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排行榜:/top.html中国农村半个世纪的改革变迁:世道 作者:李祝尧 头麦收的时候,石大夯和韩天寿到县城参加了县委召开的全县第二次互助组长代表大会。在会上,县委副书记梁才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号召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还从河北省饶阳县请来全国劳动模范、五公村党支部书记兼农业社社长耿长锁作了苏联见闻报告,第二天去就参观耿长锁办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天不亮,石大夯就把大家揪起来。吃过早饭,听哨子一响,爬上汽车就出发了。来五公参观拖拉机耕地的人很多,像赶庙会看稀罕似的,把那拖拉机围了个风雨不透。石大夯挤在最前面,一会儿摸摸拖拉机机身,一会儿摸摸铧犁片子,羡慕得不住地咂嘴。站在一旁的五区党委书记杨旭问他:“大夯,你也想买一台?”...
现在,我们看到,在昏沉幽暗的光芒中,一幅全身披挂的画像凸现出来——这是奥托。冯。俾斯麦,注定只是奥托。冯。俾斯麦。 在最后的那些年间,党派的偏见、怨恨、仇视始终围绕着他,他的一副威武刚强的外表却怎么也掩饰不了他的忧郁、失意。 俾斯麦在世的时候,很少有人会爱他;因为他很少去爱别人。在他死去之后,人们对他并没有多少怀念之情,只是为他塑了一座石像,冷冷清清地站在一处并不繁华的场所。他的目光肃穆地盯着前方,面部毫无表情,这使人们难以对他的内心世界做出合情合理的诠释。 历史人物常常是有机的统一体,性格构成比较繁杂。我们不必用学院方法,不需要许多注解,我们认为今天有必要把这种人物绘出具体形象,作为世人的榜样或警告。在我们这个社会中,人与政客是分不开的,情感与行为是互相关联的,公与私总是如影随形,美术家若能真正认真对待他的作品,他必须要从多个角度了解他的创作对象。...
【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著者:[美]罗伯特·劳伦斯·库恩【目录提纲】引言 江泽民的经历第一部分 根基 1926-1989年第1章 1926-1943年“我的背景就是我的家庭”第2章 1943-1947年“我是一个爱国者”第3章 1947-1955年“我是工程师”第4章 1955-1962年“我爱才”第5章 1962-1976年“史无前例的破坏时期”第6章 1976-1985年“在工作中学习是我的习惯”第7章 1985-1986年“少说多干”第8章 1986-1989年“我怎么会不知道呢?”第二部分 领导地位 1989-1996年第9章 1989年1月-5月“准备作长期斗争”第10章 1989年5月-6月“我深感担子很重”第11章 1989年7月-12月“人非圣贤”...
1.童年的追忆一、先辈和家庭 “与我有着相同血缘的人……都曾经激励过我…… 假如我成为失败者,我会令我的祖先蒙羞。” 1913年7月11日,乔治·S·巴顿的日记 这是有关我的一些事实、数字和事件。我希望我的生活能够充实而辉煌,但我担心能否实现我的梦想。 姓名:乔治·史密斯·巴顿。 1885年11月11日我出生在加利福尼亚圣加布利埃尔的家中,我出生在妈妈出生的那个屋子。 这所房子是我的外祖父本杰明·戴维斯·威尔逊在大约1830年建的。这儿曾经有他的牧场。当他的牧群沿着河谷顺着高山来到丘陵,从雷得兰向洛杉矶向下延伸时,他就住在这儿,不像后来的许多人通过政府授予的形式得到牧场那样,我的外祖父买下了这片牧场。...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 震旦清信士胜观江妙煦 遗著附:金刚经校勘记(本讲义以再版补足之本,与江居士亲笔原稿,覆校重刊。) 蒋叙 金刚经讲义,为江味农居士之遗著。此著在居士生前,既因病魔时扰,未克写定。殁后,又因种种障碍,几至佚失。是岂无上甚深之秘机,未可轻易宣露,抑众生福薄,未能仰契大法耶。否则何以魔障重重,若是之甚也。余与居士缔交二十余年,知其一生持诵金刚经,独具心得。甲戌之夏,向之启请,讲述大意。余就记忆所及者,归而录之。居士喟然曰:竹本虚心是我师。君字以竹,而虚心若此,可谓名副其实。与其略讲,不如为君详谈。而省心莲社同人,闻知此事,要求公开。遂移座社中正式宣讲,规定每周二次。晚间升座,听者恒数十人。余亦即席笔记,翌日,缮呈居士改正。数月后,居士以改正费力,不若自写。遂于每讲前一日,撰数千字,畀余抄录。余虽仍有笔记,乃无暇整...
