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上召前修文馆学士崔、郑入陪大礼。乙丑,上祀南郊,赦天下,并十恶咸赦除之;流人并放还;斋娘有婿者,皆改官。 [18]唐中宗征召前修文馆学士崔、郑入京陪同参加祭天大礼。乙丑(十三日),唐中宗到南郊祭祀天,下诏赦免天下囚徒,连犯有十恶重罪的囚犯也一律赦免;被处以流刑的人全部放回;已经成亲的斋娘,丈夫都改新的官职。 [19]甲戌,开府仪同三司、平章军国重事豆卢钦望薨。 [19]甲戌(二十二日),开府仪同三司、平章军国重事豆卢钦望去世。 [20]乙亥,吐蕃赞普遣其大臣尚赞咄等千余人逆金城公主。 [20]乙亥(二十三日),吐蕃赞普派遣他的大臣尚赞咄等一千余人前来迎娶金城公主。 [21]河南道巡察使、监察御史宋务光,以“于时食实封者凡一百四十余家,应出封户者凡五十四州,皆割上腴之田,或一封分食数州;而太平、安乐公主又取高赀多丁者,刻剥过苦,应充封户者甚于征役;滑州地出绫缣,人多趋...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第一章 (1) 沉沉的大雾,似乎永远也不会消散地弥漫着,笼罩在石湖上空。迷迷蒙蒙,混混沌沌,任什么都看不出来,若不是咿咿呀呀的桨声,船头逆浪的水声,和远处湖村稀疏的、不甚响亮的鞭炮声,真会以为是一个死去的世界。那劈脸而来的浓雾,有时凝聚成团,有时飘洒如雨,有时稠得使人感到窒息难受,有时丝丝缕缕地游动着,似乎松散开了,眼前留出一点可以回旋的空际。但是,未容喘息工夫,顷刻间,更浓更密的雾团又将人紧紧裹住。 这石湖上冬末的晨雾,愈接近天亮时分,也愈浓烈,仿佛什么活生生的、有性格的东西,定要死乞白赖地缠住不松不放。这使得那位扶着船舱篷顶站立眺望的游击队女指导员,满脸恼怒,焦躁不安。她简直恨透了这密密麻麻不消不散的浓雾,那对明亮的眸子,无论怎样努力,也看不出三步以外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她现在恨不能插翅飞上湖心的沙洲,因为情况突然间变得这样紧急,时...
出版说明 《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凡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后经整理,于1948年由麦克米伦公司出版。此书出版后,又有法文、意大利文和南斯拉夫文的译本出版,在欧美颇有影响。此书过去没有中文本,现由著者的学生涂又光同志据英文本译为中文,供从事中国哲学史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同志参考。中文译本对英文本所引中国古代文献中的文句,作了核实。★自序 小史者,非徒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清单也。譬犹画图,小景之中,形神自足。非全史在胸,易克臻此。惟其如是,读其书者,乃觉择焉虽精而语焉犹详也。 历稽载籍,良史必有三长:才,学,识。学者,史料精熟也;识者,选材精当也;才者,文笔精妙也。著小史者,意在通俗,不易展其学,而其识其才,较之学术巨著尤为需要。...
二、最好的辩护 “尽可能说服你的邻居去比较一下,告诉他们,表面上的赢家往往是实际上的输家,无论在金钱还是在时间上他都得不偿失。”作为一个处事平和,又为人正直的律师,他有的是赚钱的机会,但他不愿去挑起争执:“因为那种人最最可恶…… 一个普遍的规律是:永远别让自己事先付佣金,至多也就付一小笔押金。如果你能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要利欲薰心的话,那你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这是林肯为一篇关于现实权力的演讲所作的笔记。他在日常事务处理中的原则,在这段风趣形象的笔记中可见一斑。因为,即便他算不上是一个热情激扬的法学家,他也是一个自农民生涯起即拥有法律意识的人,而且他从未,哪怕是在偶然情况下,触犯过法律。只有当人们在这个问题上认清他的思想,并了解了他的内心时,人们才能更容易理解他在政治生活中的所作所为。他的性格能在每一次实际事务的处理过程中得到反映。他不会轻视生活...
