》原序 辛酉季夏,余与周君纳凉于荷亭之畔,握手论心,盱衡今古,因及福善祸淫之理。周君喟然长吁而作曰:“色欲之惑人,甚矣哉!贤智犹或不免,况其他乎?”余低回良久,窃思劝人于一时,不如劝人于千古,爰以编辑是书为请。周君曰:“余刊《万善先资集》,垂二年矣,竣工尚有待也,敢及其他?”余曰:“苟有利于天下,吾无惜乎锱铢。”周君喜,遂发心编辑。既而日复一日,倏至今秋七月庚午,余复举前言。周君即于是日,焚香盥手,握笔构思。每发一论,必欲洞见原本,豁人心目,而又广搜三教典籍,以备参考。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书成之日,蓂荚三更〖蓂(mǐng)荚,一种瑞草〗。乃募工于铁笔者,绣之梨枣,用广流传。惟愿见者闻者,作清夜之钟,饥乡之谷,日置案头,以供赏玩,则慧性既开,福缘自固。至于此集之探源发奥,光怪陆离,当世自有巨眼,余又何容赞一词哉?...
目 錄壹、馬哈希西亞多略傳 / 明法比丘撰貳、內觀基礎 / 馬哈希法師著參、內觀禪修:基本和進階練習 / 馬哈希法師著.林武瑞中譯肆、七淨門與禪觀諸境(十六觀智) / 馬哈希法師著.智如比丘中譯伍、習禪者報告指南 / 班迪達法師著陸、緬甸內觀禪修道場簡介 / 空法師 張慈田-壹、馬哈希西亞多略傳 / 明法比丘 撰 馬哈希西亞多(Mahasi Sayadaw, U Sobhana Mahathera 1904-1982 。按:「西亞多」是對教授禪法的法師或長老比丘的稱呼)對上座部佛教教義與內觀禪法有深遠的影響。他出生在上緬甸雪布的謝昆村(Seikkhun, Shwebo)。雪布曾是緬甸前王朝的首都。他六歲的時候,開始在村裡的一所寺院學習經教,十二歲時出家為沙彌,法名為梭巴納(Sobhana,意思是具足優雅和莊嚴),在二十歲時(1923年)受具足戒。由於他的聰穎過人與認真學法,緊接著三年,順利通過政府舉辦的初、中、高三級的巴利文考試。1928...
百法别释王恩洋 无常诸行的宇宙者,说明宇宙是些什么呢?是无常的诸行。色、心诸法之分析者,说明宇宙是些什么呢?是蕴、界、处、五位百法的色、心等法。就总相说,皆是无常的行。就别相说,则为色、心、心所等法。诸法中有非行者否?曰,有。谓无为法。但即有为诸法之理故,即是无常诸行之理也。这便是无常诸行和色、心诸法的异同。佛法体系庞大,各说不一,总的看来,瑜伽宗义最为精备。它既承受了诸部的成绩,又给诸部以合理的发展,是研究法相最初入门的典型途辙了。因此本篇特详五位百法体系之中的百法。[1] 一、心法八种: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眼等六识,即六识界。眼识依眼根生,了别为性,以了别色境为其业用。如是意识依意根生,了别为性,以了别法境为其业用。意所缘法,有广狭二义,一者十八界中法界,凡为前五识所不能缘者,此独能缘。二者通十八界皆名为法,意识能遍缘一切法故...
海 如 前 言 物质与人们精神的关系这一问题,在现代哲学中曾被认为是最根本的问题。这个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对此问题作出不同的解释,便会体现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世界观也称宇宙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由于世界观的不同,则观察和处理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及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态度;同时,世界观还影响和决定着人生观。人生观乃是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其中包括人生的目的、人生的价值、人生道路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因此,正确认识和理解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是一个值得认真和严肃思考的重要问题。 唯识学理论体系庞大,对宇宙万有及与人生关系的解释也最为精详。从其教、理、行、果的程序看,教与理大体可被看做是对宇宙万法及与人生关系等方面做出的解释,是对世界观与人生观的确立,行与果可看为在此世界观和人生观指导下的生活行动准则和所要达到的目的。...
试由唯识种子浅谈念佛法门自他二力的原理广 临 内容提要:本文以教理充实念佛法门,还其一个理智的净土信仰为缘起,略从唯识学种子六义、本有无漏种子及新熏清净种子的义理阐明念佛的自力原理;由《解深密经》中文殊与佛之间的问答释阿弥陀佛的愿力是什么,再由清净种子依附赖耶,非其性摄,却能对治其染污的功用,说明念佛的利益真实不虚;最后倡应以唯识中道正见指导念佛。旨在告诉读者念佛法门亦蕴含甚深大乘唯识学义理,呼吁研学教理的佛子在弘法中,能多些教理的阐扬。 关键词:种子 对治功用 他力 加行 正闻熏习 引 言 称名念佛是净土法门中的一种,始创于唐代的善导、道绰两位大师。自宋以来,已成为中国流传最广的法门。尤其是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净土法门以其空前的传播速度遍布世界各地,许多人都凭此法门走近佛教。但因念佛法门过多“感性”的宣扬,如西方净土的庄严,阿弥陀佛的愿力广大,念佛...
No. 1581 菩薩地持經卷第一 北涼中印度三藏曇無讖於姑臧譯 菩薩地持初方便處種性品第一(第一段有一十八品)敬禮過去未來世 現在一切佛世尊 有十法。具足菩薩道。摩訶衍攝。云何為十。一者持。二者相。三者翼。四者淨心。五者住。六者生。七者攝。八者地。九者行。十者安立。云何名持。菩薩自種性初發心及一切菩提分法。是名為持。何以故。菩薩依種性。必定堪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種性。名必定持。菩薩依初發心修行檀波羅蜜。尸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修此六波羅蜜。功德律儀。智慧律儀。菩提分法。是故初發心名為菩薩行方便持。菩薩依行方便。滿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行方便名為大菩提持。非種性人。無種性故。雖復發心勤精進。必不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當知。雖不發心不修行方便猶得名為種性持。若有菩薩種性。而不發心。不修行方便。不能疾成阿耨多羅三...
