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搜索电子书:
日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 总排行|日推荐 周推荐月推荐 总推荐|日收藏 周收藏月收藏 总收藏|字数排行 更新排行

历史 小说推荐周排行榜

从唯识学角度看佛教心性义 |热度 147 | 历史 | 上传: 谁知道呢 |更新时间:2018-05-21
  作者 : 胡晓光  “心性”是佛教大小乘法中的核心课题。由于对“心性”概念的不同理解,所以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心性”观。在解脱论上,有的把“心性”当成证果根据,有的则把“心性”当成趣向的目的。在本体论上,有的把“心性”本体化,有的把“心性”功能化。各种观点都有所本,似乎都确认自己是正量。笔者认为“心性”问题在佛教中是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关于佛教思想性质的问题。然而,佛教是讲务实求真的。“心性”问题是一个现实问题,本身并不是一个形而上学问题。众所周知,佛教的缘起论是否定实体意义的形而上学的。“心性”一词,是心与性的结合词,什么是“心性”?所谓“心性”者,就是心的性质。心者集聚义,性者不变义。心法的本身固有的不变属性是什么?对此问题,佛教史上有两大观点,一是性寂,二是性觉。著名佛教专家吕澄先生认为性寂是印度佛教的一贯“心性”本义之正解。“性觉”义则是中国化佛教的误... 
竹窗随笔、二笔、三笔(全)_莲池 |热度 41 | 历史 | 上传: 谁知道呢 |更新时间:2018-05-21
‘竹窗随笔’为明末高僧莲池大师所作,内中收录了大师随感所笔之短文四百余篇,详辨禅、教、净之正知见,乃至对佛儒间的诤论也有一番精辟论述。而其中谈到修行人生活行止的部分,更可以看到一代大师的风骨,真堪作我等佛子最佳典范。···竹窗随笔 竹窗二笔 竹窗三笔竹窗随笔 莲池大师著出版说明竹窗随笔序僧无为人命呼吸间古今著述儒释和会楞严(一)楞严(二)礼忏功德螯蛎充口东门黄犬为父母杀生鹿祀求名心喻换骨洪州不得珠体坟墓菩萨度生悟后孚遂二座主实悟出家父母反拜生愚死智庄子(一)庄子(二)庄子(三)... 
102唯识二十颂述记 |热度 141 | 历史 | 上传: 不言败 |更新时间:2018-05-24
唯識二十論述記卷上翻經沙門基撰  唯識二十論者。筏蘇畔徒菩薩之所作也。題敘本宗有二十頌。為簡三十。因以名焉。昔覺愛法師。魏朝創譯。家依三藏。陳代再翻。今我和上三藏法師玄奘。校諸梵本。睹先再譯。知其莫閑奧理。義多缺謬。不悟聲明。詞甚繁鄙。非只一條。難具陳述。所以自古通學開而靡究。復以大唐龍朔元年。歲次辛酉。六月一日。於玉花慶福殿。肇翻此論。基受旨執筆。其月八日。詳譯畢功。刪整增訛。綴補紕闕。既睹新本。方類世親。聖旨創興於至那。神容重生於像季。哲鑒君子。當自詳之。然此論本。理豐文約。西域註釋。數十餘家。根本即有世親弟子。瞿波論師。末後乃有護法菩薩。護法所造。釋名唯識導論。印度重為詞義之寶。爰至異道嘗味研談。我師不以庸愚命旌厥趣。隨翻受旨。編為述記。每至盤根錯節之義。敘宗迴復之文。旨義拾釋。以備提訓。更俟他辰。方冀翻譯。工虧化畢未果便終。遂使玄源見擁而無披。幽靈守昏而...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 |热度 41 | 历史 | 上传: 曾氏六合网 |更新时间:2018-05-24
  诸位法师、诸位同修: 今天华藏图书馆又一次的盛会, 我们四众同修聚集在此地研究观经,善导大师的著述。善导大师是唐朝人,是净土宗第二代的祖师,他老人家对净土宗的贡献不但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特别是日本与韩国都深受大师的影响。日本许多修净土的道场都命名为善导寺,我们台北也有个善导寺,这个善导寺是日本人所建的,遗留下来的。我们听到这一个寺的名称,就晓得他是专修净宗,而且是依善导大师教诲为中心的净土宗。  在近代中国大陆祖庭,我们几乎都公认苏州灵岩山,印光大师的道场,这是我们最近一代的祖师。印祖所依的是阿弥陀经,尤其特别推崇的是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莲池大师的疏钞。 为什么不依无量寿经,这在过去我们宣讲无量寿经的时候,都有详尽的说明。无量寿经虽然是净宗第一经,可是自古以来没有一个完善的版本,使这部经留滞,不能流通达一千年之久,一直到夏莲居老居士这个会集本出现,大经才有完善的... 
