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天下【作者】:徐贵祥作者:徐贵祥 《当代》2009年第6期简体中文整理:yEToO 徐贵祥 安徽省霍邱县人。1959年12月出生。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著有《弹道无痕》、《仰角》、《明天战争》、《历史的天空》、《八月桂花遍地开》、《高地》等作品,获第七、九、十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第四、八届“五个一工程”奖;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第一章 一 十六岁以前,陈秋石一度认为自己是贾宝玉或者梁山伯,至少也是张生。那时候在他的感觉中,隐贤集差不多就是京城或者京城遗址,而他的那个陈家圩子,同大观园应该有差不多的光景。 隐贤集不大不小,在大别山西北的一个平坝上,一个“卞”字形的老集镇,主街东西走向长二里有余,南北走向不过一里,街心一条木板店面夹着青石板路,抵到头最东边的那一点,就是陈家圩子了。陈家圩子四面环水,自成一体,通过那条宽不到一丈、长...
纽约州赫德逊河河谷,土地肥沃、林木繁茂、交通便利。在距纽约市区约100英里处的河谷东岸,有一大片山岭逶逦的高地。高地的一个小山丘上座落着一幢气势不凡的宽敞楼房,这就是海德公园村罗斯福家族的宅第。1882年1月30日,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出生于此。他就是后来美国的第32任总统。族谱与家世 赫德逊河是17世纪初以其发现者、英国航海探险家亨利·赫德逊而命名的河流。它的源头可上溯到毗邻加拿大的纽约州北端,全长近500英里,在流经奥尔巴尼后蜿蜒南下,纵贯纽约市区,注入大西洋。17世纪初,荷兰移民纷纷沿着赫德逊河在河谷两岸定居,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大约在1643年前后,有一位叫克拉斯·马腾森·范·罗森菲尔德的...
《驼峰航线》******************自 序-我和我的"驼峰航线"…绵延千里、终年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山脉、横断山脉上空,5000米高度。空中,雪花在强劲的西北风裹挟下,打着旋地横飘。茫茫的冰川雪峰之间,一架老式的螺旋桨飞机发出沉重的轰鸣,挣扎在这飘忽不定的升降气流中。一会儿,它忽地被托升起来;一会儿,它又令人难以置信地快速下降。此时,强烈的下降气流如同一只看不见的魔爪用力把它向陡峭的雪峰压去,犬牙交错、如同钢锥一般的峰尖似乎随时都能刺破它那补丁摞补丁的机身,这架C-47现在遇到了比刚刚逃脱日本战机追杀还要严峻的挑战!尽管飞行员已经开足了发动机的马力,但在这变化莫测的狂风、骤雨、暴雪、浓雾和强劲的气流面前,这架C-47犹如一粒随风飘逐的微尘、一片飘弋在空中的小小落叶…C-47努力做着最后的挣扎,以延缓扑向冰峰的时间。蓦地,它的舱门洞开,随后,一件件物品被丢了出来…油桶、弹药箱、药品盒、食品袋、黄金…一切都犹...
1.小布尔乔亚的暴动张一弓 我的记忆是一个奇迹。我能清楚地记得,父亲是怎样把母亲娶回来的。 不管别人怎样表示不可理喻的惊讶,我仍旧记得,那时我挤在胡同口的人群里,好像是骑 在一头石狮子的大脑袋上,望见一辆披红挂绿的“西洋马车”迸裂着爆竹的脆响和五彩的纸 屑驶进了巷口。父亲身穿深色西装,胸前插着一朵火红的玫瑰,与披戴着雪白婚纱的母亲并 肩坐在“西洋马车”上。紧随其后的另一辆“西洋马车”却残破可怜,像一只走样变形、皱 皱巴巴的摇篮。迎亲和送亲的青年男女过分拥挤地坐在这个大摇篮里,上下颠簸、左摇右晃 ,笑声和尖叫如五光十色的浪花四处飞溅,乒乓作响地跌落在凸凹不平的黄土路上。街上的 行人都向马车扭动着脖子驻足观看。春天的阳光温柔明媚地挂在母亲的眼睫毛上,父亲的眼 镜也在两个黑圆圈里闪闪发光。当彩色纸屑像风涌而来的蝴蝶翩跹飞舞的时候,我的记忆里 闪现出一个不祥的念头,觉得那是风...
