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厚英一位诚实的作家一个真正的人萧乾 一生谨小慎微的人大概永远不会犯错误,挨批评,因而也不需写检讨。然而人要没点楞角,成天价四平八稳地打发日子,一举一动去琢磨周围的气氛,望着各方的眼色行事,那种活法实在无趣,那么过一辈子也寡然乏味。 戴厚英的为人正相反。她不但性格刚强,而且对待一切事物都观点明确,有时甚至难免走极端。不怕,因为她一旦醒悟后,就绝不文过饰非,而且会坦诚地纠正自己。例如在人道主义问题上,她极左过,而且出于真诚。但当她认识自己的失误时,她有勇气并且毫不犹豫地公开否定自己,从而在八十年代初写出了影响深远的《人啊,人!》。 说起戴厚英,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她在自我认识上的坦率。她在批评旁人时不留情面,她对自己也更是这样。...
汪洋中的灭顶之灾过后,秦天们在挣扎。诡异山村的凄苦逃荒,浩瀚洞庭的奇绝捕捞。冰雪映照泪渍未干的笑脸,他们重建家园。桃花汛至,蓬勃的情爱性爱在人鱼世界一齐喷发。可是,又一次洪灾呼啸而来……一周年,一轮回。人力与天力孰高孰低?人性与天性孰是孰非?生物发展史这样说的。水里来的水里去,“水淋淋来去无牵挂”,究竟“水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什么样的魅惑世界?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 水魅 第一部分 一.活人祭神 遭受灭顶之灾的感觉肯定不是好感觉。 灭你头顶的是一江汹涌咆哮的水,一江沸腾的水,一江瞬间可把世间万物消解得无影无踪的水。非但如此,在灭顶的沸水之上还有一块坚实巨大、渺无边际的磐石镇守着,你休想浮出水面,露出鼻尖。你蚍蜉撼树地舞动双手,无法冲开磐石,绝望地憋在胸腔的那口气就要爆炸了!...
序李新泰 《管子传》即将出版,连欣同志要我写篇序言。我对先秦时代的齐国文化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桓管时期那半个世纪的风云,更令我感慨万端。可以这样说,这半个世纪是齐文化中最壮阔、最辉煌的篇章。 所谓齐文化,系指从姜太公封疆营丘始建齐国(约公元前11世纪),至秦始皇消灭齐王建(公元前221年)止,共约800多年时间,在这一特定历史阶段在古齐国这片土地上所建立的文化。 近几年来,淄博作为齐文化的发祥地,对齐文化进行了多层次、大范围的研究宣传,先后召开了《管子》与齐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齐文化学术研讨会,成立了专门研究机构,创办了学术刊物,编辑出版了《齐文化大观》、《齐文化概论》等多部专著,2000多万字的《齐文化研究丛书》不久也将同广大读者见面。...
把《塔木德》奉为行为处世的指南 把《塔木德》奉为行为处世的指南 在希伯来语中,“塔木德”(Talmud)的意思是“伟大的研究”,这是一部犹太人作为生活规范的重要书籍。 公元前586年,犹太王国被灭之后,大批犹太人被沦为“巴比伦囚虏”。这样,巴比伦逐渐发展为犹太人最主要的文化和精神中心,集中了许多有影响的犹太贤哲和宗教研究人员,形成了一个享有很高威望和领导地位的学者阶层。他们以维护犹太教传统及犹太精神价值为己任,潜心研究神学,著书立说,在公元2世纪至6世纪之间编纂了犹太教口传律法集,即《巴比伦塔木德》和《巴勒斯坦塔木德》,统称《塔木德》,形成了塔木德文化。由于《巴比伦塔木德》编纂于《巴勒斯坦塔木德》之后,经精通摩西律法的拉比们的研究,更主要是犹太实际生活中的实践,所以其律法权威性远远超过《巴勒斯坦塔木德》。一般意义上的《塔木德》指的就是《巴比伦塔木德》。...
作品相关 优盘有点问题 (起7O点7O中7O文7O网更新时间:2007-4-14 11:12:00 本章字数:39) 优盘有点问题,不能在家里传了。单位有备份,我下午回单位上传。下午三点以前更新。好书尽在cmfu 正传 第一章 可以帮个忙吗 (起5D点5D中5D文5D网更新时间:2007-2-26 13:16:00 本章字数:5290) 刚刚进入7月,气温象刚刚燃起的炭火,呼地一下就升起来。堪提斯城好象火炉一样炙烤着城市内外的各种生物。护城河水汽飘渺,冉冉而起。透过水汽,巍峨的城墙、宽阔的城门、来来往往的人群都扭曲起来。一切变得虚幻不真实。 此刻,城门检查来往行人的卫兵懒懒散散地躲在城门洞阴凉处。即使如此,淋漓的汗水依然透湿了他们的胸甲。...
作者简介 本杰明·格雷厄姆(1894—1976)是华尔街的传奇人物,被称为“现代证券之父”,著有《证券分析》和《聪明的投资者》。他和戴维·多德合著的《证券分析》迄今已出了第五版,有些学者将它奉为“华尔街圣经”。他的投资哲学——基本分析法和“风险缓冲带”为沃伦·巴菲特、马里奥·加贝利、约翰·奈夫、米歇尔·普赖斯、约翰·鲍戈尔等一大批顶尖证券投资专家所推崇。为了表彰他在证券分析领域的卓越建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已设立了永久的“格雷厄姆/多德教授讲座”。 序言 从60岁到79岁期间,本杰明·格雷厄姆退休后经常变换住处,在加利福尼亚州的贝弗利希尔斯和拉霍亚、法国普罗文斯地区的艾克斯以及俄亥俄州的马迪拉轮流居住,在那些地方写出了他称之为《我记得的事情》的回忆录。他把所有还记得的家庭生活、企业经营活动以及他在故乡纽约市的所见所闻都写了出来。但是他对记忆力的变幻百思不得其解...
