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大乘義章卷第四斷結義七門分別(一釋名。二體性。三治斷差別。四觀行同異。五退不退分別。六品數多少。七治斷位地)。第一釋名。言斷結者。結謂結縛。惑智諸障於界內界外繫縛行人不得解脫故名為結。攝大乘云。若人修行離欲欲界見身被縛在色界中。乃至修行出無色界見身被縛在阿梨耶中。斯乃縛義即結義也。斷謂斷除。明諸聖人以三乘道為斷諸結縛故曰斷。結蓋乃約證就斷以立其名。斷謂所證。結即所斷。第二體性者。斷結法體。大莊嚴論云。二分捨用。一障分。二治分。障熟須捨。如癰熟須潰。治熟須用。如食熟須噉。論復說云。轉依有離有得。離謂離二障。得謂得二智。今具而說有其三義。一者能斷。三乘聖道無流慧焉。二者所斷。惑智二障諸煩惱也。三者所證。謂真如數滅也。此中三義俱含四諦。初道諦。第二苦集。三是滅諦。...
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他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10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出版《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与那些过早失去后劲的神童们不同,卡尔?威特一生都在德国的著名大学里授学,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一直讲到1883年逝世为止。然而,正是由这些残章断片生发出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近代像塞德兹、威纳?巴尔及维尼夫雷特等无数世界级的通过早期教育成才的典范。更令人兴奋的是,在200年后的中国,刘亦婷的母亲正是在这些片断理论的启迪和指点下,将女儿培养成出色的人才。所以在《哈佛女孩刘亦婷》中,她妈妈感慨道:“应该永远感谢这些早期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许多父母已经按书...
41、大悲心太子勇挑重担 无量劫前有一现喜劫,当时有一世界名极乐世界,有一如来名如山王如来者出世说法。此时有一转轮王名为善严,拥有一千太子。整个世界人寿长达七亿年。 国王、一千太子、众王妃都对如山王如来恒作种种财物供养,且常常闻受佛法,并皆发无上菩提心。最后,所有人众均获安忍境界。 恰在此时,有一说法上师名为法幢大师者,诚心赞叹发菩提心与出家功德。善严国王早已对世间安乐及国王权势不再贪执、爱恋,一听大师如此讲法,就更欲在佛前出家,并最终亲得如山王如来开许。 国王随即问众太子道:"你们当中有谁愿当国王,并令众生皆行持善法?"太子们则异口同声答道:"我等皆欲出家,不愿以在家身份做此类事情。请父王勿舍弃我们,孩儿亦想出家求道。"国王不安答道:"若你们都出家学法,四大部洲众生则无依怙矣。你们中有谁能不顾自己利益、对众生具坚定悲心,这种人真应当主持王政,并引导众生行持善法...
很高兴今天有这样一个机会跟你们谈谈基督教。我想知道,你们当中有多少人第一次接触基督教是在国内的?多少人是在国外第一次接触到基督教?两种人的数目大致差不多。很好。你们当中有些可能对基督教仍有一些记忆,如在中国曾参加的圣诞夜庆祝或音乐会,其他人则可能是通过自己学校中的美国朋友接触到基督教的。不管是那一种情况,你可能都会对基督教的信仰内容产生许多问题。请让我尝试在今晚与你们讨论这方面的一些问题。不过我要事先声明,我的教育背境不是自然科学方面,我获得的是历史学的博士学位,所以,如果我在某些方面不能作深入的解释,请你们谅解。〖 宗教与政府 〗也许你们常会以为宗教是一个由国家政府所管理的机构。当你走进一个美国教堂时,你可能想知道,这个教会是由政府所主办或资助的吗?那么你是把教会看作一个社会组织、美国社会的一个层面了。然而,绝大部份的美国基督徒不是这样看待他们的...
“ 诸 行 无 常 ” 的 宇 宙王 恩 洋 编 者 按 : 该 文 摘 自 我 国 现 代 著 名 佛 学 家 王 恩 洋 先 生 于 1957 年 在 中 国 佛 学 院 讲 课 时 撰 写 的 教 材 《 佛 学 通 论 · 实 相 论 》 。 全 书 共 9 章 , 凡 10 万 字 , 本 刊 仅 发 表 其 中 第 一 章 。 作 者 从 佛 教 时 空 观 和 动 静 观 入 手 , 多 方 面 地 揭 示 了 宇 宙 运 动 的 实 质 或 实 相 。 即 使 在 科 学 日 益 发 达 的 今 天 , 该 文 对 于 我 们 认 识 宇 宙 、 人 生 乃 至 自 我 都 不 无 启 发 意 义 。 上 下 四 旁 为 宇 , 往 古 来 今 为 宙 , 这 是 宇 宙 的 本 义 , 相 当 于 今 时 所 说 的 空 间 与 时 间 。 但 此 处 所 说 的 宇 宙 , 不 是 指 的 空 洞 形 式 的 宇 和 宙 , 而 是 指 的 在 整 个 时 空 中 无 量 的 具 体 事 物 , 总 略 言 之 曰 宇 宙 ; 在 佛 法 里 所 说 的 有 情 世 间 和 器 世 间 ...
