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查 著台湾法园编辑译目录前言译者的话阿姜·查略传为何我们生于此?供省思的食量粮内心里的中道清凉之地——正见了解本然之心四圣谛使心变好空经法师张开法眼习俗与解脱好人到哪里去找?你就是你自己的老师!寻求老师并不能解开你的疑惑。观察你自己,去寻找真理;真理在内而不在外,认识你自己才最重要。阿姜·查前 言我们以“为何我们生于此?”做为这本阿姜·查系列四的书名,因为这个问题与“我是谁?”是每个人在他一生中至少有一次必然想去知道的一个问题。“为何我们生于此?”这个开示本身,是在阿姜·查病得已经很严重,病情不断恶化时所说。那是容易理解的,为什么呢?因为阿姜·查知道来日无多,他的健康状况不允许他继续精力充沛地教学,因此他再次试着去加深他听众的印象 ——当“他们在这里”时、当他们仍有能力时,要“赶紧”去做一些事使他们的心变好!...
宗喀巴大师造索达吉堪布译译序此《事师五十颂释》是藏地雪域格鲁派的一代宗师、文殊菩萨化身的宗喀巴大师所造,其中对依止上师的方法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凡是入佛门的人首先就是要寻访一位名师,这说明人们已深刻地认识到上师对于修学菩提正道的佛教徒来说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能被一位尽善尽美的上师摄受,速得成就是修行人无不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的心愿。藏传佛教的各宗各派均十分重视依止上师,按照格鲁派的传统,一般来说,上师在传法灌顶之前要传讲《上师五十颂》使弟子了解师徒之间的利害关系,以免有后顾之忧。宁玛派及其余宗派也将依止上师放在首要位置。依止上师不只是藏传佛教特有的宗风,对于汉传佛教的学人同样重要。诸多佛经续中口径一致地强调:依止上师是成就的根本。如经中云:“当知胜义俱生智,唯一积资净罪障,具证上师之加持,依止他法诚愚痴。”所以,在依止上师这一点上,无有显密、宗派的差别。...
《重生西晋当太子》作者:疯子161414第一章 卖肉的太子公元291年,在大晋燕京洛阳城中,位于城中的皇宫东侧乃是太子居住的东宫,本来应该庄严肃穆的东宫今天却是一片喧哗。隐隐有做买卖的声音传来,谁有这么大的胆子竟然敢在皇宫中买卖东西?可是仔细瞧瞧,就发现那些来往于此的太监、宫女们除了偶尔私下里露出一丝鄙夷之色外,大多数人竟然对此事充耳不闻。原来在这儿做买卖的竟然是东宫之主——太子司马遹,要说这个司马遹小时候也是个聪明异常的小孩,深受祖父武帝司马炎的宠爱。可惜他的母亲谢玖却出生在贫寒百姓之家,外祖父是个杀羊卖肉的角色。俗话说荒草滩上长出了一棵牡丹,谢玖虽是屠户出身,不知父母骨血里何时沾了王子仙女基因,十四五岁时,她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姣美姑娘,端庄秀丽,品姓贤淑,煞是可人。...
请问佛的大圆镜智与众生的第八识是什么关系?众生各有自己的第八识。某一众生成佛时,其第八识中的染种子伏断,净种子生起转成大圆镜智。此智又能见众生第八识。那么,这个大圆镜智与其余众生的第八识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如果说镜智中的种子能生起众生的第八识作为相分,那么这个成佛众生的第八识何以会包含其余众生的第八识?如果在众声位就是如此(第八识相互包含)那岂不是众生会同时成佛?如果不是,那这个修道者的第八识又是如何,何时包含了其余众生的第八识?如果说镜智中的种子生起与众生第八识相似的影像作为相分,那是否可以说佛与众生仍然有间隔?回答时请列出经论上的依据。谢谢。本贴由小澂于2002年1月20日20:00:27在乐趣园〖慈氏学论坛〗发表....
