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 第11期 - 科幻迷俱乐部晓舟像是为了回报伟大时代的阳光和雨露,像是为了答谢世界对中国科幻的赞誉与关切,’97北京国际科幻大会圆满成功的和风未尽,一批科幻小花在金秋绽放了。浏览第六届校园科幻故事大奖赛获奖名单,就像进入了一块馨香四溢、异彩纷呈的小花园,千姿百态的佳作令人眼花缭乱:浓浓的生活气息,勃勃的青春活力,盈盈的科幻之彩,熠熠的艺术之光……在此中徜徉,老编们一个个微醺了。确实又是一次丰收:参赛作者人数近万,超过历届,参赛作品水准普遍提高;荣获少年凡尔纳奖、一二三等奖和佳作奖的近两百篇作品,或见载于我刊,或送播于电台,可谓篇篇各有优势,别具特色。好在每期的“林聪点评”皆作过简要评述,特别是同学们均具“识珠之眼”,老编就不在此褒贬挥洒了,但它们在题材和手法方面的进步,的确引人注目,令人欣喜。...
2000 第12期 - 校园科幻张冉冉主持人的话:《蓝色》是一篇文笔优美的校园科幻故事,像一条小溪缓缓流淌。在慢节奏的推进中,从容不迫地叙述一个第三类接触的题材。文中重点描写相遇的过程和人类面对外星人时的感触,有关南极冰海下的景观的描写生动逼真,人在异境之中的感觉描写也颇到位。至于“接触”的意义,作者则丢还给了读者。其实,成功营造好作品的氛围,生动逼真地处理好细节,其重要性丝毫不逊于构思的标新立异。《埃克》的故事并不新奇,它的闪光之处在于作者讲故事的技巧。作者不是像许多人一样平铺直叙,而是设置悬念,甚至故意“误导”读者,以收到震撼之效。做文章与做人可以说是反的,为人要尽可能“直”,但写文章则尽可能“曲”为好,如果你把所有空间都填满了,那读者的立足之地又在何处呢?当然,此作也并不就足以成为范文,后面对于人性的大段剖白,就恰恰犯了过于直白的毛病,所以留给人的回味就没有前面强...
王童叫我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幻片。其实,这问题该去问电影导演才对。我认得一两位电影导演,找到一位当面请教时,他就露出一种蒙娜·丽莎的微笑来,笑得我混身起鸡皮疙瘩。笑完了以后他朝我大喝一声:没的还多着的哪!少跟我来这一套……吼得我莫名其妙,不知自己来了哪一套。搞电影的朋友近来脾气都不好,我也不知为什么。 既然问不出来,我就自己来试着回答这个问题。我在美国时,周末到录相店里租片子,“科幻”一柜里片子相当多,名虽叫作科幻,实际和科学没什么大关系。比方说,《星际大战》,那是一部现代童话片。细心的观众从里面可以看出白雪公主和侠盗罗滨汉等一大批熟悉的身影。再比方说,《侏罗纪公园》。那根本就是部恐怖片。所谓科幻,无非是把时间放在未来的一种题材罢了。当然,要搞这种电影,一些科学知识总是不可少的,因为在人类的各种事业中,有一样总在突飞猛进的发展,那就是科学技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