菩提道次第师师相承传 |热度 114 | 历史 | 上传: 僻处自说 |更新时间:2018-05-24
一、具悲教主导师薄伽梵释迦牟尼的历史至尊上师具无缘大悲与能仁金刚持无别之座前,敬礼而皈依。祈请于一切时中,以大悲摄受。闻名能解恶趣畏,诚祈获赐诸悉地,依教奉行证三身,能仁王佛前敬礼。化身遍满无边刹,一切佛业成办者,补处弥勒及文殊,直至菩提顶敬礼。菩提心树根深固,伟大行派枝叶茂,二利事业满众愿,广行派师前敬礼。最寂离戏虚空中,金刚智慧如日照,消除众生无明暗,深观派师前敬礼。一切深广道次第,深密加持大宝源,以方便舟速得渡,加持近传师前礼。三派承传教要髓,大宝菩提心甘露,以调雪域粗野众,阿底峡师前敬礼。佛及佛子诸善业,集一得证遍智者,悲胜诸佛美名称,五方天女普遍传。藏中释迦宗喀师,常住我顶以庄严,请以师著甘露水,全道精滴注我心。... 
中国佛教教理(佛协 |热度 132 | 历史 | 上传: 博搏 |更新时间:2018-05-24
中国佛教协会编《中国佛教》第四辑目录二执………………………………………………………………………………姚长寿三藏………………………………………………………………………………任 杰三惑………………………………………………………………………………郭元兴三惑………………………………………………………………………………黄忏华四谛………………………………………………………………………………任 杰五明………………………………………………………………………………郭元兴南三北七…………………………………………………………………………黄忏华十二部经…………………………………………………………………………任 杰... 
法华经 |热度 65 | 历史 | 上传: 风雅颂 |更新时间:2018-05-24
姚秦鸠摩罗什译序品第一方便品第二譬喻品第三信解品第四药草喻品第五授记品第六化城喻品第七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法师品第十见宝塔品第十一提婆达多品第十二劝持品第十三安乐行品第十四从地涌出品第十五如来寿量品第十六分别功德品第十七随喜功德品第十八法师功德品第十九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嘱累品第二十二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陀罗尼品第二十六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后序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who |热度 44 | 历史 | 上传: 美丽心点 |更新时间:2018-05-24
菏籹翠︱毙羛穦穦 翠芠﹙猭㎝﹟ 瓣Χ┰订厩篴臕痴谋ρ籹参膚绊ρ﹕胻ッキ 翠︱毙ゅて戈癟いみ 翠︱毙ゅて穦旅  矪︱宾筿旅竒繻buddhism.hk/e-mail:tiantong@ap.hk 絪︱宾筿旅竒絪〆穦祘Α砞璸綠Τ砃砞璸朝彪 轩з紈ρ绊ρ尼紇朝獵番Θ脉Щ賧羆紈厩砃臮拜ミチ產в环糂冻龙猀臮 拜竧ρ ッ磇ρ禬剐ρ 紌ρ 磕艶ρ猀瑄ρ... 
