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搜索电子书:
日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 总排行|日推荐 周推荐月推荐 总推荐|日收藏 周收藏月收藏 总收藏|字数排行 更新排行

历史 小说推荐周排行榜

宗喀巴_三主要道英文版及解释 |热度 231 | 历史 | 上传: 津夏 |更新时间:2018-05-21
by Tsongkapa, with a m. Pabongka Rinpoche, Trs. Khen Rinpoche, Geshe Lobsang Tharchin and Micheal Roach Paper BackMotilal Banarsidas Publishers Pvt. Ltd.ISBN 81-208-1712-5Pages: 209Dimension: 7" x 4.5"From the back of the Book:The entire teachings of Buddhism explained in afew short pages by the greatestBuddhist master of ancient Middle Asia.The spread of the teaching of Gautama Buddha began in India over two thousand years ago and reached perhaps its highest peak in the hidden mountain kingdom of Tibet, five centuries before our time. The great illuminary of this renaissance of the religion  
宋美龄 |热度 58 | 历史 | 上传: 人生几何 |更新时间:2018-05-21
作者: 宋美龄 [信仰之门/GODoor]我的家庭  我的家庭乃是传道家庭,双亲都是非常虔诚的基督徒。我从小就上主日学,参加主日聚会,以及每天的家庭礼拜。有时我心中极不高兴那样勉强坐着听那冗长的讲道,然而就在不知不觉中,倒吸收了不少主的道理。甚至我和蒋先生结婚之后,我实际上还没有重生。在知识上我相信基督的神性,我也相信耶稣到世上来救赎罪人;但这对我个人并无大关系。虽然他是为我死,也是为全世界的人死,这事实在我身上并无特殊意义。至于罪吗,人人都是罪人,我决不会比一般人更坏啊!第一次灵性的转机  我母亲对主的关系并不这样,她的生活与上帝极其亲近,她常花好几个钟头来祷告,与主交通。那时,我们每逢遭遇困难,总是找她替我们祷告。... 
20世纪西方唯识学研究回顾 |热度 158 | 历史 | 上传: 莫再讲 |更新时间:2018-05-21
20世纪西方唯识学研究回顾作者:[美]丹·鲁索斯(Dan Lusthaus),译者,魏德东,中国人民大学  通常这类回顾的惯例是提供一种带注释的文献目录,基本以编年史为序,并夹杂有重要评论,提出未来要解决的问题或疑难作为结论,以展望未来走向的鼓励性话语总括全文。在这里,我将颠倒这一顺序,首先提出一系列问题,随后是文献概述。这些问题会使我们迅速把握学者们迄今为止已经完成和尚未完成的工作。反过来,它也为我们的概述提供了必需的视角。  一,问题:什么是瑜伽行派?  当我们思索瑜伽行派的时候,首要的问题是,什么是瑜伽行派?没有满意答案的事实、学者们对此的一致认同,以及这一疑问的持续存在,反映了瑜伽行派研究中的某些现状。我也不想讨论教义或哲学上的争论,虽然学者们在每一方面都没有一致意见。很简单地,我想讨论,什么是瑜伽行派的界限?这一概念包括什么、排除什么?哪些佛学家可以称其为唯识家?... 
走向解脱.菩萨戒品 |热度 160 | 历史 | 上传: 天净沙 |更新时间:2018-05-21
  走向解脱·菩萨戒品  菩萨戒律仪论  大法王白玛旺甲 造  堪布益西彭措 译  目 录  菩萨戒律仪论………………………………………………1  菩萨戒二十颂………………………………………………5  走向解脱·菩萨戒品………………………………………8  甲一、导师佛陀宣说大乘显宗经典……………………11  甲二、经典如何结集、弘扬与护持……………………13  甲三、抉择护持菩萨戒的所诠义………………………17  乙一、所获得之戒体…………………………………17  丙一、菩提心的功德利益…………………………19  丙二、如何生起……………………………………20  丁一、知母………………………………………21... 
妙法莲华经fg0262c |热度 77 | 历史 | 上传: 冷如冰 |更新时间:2018-05-21
  妙法莲华经【御制大乘妙法莲华经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妙法莲华经【序品第一】(卷一)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卷一)  妙法莲华经【譬喻品第三】(卷二)  妙法莲华经【信解品第四】(卷二)  妙法莲华经【药草喻品第五】(卷三)  妙法莲华经【授记品第六】(卷三)  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第七】(卷三)  妙法莲华经【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卷四)  妙法莲华经【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卷四)  妙法莲华经【法师品第十】(卷四)  妙法莲华经【见宝塔品第十一】(卷四)  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第十二】(卷四)  妙法莲华经【劝持品第十三】(卷四)... 
了凡四训 讲记 |热度 109 | 历史 | 上传: 这就是结局 |更新时间:2018-05-21
              净空法师讲述               总目录:              一、立命之学              二、改过之法              三、积善之方              四、谦德之效        献给勇于改造命运的人          “命中注定”,大家耳熟能详。          但是          真有一个操纵命运的主宰吗?          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自己”!          人虽是命运的主人翁,却常为命运所戏弄!          愿您          看完此书后,能走出被命所运的阴霾,... 
