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第一章 阿里阿德理·奥列弗夫人在朋友朱迪思·巴特勒家作客。一天德雷克夫人家准备给村里的孩子们开个晚会,奥列弗夫人便跟朋友一道前去帮忙。 德雷克夫人家热闹非凡。女人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进进出出地搬着椅子、小桌子、花瓶什么的。还搬来许多老南瓜,有条不紊地放在选定的位置上。 今天要举行的是万圣节前夜晚会,邀请了一群十至十七岁的孩子作客。奥列弗夫人避开人群,背靠着一处空墙壁,她捧起一只大南瓜左瞧瞧右瞧瞧—— “我上一回见到南瓜,”她说,一边用手拢了拢散落在前额的白发,“还是在美国。那是去年的事啦,有上千个,满屋子都是。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多南瓜。说真的,”她若有所思地又加上两句,“我从来分不清南瓜和葫芦,这是南瓜还是葫芦呢?”...
《神的邏輯·人的魔法》作者: 西澤保彥译者: 陳惠莉出版社: 尖端出版年: 2007年10月05日录入:红晓微校对:斯塔曼姆本文转载自:推理之门 tuili转载请保留以上相关信息,谢谢。 耶和华阿,你曾劝导我,我也听了你的劝导。 ——旧约圣经《耶利米书》第20章第7节 我们在海边小屋踯躅有如梦呓/周遭海女以红褐海草编成花环来饰丽/直到人声把我们惊醒,而后窒息死去。 ——T·S·艾略特《普鲁夫洛夫恋歌》 第一章 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我觉得梦境的内容……有点恐怖。但是,该怎么说呢?整体来说有一种滑稽的感觉,总之就是很奇怪。 梦的内容是这样的,我发现我自己正要被带进一个让人感觉不舒服的房子当中。我明明记得一开始是在自己家附近被爸爸 跟妈妈牵着走的。然而在不知不觉当中,爸妈却被一对陌生的男女所取代。他们的眼神好冷、好冷,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就这样俯视着我。我想他们的年纪应该和爸爸...
ABC谋杀案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陈晓东 译序言第01章 第一封信第02章 不是来自黑斯廷斯个人的叙述第03章 安德沃尔第04章 阿谢尔太太第05章 玛丽.德劳尔第06章 犯罪现场第07章 帕特里奇先生和里德尔先生第08章 第二封信第09章 海滨贝克斯希尔谋杀案第10章 巴纳德一家第11章 梅甘·巴纳德第12章 唐纳德·弗雷泽第13章 第三封信第14章 卡迈克尔·克拉克爵士第15章 (并非选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16章 标记时间第17章 波洛发表演讲第18章 途径瑞典第19章 克拉克女勋爵第20章 对凶手的描述第21章 (并非选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22章 九月十一日,唐克斯特第23章 (并非选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24章 (并非选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
《墓煞》作者:芥子居墓煞·总纲·楔子挖坟刨墓这勾当,最是有损阴德,甚至会祸及子孙后代。凡操此业者,必定八字硬如金石,不事鬼神之属,且才智过人,身手了得。兼有分金定穴之术,相看天象坤舆之能,才能夜入孤坟,探尸取物。自黄帝遗民,以至袁世凯逊位,每朝天子甫一坐上龙椅,便竭天下财力以充地宫,所谓“事死如事生”,妄图在阴间也作威作福,驱鬼使奉天子,鞭魂灵供驱策。这些深藏于古冢地宫的财宝,便只带出一件半件,后半生也足以衣食无忧了。因此,民间倒斗之人,多是以取墓中财物为要。话说这东汉末年黄巾军作乱,曹操开官方倒斗之先河,于军中设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之职,专门盗掘藏宝诸陵,得金玉财物以充军饷。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一身绝艺,传至民间,后世又有搬山道人、卸岭力士扬名立万,各领一时风骚。时至满清末年,搬山卸岭发丘三门,已渐势微,只余得数名摸金校尉,还操着祖宗旧业,孤冢荒坟钉尸弹墨,进...