后妃怨—《魅惑帝王爱》 作者:芥蓝yan 第 1 部分 第一章:少女惊梦(一) (一)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侬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宝庆元年,湖州之变已定,临安城内一片太平,中心御街又恢复往日的繁华,正值初春之际,万物复苏,泥土里的小草最先偷偷吐露出鲜嫩的绿芽,不畏春寒的傲梅,也不甘落后,努力绽放出娇艳的花苞,一阵春风吹来,整个空气中都弥漫着一阵淡淡清香。 我被送进这繁华的皇城后宫也有些时日了,太后将我暂时安排在离东宫稍远的芙蓉阁,就等当今的天子殿下下诏,择日大婚。 呵呵……大婚…… 听起来我似乎即将一朝富贵,其实不然,天子殿下定是早已耳闻我的容貌,否则大婚之日不会一拖再拖。我不禁有些同情他了,虽贵为天子,却不能做主挑选自己的女人,我的进宫,正是太后娘娘的一手操办。...
作者 约翰府来 (John Flavel)(1630-1691)目录介绍1.保守心的意思和含义2. 为什么要把保守心看作为一个极大的工作3. 在一个基督徒的生命中,有哪些特别时候是需要我们最切切保守我们的心的3. 1.兴旺的时候3. 2.逆境的时候3. 3.教会遇到苦难的时候3. 4.危险和众人都不安的时候3. 5.外在缺乏的时候3. 6.尽责任的时候3. 7.从人那里受到伤害和苦待的时候3. 8.当我们遇见极大试炼的时候3. 9.试探的时候3. 10.怀疑和灵里黑暗的时候3. 11.当为信仰所受的苦被加在我们身上的时候3. 12.当我们受到疾病的警告,我们的死亡临近的时候4.对这个题目作出应用介绍你要切切保守你心,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 4:23...
编者:济利禄. 斯科蒂 译:杨东庭2005年06月方智出版社出版 书号ISBN : 9576799694 简介 这是部真人实事的作品,是一位小男孩的童年日记,讲述了孩子眼中的世界以及他看到的灵界真相,由知名神密学家——济利禄. 斯科蒂,整理出版了这些日记。此书所揭露的真相和许多类似文章一样,是超越狭隘的教义和某些传统理论的。这是值得所有不同信仰和观念的人共同来探究思考的奥秘。而此书之所以能够问世,那是因为在原作者过世前的数年,经亲友的再三说服,勉强同意出版的,但他开出两个条件,一是,日记必须在他死后数年才能出版,二是,书中的名字必须更改,以免为还活着的亲友带来困扰。日记的原作者出身于一八八零年左右北英格兰一个相当富裕的家庭,是个诙谐、早熟的可爱男孩,天生就拥有第三眼的禀赋,他可以看见人身上的「灵气」和所谓的「灵魂」,常看到耶稣和去世的爷爷给他教导和安慰,而且他以为每人都跟他同具...
唐宫女性三部曲系列:高阳公主 作者:赵玫 高阳公主 第一章 关于《高阳公主》(1) 高阳公主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人呢?我一直想探究她,撕开她,了解她。这女人诱惑我,使我对她的经历充满好奇和迷恋。 其实最初的故事只是她身为人妇而又与在禁规中的和尚辩机相爱。就是这相爱吸引了我,因这爱是怎样地困难重重,惊心动魄。实在爱本身就很不容易了,而对于高阳公主和浮屠辩机这样的女人和男人来说,要使他们的爱成为可能,又要冲破多少道无情的封锁。首先,高阳公主是当朝皇帝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高阳公主又是当朝宰相房玄龄的儿媳。高阳公主还是散骑常侍房遗爱的妻子。而高阳这个女人的这些身分还只是来自外部的,她应当因这身分的制约还有着另一重心理上的压迫。那压迫应当是一道更加深重的封锁。而那个沙门辩机呢,他的天然的禁忌是因为他是佛门之人,而且不是一般的佛门之人,而是对佛教颇有造诣颇有建树颇有贡献...
特警兵王的燃情岁月:军心如铁(网络版) 作者:特勤部队 我把自己的顾虑合盘托出,这位武警部队副团职转业的老军人告诉我:“你痛苦,是因为你迷失了方向!你无法权衡真实地生活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文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一部有思想有内涵,真实可信的文学作品永远都不会落伍!但你单纯的去记录一段历史,而不加以文学创作的话,再好的故事,都会变得苍白而无味……” 放下电话,我有了从未有过地冲动,翻出尘封已久的相册和当年的日记,那里,记录了我和我亲爱地兄弟们那一段相濡以沫、同舟共济、百折不挠地火热地生活!营地、靶场、宿舍、跑道……看着那一张张熟悉地,刚毅地笑脸、那一排排冲天的白杨树、那一列列整齐划一地队伍……思绪又飞到了十多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