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取艾绒少许加少量十滴水,两药搅拌均匀,继之加温一至二分钟,以不烫手为度,放置于肚脐中(神阙穴),然后用胶布固定,二十四小时后取下,一般每日一次。此法适用于急性腹泻,效果较好。2.敷脐法:用胡椒末和饭作饼,敷贴脐上,甚佳,主治寒泄。3.伤湿止痛膏贴脐法:用伤湿止痛膏(或麝香虎骨膏)一贴,贴于脐部,十二至二十四小时更换一次。用于腹泻。4.丁桂散灸脐法:丁香、肉桂、甘松、山奈各等分。将上药研细末,加面粉,温水调成药饼,用针灸针刺数孔。将药饼子按脐上。再将鸡蛋大小之艾主置药饼上,灸三至五壮,若皮肤的痛,稍移动药饼。疗效举例:白××,男,四十六岁,一九八六年二月二十日初诊。腹泻数月。曾用中西药物无效,症见:面色萎黄少华,四肢畏冷乏力,脘痞纳少,喜温喜按,大便日行三至六次。舌质淡红,舌苔厚白,脉细软。按上法治疗,灸五壮后,患者感一股热流于腹中周流,顿感舒适。次日便次减少,但仍脘...
培养完美女孩的100个细节本书采用众多教育事例,对家长进行具体的教育指导,突出的是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教育细节。全面分析了女孩的独特的个性特征与心理特征。并针对女孩的性别特征、成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更富有针对性的指导。全书的写作,紧紧围绕女孩的个性特征、教育方法展开,共分为九章、100个细节,具体为:教育女孩,请先走入女孩世界;做女孩父母,更需早知道;女孩更需一种超凡的气质;情商,决定女孩的一生;优秀女孩的父母最应掌握的14种教育艺术;11项能力教育,把女孩培养成才女;教女有方,把女孩培养成学习的天才;美德教育,令女孩终身受益;理智面对女儿的人生危险阶段-青春期。作 者: 云晓出 版:朝华出版社...
医理真传原著 清·郑钦安转自民间中医网 郑钦安原叙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阴阳化生五行,其中消长盈虚,发为疾病,万变万化,岂易窥测?诊候之际,犹多似是而非之处,辨察不明,鲜有不误人者也。余蜀南临邛人也,迁居于成都省城,学医于止唐刘太老夫子,指示《黄帝内经》、《周易》太极、仲景立方立法之旨。余沉潜于斯二十馀载,始知人身阴阳合一之道,仲景立方垂法之美。所览医书七十馀种,每多各逞己见,亦未尝不讲仲景之法,然或言病而不道其病之所以然,或言方而不探其用方之所以妙,参差间出,使人入于其中而茫然。近阅闽省陈修园医书一十三种,酌古准今,论深注浅,颇得仲景之微,亦且明透。其中分阴分阳之实据,用药活泼之机关,间有略而未详者。...
书名:医垒元戎作者:王好古朝代:元年份:公元1271-1368年伤寒不可汗不可下不可吐诸证属性:大发春宜吐夏宜汗秋宜下凡用药汗及吐下汤剂皆中病即止若少阳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宜附子汤 若阳已虚尺中弱涩者复不可下之宜小柴胡汤若动气在左在右在上在下并不可发汗宜柴胡桂枝汤若少阴病脉细沉数病在里不可发汗宜当归四逆汤 若少阳病不可发汗宜小柴胡汤 若咽中闭塞咽喉干燥亡血衄家淋家疮家不可发汗以上六证并宜小柴胡汤 若下利清谷不可发汗宜理中汤四逆汤之类 若四逆厥及虚家皆不可吐厥者宜当归四逆汤 虚宜附子汤 有热人宜黄 人参建中汤 本虚攻其热必哕宜小柴胡汤 若少阴膈上寒干呕不可吐宜小半夏加橘皮汤温中丸 若咽中有动气不可下咽中闭塞不可下宜乌扇汤...
中医学是一门祖国传统医学。 古罗马、古印度、古埃及都有过灿烂的文化,但是五千年来,到现在为止,唯一没有断层的文化是中华文化。一个民族的衰落不外乎两大原因:一是战争,二是瘟疫。中国的战争没有少打,从黄帝战蚩尤开始打过无数次,瘟疫也经历过无数次,是谁保护了中华民族的健康?在1840年西方的文化进入中国以前,这个保护人民健康的任务是由中医学来完成的。古人说,“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形象地说明了我们祖先在和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付出了多少代价。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比拟的。阴阳平衡少得病由于1840年以后西方医学的逐步进入,使得中医学的很多理念都淡薄了。比如我们现在得了病,大家都到医院去。到医院去,不管是急性病或者是危重病,首先想到的是去医院请西医抢救或者是治疗,认为这种治疗可以迅速见效。到了西医医院,如果你是外感病,那么它的一切检查都仅仅围绕着要找到致病因子是细菌?病毒?...
