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搜索电子书:
日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 总排行|日推荐 周推荐月推荐 总推荐|日收藏 周收藏月收藏 总收藏|字数排行 更新排行

历史 小说推荐周排行榜

金刚乘密法概论 |热度 52 | 历史 | 上传: 西门在线 |更新时间:2018-05-29
觉囊派法王多罗那他  著许得存  译金刚乘,指从诸佛清净圆满的意智所显现的真言及其仪轨道,它比较其它乘有许多殊胜之处,主要表现在业资粮、成就修法、本尊、密法、身体等,概括起来有三点。第一:方便多。止布扎迦玛著的《三理明灯》说:“不迷惑一义,方便多无难,根锐增上缘,密乘尤殊胜”。第二:时速。《秘密藏续》说:“正授灌顶具布施,为诸众生授灌顶,彼之七生都清净,不去修行亦成佛。”此生能获得佛果,而后乃至持七生或十六生,事续,以八动修道迅速成佛。《集密根本续》说:“众生无快乐,能做大罪恶,金刚乘如海,于此立胜乘。”第三:趋入乐。《集密根本续》说:“依一切受用欲尘,能迅速成就佛果。”不需要一切艰难苦... 
权柄与顺服 |热度 68 | 历史 | 上传: 一意孤行 |更新时间:2018-05-29
主后一九四九年,在福州鼓岭同工训练中,神的仆人倪柝声弟兄曾释放多篇有关权柄与顺服的信息,凡与会者莫不在神的光中仆倒,深感那不法者的工作真是充塞全地,但蒙恩者的感觉竟何等迟钝;际此世代的末了,神的儿女若不在顺服上见证主,如何能带下神的国度!台湾福音书房编辑部识主后一九六七年一月二十日权柄与顺服上编:权柄与顺服第一篇 权柄的重要读经:罗马书十三章一至七节:“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凡掌权的都是神所命的。所以抗拒掌权的,就是抗拒神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罚。作官的原不是叫行善的惧怕,乃是叫作恶的惧怕。你愿意不惧怕掌权的么?你只要行善,就可得他的称赞;因为他是神的用人,是与你有益的。你若作恶,却当惧怕;因为他不是空空的佩剑;他是神的用人,是伸冤的,刑罚那作恶的。所以你们必须顺服,不但是因为刑罚,也是因为良心。你们纳粮,也为这个缘故;因他们是神的... 
佛教十五题 |热度 37 | 历史 | 上传: 笑傲网络 |更新时间:2018-05-29
第一题 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问题 序(1)我和佛教研究我和佛教研究(代序)我接触到佛教研究,已经有五十年的历史了。1935年,我到了德国哥廷根,开始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算是我研究佛教的滥觞。从那以后,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漫长的年代里,不管我的研究对象“杂”到什么程度,我对佛教研究始终锲而不舍,我在这方面的兴趣也始终没有降低。“你研究佛教是不是想当和尚呀?”有人曾半开玩笑地问过我。我从来没有信过任何宗教,对佛教也不例外。而且我还有一条经验:对世界上的任何宗教,只要认真地用科学方法加以探讨,则会发现它的教义与仪规都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都有其产生根源,都是人制造成的,都是破绽百出,自相矛盾的,有的简直是非常可笑的。因此,研究越深入,则信仰越淡薄。如果一个研究者竟然相信一种宗教,这件事情本身就说明,他的研究不实事求是,不够深入,自欺欺人。佛教当然也是如此。... 
