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家兄弟
|热度
158
|
传记
| 上传:
两块 |更新时间:2017-03-16
关于香椿树街的故事,已经被我老家的人传奇化了。在南方,有许多这样的街道,狭窄、肮脏,有着坑坑洼洼的麻石路面,谁要是站在临街或者傍河的窗子边,可以窥见家家户户挂在槽下的腊肉,晾晒的衣物,窥见室内坐在饭桌前吃饭的人以及他们一整天的活动。所以我要说的也许不是故事而是某种南方的生活。如此而已。 舒工和舒农是兄弟俩。 涵丽和涵贞是姐妹俩。 而且他们住在同一栋房子里。香椿树街十八号。十八号是发黑的老楼,上下两层。舒家住楼下,林家住楼上。他们是邻居。十八号的房顶是平的,苫一层黑铁皮。那房顶上伏着一只猫,这是十五年前我站在桥头眺望时留下的印象。...
一九八六年
|热度
329
|
传记
| 上传:
片片 |更新时间:2017-03-16
多年前,一个循规蹈矩的中学历史教师突然失踪。扔下了年轻的妻子和三岁的女儿。从此他销声匿迹了。经过了动荡不安的几年,他的妻子内心也就风平浪静。于是在一个枯燥的星期天里她改嫁他人。女儿也换了姓名。那是因为女儿原先的姓名与过去紧密相连。然后又过了十多年,如今她们离那段苦难越来越远了,她们平静地生活。那往事已经烟消云散无法唤回。当时突然失踪的人不只是她丈夫一个。但是“文革”结束以后,一些失踪者的家属陆续得到了亲人的确切消息,尽管得到的都是死讯。惟有她一直没有得到。她只是听说丈夫在被抓去的那个夜晚突然失踪了,仅此而已。告诉她这些的是一个商店的售货员,这人是当初那一群闯进来的红卫兵中的一个。他说:“我们没有打他,只是把他带到学校办公室,让他写交待材料,也没有派人看守他,可第二天发现他没了。”她记得丈夫被带走的翌日清晨,那一群红卫兵又闯了进来,是来搜查她的丈夫。那售货员还...
- Page 2-华罗庚- Page 3-从杂货店的徒工到世界第一流的数学家,华罗庚一生几经磨难,始终没有停止在数学王国里的勤奋探索。他怀揣初中毕业文凭,却昂然走上欧美名牌大学的讲坛,成为令世人仰慕的一代大师。他那传奇般的曲折经历,留给后人无尽的启示。一、不幸中的大幸公元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这里土地肥沃,盛产蚕丝。华罗庚的父亲华老祥,在城里清河桥边开了一间名叫“乾生泰”的小杂货铺,每年逢春蚕结茧之际,代人收购蚕丝,平时卖些棉花、针头线脑、香烟火柴之类的东西,收入微薄。华老祥40岁才抱上儿子,自然视如珍...
地窖
|热度
64
|
传记
| 上传:
西门在线 |更新时间:2017-03-16
一 从公社大院的蓝砖围墙上翻过去,就跳进派出所的小院;从派出所用红砖砌成不久的新围墙上再翻过去,噗通一声跌进供销社的杂院;从供销社的土打围墙上翻过去,他就钻进河西村鸡肠子似的村巷了。 他连续翻越三道围墙,不敢怠慢,甚至连喘一口大气的时间也不敢耽误,拔腿就跑。黑暗里瞅不清路面,他脚下一滑,跌了一跤,大概是踩到一泡猪屎或是一洼牛尿上头了。他不敢抚伤惜疼,爬起来挣扎着再往前跑,一直跑过河西村肮脏的村巷,跑下村北的河滩稻地里来了。 复种过冬小麦的一畦一畦稻田里,秋天收割稻子时留下的太高的稻茬子冻得梆唧唧硬,他磕磕绊绊抬高脚步,免得再次绊倒,跑过三四畦稻地,就遇到一条宽大的水渠。水渠干涸了。水草枯死了。渠岸可以隐蔽下半截腿脚,渠岸上两排稠密的杨树和柳树粗大的树杆正是最好的遮掩,他顺着水渠跑啊跑,踩踏得渠底的枯草和落叶嚓嚓嚓响,他感到上气接不住下气。头晕眼花,喉咙里直...
