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所说的这种女人,是那种自强不息而又不失温柔的女性。在她具有的实力中不乏伶俐。她从不会牺牲自己的生活,也不会去主动追求男人。她不会让男人以为,他是百分之百地“吃定”了她。即使是在一个男人得到她之后,她也依然自立自强,带着我行我素的风采。 “坏”女人深谙自我需求,但是她绝不会为了得到什么而委屈自己。而且,她也不失女性的温柔,就像木兰花一样外表绚丽,内心坚强。她用女性的妩媚作为自己的利器。她并非借机不合理地利用异性,她只是行为得体。她所具有的从容镇静,是乖乖女万万做不到的,因为她不会只凭一个浪漫的幻想就忘乎所以。在必要的时刻,她的从容就会发挥威力。 另外,“坏”女人具有在压力之下保持冷静的能力。相形之下,过分温顺的女性则一再让步,直到无路可退,而“坏”女人则凭借她的从容,进退自如。...
按:此《英耀篇》是江湖术士不传之秘,达到了中国“揣摩”术心理学的巅峰,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只要稍微懂点算命术的基本术语及原理,再将此《英耀篇》背得滚瓜烂熟,行走江湖为人算命消灾等,不愁搞不到银子,骗不到女色。若算命的真功夫差些,最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若算命术的功夫深些,再结合江湖另一秘诀《扎飞篇》,运用炉火纯青,加上巧舌如簧,使政界要员、商场巨贾趋之若骛,就可一夜暴富,并能名满天下,长期屹立不倒,跻身“预测大师”之行列。当然,这些都还要加上李宗吾《厚黑学》中的精髓——“脸皮厚、心子黑”才行。认清《英耀篇》的实质,它并不是真正的周易“预测”,而是打着预测相命的招牌来行骗,套取人家钱财。当然,不少正统的命相师也有意无意在运用其中的一些“技巧”,一些人则根本不从提高预测技能作手,根基浮浅,也能“算”得很准,其实不是他算出来的,而是你自己无意中泄露了自己的底细,所以他们...
- Page 2-导 言这一卷和下一卷都用于讲述明史。这一卷讲述的是政治史,从14世纪中叶结束元代对中国的统治的那些叛乱——1368年建立的明王朝即兴于其中的一个叛乱——讲起,一直讲到南明,即明王朝的最后残余部分于 1662年在缅甸被消灭时为止。那时距满清王朝于1644年在北京宣布受夭之命完成征服中国之时差不多已有20年了。从14世纪的40年代起到17世纪的60年代止的大约300年间,精确地说是从1368年到1644年的277年间为明朝正式统治时期,它是1126年自从北宋陷入女真人之手以后直至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这段中华帝国后期史唯一由汉人统治中国本土的一个王朝。本地王朝和外族征服者王朝的这一...
爱因斯坦的梦(1)作者:阿兰·莱特曼引子 远方某座带拱廊的钟楼刚刚响过了六次。有位青年蜷伏在桌前。他一早就来到办公室,此前又曾经历了一次大的震荡。他头发乱蓬蓬,裤子也太肥,手里攥着二十张皱巴巴的稿纸,那是他关于时间的新理论,准备今天寄给德国物理学杂志的。 城市的轻声碎语飘然而来。奶瓶磕碰了石头,马克特街的商店拉下遮阳篷,菜车缓缓行过街道,附近公寓里男女低声说话。 屋里渗进些微曙色,办公桌显得朦胧柔和,像挺大的一只动物睡着。除了青年的桌子摊满翻开的书籍,其它十二张橡木桌子上都井井有条地摆放着前一天的文件。职员们两小时之后来上班时,就知道先做什么。不过此时此刻,桌上的文件、墙角的钟以及门边秘书的凳子都还隐没在冥暗之中。此时此刻,只能看见青年蜷伏的身影和模糊的书桌。...
作者:杨瑞目 录01 北大荒的纪念02 老猴子精03 奶奶的故事变成了恶梦04 奶奶愧对祖先05 父亲为什么参加革命?06 叔叔是个纸老虎07 机关大院08 饥馑之年09 坏女孩10 二姨的名字叫贞11 北京一零一中学12 梦中的英雄13 在风暴中心14 红卫兵不言性15 半透明之夜16 “壮士一去不复还”17 做个地地道道的老农民18 树欲静而风不止19 壮士之死:奶奶最后的故事20 悔恨21 朋友及其它22 我的初恋,大错特错?23 我何所得?我何所失?24 尾声1 北大荒的纪念 1981年我离华赴美之际,直想把我们这代人昔日做过的梦通通抛却脑后。这些我们从父辈那儿禀来的梦,当年曾使我心血翻涌,热泪长流,而今却已化作一堆恶魇。踏上美国的土地,我发誓要翻开生活的新篇章,让旧日的恐惧、愤怒和锥心的悔恨随风飘去,化解人我之间的防范与隔阂,在麻省这座美利坚的文化大熔炉中再造一个新我。但不久我就发现:这愿望不过是另一场美梦。...