车轮不断转动所奏出的低沈音调,以及辗过轨道接缝时所发出咕咚,咕咚的单调节奏,使人不知不觉地昏昏欲睡。 “竟然迷迷糊糊睡着了……。”片山自言自语地说。 因为睡在极为狭窄的上铺,不得不弯曲身子仰着。看看手表,已经快要半夜一点了。现在到哪里了?记得十一点多时在广岛站停过……。应该已过了冈山吧! 因为上铺会摇晃,所以片山不欢欢。已是年近三十的男人,并且,在警视厅搜查课里担任刑警一职,若是敏感得连在卧铺车里都不能入睡,实在不是可以夸耀的事。然而,本性这种东西,并非光靠意志就可以控制得了的,所以片山常自认为身为刑警一职是错误的。 “干脆睡了吧。” 片山哺喃自语地将枕头边的灯熄掉,别扭地试着将腿伸直。卧铺为什么做得如此窄小呢?片山身高将近一百八十公分,长得一副略带女性温和气质的娃娃脸。...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第一章 阿里阿德理·奥列弗夫人在朋友朱迪思·巴特勒家作客。一天德雷克夫人家准备给村里的孩子们开个晚会,奥列弗夫人便跟朋友一道前去帮忙。 德雷克夫人家热闹非凡.女人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进进出出地搬着椅子、小桌子、花瓶什么的.还搬来许多老南瓜,有条不紊地放在选定的位置上。 今天要举行的是万圣节前夜晚会,邀请了一群十至十七岁的孩子作客。 奥列弗夫人避开人群,背靠着一处空墙壁,她捧起一只大南瓜左瞧瞧右瞧瞧“我上一回见到南瓜,”她说.一边用手拢了拢散落在前颔的白发,“还是在美国。那是去年的事啦,有上千个,满屋子都是。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多南瓜。说真的,”她若有所思地又加上两句,“我从来分不清南瓜和葫芦,这是南瓜还是葫芦呢?”...
小说排行榜:/top.aspx放学后 作者:东野圭吾解说——黄钧浩 当时东野圭吾才只有二十七岁,年纪轻轻就已应征过三次乱步奖。前两次都落空,第三次终于跃登龙门。他是属于“进步型”的作家,后来的作品之水准很少低于以前的作品,与一些初期了了后未必佳的“退步型”作家正好相反。因此许多人都说,他是一位注重品质、认真写作而可以信赖的作者。第一章 第一节九月十日,星期二的放学后。头顶上方传来“砰”的一声,我反射动作的抬起头,见到三楼窗户丢出某黑色物体,正好在我的上方,我慌忙避开。黑色物体落在我刚才站的地点后,破碎了。那是天竺葵的盆栽!那时放学后,我走在教室大楼旁时发生的事。不知从何处飘来的钢琴声。我呆然凝视那破碎的陶盆,一瞬,无法理解发生什么事,直到腋下的汗珠沿手臂滴落,我才忽然清醒过来。...
展望塔的杀人一京滨东北线有一个车站叫王子站,车站旁边有个公园叫飞鸟山公园。每到春天,来飞鸟山公园看樱花的人络绎不绝。可是,昭和六十二年三月五日这天,由于连续下了三天冷雨,樱花还没开,再加上风很大,公园里连个人影都没有。公园的一角,有一个看得见王子站的高台,高台上有一座展望塔。那是一个圆筒形的建筑物,坐电梯可以到顶部的展望台去。展望台也是圆形的,中央部分是电梯、小卖部和洗手间,周围一圈摆着钢制的桌子和椅子。别看设备简陋,这个展望台二十分钟自转一圈。你要是在小卖部买一杯咖啡,坐在钢制的椅子上慢慢喝,不动地方就可以转上三百六十度,欣赏飞鸟山周围的风景。这天是星期四,冷雨还在不停地下。上午十点半左右,展望台上那么多的钢制椅子上,只坐着两个四十来岁的中年妇女。...