佛理奥义探究 胡晓光 禅学的禅悟与哲学的直觉 时至近代,东西方文化交流愈加密切,由于西方理性思维比较发达,带来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当代可以说是科学的时代。由此,人们普遍崇尚科学,崇尚科学实质就是崇尚西方的理性思维,对东方传统思维则予拒斥。好在现代西方意识形态领域也发生重大变化,这个变化就是西方人对自己传统理性思维的反叛,他们认为理性思维是人类认识宇宙事物的表层意识,只不过是一种幻相认识而已,在人本身深处潜藏著一种本能的认识能力,这就是非理性的直觉。由于西方哲学提出直觉认识论,人们才对历史反思,发现直觉思维类似东方人的传统思维,于是西方一些开明的学者开始重视东方传统文化,掀起非理性思潮。 ....
(一~五划)于凌波居士著自序一划二划三划四划五划唯识名词白话新解自序唯识名词白话辞典,是一部初学唯识者手边备用的工具书。唯识学在佛学领域中,一向称为难治之学,它名相繁琐,辞意艰深,古人称此学‘文如钩锁,义若连环’,‘字包千训,辞含万象。’由此可知这是一门‘甚深最甚深、微细最微细、难通达极难通达’的学问;但相对的,它也是一门结构严谨,条理分明的理论,佛学中大部分的重要名词,都见之于唯识学中。果然能通达了唯识学,则再读其他经典,名相问题既已解决,自可收事半功倍之效。但通达唯识之学,谈何容易?唯识学所依的典籍,由印度梵文翻译出来的,有‘六经十一论’,‘一本十支’之学,及揉杂十大论师释论译出的《成唯识论》,《成唯识论述记》以及注释识论、述记等许多注疏。读唯识书,须于众多典籍中,综理出头绪;于繁琐名相间,分析其差别义。因之诠释名相的辞书,就成为手边不可或缺的工具。但许多唯...
——菩提妙道三处三善引导文 全知无垢光尊者著 顶礼一切具德传承金刚上师!(译礼) 嗡索德斯当! 二资地上解脱如意树,无量功德花果极茂盛, 利乐凉荫遍布有寂界,恭敬顶礼佛陀菩提树。 外内密之正法珍宝藏,基道果之究竟论道中, 无上因果胜乘精华义,明示三处三善引导文。 此论分三:一、外共同之基——显宗因乘初善修法;二、内殊胜之果——密宗金刚乘中善修法;三、密了义藏之果——无上大圆满乘末善修法。 甲一(外共同之基——显宗因乘初善修法)分二:一、传承上师之次第;二、所修教言之引导。 乙一、传承上师之次第: 我所听闻的大乘各自论道虽有许多,但可摄于三种教言传承中,即次第修学佛法之广大行派、宣说地道等持暖相之深广派、宣说法性实相之甚深见派。...
第一篇 攻克己身 1第二篇 圣经的用字和主题 5第三篇 启示 9第四篇 圣经 13第五篇 主 18第六篇 世界 23第七篇 罪 27第八篇 魔鬼 32第九篇 恩典 36第十篇 中保 41第十一篇 和好 45第十二篇 信心 47第十三篇 称义 52第十四篇 重生 54第十五篇 拣选 57第十六篇 圣洁与成圣 62第十七篇 相交 66第十八篇 死亡 70第一篇 攻克己身我还记得在神学院中吃第一顿晚餐的情景,同桌的人彼此都很陌生,大家尽情地随意聊天,彼此认识。我对坐在对面一位常咧嘴而笑、个子矮小的威尔斯人说,我是一个“清教徒迷”,他问我为什么?我告诉他:清教徒为我带来益处,他们很有深度,而且真正能够攻克己身。“攻克己身!”他说,“饭后让我们好好谈一谈。”...
总目录第一部福音信息一有神读经:四1)「愚顽人心里说,没有神。」更清楚一点的翻法,就是说,「愚昧人心里说,没有神。」(诗十「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请注意下面的话,「因为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且信祂赏赐那寻求祂的人。」(来十一6)「我们晓得律法上的话,都是对律法以下之人说的,好塞住各人的口,叫普世的人都伏在神审判之下。所以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称义,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罗三19-20)今天下午我要说一个题目,这一个题目,不一定是容易说的,也许有一些不容易。我可以承认说,这是我平生第二次说这样的话。今天所要讲的题目是什么呢?就是希伯来书十一章六节所说,「凡来到神面前的人,必须信有神。」连带还要提起诗篇十四篇一节所说的,「愚昧人心里说,没有神。」其实对于神的有无的问题;是不必讲的,圣经也不来辩论这个问题。因为圣经以为人必须信有神,人没有一点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