205论五位百法的思想底蕴 |热度 48 | 历史 | 上传: 翱翔1981 |更新时间:2018-05-21
作者: 徐绍强一、法的概念法是梵文Dharma的意译,音译“达磨”、“达摩”,《成唯识论》卷一解释其本义为“轨持”,即指有一定的规范,后发展出真理、规则、法则、品性、性质、属性、特质、存在等多种意思,是印度思想史上一个较为古老的概念,其出现的历史比佛教要悠久(注:黄心川先生在所著《印度哲学史》第46页说:梨俱诗人已在众多的现象中力求找出它们的统一根源——理法(rta,译为梨多)等;理法,在吠陀中有法则、秩序、正义、真理等不同的涵义。梨多的范畴在后来奥义书中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在大乘瑜伽行学派的著作中,法除了特指佛陀的言教之外,至少还有如下三个意思:1.泛指一切存在物,包括唯识论思想所言的境和识、圣教教法,如“万法唯识”中的法即是此义。2.仅指为识所转、与识对应的东西,即是“唯识无境”和“识有境无”中的境。3.构成一切存在物的性质单纯的元素,“五位百法”所说的法即是这一意义。... 
密勒日巴尊者传 |热度 376 | 历史 | 上传: 一意孤行 |更新时间:2018-05-21
张澄基 译译者序  据我所知,除释迦文佛外,西藏密勒日巴大师(1052-1135)在古今中外佛教史中,恐算是第一人了。他的生平像一首动人心弦、可歌可泣的史诗,他的诗歌是至精至要、千古不朽的教言。在修持上,他的造诣可谓独步古今,比起其他许多佛教的圣哲来,总觉有过之无不及。他说的法是人人能懂的,直接了当的。一般传记中的佛教圣哲们,不是某某佛的化身,就是某某菩萨的示现。密勒日巴却痛快了当的说:“我是一个博地凡夫,此生此世因刻苦修行而得成就。”因此他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总带着极浓厚的“人情味”,使人感到亲切生动。  密勒日巴尊者可说是西藏“实践佛法”的代表。“实践佛法”是对着那些讲玄学的“哲理佛法”与“缠小足”式的“烦琐佛法”而言的。佛教最初原是重实践的,后来才渐渐的趋向理论化与形式化了。这种现象似乎是很普遍的,一切宗教史中都有这种演变;这也许是所谓“成、住、坏、空”的必然趋势。... 
内观禅修 |热度 164 | 历史 | 上传: 莫再讲 |更新时间:2018-05-21
        马哈希法师 著        林 武 瑞 译  人都趋乐避苦的道理众所皆知。在这个世界上,人类竭尽所能想免除、减轻痛苦,享受幸福快乐。然而他们的努力方针主要想藉物质的手段造就色身的福祉,殊不知,幸福取决於内心的态度,而且只有少数人真正著眼於心灵的开发,更少的人仍努力不懈地致力於心灵的训练。  为说明这一点,我们可注意到人们对色身调理和服侍的世俗习性;对衣、食、住屋永无止息的追逐;为提升物质生活的水准、改善交通和通讯的方式,以及避免和治疗疾病而造就了惊人的科技进步。所有的这些努力主要是关心身体的滋养和维护。我们必须肯定它们是最基本的。不过,人类的努力和成就不可能减轻或拔除随著老、病、家庭纷争和生计烦恼所带来的痛苦,简单地说,这些追求带有需要和欲望的不可满足性。这些痛苦不能经由物质的方法克服,只能靠锻链内心、开发智慧。... 
210瑜伽菩萨戒本之心理与伦理观 |热度 73 | 历史 | 上传: 希望之舟 |更新时间:2018-05-21
释惠敏瑜伽菩萨戒本之心理与伦理观释惠敏国立艺术学院副教授  提要  以往的注疏或研究大多是从六度、四摄的角度来整理瑜伽菩萨戒本,本文则以统计、分析之方法,考察瑜伽菩萨戒本的心理观与伦理观。  首先根据瑜伽行派的定义,将瑜伽菩萨戒本有关之心所(心理作用),分「染违犯、非染违犯、无违犯」三类,并配合瑜伽行派的烦恼心所分类说明之。其次,整理并统计「染、非染、无违犯」所提到的各种心所及因缘,使菩萨行者认识各种心理状态,觉察某一种心理作用生起时,可能会引起那些行为而违犯菩萨戒条。  瑜伽菩萨戒与其它菩萨戒一样,重视与四重戒相关的贪求、悭、忿、慢等心理作用... 
孝顺经典选辑 |热度 75 | 历史 | 上传: 南方网 |更新时间:2018-05-21
海涛法师选辑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孝子经 长阿含经.善生经节录 增壹阿含经节录 阎罗王五天使者经节录 贤愚经节录 杂宝藏经节录 六度集经节录 大方便佛报恩经节录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节录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节录 优婆塞戒经节录 梵网经节录 舍利弗问经节录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节录 大方广佛华严经节录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节录 大般涅槃经节录 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节录 正法念处经节录 ... 
