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著:《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384页《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思想》,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8年1月,312页《东风与西风》(与葛小佳合著),三联书店,1998年12月,315页《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375页《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与学术掠影》,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410页《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0月,378页《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三联书店,2003年1月,447页《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中华书局,2003年5月,382页...
—唯识宗大意黄忏华居士编述唯识宗大意第一篇 绪论第一章 此宗之名义此宗之名称有五,一约辨相,名法相宗。此依解深密经法相品所立以决择判断诸法之体性相状故。法者万法,略为百法。相者性相,具有万相,略为三性。百法一一具有此三,论究此道理故,名之曰法相宗。二约所明理,名中道宗。小乘偏有,般若偏空,此宗说外境非有,内识非无,离有无偏执,正显处中真理故,名之曰中道宗。三约摄机,名普为一切乘教宗。小乘唯声闻缘觉二乘,般若唯为大乘中根机类,此宗显了说三乘凉声闻缘觉菩萨)同说观法,普为发趣一切乘者故,名之曰普为一切乘教宗。四约显理,名应理圆实宗。此依解深密经胜义谛相品所立。所谈教相观法,俱应胜义理,圆满真实故,名之曰应理圆实宗。五约观行,名唯识宗。此依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诸识所缘唯识所现文所立。且约法相,则有五法事理五种唯识等。又约观心,则有五种唯识观等。有为无为一切诸法约归一识。...
仓央嘉措情诗六十六首六世达赖仓央嘉错(一六八三――一七四五),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出生在门隅拉沃宇松地方,从小资质灵敏,曾拜五世班禅为师,落发受戒,取法名为罗桑仁青仓央嘉错。后被迎至布达拉宫,在著名学者桑杰嘉错的直接培养下,学习天文历算、医学及文学等,对诗的造诣很深。二十五岁时,作为上层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牺牲品的仓央嘉错,开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先后周游了青海、甘肃、蒙古、四川、卫藏、印度、尼泊尔等地。曾当过乞丐,送过尸体,生活极为艰苦。由于接触过广大的人民群众,有丰富的生活实践,从而写出了优美动人的《仓央嘉错情歌》。一说仓央嘉错被解往北京途中遭害,所写作品为二十五岁以前的东西。“在那高高的东山顶上,...
作者:佚名 家传太素脉秘诀序夫宇宙之寥廓。莫能穷其涯际。然阴阳神鬼之运输。雨露风雷之灌溉。花卉之繁荣。日月之明晦。甚之河海渊源。蜃楼万变极大内之幻观隐现。细之杜宇悲春。雌鸠唤雨。种种色像。各尽其致。噫。此皆一脉为之橐龠。消息于其中也。岂吾人一身。为天地生民立心立命。担千古道脉之继。纲常礼乐之宗。超万物独钟其灵。而秉彝反异耶。故藏教云。父母及子相感。业神入胎。地水火风。众缘和合。渐得长生。从一七至五七日。生五脏上下气。通身前身后。左右二边。各生脉五十条。一身之中。共、八百吸气之脉。至是皆具。通诸出入息气。盖此身与造化同流。左肾属水。右为命门属火。阳生于子。火实藏之。所以三焦正与膀胱相对。有二白脉自中出夹脊而上。贯于脑。过重楼通之左右手。呼吸之有浮沉迟数。可占其休咎生死疾患。莫得秘藏。是太素之所以有七珍九候。析五行之微。辨八节之候。何其明且备也。虽然。呼吸即阴阳运输...
连载于《禅》刊 1992 年第 1 至 4 期序 说今天我开始讲《碧岩录》的公案, 这是禅宗的语录, 或许有人要问: 我们修的是心中心密法, 不是禅宗, 为什么要讲宗门公案? 因为心中心密法是与禅宗同一鼻孔出气的, 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禅宗之禅, 不是禅定的禅。禅定分为四禅八定, 是渐次法; 而禅宗是达摩祖师所传, 叫祖师禅, 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圆顿法门, 不是一步步走的渐次法。我们所修的心中心密法, 也同样是直接打开本来, 彻见本性的。不是转弯抹角地从观想或观相成就, 再破相见性的有相密。所以它是“以禅为体, 以密为用”的, 是以密法来证禅宗。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禅宗只接上根人, 中下根人就难以接受。最初的禅宗根本没有什么参话头, 都是当下直指见性成佛的, 不用参一则固定的话头。譬如“念佛是谁? ”“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 ”“这个拖死尸的是谁? ”“如何是诸佛生处? 东山水上行。”等等的话头。只就来问者语...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 诏译 唐 六祖惠能大师 口诀 丞相张无尽居士 释题 《金刚经六祖口诀序》 夫金刚经者,无相为宗,无住为体,妙有为用。自从达摩西来,为传此经之意,令人悟理见性。只为世人不见自性,是以立见性之法,世人若了见真如本体,即不假立法。此经读诵者无数,称赞者无边,造疏及注解者,凡八百余家。所说道理,各随所见,见虽不同,法即无二。宿植上根者,一闻便了;若无宿慧者,读诵虽多,不悟佛意。是故解释圣义,断除学者疑心。若于此经,得旨无疑,不假解说。从上如来所说善法,为除凡夫不善之心。经是圣人语,教人闻之,超凡悟圣,永息迷心。此一卷经,众生性中本有,不自见者,但读诵文字。若悟本心,始知此经不在文字。若能明了自性,方信一切诸佛,从此经出。今恐世人身外觅佛,向外求经,不发内心,不持内经,故造此诀,令诸学者,持内心经,了然自...