第一部分水1暖暖那时最大的愿望,是挣到一万元钱。存折上的数字正在缓慢地向一万靠近,有几个夜晚,暖暖已在梦中设计这一万元的用法了。没想到就在这当儿接到了娘病重的电话,其时她正在北京朝阳区的一栋高楼里,给一套新装修的房子保洁。新房里有一股浓烈的香蕉水味,熏得暖暖有些头疼,可她仍咬了牙手脚不停地忙着:刮去地板砖上的污迹、擦亮门窗上的玻璃、抹掉洁具上的污点、背走装修垃圾……保洁公司把这家的活包给她和另外两个姑娘,早干完就可以早拿到属于她的九十块钱。可能是楼高离天太近的缘故,从窗外扑进来的八月的阳光像开水一样滚烫滚烫,使得暖暖前胸后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她记得自己正停了拖把抹汗时,女伴的“神州行”响了,女伴接通后把“神州行”朝她递过来:找你的。暖暖有些诧异:谁?及至看清号码是家乡的,才有些紧张起来,因为她给爹交待过,电话是同事的,没有急事不要打。果然,爹的声音里全是慌张,爹说...
出版序 如果台湾没有李敖…… 何飞鹏 十几岁年轻的时候,没有机会认识李敖,只能偷偷地读他写的《传统下的独白》,感觉李敖似乎颠覆了所有学校中所受的教育。 那时候所知的李敖,是个一袭长袍、特立独行的台大学生,学问足以与大师胡适往来、论战,无疑是个梦中的未来英雄。 这个未来英雄,并没有按照我年轻时的想像,成为体制内认同的当代大师、思想家、文豪或者史学家(年轻的我,对体制有高度敬畏,当然李敖是体制外的英雄毋庸置疑),接下来只有断断续续的印象:与《文星》纠缠不断的官司,退出江湖卖牛肉面去,成为思想犯坐牢,出狱后复出江湖,与名女人胡茵梦结婚、离婚,继续放言高论,与当权者斗争,办《求是报》,以一人之力办报,其文字的产量,最令身为记者的我由衷佩服。...
——写在《燕山夜话》再版的时候《燕山夜话》终于再版了!一以告慰作者于地下。二以告慰广大关心此书的读者, 并为“三家村”冤案受到广泛株连的朋友们伸张正气。最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面历史 的镜子,照出了那一伙妄图拒杀此书的丑类们的卑鄙咀脸! 一九六一年,正当我国处在暂时经济困难时期,邓拓同志应《北京晚报》的要求, 遵照毛泽东同志倡导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提倡读书、丰富知识、开阔 眼界、振奋精神为宗旨,开设了《燕山夜话》专栏。如作者在第一集前的“两点说明” 中所讲的:“办此专栏,将努力做到,在某些方面适当地满足具有相当文化水平的工农 兵群众的要求。”在为合集写的“自序”中他又说:“我们生在这样伟大的时代,活动 在祖先血汗洒遍的燕山地区,我们一时一刻也不应该放松努力,要学习得更好,做得更 好,以期无愧于古人,亦无愧于后人!”在此之后,他又与吴晗、廖沫沙同志合作,...
