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若子 简介 这里逐字逐句记录了一场神圣的对话,和神谈论有关"回归神"的话题。它是九本系列图书中的最后一本,这个系列记录了一场非同寻常的谈话,跨越了11年、长达三千多页、涉及到人类生命的方方面面。 这次交谈探究了人类经验的许多领域,其深度前所未有,尤其是关于死亡和面对死亡,以及死亡之后的生命存在。 这场对话一度进入到灵性世界最远的区域 - 所有生命的宇宙学。它用比喻的方法使我们对"终极现实"投去吃惊的一瞥,用简洁易懂的语言讲述了生命的原因和目的,人类获得最大快乐的方法,追寻最大快乐的旅程的本质,我们经历的这趟旅程的本质,以及这一旅程奇妙的终点 - 这个终点不是结束,而是一个辉煌的持续经验中令人狂喜的中间时间,要想完全地描述它是很难想象的。...
憨山大师著叙意 论教源 论心法 论去取 论学问 论教乘 论工夫 论行本 论宗趣 注道德经序 老子传 发明宗旨 发明趣向 发明工夫 发明体用 发明归趣 八十一章注述叙意 西域诸祖造论以破外道之执、须善自他宗。此方从古经论诸师、未有不善自他宗者。吾宗末学、安于孤陋、昧于同体、视为异物。不能融通教观、难于利俗。其有初信之士、不能深穷教典。苦于名相支离、难于理会。至于酷嗜老庄为文章渊薮、及其论指归、莫不望洋而叹也。迨观诸家注释、各徇所见、难以折衷。及见口义副墨、深引佛经、每一言有当、且谓一大藏经皆从此出。而惑者以为必当、深有慨焉。余居海上枯坐之余、因阅楞严法华次、有请益老庄之旨者、遂蔓衍及此以自决。非敢求知于真人、以为必当之论也。且慨从古原教破敌者、发药居多、而启膏肓之疾者少。非不妙投、第未诊其病源耳。是故余以唯心识观而印决之。如摩尼圆照、五色相鲜、空谷传声、众响斯应。...
文/刘再复、李泽厚2009年03月15日,星期日刘:我们在中国具体的语境中讲主体性,自然更多地强调个体主体性,这就不能不涉及个人,涉及到在中国非常敏感的、遭到批判几十年的个人主义,也涉及到"五四"所张扬的个人主义问题。我读了批判主体论的文章,许多文章也是指责讲主体性就是个人主义,我们不妨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李:个人主义这个概念来自西方。中国古代有没有西方那种个人主义,这个问题值得研究。我认为在中国的传统裏,是缺少个人主义的。法家、墨家都反对个人主义所指涉的那些内涵。道家有些中国式的个人主义,这是逃避现实、藏匿自我的个人主义,而不是参与社会的个人主义。儒家讲积极参与现实,有点个人进取的意思,但不能算是个人主义,儒家关於人的观念倒和马克思主义关於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比较接近。...
宗喀巴大师造索达吉堪布译译序此《事师五十颂释》是藏地雪域格鲁派的一代宗师、文殊菩萨化身的宗喀巴大师所造,其中对依止上师的方法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凡是入佛门的人首先就是要寻访一位名师,这说明人们已深刻地认识到上师对于修学菩提正道的佛教徒来说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能被一位尽善尽美的上师摄受,速得成就是修行人无不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的心愿。藏传佛教的各宗各派均十分重视依止上师,按照格鲁派的传统,一般来说,上师在传法灌顶之前要传讲《上师五十颂》使弟子了解师徒之间的利害关系,以免有后顾之忧。宁玛派及其余宗派也将依止上师放在首要位置。依止上师不只是藏传佛教特有的宗风,对于汉传佛教的学人同样重要。诸多佛经续中口径一致地强调:依止上师是成就的根本。如经中云:“当知胜义俱生智,唯一积资净罪障,具证上师之加持,依止他法诚愚痴。”所以,在依止上师这一点上,无有显密、宗派的差别。...
——————————————————————————————————红色间谍——理查德·佐尔格理查德·佐尔格(1895-1944),1895年10月生于俄国高加索巴库油田附近的阿基堪德镇,父亲是德国工程师,母亲是普通的俄国妇女。佐尔格3岁时,全家迁往德国,定居柏林郊区。1912年,佐尔格进入柏林希特费尔德中学读书。他喜欢历史,爱好文学,能言善辩,政治上是个泛德主义者。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佐尔格应征入伍,奔赴战场。战争期间,他作战勇敢,荣获二级铁十字勋章。佐尔格经历和目睹战争的惨状后说:"我陷入了极度的思想混乱之中。"1916年,佐尔格负伤住院时,结识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开始接触一些共产主义经典著作。同年10月,他就学于柏林大学经济系,秘密接触了社会主义组织。他暗下决心:"除学习之外,还要参加有组织的革命活动。"1918年1月,佐尔格正式退役转入基尔大学学习并加入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1...