欧阳竟无抉择二转依、料简起信 |热度 41 | 历史 | 上传: 孤悟 |更新时间:2018-05-29
欧阳竟无抉择二转依、料简《起信》的基本理路傅新毅  内容提要:本文清理了欧阳竟无在从《唯识抉择谈》到《密严经叙》的一系列论著中抉择唯识学二转依义、并以之料简《起信》真如缘起说的基本理路。欧阳冶唯识、般若、涅?三学于一炉,在坚持转依必以二的同时,强调宗趣唯一无余涅?,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唯识学正智缘如的理论缺陷。以此为基点,欧阳对《起信》立真如缘起、淆于智如之分提出质疑,从而启动了近代佛教史上影响深远的《起信》真伪之争。本文并附带考察了这一论辩在其肇始阶段双方的理论得失,力图为从学术的视角予之以公允的批评提供一种初步尝试。  关键词:转依 菩提 涅? 真如缘起 赖耶缘起 如来藏  作者傅新毅,1970年生,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格言宝藏论释+索达吉堪布 |热度 154 | 历史 | 上传: 怀疑一切 |更新时间:2018-05-29
  格言宝藏论释——上  萨迦班智达 造颂  索达吉堪布 译释  译者言  萨迦班智达根嘎嘉村(公元1182-1252年),是萨迦派五祖之第四祖,幼时依止伯父广学显密教法,通晓十明,二十三岁时获得西藏第一班智达之殊荣。1244年,应窝阔台次子阔端之请,携侄八思巴及恰纳至凉州(即今之甘肃武威县),始于汉域弘法。  据历史记载:克什米尔大班智达夏加西尔在印度时,得观音菩萨授记:“你所不能调伏的汉地和蒙古之众生,将来你的一位藏土弟子——文殊菩萨的化身,能调伏彼等。”又,夏加西在斯里兰卡时,有一位具六神通之阿罗汉送他鲜花,并说:“此花何处开,彼处有文殊。”后至萨迦地方,果见那里盛开此花。燃灯尊者亦有授记:萨迦班智达根嘎嘉村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再,菩提幢等众多弟子曾亲见其现文殊菩萨身;在印度金刚座的门上也自然显现出梵语之尊者名。由此,印度诸人常称尊者为文殊菩萨的化身,藏地亦公认其为三大文... 
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 |热度 44 | 历史 | 上传: 指点迷津 |更新时间:2018-05-29
┌─────┐│ 论语注疏 │  何晏集解 邢疏└─────┘●(序)魏何晏注,宋邢疏。字叔明,曹州济阴人。太平兴国中擢九经及第,官至礼部《尚书》,事迹具《宋史》本传。是书盖咸平二年诏改定旧疏,颁列学官。至今承用,而传刻颇讹。《集解》所引十三家,今本各题曰:“某氏”,皇侃《义疏》则均题其名。案奏进序中称“集诸家之善,记其姓名,”侃《疏》亦曰:“何《集注》皆呼人名,惟包独言‘氏’者,包名咸,何家讳咸,故不言也”,与序文合,知今本为後来刊版之省文。然周氏与周生烈遂不可分,殊不如皇本之... 
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 |热度 35 | 历史 | 上传: |更新时间:2018-05-29
  《礼记正义》目录 目录  序卷一 曲礼上第一卷二 曲礼上第一卷三 曲礼上第一卷四 曲礼下第二卷五 曲礼下第二卷六 檀弓上第三卷七 檀弓上第三卷八 檀弓上第三卷九 檀弓下第四卷十 檀弓下第四卷十一 王制第五卷十二 王制第五卷十三 王制第五卷十四 月令第六卷十五 月令第六卷十六 月令第六卷十七 月令第六卷十八 曾子问第七卷十九 曾子问第七卷二十 文王世子第八卷二十一 礼运第九卷二十二 礼运第九卷二十三 礼器第十卷二十四 礼器第十卷二十五 郊特牲第十一卷二十六 郊特牲第十一卷二十七 内则第十二卷二十八 内则第十二卷二十九 玉藻第十三卷三十 玉藻第十三... 
和谐拯救危机文字版--第五集:在 |热度 55 | 历史 | 上传: 京文 |更新时间:2018-05-29
  导语:有人提出过这样一个建议,现代人照合家欢,应该带上一个更重要的成员,因为在你的一生中,它陪伴你的时间是最长的。有的时间甚至你不愿和父母、不愿意和朋友在一起,也愿意和它独处,当然更不愿意看书了。这个重要的成员就是电视。电视在您的家里非常地重要,也非常地危险。中国的唐太宗说过一句千古名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今天的电视正是这样。主持人:尊敬的老法师,我们继续向您请教。70年代您老的老师,方东美先生被人提到过一个问题:您也经常讲到过,人家问如果美国有一天被毁灭掉,那么谁有这个力量。方老沉吟许久,回答就是两个字电视。我向您请教,如果中国也面临这个问题,您的回答是什么?... 