╬ 博群E书吧 ebk8 ╬╬╬╬╬╬╬╬╬╬╬╬╬╬╬╬╬从多方面讲,心理控制术是一门研究自我完善的“原创科学”,我之所以这样说,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第一,马尔茨博士是认识并解释“自我意象”如何完全控制每个人实现目标的能力(或没有实现目标的能力)的第一位研究者和畅销书作家。第二,继马尔茨著作之后所有关于自我完善之作品、言辞、记载,都源于他的作品。不妨试着找找1960年至今一切有关成功或自我完善的图书(这些图书中既没有讨论自我意象问题,也没有涉及如何改善和运用自我意象的技巧,这些技巧主要包括心像、心理历练和精神放松),你会发现马尔茨的作品今天仍然那样重要。职业高尔夫球选手、运动商品专营商、教练和奥运全选手非常倚重而又相对稚嫩的运动心理学“学科”,也将其形成和发展极大归功于心理控制术,这一点已经得到不少人公认。...
金满慈夫人 目录: 一、我学打坐的经历 二、来函参学 三、日记批示 四、自叙 五、参禅日记续集 一、我学打坐的经历(代序) 有人说“性格造成命运”。我绝对附议此一说法。我认为有性格为因,外境为缘,因缘相会,一拍即合,于是注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不过我也相信命运是可以改造的,如果你真有香象过河的气魄。 我生于江南,长于北平,幼随父,叔宦游东北,抗战又随流亡人潮深入西南,最后又迁至台,可说是生不逢时,一生都在战乱之中。在我住过的地方,我爱的是青山绿水,竹篱茅舍,就是那晨鸡唱晓,夜半犬吠,都觉得是那么富于诗情画意。我最不喜欢的是摩天大厦,尤其最怕的是热门音乐,我不是靠掌声才活得有劲的人,在我看来,得意和失意都于我无所损益,我不是宿命论者,从不算命和看相,但我却相信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确实有它的道理。我不迷...
不必问英雄(自序)他是个身高1米82左右的男子,史书记载他样貌奇伟英俊。这个人曾在距今1800年前生活过,将足迹留在了山东、江西、湖北、四川、云南、陕西等地,几乎每一处都流传着有关他的故事。在那些故事里,他无一例外的忠贞、坚定、神机妙算。可以说,他是中华5000年历史里最有名的之一,其姓名事迹也在日本、韩国、朝鲜等国广泛流传。百余年前,当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时,为了使一些少数民族百姓更快地接受基督教,甚至宣扬他是上帝的大儿子,而耶稣是他弟弟,是上帝的小儿子。这个人在中国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1800年了,岁月留存下漫天繁星。 他——诸葛亮,是其中之一。 最开始,他只是个政治家,被同时代人比作三代时最有名的宰相“周公”与“伊尹”,后来他却成了个百战百胜的将帅、一个巧舌如簧的说客、一个通晓奇门的方士、一个呼风唤雨的道人,以至于鲁迅先生很不客气地用“妖”字来形容他:对诸葛...
作者简介 茅于轼,1929年生于南京。抗战时辗转于大后方,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以后20余年从事铁道机械机车车辆研究。7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运输经济、数理经济的研究。1984年从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1993年退休后现任民办的北京大则经济研究所所长。曾在北京经济学院、中国矿业学院研究生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院校教授经济学,任西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山东矿业学院兼职教授,并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哈佛大学从事经济学研究。先后担任亚洲开发银行、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顾问。现任国内外五种杂志的主编、顾问编辑和编委。1993年以后连续三届被选入美国 Marquis世界名人录和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世界名人。著有《择优分配原理—经...
张文苑 张星星作者前言第01章 扬城少年 第02章 西点学子 第03章 菲岛服役第04章 归国执教 第05章 欧战情报官 第06章 家居京华第07章 晋陕筑路 第08章 驻军津门 第09章 徐州受困第10章 蹉跎岁月 第11章 烽烟万里 第16章 厉兵秣马第17章 临危受命 第18章 兵败缅甸 第19章 闯出绝地第20章 纠纷迭起 第21章 印度练兵 第22章 云南整训第23章 卧薪尝胆 第24章 鏖战缅北 第25章 滇西反攻第26章 壮志难酬 第27章 悲愤辞世史迪威生平年表刚烈将军史迪威作者前言1944年10月19日,正当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约瑟夫·沃伦·史迪威上将雄心勃勃地准备接受对所有中国军队的指挥权时,美国总统罗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