1455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戒经 |热度 115 | 历史 | 上传: 竹水冷 |更新时间:2018-05-21
No. 1455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戒经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别解脱经难得闻  经于无量俱胝劫读诵受持亦如是  如说行者更难遇诸佛出现于世乐  演说微妙正法乐僧伽一心同见乐  和合俱修勇进乐若见圣人则为乐  并与共住亦为乐若不见诸愚痴人  是则名为常受乐见具尸罗者为乐  若见多闻亦名乐见阿罗汉是真乐  由于后有不生故于河津处妙阶乐  以法降怨战胜乐证得正慧果生时  能除我慢尽为乐若有能为决定意  善伏根欲具多闻从少至老处林中  寂静闲居兰若乐诸大德。春时尔许过。余有尔许在。老死既侵命根渐减。大师教法不久当灭。诸大德。应勤光显。莫为放逸。由不放逸。必当证得如来应正等觉。何况所余觉品善法。大德僧伽。先作何事。佛声闻众少求少事。未受近圆者出。不来诸苾刍尼说欲及清净(其持欲者各对比坐而说)... 
禅的世界:传统宗教文化丛书 |热度 34 | 历史 | 上传: 月寒 |更新时间:2018-05-21
《禅的世界》第一部分 自 序有关禅修的书籍,今天能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相信也跟国内的社会结构及经济开发有关,所以我能连连出书,也为我们的国家,倍感高兴。不过,我的演讲用语及其组织,距离文章的要求,是相当远的,弟子们费心整理出来的讲稿,多半虽曾经我过目,却也多半未能多花时间亲自予以润色补充。我于一九九三年十月十四日来美之时,东初出版社的丛书执行编辑刘德如博士,将她搜集到的一大包稿件交给我随身带到了纽约,一直置于案头,总是无暇伸手去碰它们。到了十二月十二日,我才下了决心,将这包稿件细心阅读一遍,然后逐篇、逐句、逐字,给予删修增订。往往一篇四、五千字的稿子,也要花我四、五个小时的时间修改,几乎有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八十的文句,都是重新写过。仅有少数几篇,文字颇为通顺,虽然不太像是我的文章,也让它们保留了原样。... 
谛闲大师遗集 |热度 49 | 历史 | 上传: 片片 |更新时间:2018-05-21
  天台第四十三代谛闲大师传  大师,讳古虚,字谛闲,号卓三,浙江黄岩朱氏第三子。父度润,母王氏。师九岁入塾,聪慧异常。未几,父病殁。家贫,奉母命,随舅氏习药业。舅氏精岐黄。一日,有壮者就诊,师素稔其康健,忽以微疾不起,因知人命无常。问舅氏曰:“药能医命乎”?舅氏曰:“药只治病,安能医命”!师大悟,遂有出世之志。  年十八,随俗授室,有儿女。自设药肆于黄岩北门,兼理方脉。所业多未如愿,妻子相继病亡,慈母亦见背。时师年二十,乃遁入临海县之白云山,就成道师薙度。不数日,兄踵至,逼令还家。逾二岁,兄亦殁,仍复入山。  二十四岁,受具于天台国清寺。得戒后,在寺参究念佛是谁,精勤不息。会冬日打七,某午入坐,止静三板,方越耳际,忽觉身心脱落,一刹那即闻开静之声。私问邻单曰:“今日不坐香耶”?邻曰:“顷一枝大板香才毕,云何不坐”!乃自知在定境中,固应尔尔。... 
帝国化"语境中谈"核心价值观"-文 |热度 82 | 历史 | 上传: 悟来悟去 |更新时间:2018-05-21
[加入收藏]  [管理入口]  首页 | 文章 | 研究生读书 | 本科生读书 | 在线投稿 | 学者文集 | 旧版怀恋 | 文章索引 文章首页 | 理论探讨| 政策评论 | 调查研究 | 三农动态 | 思想评论 | 三农之外 | 中心动态 | 专题 | 搜索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思想评论 >> 社会思潮 >> “帝国化”语境中谈“核心价值观”2007-02-12 21:18:08 作者:旷新年 来源:天益社区 点击:0 评论:0条【字号:大 中 小】 评分等级:0“帝国化”语境中谈“核心价值观”帝国正在我们的面前出现。——麦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奈格里《帝国》... 
21中国通史第十二卷-近代后编(19 |热度 51 | 历史 | 上传: 吹嘻 |更新时间:2018-05-21
  题记本卷是中国近代史的后编,论述1919 至1949 年的中国历史。  1919 至1949 年的中国历史,在经济形态和阶级关系上,同近代前编(1840—1919)的历史是一致的,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仍然是一致的,即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所不同的是,自1919 年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力量壮大起来,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了中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目焕然一新。中国的民主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本卷的编写小组是于1987 年12 月成立的,主编为王桧林、郭大钧、鲁振祥三位同志。王桧林同志,1925 年生于河北省乐亭县,1952 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后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史学会名誉会长,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名誉研究员,日本中国现代史研究会特别会员等。长期从事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抗... 
共6354本 当前第112/398页 << < 111 112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