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部:莫名其妙的录音带 ( 本章字数:8611 更新时间:2009-10-30 12:36:31) 一个仲夏的中午,我由于进食过饱,有点昏然欲睡,躺在沙发上,在聆听着一卷十分奇特的录音带,录音带是一位职业十分奇特的人寄来的。 这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据他自称,全世界能干他这一行的,不过三十人。当然,滥竽充数的人不算,真正有专业水准的,只有三个人。 请各位记着这三个人的名字,在以下事态的发展之中,这三个人会分别出场,而且占有一定地位。 这三个人,两个职业,一个业余。 两个职业好手,一个是埃及人,姓名相当长,很古怪,也不好记,所以从略,只介绍他的绰号:“病毒”。滤过性病毒是一种极其微小的生物,要在高倍数的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它,小得可以通过滤纸,比一般的细菌和微生物更小。这个绰号之由来,和他的职业有关,指他能透过任何细小的隙缝。...
第一章 鸦巢屋萨特思韦特先生坐在鸦巢屋的露台上,看着屋主查尔斯·卡特赖特爵从海边爬上小路。鸦巢屋是一座漂亮的现代平房,木质结构不到一半,没有三角墙,没有三流建筑师爱不释手的多余累赘的设计。这是一幢简洁而坚固的白色建筑物。它看起来比实际的体积小得多。真是不可貌相。这房子的名声要归功于它的位置——居高临下,俯瞰整个鲁茅斯海港。露台由结实的回栏保护着。从露台的一角看过去,有一堵悬崖峭壁,直落海底。鸦巢屋离城里有一英里路程。这条路从内地过来,然后在海岸高处迂回盘旋。如果徒步跋涉,七分钟就可以走完查尔斯爵士此刻正在攀登的陡峭的渔夫小道。 查尔斯爵士是一个体格健壮、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他穿着一条灰色的法兰绒旧裤,上身套一件白色毛衣。他走起路来有点儿左右摇摆。还常常把双手半插在口袋里。十个观众有九个会说:“真像个退役的海军军官。他绝不会演错角色。”只...
我期待着向读者们保证,我能够确定在这些章节里相互关联的事件。如果我采用某种满怀诗意的禀赋来描述许多人物的思想和感受,是因为我相信我以相当合理的准确性把他们记录下来。我看还要补充,这些思想感受均经我朋友赫尔克里·波洛亲自“验证”过。总而言之,我认为,如果用太长的篇幅来描述一部分次要的私人关系,而这种关系是由一系列奇案所引起的,皆因为人性和个人因素从来不可忽视。赫尔克里·波洛就曾经以激烈的方式告诫我,浪漫倾情可能成为犯罪的副产品。一九三五年夏天,在南美的牧场停留了六个月之后,我返回到家中。那段时间我们过得挺艰苦的。同世人一样,我们亦蒙受世界性大萧条的影响。在英国我有许多事物要处理。我感觉到,这些事只有亲自过问,才能做得成功。我太太则留下来管理牧场。...
第一部罗斯玛丽--“我该如何驱除往事的记忆?”六个人都在想着罗斯玛丽,她已死去将近一周年……第一章一艾瑞丝·玛尔正在想着她的姐姐罗斯玛丽。在过去将近一年里,她极尽可能地试着把罗斯玛丽自脑海中抹去。她不想去记起。那太痛苦太恐怖了!那氰化钾中毒发蓝的脸孔,那痉挛紧缩的手指……那与前一天欢乐可爱的罗斯玛丽形成的强烈对比……呵,也许并不真的是欢乐。她得了流行性感冒变得沮丧、消沉……所有在侦讯时供出的一切.艾瑞丝自己曾强调这些,这些跟罗斯玛丽的自杀有关,不是吗?侦讯一结束之后,艾瑞丝立即想尽办法把整个事件从脑海中抹去。回忆又有什么用?忘掉吧,把整个恐怖的事件忘但是现在,他知道,她不得不回想,她不得不追忆起往事……仔细地追忆起任何似乎无关紧要的芝麻小事……昨天晚上跟乔治的一次不寻常的谈话,使得追忆成了必要的事。...
神秘房客作者:玛丽·贝洛克·朗蒂丝译者:陈秋美伦敦警方,即大名鼎鼎的苏格兰广场,前后出动数千名警察投入此案的侦破,然而一无所获此案从此成为百年悬案。本书导读祝大棣 在一八八八年八月三十一日至十一月九日间,伦敦东区(East End)曾连续发生五起谋杀事件,受害者全是沦落风尘的妓女,犯罪地点均在闹市区的暗角,案发时间多为深夜至凌晨之间。谋杀者既不为色也不谋财,受害者却个个被残忍地开膛剖肚。这个自称为“开膛手杰克”(Jack the Ripper)的杀人凶手更胆大妄为地投书警方,声称:“我最恨妓女,我将继续把她们开膛剖肚!”消息传开,整个英伦社会为之震惊,伦敦市民人人自危,女子夜间更不敢轻易出门。...