请到imbook 寡居少妇的情感困惑:如焉 作者:胡发云 第一部分 第1节:如焉@sars(1) 如焉@sars 献给先我而去的李虹 胡发云◎著 01 儿子出国前,给茹嫣留下两样东西,一只小狗,和一台电脑。 小狗是儿子捡来的。 那天夜里,她给千里之外的儿子打电话。 儿子痞笑着说,妈,我有一个女朋友了。 儿子大四了,她一直希望听见儿子说这一句话。可一旦这话来了,她又酸酸的,惘然若失。她装着见怪不怪地问,好啊,妈就等着这一天呢。哪儿的? 儿子说,咱学校的。 茹嫣问,同学吗? 儿子说,还同寝室呢。 茹嫣心里一“咯噔”。尽管她知道,如今的大学生,同居早已是家常便饭,有的干脆在外面租了房正儿八经地过起小日子来。可是一张口,依然是那样老套,却又那样理不直气不壮的话:你们现在就……这样的关键时候,你千万别弄出什么事儿来。...
父亲经过那场劫难之后,终于又活了过来,这对父亲来说是一个奇迹了。也许是母亲在病床前一声又一声的呼喊打动了父亲,也许父亲还有许多未了的心愿,他不想死,也不能死。于是,父亲在死亡线上挣扎,自己在梦里和自己撕巴,撕撕巴巴的结果是,父亲终于活过来了,于是就有了奇迹。父亲大病了一场之后,犹如一棵老树被一场突然而至的霜雪袭击了,只剩下一些枯枝败叶,神情和精神大不如似前了。但是老树的根还在,盘根错节地扎在地下,吸吮着营养,于是就有了生命和老年的父亲。其实父亲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三个孩子。林在十几年后终于见到了,从表面上看,爷儿俩也都相互原谅了,儿子理解了父亲,父亲也理解了儿子。父亲也知道,有其父必有其子的道理,正因为林太像自己了,父亲反而对林越来越不放心起来。一生的成功,得失的体会,他积攒了一肚子,他太想对人说了,可是又对谁说呢?林在父亲转危为安之后,带着老婆孩子又回部队了。父...
作者:[苏联] 马克西姆·克尼亚济科夫第一章 记者塞巴斯蒂安·卡多祖的假期是在离里斯本不远的疗养圣地凯什凯什附近度过的。在疗养旺季前夕这里人烟稀少,他可以到浴场散步,只是偶尔遇到几个在水滨洗澡的人。 塞巴斯蒂安一般都在不大的海岸汽车游客旅馆住宿。虽然他在那里租了一间房,但只有在下大雨时,才在房间里过夜。塞巴斯蒂安通常在晚10点左右拿着睡袋到海边去,找个偏僻的地方,脸朝夜空,久久地躺在两块巨砾之间,倾听着汹涌的浪涛拍击着海岸发出的隆隆声响。 这种时刻往往会勾起他对往事的回忆。他看见了里斯本贫民区那些狭窄的街道,烈日当空,赤热炎炎,他和一大群孩子沿着这些街道朝着当地的教会学校跑去。但是最令他难忘的是在葡萄牙最古老的科英布拉大学所度过的岁岁月月。正是这所大学的语文系使塞巴斯蒂安产生了写作的欲望。他开始为系办报纸撰稿,发表学生们感兴趣的文章。但是,这并没有延续多长时间...
第1部分海滨城市的道别灵站在车站月台手扶着油漆脱落的栏杆昂望着天空.天空澄澈湛蓝仿佛与这个城市接壤的海面,灵的眼眶里有泪水在打转,久久的挂在眼眶的边缘,她在强忍着不肯让这包裹着细碎幸福的泪珠跌落,落下了,就会摔碎。汽笛 鸣,又一辆列车呜咽的从这里开走,带着旅途奔波的人们。“霄,我将要走了,离开这里了”她转过身来背靠在栏杆上低头说道,双脚在地板上划着圈。“你也该走了,希望你这次在这个城市的旅行是快乐的”我走上前一步帮她把行李放在身边,“你还要不要带些什么?”,我不敢去看她的眼睛。灵儿要结束自己的旅途,告别这个湿润文气的海滨城市,候车厅里响起了催促旅客上车的提示,她手持车票上了那辆即将启程开往一个对我来说遥远而陌生的城市。...
陆 仁 对于钱钟书、杨绛夫妇和林非、肖凤夫妇之间,在“文革”后期发生过的一场邻里纠纷,我原先也曾略有所闻,却知之不详,总觉得这件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十年的琐事,如果双方都能够采取宽容和淡化的态度,不再对它絮絮叨叨地纠缠不休,而让它从冷却中渐渐消逝,未尝不是一桩明智之举。如果一定要严肃认真地反思或总结此种人生经历的话,那似乎就应该开阔自己的胸怀,提高自己的境界与情操,从反思“文革”中间种种历史阴影的角度出发,分析当时许多极不合理的潮流与措施,是如何影响了自己的生活以及某些行为,从而对于有关的人们都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这样写起来才可能会具有启发读者的思想意义。 我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情,阅读了杨绛的《从“掺沙子”到“流亡”》(《南方周末》二○○○年十一月十九日)。在读完之后真感到分外的惊讶和沉重,为什么要如此恶意地运用“沙子”等等的贬词(有的我不愿重复了,怕弄脏了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