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华 于青作者前言第01章 寒门降世 第02章 西点锻造 第03章 征战无缘第04章 熔炉再铸 第05章 跻身“黑名单” 第06章 蛰伏季节第07章 秘书之路 第08章 初执“朝政” 第09章 出任师长第10章 北非试剑 第11章 显露峥嵘 第12章 西西里战役第13章 “霸王”行动计划 第14章 诺曼底登陆 第15章 解放巴黎第16章 乘胜追击 第17章 指挥权之争 第18章 突出部血战第19章 进抵莱茵河 第20章 突破莱茵河 第21章 挺进易北河第22章 纳粹投降 第23章 从局长到参谋长 第24章 策划侵朝第25章 错误的战争 第26章 辉煌余生布莱德雷生平大事年表布莱德雷作者前言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无数军人提供了表现其才能、施展其本领的机会,孕育和缔...
第一章 二十世纪的汉语音韵学更新时间2010-5-20 10:39:57 字数:38187 唐作藩耿振生 一、前言 汉语音韵学是一门有悠久历史的学科。在二十世纪初叶以前,它属于我国的传统语言文字学科——小学中的一个重要部门;进入二十世纪以后,这门学科走上了中西结合的道路,在继承丰厚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番更新改造,吸收了西方语言学的理论,引进、发展了新的方法,拓宽了研究道路,大大丰富了它的内容,获得了新的旺盛的生命力,成为本世纪汉语语言学中最有生气、最为繁荣的学科之一。 传统音韵学起源于东汉末年,它的建立以反切的出现为标志。发明反切,标志着古人已经能够分析出声母、韵母等音节内部成分,这意味着他们的审音能力达到了一定的精密程度,从此以后,语音的研究就成为一个专门的学问。从东汉到清末,传统音韵学经过了一千七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语音研究路子,在世界语言学史中占有一个不容忽视...
第一章 天下宽世事艰将军初出山 1916 年。 湖南湘乡。 山峦绵延起伏,楠竹郁郁葱葱。一条山间小路,弯弯曲曲长又长。一个身穿长袍马褂的中年绅士埋头前行,他的儿子紧跟其后,还有一个人挑着一担行李远远地跟在后面。中年绅士一边走,一边忿忿不平,埋怨世道多舛:“这世道真是越变越不像话了,千年古训也是可以随便亵渎的么?世世代代的读书人,读的全是《千字文》、《四书》、《五经》。什么‘洋学堂’,尽讲些什么政治,宣传什么‘革命’,学习民族英雄。照这样子下去,读书的学生,岂不都成了‘乱世’英雄?”中年绅士这番话是讲给后面的儿子听的。“还有那个黄先生,”中年绅士接着说,“简直是离经叛道,教得学生荒了学问,足了野性,误人子弟呀!”中年绅士一路走,一路数落“洋学堂”的不是。乡间蒙馆改学堂已经两年了,看来这位中年绅士思想蛮保守的。...
1916 年。 湖南湘乡。 山峦绵延起伏,楠竹郁郁葱葱。一条山间小路,弯弯曲曲长又长。一个身穿长袍马褂的中年绅士埋头前行,他的儿子紧跟其后,还有一个人挑着一担行李远远地跟在后面。中年绅士一边走,一边忿忿不平,埋怨世道多舛:“这世道真是越变越不像话了,千年古训也是可以随便亵渎的么?世世代代的读书人,读的全是《千字文》、《四书》、《五经》。什么‘洋学堂’,尽讲些什么政治,宣传什么‘革命’,学习民族英雄。照这样子下去,读书的学生,岂不都成了‘乱世’英雄?”中年绅士这番话是讲给后面的儿子听的。“还有那个黄先生,”中年绅士接着说,“简直是离经叛道,教得学生荒了学问,足了野性,误人子弟呀!”中年绅士一路走,一路数落“洋学堂”的不是。乡间蒙馆改学堂已经两年了,看来这位中年绅士思想蛮保守的。...
曾经,最珍贵和最难得的个人活动,便是回忆。因为它是比日记或书信更加稳妥的保存社会真实的办法。许多人受到伤害和惊吓,毁掉了所有属于私人的文字记录,随之也抹去了对往事的真切记忆。于是,历史不但变得模糊不清,而且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被改写。这样的“记忆”就像手握沙子一样,很快从指缝里流掉。从前的人什么都相信,相信……后来突然又什么都不信了。何以如此?其中恐怕就有我们长期回避真实、拒绝真实的问题。我这辈子,经历了天堂、地狱、人间三部曲,充其量不过是一场孤单的人生,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我拿起笔,也是在为自己寻找继续生存的理由和力量,拯救我即将枯萎的心。而提笔的那一刻,才知道语言的无用,文字的无力。它们似乎永远无法叙述出一个人内心的爱与乐,苦与仇。...
我写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存心给他写本传记的念头,已经存在心中有年。1936年我全家赴美时,身边除去若干精选的排印细密的中文基本参考书之外,还带了些有关苏东坡的以及苏东坡著的珍本古籍,至于在行李中占很多地方一事,就全置诸脑后了。那时我希望写一本有关苏东坡的书,或是翻译些他的诗文,而且,即便此事我不能如愿,我旅居海外之时,也愿身边有他相伴。像苏东坡这样富有创造力,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有他的作品摆在书架上,就令人觉得有了丰富的精神食粮。现在我能专心致力写他这本传记,自然是一大乐事,此外还需要什么别的理由吗?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人总是不容易理解的。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
楔子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 战争年代,英雄辈出。他生活于和平岁月,英雄气慨却威震整个东西方世界。 他的功夫出神入化,尽善尽美,堪称艺术哲学。始于他,才有西方的中国功夫热。 他不是功夫片的开创者,却耸起功夫片的一座丰碑。其后功夫片高潮迭起,佳作连篇,却无人能撼其根基,无人敢言已逾其巅。 是他,使西方人认识了功夫片。 是他,使中国人更钟情功夫片。 是他,一脚踹开好莱坞大门,成为最早在世界影都占一席之地的华人影星。 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他的影片上映,就有他的故事流传,就有他的魂灵激荡。然而,又岂止华人居住区? 他之后,功夫影星辈出:成龙、周星驰、吴大维、刘德华……迫星族,如痴如狂崇拜。殊不知,诸多功夫影星也曾像追星族一般,执著地模仿他、崇拜他、倾服他。...