- Page 2-李约瑟是英国著名的中国学学者,是一位著名的英国科学家,他的大半生致力于研究中国文化遗产。他的名著 《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Civilization in China)在全世界享有盛誉,自出版以来,就被学术界中对于比较社会学(特别对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医学)感兴趣的学者所熟悉、学习和引用。这部书被誉为20世纪最突出的汉学著作。但是人们简直不会相信,著有这样一部名著的作者既不是专业汉学家,也不是专业科学史家,而是一位颇有成就的生物化学家。他之所以致力于研究中国科学史,一方面是出自兴趣,但更重要的是他要使全世界人民对中国人民所取得的成就作出正确评价,消除历史偏见。...
- Page 2-竺可桢 (1890~1974年)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是中国现代气象科学、地理科学的奠基人和一代宗师。一、故乡、童年、求学“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滔尽英雄”。浩渺的江水在东海之滨渐渐缓冲,江中泥沙沉淀成肥沃的长江三角洲。祖先们的辛勤耕耘,使之成为鱼米之乡。三角洲的南部,一条江迂回东流,与长江交汇处的一段就是以潮汐奇观闻名于世的钱塘江,江南岸即是浙江省的宁绍平原。从地图上看,宁绍平原恰似一条走廊,东有宁波,西有绍兴,历史悠久。龙门山、会稽山、四明山、天台山连绵起伏,是它的筋骨;浦阳江、曹娥江、甬江,纵横交错,是它的身脉,在这山明水秀之乡,曾经有过...
本书由中国文学论坛:zgwxbbs 【夜灵澈】整理发布!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和论坛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师傅越来越幽默莫言离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还差一个月的时候,在市农机修造厂工作了四十三年的丁十口下了岗。十放到口里是个田字,丁也是精壮男子的意思,一个精壮男子有了田,不愁过不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这是他的身为农民的爹给他取名时的美好愿望。但命运没让了十口有田,却让他进工厂当了工人,过上了远比农民幸福的生活。他对给自己带来幸福的社会感恩戴德,仿佛只有拚命干活才能报答。几十年下来,过度的体力劳动累弯了他的腰,虽然还不到六十岁,但看上去,足有七十还要挂零头...
- Page 2-路易·巴斯德 (公元1822——1895年)是19世纪中叶到末叶的法国著名科学家。他一生从事于科学上的各项研究,神奇地完成了化学和生物学上许多重大工作,创建了近代微生物学,率先向微生物发起了进攻,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福祉。巴斯德一生都在努力帮助或解救别人的痛苦和困难。他具有一颗拯救苦难人类的爱心,被誉为“爱的科学家”。一、勤奋求学的时代1822年12月27日,巴斯德生于法国的多尔。他的曾祖父克洛德·艾蒂安·巴斯德是德雷西埃伯爵家的农奴,父亲让·约瑟夫·巴斯德是一位制革工人,母亲让娜·艾蒂安内特也没受过什么教育。小巴斯德有一个姐姐和两...
永远的邓小平
|热度
251
|
传记
| 上传:
双曲线 |更新时间:2017-03-16
北京景山后街的一条普通胡同 这是北京景山后街上一条普通的胡同。胡同里靠墙根的地方,顺溜儿停放着一些私家的轿车,胡同里偶尔有些行人走过。 深秋的暖阳透过胡同尽头的那些老榆树,把一缕缕阳光洒在宁静的地面上。 邓小平的家是 1977 年搬来的,这以后他们就一直住在这里。 这条胡同是邓小平生前出出进进必须经过的。 顺着胡同往里走,走到头向右一拐, 两扇铁门里是一个温馨的家园。 这是一个两进的院子,灰砖灰瓦,从外表看没有什么特别的。外面的院子是秘书们办公的地方,还住着警卫、司机和其他办公人员。邓小平和家人住在里面的院子里。过了门廊,走过一道门,里面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大院子。 50 米宽, 40 米长,面积大约 2000 平方米。 院子里种满了树,种满了草,还种了一些花。 1977 年,“三落三起”的邓小平第三次复出时曾经说过,他还要干 20 年。 从那以后,他一直在这个院子里辛勤地耕耘着,用他的全部智慧和...
- Page 2-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李 四 光石 蔷 编著提起中国的石油,人们就会把它和李四光联系在一起。这位独具慧眼的科学家,敢于向欧美地质权威挑战,运用他所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指导地质勘探队,在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找到了珍贵的石油,为开发祖国的地下宝藏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Page 3-一、求学与救国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889年生于湖北省黄冈县回龙镇,父亲李卓侯是一位在破庙里教私塾的穷秀才,仲揆兄弟姐妹共6人,祖传的3亩地和父亲教...