202唯识三十论讲要 |热度 109 | 历史 | 上传: 敏儿不觉 |更新时间:2018-05-24
(1)(注一)──二十年二月在厦门涌莲精舍讲──  此论是世亲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译。关于他们的历史,研究佛学的人,大概都是知道的,所以现在略去不谈。此论共计有三十颂──在印度四句为一颂,好比中国之诗,故此论是用一百二十句的五言句之所构成的。但唯识、另外有二十三颂而举其大数言之的二十论,及其余唯识义章等,拣别此唯识是三十颂论的一种,故名三十论。此论、无论字面和内容,所发挥者都在唯识,所以叫他做唯识论。佛典原来有经律论之三藏;此论不是经和律,而是摄在论藏中的论,故名曰论。  关于唯识之所以然的道理,原是在本论颂文中正要说明的,不过在未说明之先,应当把平常人对于唯识一名所生的误会和谬解,下一个明白的纠正。 [P691]... 
愣严经白话 |热度 117 | 历史 | 上传: 水王 |更新时间:2018-05-24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这部经是我亲自听佛陀宣讲的。那时,世尊在舍卫国的只园精舍,与大比丘等一千二百五十名僧人在一起。这当中,有些是成就了无漏智的大阿罗汉,有些是具备了佛智而住在世间以宏扬佛法的菩萨。他们都以佛智慧超越了种种有为事物的束缚,从而能够在俗世界施行佛的威德仪律,绍继佛法以摧破世人烦恼,将如来遗训发扬光大。他们净化精严佛化人生,将佛的威德律仪推广于凡人生死来往的世界。他们在世间,以无数量的化身显现佛的智慧,引导世间生灵脱离生死轮回,将现在与未来的众生从轮回苦海的压迫之中拯救出来,从而超越世间有为事物的种种压迫累赘。他们的名字是: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人,他们全都是如来佛的上首弟子。另外,还有无数的辟支、无学等,初入圣道的修行者,以及一些初发心愿的修行者,一同来到如来这里,与各位比丘一道坐禅修学,一齐参与修行... 
鲁百集 |热度 36 | 历史 | 上传: 蒂帆 |更新时间:2018-05-24
《鲁拜集》小 引波期诗人莪默·伽亚谟(Omar Khayyam),他的生日,迄今没有人知道,大概是生在十—世纪的后半。有人说他死在—一二三年,但是也不大的确。他的故乡是在可拉商州(Khorassan)的纳霞堡(Naishapur)。可拉商州在波斯的极东,为亚细亚大陆所拥抱。气候温和,土地丰美,适于农业。棉花的栽培最盛。棉织物、绢、呢等类自古驰名。更产突厥玉和其他诸种宝石。纳霞堡是州的首府,位于州之北部,在莪默当时,是波斯文化的中心地点。莪默的姓,伽亚谟(Khayyam),意思是“天幕制造者”(Tent maker)。有人以为莪默必然是靠着制造天幕过活的,所以用“天幕制造者”为诗人的雅号,考威尔教授(Professor Cowell)和费慈吉拉德(Edward Fitzgerald)便主张这一说。这种雅号通行于波期诗人之间,如阿塔尔(Attar)意为“药材师”,阿塞尔(Assar)意为“榨油者”之类。有人说恐怕是他的父亲的职业。又有人说,诗人幼年所住的学... 
唯识学上的我法 |热度 142 | 历史 | 上传: 闪啊闪 |更新时间:2018-05-24
唯识学上的我法义 定  梵文对“我”有三种定义:一补特伽罗(数取趣即人),二阿得摩(神我灵魂),三补噜沙(人、人格),都可以译作我。我的含义有四;一,主宰义,即支配者。如说我行,我坐,我作,是表示内有自我的支配,又能支配他人,一般的人都有这种感觉,二,常住义,我的身体虽有死坏,而“我”是常住不灭不坏的。如说精神不死,此精神即我的代名词,三,自在义,我能自在作用,不受任何束缚的,四,一体义, “我”是只有一个的,决无二体,故不变异。这四种意思中,以第一主宰义为主。  ‘法”有二义:一,轨义,就是轨生物解,二、持义,任持自性。我们在这世间,不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总能生起一种。见解,这是一株兰花,那是一种鸟音等等。各有它的规则,使人对它了解,所以名“轨生物解。”能够轨生物解的万法,还有它的一个特性,就是始终保持它的自体,不失不坏。我们对于万物的认识,不可能说百分之百正确,有... 