禽星术,是民间秘密流传的高级数术,其本身与奇门、大六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古人将其单独使用或将其应用在奇门、大六壬当中去,同时它在中国古代军事占测与运筹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它可以预测人事,也有其与命运预测的单独系统,在命运方面它可以预测终身富贵贫贱婚姻官禄灾害流年,在人事方面可以预测天、地、人以及军事预测(单独提出军事预测是因为其重要的运筹指导作用),在预测方面它的重要特色是主、客定性明确,吉凶象意鲜明。而且在中国的风水运筹中,它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二度六壬择日要诀》中有其与六壬结合则选择案例。《象吉通书》有其单独理论系统与斗首二十八宿宜忌的篇章。清代的四库全书中也搜录了两部禽星古籍,一部是池本理所著的预测人事的《禽星易见》,另外一部是预测命运的《演禽通篡》,四库全书中是如此评论的:“与壬遁之书参览,尤不失为古之遗法也!”虽然禽星有书流传于世,而且为民间之秘术,但是...
从古至今,统治人类的一切国家,一切政权,不是共和国就是君主国。君主国不是世袭的就是新的。在世袭君主国里,长期以来君主的后裔就是那里的君主。新的君主国或者是全新的,如弗朗切斯科·斯福尔扎[1]的米兰公国;或者是世袭君主国占领的附庸,如西班牙王合并的那波利王国[2]。这样获得的领土,或者原来习惯在一个君主统治下生活,或者向来是自由的国家;而其获得,或者是依靠他人的武力或君主自己的武力,否则就是由于幸运或者由于能力[3]。 [2]那波利王国,十五世纪意大利半岛的五个主要国家之一,于1500年由西班牙国王费尔迪南多二世(FerdinandoⅡ,1452—1515)同法国国王路易十二世缔结条约予以瓜分。1504年西班牙将法国势力从所占领的部分领土赶走,并将西西里兼并。...
善慧莲編 莲宗祖传略目次 一祖慧远大师 二祖昙鸾大师 三祖道绰大师 四祖善导大师 五祖承远大师 六祖法照大师 七祖少康大师 八祖永明大师 九祖省常大师 十祖莲池大师 十一祖澫益大师 十二祖截流大师 十三祖省庵大师 十四祖彻悟大师 十五祖印光大师 前言 九八年冬,末学正利用业余时间整理净宗大德——北京黄念祖居士的讲话文集,从磁带录音中听到,黄念老特别指出:昙鸾、道绰两位净土宗大德,对于净土宗的弘扬,贡献很大,但由于历史上的原因,他们的著作很早便失传,流散到海外,国内人士很少见到他们,自然对于他们的事迹也少有了解。幸好,改革开放以后,两位大德的著书,相继传回国内,人们得以见到,对此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是,很遗憾的是,这两位大德对净土宗的在中国的发展以及传承的影响巨大,但因为后世少有人知,所以历代的《莲宗祖师传》中,一直没有...
华严宗十重唯识观略述董 群 本文以华严宗的唯识观为研究对象,简要叙述了在唯识宗五重唯识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华严十重唯识观,以此揭示佛教宗派之间的内在联系。窥基的五重唯识观对识的观想由浅而至深、由宽而至狭、由粗而至细的层层分析从空与有、心与境、体与用、王与所、性与相五个方面揭示了识的特征;华严宗法藏进一步将其发展为十重唯识,并以华严宗特有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方法对其加以分析,又使其带有判教的特征;经过澄观的发展,至宗密时,唯识观被改为唯心观,从而使中国佛教对这一思想的建构达到了最高水平。 作者董群,哲学博士,一九九三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现为东南大学哲学系,与科学系副教授、东南大学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近期的工作重心是三论宗研究及佛教伦理研究。...
阿姜查的多数教导,是借由举例、譬喻与活泼的对话所作的即时开示。他的教导直接而诚恳,没有任何保留。"观察人世间的苦因,它就像这样。"他会如此说,而将我们的心导向实相。因为他是个拥有十八般武艺的巧师,他与每位访客都坦诚相见,对眼前的处境皆保持幽默与直观,因此,很难完全用语言捕捉他教学的活力。所幸他的遗产还包括近两百座寺院、许多活生生的优秀传法弟子、数百卷泰语录音带以及数百万个被其智慧感动的人。 那些遵循这位亲爱导师教导的人,都一定愿意探索他们自己的心,把结松开,放下执著、恐惧与我见。"如果你真的了解,则无论你过的是哪种生活,你时时刻刻都可以修行。为何不试试看呢?"阿姜查建议,"它将改变你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