谷长春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换、行为交往、语言交流、感情交融,可以统称为人际交往关系。显然,人际关系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应用科学。说古老,“人之初”就开始互相交往,古圣先贤已有许多论述;说年轻,作为一个专门学科并结合当今社会发展加以研究,应该说还只是现代的事。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因此这又是最实用的科学。在我国,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学等学科的研究起步较晚,方兴未艾,因此,是大有作为的领域。我们正处于深入改革扩大开放的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岁月。恭逢盛世,大家都在以创世纪的勇气和力量拓展宏图,建功立业。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当此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关键时刻,“胆...
科尔沁草原上的生死传奇:狼孩 作者:郭雪波 村子里的人杀死了狼的两个孩子,公狼为了救被人类抢走的孩子也死在了乱棍之下,我因为养下了小狼而导致襁褓中的弟弟被母狼抢走,从此狼与人的界限开始模糊。人和狼都为了夺回孩子而斗争着,而这被狼哺育的人的孩子回到人类社会后又会怎样?生存角色的互换,人性与狼性的呈现,两人家庭的破裂和重组,展示了宽厚淳朴的大自然与人类的邪恶食欲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同时也浓墨重彩地凸现了狼的性格和母性之爱,梦幻般的科尔沁大草原上,人和狼演绎的回归无路的悲情故事,成就了草原文化的惊心动魄之作。 《狼孩》是《大漠狼孩》的修订版。《大漠狼孩》于2001年出版,曾获全国首届生态环境文学奖和全国民族文学骏马奖。...
更多精彩请登陆forum.minisoyo/—————————————————张爱玲典藏全集1《半生缘》(十八春)-张爱玲 著第一章 他和曼桢认识,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算起来倒已经有十四年了──真吓人一跳!马上使他连带地觉得自己老了许多。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象是指顾间的事。可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他和曼桢从认识到分手,不过几年的工夫,这几年里面却经过这么许多事情,彷佛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乐都经历到了。 曼桢曾经问过他,他是什么时候起开始喜欢她的。他当然回答说"第一次看见你的时候。"说那个话的时候是在那样的一种心醉的情形下,简直什么都可以相信,自己当然绝对相信那不是谎话。其实他到底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看见她的,根本就记不清楚了。...
一在肯塔基和印第安纳的岁月肯塔基拓荒者的儿子1809年 2月 12 日,天刚破晓之际,在肯塔基州哈丁县诺林溪畔一处农场的一个小木屋内,一个小生命诞生了。按照事先的约定,这个小男孩与他的祖父同名,被叫做亚伯拉罕。林肯。这天是星期天,在美国这个自由与进取的土地上无疑是个极平凡的日子,这一天的份量是在半个多世纪后才在一场血与火的战争中显现的。孩子的父亲托马斯。林肯极为高兴,早在 1806 年他与南希。汉克斯结婚的时候,就极希望有个儿子,为此他老早就把他父亲的名字留给了他的儿子,以纪念他的被印第安人杀害的父亲。他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孩,出生于 1807 年 2月,取名萨拉。两年之后,亚伯①出生的时候汤姆②已经三十一岁,而南希也有二十五了。...
一 令人馋涎欲滴的红菜汤的香味,从厨房里飘送过来。案板上,还响着切菜刀轻快的节奏。 也许因为身体已经恢复了健康,叶知秋的心情就像窗外那片冬日少有的晴空,融着太阳的暖意。 发了几天烧,身子软软的,嘴里老有一股苦味,什么也吃不下去。 厨房里送过来的香味,诱发着叶知秋的食欲。她跟许多善良的人一样,一点儿顺心的小事,都会使她加倍地感到生活的乐趣。 比方说,一个好天气;一封盼望已久的来信;看了一部好电影;电车上有个吊儿郎当的小青年给老太太让了座……现在呢,只是因为这晴朗的天;病后的好胃口;莫征周到而又不露形迹的关切。 多亏莫征。如果没有他,谁能这样细心地照料她呢? 抓药、煎药、变着法儿地调换着伙食的花样……但这番感慨莫征是不要听的,他会拿眼睛翻她,还会不屑地从鼻子里往外喷冷气儿,好像她是卖梨膏糖的。...
《菜根谭的智慧》序 ——《菜根谭》与“亢龙有悔”神功 与我们一衣带水有一个岛国叫日本,日本是一个聪明的民族。聪明之一是“拿来”,大凡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或先进技术,尽可“拿来”;聪明之二是改头换面,如中国的汉字,日本人“拿来”并不是照搬,而是掺杂些另类的符号,便谓之为日文;聪明之三是再输出,如将中国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编入游戏程序,再出口中国,让中国的青少年花父母的钱、耗自己的青春去疯玩,历史故事在聪明人手里便形成了文化产业。 明代万历年间洪应明的一本语录体《菜根谭》,早在日本明治维新时代就被“拿来”,被日本商界人士奉为心理教材。也许这是日本人的又一“聪明”之处,他们从“菜根”中嚼出了心理调适的滋味来:“布衣暖,菜羹香,诗书滋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