一 乌泥湖的地理环境 在我的印象中,乌泥湖位于汉口的西北方向。 我想问挝我公公,只是这时的他已经九十多岁了,他不会记得究竟是汉口东北部还是西北部有一个名叫乌泥湖的地方。于是我想,我的直觉毕竟不如编书的学者可靠,所以,便依了书中所说,让乌泥湖在汉口的东北方向。 乌泥湖应该算是汉口著名的后湖的一个部分。后湖并不是一个湖,而是一群湖泊的名字。其实往更远一点的年代说,汉口当年都是沼泽和水泊。乌泥湖想必就是这些水泊中的一个。 一个被我们称为郗婆婆的老人总是说,她的爷乙以前告诉她,这湖下面的泥乌黑乌黑的,像煤一样,所以就叫乌泥湖。但湖里的水却是极清亮的,里面的青鱼尤其肥硕。每年冬天,都有好多渔人前来捞青鱼,说是乌泥湖青鱼腌制以后,肉色嫩白,极是好吃。后来汉口慢慢成为了繁华都市,人也越来越多。人们与水争地,湖泊便渐渐地干了。乌泥湖在人水相争中落败下来,成为一片长满...
前页目录末世官僚的「片刻为王」心态 前苏联艺术家莉季娅沙图诺夫斯卡娅是苏联最高法院副院长彼科拉西克夫的养女,因此她长期居住在克里姆林宫之中,对苏联统治阶层的生活状况了如指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她作为犹太人移居以色列,后来出版了一本小书《克里姆林宫内幕》。 当时,沙图诺夫斯卡娅的左邻右舍不是将军就是部长,她冷眼观察到了这些高高在上的苏联神秘阶层的日常生活。二战之后,尽管百废待兴,但特权阶层的奢侈生活却并没有受到节制。沙图诺夫斯卡娅描写了一位跟她关系密切的部长的家庭生活:部长配有两辆小汽车,两位司机,一辆为部长服务,一辆为其家人使用。部长的月薪是教授的六到七倍,是工程师、医生和熟练工人的二十到二十五倍。同时,部长每月还能得到一个数额相当惊人的「红包」,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部长在郊外拥有漂亮的别墅,还配有一个女厨师、一个女佣人和一个花匠。那么,高薪是否就能实现...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们讲三国。说起三国,我们就会想起著名的赤壁之战,而说起赤壁之战,我们就会想起苏东坡那首著名的《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东坡这首词写得可真是大气磅礴,它使我们想到三国时代的英雄气概、浪漫情怀。苏东坡这首词是他47岁的时候在湖北黄州赤壁所写,黄州赤壁不是三国周郎赤壁,这一点苏东坡是知道的,因此他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也就是有人这么说。但他还是写了这首词,因为当他站在黄州赤壁岸边,看着那万里长江滚滚东流水的时候,他没法不想到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一) 大江东去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们讲三国。说起三国,我们就会想起著名的赤壁之战,而说起赤壁之战,我们就会想起苏东坡那首著名的《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东坡这首词写得可真是大气磅礴,它使我们想到三国时代的英雄气概、浪漫情怀。苏东坡这首词是他47岁的时候在湖北黄州赤壁所写,黄州赤壁不是三国周郎赤壁,这一点苏东坡是知道的,因此他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也就是有人这么说。但他还是写了这首词,因为当他站在黄州赤壁岸边,看着那万里长江滚滚东流水的时候,他没法不想到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第一章 艺妓世家 董旻坐在船头吹了三个晚上的笛子,什么事也不做。一年前,他也是在这条画舫上连续吹了三个晚上的笛子,勾动了艺妓陈大娘的心。他依稀记得笛声擦着秦淮河的波光柳影飘然远去的如幻心境。此刻,陈大娘躺在舱中忍受着临盆前的痛楚和兴奋,两个养女在两侧用扇子驱赶着暑气和香料燃烧之后的微烟。只有大脚单妈忙进忙出,用七八丈红绸和一百二十支红烛将整条船搞得分外耀眼。 时近半夜,一袭花轿送来了产婆。这个产婆远近闻名,不知接生了多少王孙贵子与穷种贱根。她刚跨下轿子,就听得舱中传来婴儿的啼哭,慌乱中操着一柄剪刀叫了一声“快”就朝舱内挤去。红绸发出撕裂的细弱声响。董旻的笛声也在此刻嘎然而止。他像所有初为人父的男子一样急于知道是男孩还是女孩。结果是个女孩,他盯着手边的一小碗酒看了看,说:...
第一章、巅峰之上(1) 筑东阳 帝啊,你站在巅峰上,前出一步就是悬崖,可你却仰望上苍,俯瞰大地,口中喃喃与天神说话.白云从你翻卷的衣袂边飘过,你的身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就像在飞翔. "你听,大地和我的心都在抖动.我想背负着六只神鹰的翅膀,背负着阳光,飞向东海藐姑射之山见《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那里有神仙居住,那里的人 们长生不老,没有死亡的恐惧和痛苦." 从山顶到山脚,无数黑压压的蚂蚁蠕动着,那是帝国的大臣们在哭泣: "万万不可啊,皇上,万万不可啊,您身负着祖先的江山社稷,身负着亿兆人民的安危,不可轻动,不可妄试啊." 帝懒洋洋地笑了,嘴角挂着轻蔑,声音低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