兼顾显秩序与隐秩序的气球理论序 人类的历史,离不开“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一句话。道是什么?便是平常说的“秩序”,英文叫做order。一旦disorder,那就混乱、离谱、乱了套,称为失道或叛道。道有阴、阳两面。阴的无形无迹,很难掌握,也不容易说得清楚,称为“隐秩序”英文叫做Latent order。阳的有形有迹,比较容易掌握,也比较容易说清楚、讲明白,称为“显秩序”,英文即为illustrated order。 隐秩序要通过显秩序来表现,但仍有隐而不现的部分,常被称为“看不见的手”。但显秩序当中,也有隐秩序的影子,时常使人觉得仿佛也有一只“看不见的手”。 一般人看三国、说三国,都离不开魏、蜀、吴这三个国家。由于有形有迹,属于显秩序的表现。大家都看得见,因而津津乐道。我们检视三国,多了一个“水镜王国”。这一只看不见的手,显然隐形,却能够天下布局,操控当时的变幻。在水镜先生的巧心安排下,刘备三顾茅芦,提...
五官者,一曰耳为采听官,二曰眉为保寿官,三曰眼为监察官,四曰鼻为审辨官,五曰口为出纳官。《大统赋》云:一官成,十年之贵显,一府就十载之富丰。但于五官之中,倘得一官成,可享十年之贵也。如得五官俱成,其贵老终。采听官:耳须要色鲜,高耸于眉,轮廓完成,贴肉敦厚,风门宽大,谓之采听官成。保寿官:眉须要宽广清长,双分入鬓,或如悬犀新月之样,鱼尾丰盈高居额中,乃为保寿官成。监察官:眼须要含藏不露,黑白分明,瞳子端定,光彩射人,或细长极寸,乃为监察官成。审辨官:鼻须要梁柱端直,印堂平阔,山根连印,年寿高隆,难圆库起,形如悬瞻,齐如截筒,色鲜黄明,乃为审辨官成。出纳官:口须要方大,唇红端厚,角弓开大合小,乃为出纳官成。...
金开诚,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全国中央副主席。金开诚一生潜心于文学艺术的研究,曾著有《文艺心理学》、《文化古金谈》、《艺术欣赏之旅》、《中国书法文化大观》等论著。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6月17日将特邀金开诚为您讲述《书法艺术之美的理解与欣赏》,敬请关注。 内容简介 中国书法艺术是汉字的艺术造型。中国书法艺术是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民族传统艺术。有人说它是和绘画相通的,因为“书画同源”;有人说它和建筑相通,因为都要强调平衡和稳定;也有人说它和舞蹈相通,因为一个个字就像舞蹈家的舞姿那么优美;还有人说它具有诗美,因为它像诗歌一样很能够启发人的联想和想像;也有人说它具有音乐美,因为它和音乐一样,具有内在的节奏和韵律。更加有意思的一种说法,说书法它具有人体结构和人体的仪态之美。那么,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可以这么说:中国书法...
作者:张菁 第一部分 第1节:序 序 禅是一枝花,禅茶不分家。 张菁居士写的这本《红尘外的茶香》,每一页都洋溢着禅意茶香,文字的平淡质朴,让人全身充满了轻盈欢喜。不知不觉间,窗外的云霞变了颜色,平时看惯了的庭前花木,也似乎都披着一层神秘的光彩,透出一股子灵气。 这9万多字写下的17个禅与茶的故事,让我们回到了千年以前的时代。那时的人们遵循着一种秩序,传递着一份礼仪,追寻着一种信仰,而他们的传媒载体之一,竟是简约到在一碗清水里加一种叫做茶的叶子煎煮出来的茶汤。对比今天世界光怪陆离的发明,物欲横流的追求,残忍无止的杀掳,人们不也是同样过着饥来吃饭困来眠的日子吗?何以在一样的时间里,现在的人们的贪嗔痴会如此膨胀,索求无度?...