书名:妇科问答作者:朝代:年份:经症十八问属性:x一问∶妇人室女,一生经闭不通,服何药?x答曰∶视其血,不足者当服养荣补肾之剂;脉有余而气相并者当服顺气生血之剂。养荣补肾∶生地 川芎 茯苓 白芍 陈皮 甘草 杜仲 续断 知母 当归 条黄芩顺气生血∶川芎 当归 乌药 香附 陈皮 甘草 生地 花粉 木香 丹皮 玄胡索x二问∶室女经闭成劳,服何药?x答曰∶男子精盛则怀女,女子精盛则怀胎,阴阳和而雨泽降,速与配偶可也。宜补中益气汤∶人参 白术 陈皮 甘草 当归 黄 柴胡 升麻 茯苓 白芍 香附x三问∶寡妇凡姑经闭,服何药?x答曰∶此独阴无阳也,宜服养血剂∶生地 川芎 当归 白芍 茯苓 陈皮 甘草 知母 杜仲 黄柏 香附...
第01 讲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第01 讲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张仲景和曹操、刘备、华佗都是同时代的人物,这正是东汉末年。这个社会背景正是战争连年不断,而且天灾连年不断的这样一个社会背景。所以我们了解他的生卒年代,主要是了解他的生活的时代背景、籍贯。他是什么地方的人?他是东汉南阳郡涅阳人,这个地方相当于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地区邓县。邓县有一个东稂镇,东稂镇的西北1.5公里左右有一个张寨村,这个张寨村在清朝的末年,北门还保存着。这个北门上面有一个石头刻的匾额,上面写着"古涅阳县"。所以由此可以证实,这个河南省南阳地区邓县的张寨村就是古涅阳县的县址。张仲景就是这个地方的人。我们在这里考察他是什么地方的人有什么作用?因为他是什么地方的...
湿热病篇清·薛生白 (一)湿热证始恶寒,後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自注,此条乃湿热证之提纲也,湿热病属阳明太阴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病在二经之表者,多兼少阳三焦,病在二经之 者,每兼厥阴风木,以少阳厥阴,同司相火,阳明太阴,湿热内郁,郁甚则少火皆成壮火,而表 上下,充斥肆逆,故是证最易耳聋乾呕,发痉发厥,而提纲中不言及者,因以上诸证,皆湿热病兼见之变局,而非湿热病必见 正局也,始恶寒者,阳为湿遏而恶寒,终非若寒伤於表之恶寒,後但热不寒,则郁而成热,反恶热矣,湿蔽清阳则胸痞,湿邪内甚舌白,湿热交蒸则舌黄,热则液不升而口渴湿则饮内留而不引饮,然所云表者,乃太阴阳明之表,而非太阳之表,太阴之表,四肢也,阳明也,阳明之表,肌肉也,胸中也,故胸痞为湿热必有之证,四肢倦怠肌肉烦疼,亦必并见,其所以不干太阳者,以太阳为寒水之腑,主一身之表,风...
书名:医学读书记作者:尤怡朝代:清年份:公元1729年徐序属性:文中子云∶医者,意也;药者,瀹也。谓先通其意,而后用药物以疏瀹之也。善哉言乎理在是矣,而意之通实难。泥一成之见,而欲强人之病以就吾说,其患在固执;好作聪明,而不穷究乎古人之成书,是犹兵家之废阵图,法吏之废律令也,其患在不学。由前之说,在不能用意;由后之说,在误于用意。夫然以不学之人,与不通不识,而又炽以忮同列,竞名利之心,以此用药,其不致抱薪而救火,持水而投石者几何哉!语云∶学书纸费,学医人费,盖为此也。尤君在泾,读书好古士也,而肆其力于医,于轩岐以下诸书,靡昕夕寒暑,穿穴几遍,而以己意条贯之。其间凡有所得,笔之于书,日月既多,卷帙略定。辨五行之生克...
书名:张畹香医案作者:张畹香朝代:清年份:公元1644-1911年卷上属性:冬温十四日,身似凉,脉仍大有数意,而久按无力,是属邪减退,舌亦滑润,尚灰,两边黄其意首存津液也。此症病中经,至未经通走,故致肝热而作惊多怒,汤中有白薇,能定惊凉血,拟以治此。生玉竹(三钱) 北沙参(三钱) 炒麦冬(三钱) 白薇(三钱) 炒丹皮(三钱) 象贝母(三钱)丸)如时昏时清,当去白薇,加砂壳(一钱半)以运湿舒肝,以素体有湿多郁也。大便以增液而解,可知其沸阴之热,精液得滋润,必不以苦寒而燥之也。诊脉左手已细软,,用清燥汤。北沙参(八钱) 麦冬(五钱) 根生地(六钱) 生白芍(三钱) 陈皮(一钱) 知母(三钱)...
《健康心理》[美]代尔·卡耐基卡耐基中国读本编译说明第一章 驱除烦恼第二章 抵御忧虑第三章 远离自卑第四章 积极心态第五章 优化习惯 卡耐基中国读本编译说明 卡耐基的学问和书籍在中国大行其道几十年,以致现在卡耐基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明星和偶像,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很少有不知道卡耐基的。标有卡耐基名字的各种书籍如雨后春笋,大量地出现在图书市场,出现在很多人的书桌上、书包里、枕头边…… 我们策划“卡耐基中国读本”时,曾经四处寻找资料,企图找到更多的卡耐基的真迹。不少美国的朋友告诉我们,有的美国人对卡耐基研究很深入,认为卡耐基的成功学,尽管在中国就有《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口才的突破》、《卡耐基口才学》、《卡耐基交际学》、《卡耐基经商之道》、《卡耐基成功之道》等等,可是,他的全部学问基本上就是三个部分,即“口才”、“交际”和“心理”,这是卡耐基成功学的三大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