梵本因明人正理论 研究 |热度 102 | 历史 | 上传: 公主站记 |更新时间:2018-05-29
  梵本《因明人正理论》研究  韩廷杰  作者韩廷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新因明之父陈那(digna^ga,约440一约520)曾著《因明正理门论》,深奥难懂。其弟子商羯罗主(s/ankarasva^min)著《因明入正理论》进行解释,《入论》并非单纯解释《门论》,亦有商羯罗主的发挥创造,如《门论》讲的九句因,《入论》略去不讲,却讲"因三相",并详释宗九过、因十四过和喻十过。  因为《入论》讲解因明的基本理论,又比《门论》好懂,所以往往作为学习因明的入门书,比《门论》更易流通,很多人竟相为之作注,不仅是佛教徒,还包括被佛教徒斥之为外道的耆那教徒。唐玄奘(602-664)于贞观二十一年(647)将《入论》译为汉文以后,注释者竟多达十一家,其中最著名的是玄奘弟子窥基(632-682)所著《因明入正理论疏》。... 
东方闪电评析 |热度 32 | 历史 | 上传: 上网找工作 |更新时间:2018-05-29
前言愿恩惠和平安从我们的主和救主耶稣基督归于你们。朋友们,弟兄姊妹们,我衷心地问候你们,向你们致意。能够跟所有热爱基督的人分享天上各样数不尽的宝贵属灵祝福(以弗所书1:3),是一件很喜乐的事;能够知道这些珍宝是凭着神的大能为我们安全保存的(彼得前书1:3-5)这也是一件乐事。这封信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对付全国范围内教会中出现的一个十分紧急的问题。最近十多年来教会受到本土出现的异端东方闪电的邪恶攻击,并且受害人数仍然在增加着。因此,虽然我们进行了恒切的祷告,求神打败这个恶魔,但我们也早该多作点什么,那就是拿起我们的笔,使用圣灵的宝剑,就是圣经,来参加这场战斗。这封信的目的是试图简要而又有力地揭露这个异端的一些关键性错误和谎言,以便砍掉这个恶魔的头,把他扔进历史的垃圾堆,让人彻底忘掉他。... 
白话阿含经 |热度 144 | 历史 | 上传: 青涩春天 |更新时间:2018-05-29
杂阿含第一经(无常经)/刘宋天竺三藏 求那跋陀罗 梵文汉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比丘!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杂阿含第一经(无常经)/民国 优婆塞 柳绍华 文言语译... 
巴刻-与英国神学泰斗巴刻一席谈 |热度 47 | 历史 | 上传: 泰达魔王 |更新时间:2018-05-29
章福卿.何玉峰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谦卑和智慧问:您跟随耶稣基督多年,请问在祂的生命中有那些特质,成为不断推动您和激励您的泉源?答:我认为是爱、谦卑和智慧三种合一的特质。如果一个基督徒具备所有其他美德,却在生命中缺乏这三种特质,其他美德也就变为一无可取了。但是,所有的人(包括我在内),这三种特质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近来,我比以前更能体会,也更羡慕神无穷的智慧,因天父实在是智慧之源。我也深刻地体会了天父的慈爱。数年来,神借着圣经使我越来越明白,为神儿女的意义和确据。这确据历久弥新,而且我常反复思想。在这一点上,神向我启示祂的心意,也使我为之喜乐。在这些日子中,特别是智慧和爱,一再地回归到我灵里。这并不是说,十年前我对智慧和爱一无所知,而是我现在更为明白。... 