心经通解 |热度 135 | 历史 | 上传: 怀疑一切 |更新时间:2018-05-24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解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十二日讲于台北市目 录一、经名解释二、般若性质三、经文浅解 (一)实相般若 (二)观照般若 (三)方便般若四、咒文音义任何一种有系统、有义理的文字,都是由外举决定内涵的,经典也不例外。因此当我们了解了这一部经典的标题之后,也就会了解它的旨趣了。这里我们首先要讨论:什么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经名解释般若:查字典注音为班若或钵惹,实际上应该读成钵瑞。这种发音是不是很标准呢?也不然,因为唐朝时代“般若波罗蜜多”的读音是“巴尼亚巴拉咪达”,这个音译跟梵文的原音是相吻合的。懂得梵文的人,他不会念钵瑞,而是念“巴尼亚”。... 
关于这颗心4 |热度 89 | 历史 | 上传: 一米八 |更新时间:2018-05-24
  例如那些永不满足的行者,在寺院、森林或山中受持头陀支[4],他们到处行脚,东看看,西瞧瞧,认为如此就能获得满足。他们努力爬上山顶:"啊!就是这里,现在我没问题了。"感到几天的平静后,就对它厌烦了。"哦,好吧!下山到海边去。""啊!这里既舒适又凉快,在这里修行一定很好。"不久后,他又对海边感到厌倦。对森林、山顶、海边厌倦,对一切厌倦,这并非正见[5],也不是厌离[6]的正确意义,而仅仅是感到乏味,是一种邪见。  当他们回到寺院,"现在,我该怎么做?每个地方都去过了,却一无所获"。因此他们弃钵、卸袍,还俗去了。为何要还俗?因为他们不了解修行,不晓得还有什么事可做。他们去南方、北方、海边、山顶、森林,仍不了解任何事,因此结束一切,他们便死了。事情的演变就是如此,因为他们一直逃避事物,智慧便无从生起。... 
保守你心--清教徒如何看待保持对 |热度 186 | 历史 | 上传: 一意孤行 |更新时间:2018-05-24
作者 约翰府来 (John Flavel)(1630-1691)目录介绍1.保守心的意思和含义2. 为什么要把保守心看作为一个极大的工作3. 在一个基督徒的生命中,有哪些特别时候是需要我们最切切保守我们的心的3. 1.兴旺的时候3. 2.逆境的时候3. 3.教会遇到苦难的时候3. 4.危险和众人都不安的时候3. 5.外在缺乏的时候3. 6.尽责任的时候3. 7.从人那里受到伤害和苦待的时候3. 8.当我们遇见极大试炼的时候3. 9.试探的时候3. 10.怀疑和灵里黑暗的时候3. 11.当为信仰所受的苦被加在我们身上的时候3. 12.当我们受到疾病的警告,我们的死亡临近的时候4.对这个题目作出应用介绍你要切切保守你心,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 4:23... 
仙道漫谈 |热度 64 | 历史 | 上传: 猫王 |更新时间:2018-05-24
目录例言代序第一章 仙之等级第二章 丹法三元第三章 内丹外丹第四章 玉液金液第五章 内药外药第六章 玄关集述第七章 精气神说第八章 阴阳大旨第九章 火符概论第十章 行功心镜一、 天仙总持:虚、寂、恒、诚二、 神人法言三、 五忘仙诀卷尾语例言代序张义尚⑸世界上之宗教,皆是第一推尊教主,附会神奇,第二则祈祷默契,寄托身后。唯道家真传,以"与天争衡"为宗旨,以"盗、夺、攒、会"(《入药镜》之盗天机、夺造化、攒五行、会八卦)为功夫。虽于教主亦有神话传说,然着重自身得法锻炼,并且所有一切证验,皆讲眼前即身兑现,从不消极寄望未来。故吾师常谓道家不属宗教,更不是迷信,而是人类生命科学之研究与实行者,诚然也。... 
共6354本 当前第114/398页 << < 111 112 113 114115 116 117 118 119 1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