目录戒篇自序……………………………………(009)法语……………………………………(010)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一戒律乃为道德之本……………………(010)持戒律行 以无我精神服务社会……(011)戒律制定的源起………………………(013)受持三皈 依教奉行…………………(015)了义皈依与非了义皈依………………(017)自灭贪嗔痴 亲证八正道……………(022)大愿语录………………………………(024)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二正见引领 正道以行…………………(025)皈依目的为成就佛道…………………(029)戒乃自由良药而非束缚………………(032)止持戒律 息灭三毒恶径……………(035)...
双石 著下卷中共党史出版社责任编辑: 一 青封面设计: 李晓伟图书在版编目(CIP) 数据开国第一战/ 双石著. - 北京: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4 .5ISBN 7 - 80199 - 015 - 3Ⅰ .开? Ⅱ .双? Ⅲ .纪实文学- 中国- 当代 Ⅳ .I25中国版本图书馆CIP 数据核字(2004) 第038397 号开 国 第 一 战双 石 著出版发行: 中共党史出版社通讯处: 北京8796 信箱 邮编:100080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芙蓉里南街6 号院1 号楼18 层电话: (010) 82517246经 销: 各地新华书店印 刷: 北京秋豪印刷有限责任公司880×1230 毫米 大32 开 43 .25 印张 900 千字2004 年6 月北京第1 版2004 年8 月北京第1 版第2 次印刷ISBN 7 - 80199 - 015 - 3/ K·11...
莲华戒菩萨造 西天译经三藏传法大师施护奉诏译 广释菩提心论卷第一 莲华戒菩萨造 西天译经三藏传法大师施护奉诏译 归命三世一切佛 略集大乘诸法行 建立最初胜事业 我今广释菩提心 此中云何。若欲速证一切智者。总略标心住于三处。出生悲心。从悲发生大菩提心。所有最胜一切佛法。皆由悲心而为根本。此悲所因为观众生故。如圣法集经云。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诸菩萨不应修学多种法门。但于一法而自勤行。即于一切法如掌中得。何等一法所谓大悲。诸菩萨乘此大悲。即于一切佛法如掌中得。世尊譬如转轮圣王轮宝行处。即得一切力聚。而诸菩萨亦复如是。大悲行处。即能成就一切佛法力聚。世尊又如士夫命根坚固。即能令诸根而得转故。而诸菩萨亦复如是。大悲坚固。乃能令诸菩提行法而得转故...
未分卷 第一部三位一体论奥古斯丁着第一部根据圣经来建立至高三位一体的合一与平等,并将人否认圣子与圣父平等所引经文加以说明。第一章本篇是为反对那些错用理智而以诡辩来攻击三位一体信仰之人而作。讨论上帝的人所犯错误,有三重原因。圣经除去虚假,逐步引领我们明白属神的事。什么是真不朽。信仰喂养我们,叫我们能了解属神的事。一、敬告读者,作者写此论三位一体论文,是为求反对那些鄙视以信仰开始而醉心于肤浅理智之人的诡辩。他们当中有些人企图将他们由感官的经验,或机智,或艺术之助所构成的观念,应用于属灵的事上,以前者忖度后者。还有些人则按照心思所喜爱的去想像上帝,因此用扭歪错谬的法则来讨论上帝。还有第三种人,他们固然力求超出那必改变的全创造,好把他们的思想提高到不改变的实体即上帝那里;但他们因受必朽所累,既似乎知道他们所不知道的,又不能知道他们所要知道的,就武断地把自己排除于了解的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