又名: チルドレン作者: 伊坂幸太郎译者: 杜信彰副标题: 伊坂幸太郎作品集05录入: kratti目录:01银行Bank02孩子们Children03猎犬Retriever04孩子们ⅡChildrenⅡ05内在IN01银行BankJUNK·垃圾鸭居心想:说真的,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双手被反绑,双脚也以跪坐的姿势被绳子绑住。更糟糕的是,尽管双眼没有被蒙住,脸上却多了个很容易在祭典时买到的塑胶制面具。稍加想象就知道这是某个动画角色的面具,只是无从判断这个角色到底叫什么名字就是了。抢匪也为其他人质戴上面具,气氛早已超越了滑稽的境界,诡异无比。和被银行抢匪抓起来当人质一事比起来,更令鸭居感到可怕的是他都已经是个大学生了,却要被迫戴上这种幼稚的东西。...
曾经远渡重洋到过印度的波特少校扯扯手上的报纸,清清喉咙。大家都赶快躲开他的眼光,可是没有用。“《泰晤士报》上登了戈登·柯罗德的讣闻,”他说,“当然说得很含蓄——‘十月五日死于空袭’。连地址都没写。老实说吧,那地方就在寒舍转角,坎普顿山丘上那些大宅子之一。说起来我可真吃了一惊,各位都知道,我是民防队队员,柯罗德才从美国回来没多久,出去办政府采购什么的,没想到在那边娶了老婆,是个年轻的小寡妇——小得可以当他女儿,叫安得海太太。其实我在奈及利亚就认识她丈夫了。”波特少校顿了顿,可是好像谁都没兴趣,也没人要求他往下说。很多人都把报纸拿得高高地挡着脸,可是这并没使波特少校泄气。他老是有很长很长的故事可说,主角却都是些无名小卒。...
正文 第1节:引子 ( 本章字数:1065 更新时间:2009-7-17 13:05:23) 引子 我住的房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应该算是一处“凶宅”。倒不是说这屋里死过人,或者发生过什么凶杀案,而是这周围的一片地区,时常会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怪事,比如人员失踪、车祸事故、目击UFO、没有发射源的“幽灵电台”,更有种种没有办法解释的神秘现象。好像是受到了某种诅咒,噩运始终纠缠着这一带的居民。在这里发生了一些骇人听闻的事件,在后面我会陆续讲到。 不过老百姓们往往是比较麻木的,他们看到别人家的天灾人祸,除了看热闹和幸灾乐祸之外,很少往事件的深处去想。他们没想过,为什么这一地区的死亡率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序章第一节 犯罪的现场 ——六月十二日(日) 凌晨三点钟 从昨天黄昏开始,就绵绵不断下着细雨,使得入夜后的街头湿答答的。 幽静住宅区尽头,某户住宅的一楼:屋内的灯光从一扇窗口流泄而出,浓稠的湿气里,有人正藏在暗处…… 宽广的西式房间内。 一对男女正在谈话。不对,那样子看起来不像在交谈。气氛似乎异常险恶。 男人站起来,走向女方,嘶哑的声音从他口中断断续续迸出。而女人则身穿一袭白睡袍,坐在一张茶色皮革长形躺椅上,冷冷注视着他。 男人表情因痉挛而更显得丑陋,额头油亮,双颊下垂。频频抖动下颚的他,不住用舌尖舔着厚唇,肥大的身躯慢慢走近白衣女人。 这时—— 双方已非常接近,他突然扑向她,而她——似乎没料到对方会有此一举——发出短促的悲鸣。窗口的玻璃微微震动了一下。...
作者:渡边淳一 回京都(1) 在站台上穿梭着的人们,没有人会知道, 这个年仅二十四岁、体态娇小、显得郁郁寡欢 的年轻女入,正在为一个小时后将要和下车的 男子偷救而浑身燥热…… 一 傍晚,有泽迪子从紫野的家里赶到新干线的京都车站时,时间是七点十分。虽说快过了四月中旬,白昼日渐延长,但一过七点,毕竟天色昏暗,车站前已开始闪烁着霓虹灯那光怪陆离的灯光。 迪子沿左边笔直地穿过站台,在检票口抬头望着列车的时刻表。 “光号71”特快列车到站时间是七点二十三分,还有十分钟。天己近夕。迪子看了看时间以后,在靠近检票口的玻璃墙边站着,眺望着京都街道的夜景,站前大楼非常简陋,远非新干线车站那么气派、时髦,与商店和霓虹灯相比,外观更是相形见绌。但是,迪子观望着的,不是那些建筑物。她目光朝着那边、思却在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