- Page 2-阿尔乔姆·伊万诺维奇·米高扬,前苏联著名的飞机设计师,科学院院士。他酷爱航空事业,毕生致力于新式飞机的设计,他一生中设计了多种飞机,在设计过程中不断探索,勇于实践,终以设计米格式歼击机而闻名于世。一、多彩的少年时代1905年8月,著名的飞机设计师阿尔乔姆·伊万诺维奇·米高扬出生在阿拉韦尔季市郊的萨纳英村,该市位于埃里温和第比利斯之间,它是亚美尼亚采铜工业的中心城市之一。阿·伊·米高扬的父亲奥瓦涅斯·米高扬是炼铜厂的工人,他的木匠手艺在当地颇有名气。阿尔乔姆的母亲塔利达·奥塔罗夫娜是缝补工,阿尔乔...
- Page 2-一、贝采里乌斯的生平在瑞典林彻平地区附近,有一座美丽的小村庄,名叫威菲松达。在它的周围是广饶的田野,一条小河潺潺流过村庄的南面。1779年8月20日,琼斯·雅各布·贝采里乌斯就诞生在这个村庄里。小贝采里乌斯的父母都是农民。在他4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了,母亲带着他和2岁的妹妹改嫁给了一位心地善良的牧师。两年以后,贝采里乌斯的母亲也去世了。幸运的是,自己已经有5个儿女的继父对兄妹俩就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对他们进行培养,教育。牧师并不富有,但不久他仍然尽力筹措了相当大的一笔钱,为7个孩子请了一位博学的家庭教师。...
名医梁有志传奇都说孪生兄弟长得一个样,有好几出古典洋剧就是描写孪生兄(姐)弟(妹)长得像得别人分不清,连情人也分不清的故事的。可小黑与小白这双伴儿之间,却毫无共同之处。小黑一出生就黑,显得瓷实,小眼睛,肉眼泡,哭起来像吹喇叭——哇、哇、哇,几里地外就能听见。小白一落地就白,秀气,大眼睛只有黑眼珠,哭起来像小猫——喵、喵,曲里拐弯,讲究旋律。小白的黑眼珠令父母和父母的父母不安。太灵,没过满月就知道盯着人看,知道眨摩眼,眼珠也太亮。刚生下来两周,一次哭着要奶吃的时候小嘴摩念着竟发出了姆——妈——妈——姆的声音。还有一次孩子发烧,爸爸说给化点小药儿吃,孩子出声道——不——哇。...
- Page 2-欧内斯特·卢瑟福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出生于新西兰,在这个大洋洲的岛国长大,又在英国从事学习和研究。他生活在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物理学发生革命性变革的时代。他是这个时代勇于进取的开路先锋之一。他在原子核物理学的研究方面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在卢瑟福之前,原子的概念经过了漫长的古代时期和他之前的近代时期。古代哲学家认为,原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物质单元。19世纪末,近代科学家已通过各种各样的物理和化学的分析研究,形成了关于原子的科学的初步概念。人们知道了电子在原子中的存在,但原子内部情形如何,一直无法解答。卢瑟福通过实验证实了原子核的存在。他所建立的原子的核模型,为原子核物理学最终确立迈出...
- Page 2-莱特兄弟- Page 3-序自古以来,人类就一直在幻想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飞翔,在中国、希腊、埃及和亚洲西部古国都流传着许许多多关于人类渴望征服天空的美好故事。中国古代神话和传说中的“嫦娥飞天奔月”、“七仙女九天下凡”;《天方夜谭》神话故事里的王子霍生不惜重金购买了一块小飞毯,人坐在上面可以神游四方,等等,表达了人类对飞行的向往。公元1495年,意大利的莱纳尔德·达·芬奇研究了鸟的飞翔,并模仿设计了飞机,他设计的是一种“单人扑翼飞行器”,通过机械扛杆的作用,不光用手,而且还可用脚扑动翅膀。...
- Page 2-一、哥白尼以前的天文学长夜天空,繁星点点,构成一幅光辉灿烂的图画,在人们眼前缓慢地浮动、经过长期实践,我们的祖先早就意识到,天象的种种变化,和生产活动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并且积累了丰富的天文知识。在以农业为主的古代社会里,要搞好农业生产,必须正确地掌握四时运行的规律,精确地测定年、月的长度。而要做到这些又必须对天象进行定期的观察和记录。这样,就促使我们的祖先对天文现象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远在传说中的尧舜时代(前2300—前2200),我国的劳动人民就注意到每天黄昏时,在南方天空分别看到鸟、火、虚、昴等四宿的出现,以之为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