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的聚会出版前言《传记文集》的初版于1933年问世。它由一些小品和片断组成,那是凯恩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写成的。最早的文章来源于《和平的经济后果》一文中最终被凯恩斯删去的部分。另外一些,包括关于博纳·劳、阿斯奎思和埃德温·蒙塔古的文章,是凯恩斯为《民族》周刊撰写的小短文和备注。其他的,包括“伟大的维利尔斯血缘”,关于温斯顿·丘吉尔的两个备注,把托洛茨基和把弗兰克·拉姆齐作为哲学家来写的文章都来源于凯恩斯所写的书评。而关于经济学家们的文章则几乎全部是登载于《经济学杂志》上的讣告,因为作为该杂志的编辑,凯恩斯感到有责任对那些过去时代的代表人物给以严肃的评价。1933年版中唯一的例外是他为马尔萨斯所写的文章,他1932年从事该文的写作,关于此文的书信往来在他众多函件中保留下来,印刷者根据这一手稿在1933年版中排印出来。...
樊高月序作者前言第01章 主教之子 第02章 从军校到郡团 第03章 初上战场第04章 吉星高照 第05章 坠入情网 第06章 驻防海外第07章 妻逝夫悲 第08章 敦刻尔克 第09章 自信的军长第10章 集团军司令 第11章 初战告捷 第12章 扭转乾坤第13章 横扫北非 第14章 进军意大利 第15章 “霸王”计划第16章 妙计成功 第17章 伟人之争 第18章 最后一战第19章 重建德国 第20章 参谋总长 第21章 国际战士第22章 桑榆暮景蒙哥马利序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在这场以法西斯轴心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为另一方的大战中,双方投入的兵力兵器之多、战场波及范围之广、作战模式之新、造成的损失之大、产生的影响之深远都是前所未有的。尽管...
《尘埃落定》(全本)作者:阿来 第一章 1.野画眉 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 母亲正在铜盆中洗手,她把一双白净修长的手浸泡在温暖的牛奶里,嘘嘘地喘着气,好像使双手漂亮是件十分累人的事情。她用手指叩叩铜盆边沿,随着一声响亮,盆中的牛奶上荡起细密的波纹,鼓荡起嗡嗡的回音在屋子里飞翔。 然后,她叫了一声桑吉卓玛。 侍女桑吉卓玛应声端着另一个铜盆走了进来。那盆牛奶给放到地上。母亲软软地叫道:"来呀,多多。"一条小狗从柜子下面咿咿晤晤地钻出来,先在地下翻一个跟斗,对着主子摇摇尾巴,这才把头埋进了铜盆里边。盆里的牛奶咽得它几乎喘不过气来。土司太太很喜欢听见这种自己少少一点爱,就把人淹得透不过气来的声音。她听着小狗喝奶时透不过气来的声音,在清水中洗手。一边洗,一边吩咐侍女卓玛,看看我她的儿子醒了没有。昨天,我有点发烧,母亲就...
引言 1977年7月5日,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的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发生了一场军事政变。巴基斯坦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年仅49岁的民选总理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领导的文宫政府被推翻。布托总理被捕下狱。 1979年4月4日凌晨,被巴基斯坦军法管制当局指控犯有谋杀罪的前总理佐·阿·布托,在拉瓦尔品第中央监狱被秘密绞死。消息传出,举世震惊。国际社会曾为挽救布托的生命作过多种努力力,人们都为巴基斯坦这正值盛年的杰出政治家在政治舞台上过早地消失感到惋惜。 随着佐·阿·布托总理的政府被推翻和布托先生离开人世,布托家族——这个活跃在巴基斯坦政治舞台上的历史久远的名门望族被从政治的巅峰上掀到了苦难的谷底。佐·阿·布托的遗孀努斯拉特·布托夫人和长女贝娜齐尔·布托小姐遭到政治迫害,经历了无数次的被捕、拘留、监禁和软禁,先后离开祖国,流亡国外,布托家族在巴基斯坦的政治舞台上似乎正在漫漫地消失。...
世间男女,都盼望自己的婚姻美满。成功的婚姻不仅使人感到莫大的幸福,更是一股无形的精神力量;同时也是一种很具体、很强大的助力,给人在家庭以外的各个方面以有力的支持,帮助人在事业上谋取成功。 然而,在社会剧变、人心叵测的今天,婚姻关系显得格外脆弱,一不小心,原本美好的姻缘也许就会受到伤害。糟糕的夫妻关系不仅仅造成“后院起火”,而且还会辐射到家庭以外的事业和人际关系中,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 婚姻是人生的一条漫长道路,幸福快乐的婚姻生活是每一个人所希冀的,那么怎样才能把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呢? 婚姻之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中途难免会碰到险滩、旋涡、大浪,关键在于我们要时时努力地掌好舵,有一往无前的信心、勇气与耐心。...
接培拄 著序作者前言第01章 武士之后 第02章 初露锋芒 第03章 海外游历第04章 航空之路(一) 第05章 “伦敦之鹫” 第06章 航空之路(二)第07章 海军次长 第08章 三国同盟 第09章 临战升迁第10章 赶乘战车 第11章 风云际会 第12章 开战决定第13章 潜伏珍珠港 第14章 “攀登新高山” 第15章 虎!虎!虎!第16章 菲岛迷雾 第17章 马来风云 第18章 所向无敌第19章 空袭东京 第20章 浪涌珊瑚海 第21章 兵败中途岛第22章 再赌瓜岛 第23章 命丧“复仇”山本五十六年表战争赌徒山本五十六序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在这场以法西斯轴心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为另一方的大战中,双方投入的兵力兵器之多、战场波及范围...
李镇西序言(1)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曾经风光一时的澳柯玛空调在做广告宣传时这样说。 “做最好的自己!”我多次这样对学生说。 “做最好的教师!”现在,我这样对自己说。 几个说法矛盾吗?我认为不矛盾。 “最好”是相对的,因为这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好”其实就是“更好”;但是,理直气壮地提出“做最好的自己”,则表明了一种更高的人生和事业的标杆,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 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这里的“自己”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张三李四;而 具体的张三李四都是有具体职业的,因此,“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第1章 家庭1899年5月8日,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出生于维也纳,当时的维也纳纷争不已,维也纳人几乎对所有事情的前景都持不同的看法。犹太复国主义政治运动的创始人西奥多·赫茨尔就是维也纳人,而希特勒也出生在这座城市。维也纳长期以来,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后来成为奥地利帝国的首都,1867年,它又成为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是日耳曼语世界的文化中心,它也是整个世界的音乐之都———贝多芬、莫札特、海顿、舒伯特都曾在这个城市生活和作曲。哈耶克的父亲奥古斯特?穴哈耶克用了他中间的名字?雪于1871年出生在维也纳。奥古斯特是一位市卫生局雇佣的医生,但他真正的兴趣是植物学,关于这一学科,他写作了大量专着。奥古斯特·冯·哈耶克也是维也纳大学的一位兼职植物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