序 2第一章 3第二章 12第三章 21第四章 50第五章 59第六章 79第七章 95第八章 108第九章 120 序 重印前记 一九八0年二月 一九八一年二月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第一章 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但是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到红消醉醒,船舱里的睡人也一身腻汗地醒来,洗了澡赶到甲板上吹海风,又是一天开始。这是七月下旬,合中国旧历的三伏,一年最热的时候。在中国热得更比常年利害,事后大家都说是兵戈之象,因为这就是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
作者:沈家桢居士 在家人如何修行的商讨 金刚经的研究 金刚经的研究(精简版 甚么是佛法 观世音菩萨修持方法及证悟过程现代给孤独长者愿力为什么劝您念《金刚经》在家人如何修行的商讨在家人如何修行的商讨沈家桢居士著摘自《慧炬》第338,339期如筏喻者自己订功课不要以为一定有明天不要批评不要为烦恼所转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我从前做船生意,对船很有缘分,因此对《金刚经》中佛说的‘如筏喻者’,特别感到有兴趣,这里先以‘如筏喻者’作个引子。【如筏喻者】‘如筏喻者’是以划船渡大海为譬喻。筏或者船是譬喻佛法,渡大海是譬喻从轮回生死到解脱成佛的过程。轮回生死譬喻此岸,解脱成佛乃称彼岸,此大海茫茫,非有船不得渡。...
爱因斯坦生平 爱因斯坦是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热爱物理学,把毕生献给了物理学的理论研究。人们称他为20世纪的哥白尼、20世纪的牛顿。 爱因斯坦生长在物理学急剧变革的时期,通过以他为代表的一代物理学家的努力,物理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由伽利略和牛顿建立的古典物理学理论体系,经历了将近200年的发展,到19世纪中叶,由于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建立,特别是由于法拉第和麦克斯韦在电磁学上的发现,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使得当时不少物理学家认为,物理学领域中原则性的理论问题都已经解决了,留给后人的,只是在细节方面的补充和发展。可是,历史的进程恰恰相反,接踵而来的却是一系列古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新现象:以太漂移实验、元素的放射性、电子运动、黑体辐射、光电效应等等。在这个新形势面前,物理学家一般企图以在旧理论框架内部进行修补的办法来解...
自序——写于《春秋岁月》出版前 中国妇女出版社马上要编印我的自传《春秋岁月》。他们要我写一些关于我几年来对于中国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我想,这是相当有意义的。我今日有所成就,不得不感谢我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教师和教授。他们对我的指引是无尽的。我的教育全部是在中国完成的。 我父亲因年少出国,在英美受教育,所以国家根底不深,后来虽然回国在北平做教授,当报纸编辑,又聘入外交部做领事等职,但因为中文不能与人较高低,总有点吃亏。先母也是在欧美长大,上的洋学堂。所以我上学时读中文,只好靠老师。在家里,除外祖父外,其余都是半洋人。在抗日战争后期,父亲叫我们姊妹6 人都到美国读中学和大学。由于我没遵父命去美国学习,父亲甚至用停止供应我的一切费用相威胁,但我还是坚持己见。这里故然有我不想依附父亲、想独立、想试一试自己能力的目的,但还有另外一种吸引。...
全新审订版终定本** 《李天命的思考艺术》出版迄今,已印行 26 版(北京版及台湾版不计在内),由第 27 版起,为经过全新审订之终定本.** 修订之处包括:(1)重新布局调整文章结构,令更臻完美.(2)增加内容注释中增添大量观点提示,正文内新增「思维逻辑v s 思维科学”、「论批判思考&创意思维”以及「耶、佛、道、心”等章节段落,另加一个「终定本·跋”.(3)完善辞锋李先生文笔之锐,用字之精,有目共睹.新版本在行文用语上进行了全面审订,精益求精.** 主题篇以外,编务方面所作之修订包括:(4)清理沙石核对「李韩辩论”之辩辞,校正记录失误,等等.(5)改进形式全书改为横排,方便阅览数理逻辑公式,并以适当字体显示内容重...
第一部分街头卖艺(1)清代末期,佛山习武成风。一代武林宗师黄飞鸿,于咸丰六年出生在美丽的西樵山下一个武术世家。家境贫寒的飞鸿,六岁开始随父习武,尽得少林派武技真传。迫于生计,不满13岁时,他随父亲走上街头卖艺售药。一套“五郎八卦棍法”,吸引了众多围观者,也使黄家收入大增。少年时代的黄飞鸿就有侠义心肠,干出了不少匪夷所思的“大事”。广东佛山南海市的西南部,有一座美丽的大山——西樵山。它地处广州、佛山、顺德、江门、高明之间,地理位置十分特别。然而,更令人称奇的,是西樵山美轮美奂的自然风光。这里有大大小小的72座山峰,有208眼大小清泉,18处瀑布和48个岩洞,真可谓峰峰皆奇、洞洞皆幽。各种奇特的石景与湖、瀑、泉、涧相互点缀,构筑了西樵山特有的岭南风情。古人曾用这样的诗句赞美西樵山旖旎的风光:“谁信匡庐千丈瀑,移来一半在西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