土地——母亲 “妈,你有啥揪心不下的话……你说。” 他坐在母亲旁边,说话的声音挺真诚。母亲躺在炕上,花白的头发散散乱乱,落在枕头上,松弛的眼皮覆盖着那双明亮、温柔的眼珠,眉间轻轻弹动一下,间或在枕上摆一下头,证明那难以忍耐的痛苦正在疯狂地折磨着老人,似乎那一丝微弱的气息,随时都可能中断。他守在母亲身边,已经三天三夜了。 他的鬓发已经霜白,尽管几年前提升为掌管四十万人口的县委副书记了,依然觉得不能离开母亲……每当他星期六从县里下班回家,或者是从省上开会归来,一脚踏进家门,立足未稳,总习惯地瞧一眼母亲住的那间厦屋的门板,如果没有上锁,准是冲口而出一声:“妈!”那屋里随着就传出一声拖长的应声:“哎——”听到这样温存的声音,会使人的一切辛苦劳顿霎时消失精光,化烦躁为平和,使空虚变踏实……...
本书由中国文学论坛:zgwxbbs 【夜灵澈】整理发布!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和论坛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拇指铐 一 临近黎明时,阿义被母亲的呕吐声惊醒。借着窗棂间射进来的月光,他看到母亲用枕头顶着腹部跪在炕沿上,双手撑着席,脑袋探出去,好像一只鹅。从她的嘴巴里,吐出一些绿油油的、散发着腥臭气味的东西。他跳下炕,从水缸里舀来半瓢水,递过去,说:“您喝点水吧。”母亲抬起一只手,似乎想接住水瓢,但那只手在空中抡了一下就落下了。她抽搐着身体,又搜肠刮肚地吐了一阵,然后呻吟着说:“阿义……我的儿……娘这次犯病,怕是熬不过去了……”阿义的眼里悄悄地涌出了泪水。他鼓着气力,雄壮地说:“您不要说丧气话,我不喜欢听您说丧气话。我这就去胡大爷家借钱,借了钱,去镇上搬医生。”母亲抬起头,脸色比月光还白,双眼幽幽,盯着阿义,说:“儿子,咱不借钱,这辈子……不借钱……”她从脑后...
30岁前太"闲",30岁后会被"嫌" 这几年,很多认识我的人都说我是个大忙人,好像一直没闲过。 "白天图生存,晚上谋发展"是我的生活信条。 "年轻人累不死,但会闲死"是我的口头玩笑。 这绝对不是疯狂,我的确总有一种危机感,觉得生活在一步步推着我往前走。 有报道说,李嘉诚和他儿子在一家餐厅用餐完毕时,李嘉诚给了20元小费,他儿子给了200元小费。有人问李嘉诚:"你儿子都给了200元的小费,你才给20元,对此你有什么想法?"李嘉诚回答道:"我没有想法,因为我没有一个有钱的老爸。" "没有一个有钱的老爸。"多么睿智的回答!这也是我把自己推着一步步往前走的主要原因。其实,90%以上的人都没有有钱的老爸,所有的一切都要靠自己去打拼。靠我们自己努力,让心智得到成长,让心灵得到成熟。...
马 林,中国质量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马欣迎,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企划部质量处处长。 张晓东,北京科立特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 内容简介 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转变到了今天的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卖方不得不开始重视起产品质量所占的地位来了。在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著名质量管理专家久米均先生,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于是提出了以质量为经营的中心的质量经营的概念。他认为企业必须以质量为经营的中心,去追求效益。提出质量经营来以后,不仅是对咱们中国,对整个世界的这种产品质量的提高,对企业的这种生存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国际上来说,现在比较规范化的这种质量经营的表述或者比较系统的表述来看,现在通过很多质量奖的标准里面,能够系统地体现。如国际上的三大质量奖,美国的质量管理奖,日本的戴明奖,欧洲的质量组织的质量奖,它们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质量经营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