作者:程蒙恩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457 更新时间:2006-5-26把我们一生献给神罗马书十一章三十六节至十二章一节:“因为万有都是本于祂,倚靠祂,归于祂。愿荣耀归给祂,直到永远,阿们!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基督用宝血买赎了我们,我们的身子是圣灵的殿,就应该是属于神的。神的心意是要得着人,祂从不勉强人奉献,祂是感动人,将祂自己启示予人。神更用爱激励人,在罗马书第十一章末后,保罗赞美神说:“深哉,神丰富的智能和知识!祂的判断何其难测!祂的踪迹何其难寻!谁知道主的心?谁作过祂的谋士呢?谁是先给了祂,使祂后来偿还呢?因为万有都是本于祂,倚靠祂,归于祂。愿荣耀归给祂,直到永远。”保罗看见神救恩的奇妙:外邦人和犹太人能以得救,都在神全盘的计划中,他就赞叹说:“深哉,神丰富的智能和知识!”...
太虛大師年譜目次 太虛大師年譜目次 太虛大師年譜序……………………………………………………… 編者附言……………………………………………………………… 名號.籍貫.年齡.眷屬…………………………………………… 年譜………………………………………………………………… 清光緒十五至三十四年…………………………………………………… 清宣統年間………………………………………………………………… 中華民國元年………………………………………………………………… 民國三年………………………………………………………………… 民國八年………………………………………………………………… 民國十年………………………………………………………………… 民國十二年………………………………………………………………… 民國十四年………………………………………………………………… 民國十五年………………...
-蔡孟坚一、我如何短期内出任铲共任务 我于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年)十七岁时入党。先入青岛大学,后入讲武堂。毕业后,取行革命管道,参加民国十七年国民革命。初任职战地政务委员会。主席为蒋作宾,我任济南特派员,目标收编敌方部队。适时,日本借口出兵济南保护胶济铁路,阻国军北伐。其时即闹成“五·三惨案”。当时任该委员会的外交特派员,竟被日军惨杀。我其时乘牛车逃至禹城,搭津浦车至天津,追踪在逃的北军师长,收编为国军四十九师。在塘沽扣下招商局的轮船,运兵至烟台,开入胶东北部,对日军施加压力。同时,蒋作宾主席再报呈北伐军的蒋总司令。蒋总司令当即来电奖励。 不料该师进入肃清野战的数月后,因烟台邻接大连,张宗昌、褚玉璞军阀首领逃往大连,得到日方保护。因我收编的师长钟某革命意识不稳固,又与军阀勾结。我立刻偕中央接收大员数十人撤离,经大连乘船抵沪。蒋总司令查究此案,我与东海警备司令温...
请问佛的大圆镜智与众生的第八识是什么关系?众生各有自己的第八识。某一众生成佛时,其第八识中的染种子伏断,净种子生起转成大圆镜智。此智又能见众生第八识。那么,这个大圆镜智与其余众生的第八识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如果说镜智中的种子能生起众生的第八识作为相分,那么这个成佛众生的第八识何以会包含其余众生的第八识?如果在众声位就是如此(第八识相互包含)那岂不是众生会同时成佛?如果不是,那这个修道者的第八识又是如何,何时包含了其余众生的第八识?如果说镜智中的种子生起与众生第八识相似的影像作为相分,那是否可以说佛与众生仍然有间隔?回答时请列出经论上的依据。谢谢。本贴由小澂于2002年1月20日20:00:27在乐趣园〖慈氏学论坛〗发表....
Holy Bible, (Chinese Union Version, in GB encoding) Textfile 980124Gen 1:1 起初神创造天地。Gen 1:2 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Gen 1:3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Gen 1:4 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Gen 1:5 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Gen 1:6 神说,诸水之间要有空气,将水分为上下。Gen 1:7 神就造出空气,将空气以下的水,空气以上的水分开了。事就这样成了。Gen 1:8 神称空气为天。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二日。Gen 1:9 神说,天下的水要聚在一处,使旱地露出来。事就这样成了。Gen 1:10 神称旱地为地,称水的聚处为海。神看是好的。Gen 1:11 神说,地要发生青草,和结种子的菜蔬,并结果子的树木,各从其类,果子都包着核。事就这样成了。...
堪布索达吉译梵语云:阿雅班扎次德站佳巴门达格那巴多思扎藏语云:帕巴西饶吉帕入德学巴多吉觉比喷拥学比多汉语云:圣者智慧般若波罗蜜多金刚功德经顶礼一切诸佛菩萨如是我闻。一时,在雅瓦地方一寺庙内有位僧人对佛法非常精通。他受沙弥戒后与朋友们结伴去一精通相术之相士前卜问吉凶。相士为他们看相后,一一告之结果,特别对精通佛法的沙弥说:“虽然你非常聪明,但你的寿命却很短暂,只能活到十八岁。”过了两三年,相士之预言在沙弥的朋友身上一一应验了,他也不禁忆起相士对己之预言。于是非常害怕,就对上师说:“听说寂静处有许多佛经,请师允许我去彼处。”经师开许,到寂静处后,他从诸多佛经中取出一本经书,拿在手中翻开一看是《金刚经》,他便发愿:“愿我以念诵此经的功德,能闻到寿命增长之声。”他依照自己的誓言昼夜精进念诵。一天下午,他念诵的地方充满光芒,这时有两位罗汉比丘手持经函来到他的面前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