成就胜道宝粑集 |热度 124 | 历史 | 上传: 左思右想 |更新时间:2018-05-29
成就胜道宝鬘集冈波巴大师著 张澄基译常念十种可悲之法:一个人如果想寻求解脱和证取一切智佛位,首先他应该常常思念此十种可悲之法:(一) 此十分难得之清净人身,如果用他来作罪业和恶行之工具,实在是十分可悲的事。(二) 此难得暇满之人身,不用他来学佛,而让他白白空过死去,实在是十分可悲的事。(三) 在这个恶浊短暂的世界上,把自己的生命全部消耗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实在是十分可悲的事。(四) 自心之本体实即离戏之法身,让他沈陷于迷茫之生死泥沼里,实在是十分可悲的事。(五) 引导自己趋入佛道的至好上师,在未证菩提之前就离开他,实在是十分... 
南传长部经 |热度 62 | 历史 | 上传: 吹嘻 |更新时间:2018-05-29
目录  梵网经  梵网经(二)  沙门果经  沙门果经(二)  阿摩昼经  种德经本经  究罗檀头经  摩诃梨经  阇利经  迦叶师子吼经  布吒婆楼经  须婆经  坚固经  露遮经  三明经  大本经  大缘经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二)  大善见王经  阇尼沙经  大典尊经  大会经  帝释所闻经  大念处经  弊宿经  波梨经  优昙婆逻师子吼经  转轮圣王师子吼经  起世因本经  自欢喜经  清净经  三十二相经  教授尸迦罗越经  阿吒曩胝经  等诵经  十上经一、梵网经  本经相当于汉译长阿含卷第十四之梵动经(大正藏一)及梵纲六十二见经(大正藏二一),其内容由二部份而成的。第一部是凡夫以琐细卑近之戒关系语,称赞如来;此下说小、中、大之三戒。小戒之叙述,相当于五戒或十戒;中戒、大戒,更详细地说明此等。知此部份是长部经典第一所载之大部份的经,成为所谓修... 
活出全新的自己 |热度 67 | 历史 | 上传: 西门在线 |更新时间:2018-05-29
活出全新的自己作者:张德芬作者序  分享我灵性成长的体悟  二00七年五月,方智出版社发行了我的第一本著作《遇见未知的自己》,一晃眼,两年就过去了。这两年间,发生了很多改变,最大的改变就是:我在家庭主妇身分之外,又多了一个新的身分认同:畅销作家。  至目前为止,《遇见未知的自己》在海峡两岸卖出了三十多万本,让很多人跌破眼镜。我也收到无数读者的来信,倾诉他们读书以后的心声,并且表达他们的感谢。而这个过程也是我自己走过的三阶段的路。从当年的不知不觉被唤醒,历经了内在创伤的疗愈,最后终于有了 一定的自由度,来创造、显化我的人生。  第二阶段是疗愈旧时创伤,我整合了一些很好的疗愈方法,让男女主角一一走过。读者看到这里的时候,很容易就进入书中的角色,和男女主角一同疗愈自己旧时的创伤,抚慰内在儿童,与内在的自己更加亲密。这个阶段的重要实践方法就是勇敢面对,自我安抚,并且进行能量... 
中和集 |热度 31 | 历史 | 上传: 死磕 |更新时间:2018-05-29
李道纯动静无端 阴阳无始太极图释曰圆觉,道曰金丹,儒曰太极。所谓无极而太极者,不可极而极之谓也。释氏云:“如如不动,了了常知。”易系云:“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丹书云:“身心不动,以后复有无极真机,言太极之妙本也。”是知三教所尚者,静定也。周子所谓主于静者是也。盖人心静定未赋物时,湛然天理,即太极之妙也。一感于物便有偏倚,即太极之变也。静定之时谨其所存,则天理常明,虚灵不昧。动时自有主宰,一切事物之来俱可应也。静定工夫纯熟,不期然而自然。至此无极之真复矣,太极之妙应明矣。天地万物之理,悉备于我矣。中和图礼记云:“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未发谓静定,中谨其所存也。”故曰:“中存而无体,故谓天下之大,本发而中节,谓动时谨其所发也,故曰和。”发无不中,故谓天下之达者,诚能致中和于一身。则本然之体,虚而灵静,而觉动;而正,故能应天下无穷之变也。老君曰:“... 
共6354本 当前第135/398页 << < 131 132 133 134 135136 137 138 139 1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