1 1月3日。 正午驶离新宿车站、开往御殿场的特快电车“晨雾”号,在发车时就几乎坐满了乘客。而对面,站台上开往箱根汤本方向的电车也塞得满满的。这些乘客大多是在东京过完元旦后,又利用元月3日去箱根温泉旅游观光。 但是,去往御殿场方向的很多乘客,由于是初次去明治神宫参拜神社,所以当电车到达叮田的时候就下了一半人了。在这条铁路的沿线上,没有什么特别值得一看的观光景点和温泉。虽然御殿场的前方属于富士山和富士五湖,但这会儿正好赶上冬季旅游淡季。因此当电车到达终点站时,车厢里的乘客只剩下两成左右了。 东京是晴朗而干燥的天气,但一过松田后天空就被云层笼罩,下午2点钟到达御殿场的时候,天空中居然还下起了小雪。...
引言现代社会,是网络信息普遍使用在办公、生活和各个领域的时代。这时期的校园案件自然离不开网络,错综复杂,险象环生。E时代的姐妹侦探,通过她们智破新时期十个校园惊悚悬疑案件,展现了网络破案的传奇经历。身高马大的姐姐黑莲,是市公安局的新一代刑警队长。漂亮娇小的妹妹白莲,是学校新一代的学生干部。黑莲接手的十个校园奇案,扑朔迷离,疑点重重。在白莲和同学们的配合下,巧妙推理,历尽艰辛,终使案件真相大白。本文以十个故事形式出现。文中各个故事独立成章,趣味无穷。正文 第一章、网络的爱一、QQ上的夜半求救深夜,一片乌云飘过来,把原本明亮的圆月遮了个严严实实。滨城,这个笼罩在银色世界里的海边小城,顿时沉入黑暗的旋涡中。...
第一章 一位重要的旅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叙利亚。一个冬天的早晨,五点钟。阿勒颇城的月台旁,停着一列火车,这列车在铁路指南上,堂而皇之地称为陶鲁斯快车。它由一节炊事车、一节义餐车、一节卧铺车厢和两节普通客车组成。 在卧铺车厢门口的踏脚板旁,站着一个年轻的法国陆军中尉,他身着耀眼的军装,正和一个小个子谈话。这小个子连头带耳都用围巾里着,除了一个鼻尖通红的鼻子和两个往上翘的胡子尖外,什么也看不见。 天气非常冷,护送一位高贵的陌生人这一差使,并不令人羡慕,但是杜波斯克中尉还是精神抖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他用优美的法语说话,措词文雅,口齿清楚。他并不了解有关的全部情况。当然,有许多谣传,正如在这种情况下常有的那样。将军──他的将军──的心情,变得越来越坏。后来,来了这么一位陌生的比利人──好象是从英国远道而来的。过了一个星期──莫明其妙地紧张...
五月十六日,虽然已近初夏季节,夜晚仍然寒气袭人。 松山市地区检察厅杉江支部里有两个人在值夜班。一个是三十六岁的平田健吉事务官,另一个是三十岁的竹内平造事务员。支部与松山市地方法院杉江分院相邻。杉江市地处四国岛的西海岸,由过去的渔港逐渐繁盛起来,现在有十五万人口,古代曾是诸侯的城邑。 支部连楼房都没有,几座平房就像农村小学校的建筑。进入门厅,正面是办公室,旁边是检察官办公室,也跟小学校的教师办公室以及校长办公室没什么两样。检察官的宿舍就在办公室的后面。 当晚八点钟左右,这两个人打着手电筒在院内巡视了一圈,然后返回值班室。七点钟之前还有一位年轻事务员加班油印蜡版材料,把手指抹得乌黑。后来就下班离开了。...
1 作家安田常男搁下笔,呆呆地望着窗外。外面天色一片苍茫,看来已是拂晓时分。笔越来越呆滞,安田知道现在写不下去了。他伸直盘在电热被里的双腿,一面伸懒腰,一面往后靠。展开的手臂无意中碰到一件硬硬的东西,那是支双筒望远镜。安田拿起望远镜,站起身来,走到狭窄的阳台上。昨晚下过雨,椅子被淋湿了。安田用抹布擦干阳台上的木椅,坐到了上面。他点了支烟,呼了一大口气,环视正在变亮的成城街头,然后把双眼贴在望远镜上。 拂晓时分的街头,常常会看到匪夷所思的丑陋场面。他曾见到过一对年轻男女坐在公车站的长椅上,那女的多半是夜总会小姐吧,两人一边调笑,一边抚摸对方的身体。 但那是夏天的事,可能因为天气热的关系,女人穿得比较裸露。有时甚至能从窗帘大开的窗口看到房中只披着薄衫的女人撩人的姿态,令人大饱眼福。可惜现在是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