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 第11期 - 科幻百科吴定柏日本的科幻发展是有着自己的特征的。日本科幻史以40年代为界,划分史前史后,史前科幻在日本科幻史上称为“古典科幻”,即科幻这个名称尚未被日本国民承认以前的科幻,也就是早期的意思。本世纪90年代,日本每年出版约四百本科幻原著和一百五十本译著。平装本第一次印刷一般为二三万册,主要读者是大、中学校学生。日本科幻读者杂志的形成早于商业性科幻杂志。由读者和作者共同组成的科幻俱乐部在1957年5月首次出版了读者杂志《宇宙尘》,刊登科幻动态和科幻新作。该杂志的创始人、编辑、发行人是柴野拓美,他为日本科幻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并仍在作出惊人的贡献。《宇宙尘》至今已出版二百多期,发行量为一千册。今日享有盛名的日本科幻作家的科幻生涯,半数以上是从《宇宙尘》开始的。现在日本约有一百个科幻爱好者团体出版各自的读者杂志,资格最老的当然是《宇宙尘》,最为流行的是《探索者》。19...
星河部落长面无表情地注视着遥远雾霭中游龙般奔腾起伏的巨浪,竭力捕捉着那来自远方但仍能感到极为尖厉刺耳的啸声——那是由于浪头过大而造成的高频振动。就要来了,一个声音在部落长的心中不停地反复回荡。大潮就要来了。1大立法院。大会议厅。仿佛是故意无视危险的迫近,马拉松式的冗长会议仍在不屈不挠地进行。讨论的议题不外乎大潮发生的原因、周期和条件,以及如何预防大潮、逃避灾祸和重建文明。发言者铿锵有力的宣言在台下嘈杂无章的议论声中时隐时现,佶屈聱牙的残缺语句仿佛受到干扰的无线电信号一样在会场污浊的空气中徘徊徜徉。“……”“难道即将举行的人类抵达本星系的第二个千年纪元庆典,又要被无情的大潮洗礼所取代吗?”...
第一章 “请尽快来,亲爱的亨利。我急切地盼望你的到来。匈牙利南部地区景色美丽迷人,一定会使一位工程师流连忘返。你会不虚此行的。 衷心祝福你! 玛克·维达尔” 是的,我对此次旅行丝毫不感到后悔。但我是否有必要讲出来让大家分享?还是只字不提的好?其实,说出来又会有谁相信呢? 我弟弟玛克虽年仅28岁,但作为一名肖像画家在沙龙里颇受欢迎。他被授予金质奖章以及荣誉勋位军官的玫瑰花形徽章,对此,他完全当之无愧。在同时代的肖像画家群中,他卓然独立,博纳为以有这样一名门生深感欣慰与自豪。 无限的柔情和亲情把我们兄弟二人紧密地连结在一起。我对他怀有些许父辈的宠爱,因为我年长他5岁。我们年幼时,双亲相继过世。我,作为大哥,承担起抚养和教育小弟的义务。因为他自小就对绘画表现出惊人的天赋,因此,我有意培养他这方面的爱好,深信他会取得出色的成就。...
1996 第3期 - ’96科幻文艺奖征文·星河决斗是解决情感问题的最好方式。时间:五分钟之后。地点:数理楼间的草坪。我关闭了屏幕和终端,也关闭了眼前这两行无论怎样也清除不掉的字符。电梯四壁反射着银白色的金属光泽,载着我向下离开这座以香港投资者命名的心理系豪华教学楼。在心理楼北面是物理系灰暗陈旧的平淡楼房和数学系质朴肃穆的仿古建筑,在物理楼和数学楼之间,有一片供人消夏纳凉的绿地。在即将到达绿地时我忽然改变了主意,返身进了物理楼。我希望先从隐蔽处一睹对方的尊容——万一他叫来一干人高马大的体育系帮手呢。我当然知道他不会。所谓“决斗”不过是一种形象性的说法,在如今这个以智力论英雄的时代,我们决不至于为所谓“情感问题”而去借鉴中世纪的剑术。会晤的目的只是为了互相见见从未谋面的对方,多少也带点“英雄惜英雄”的惺惺假意。再说既然我身出心理系,专业知识告诉我应该在对方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先...
作者:实在没选择外篇A001一件小事(一)时间:2010-9-27:42:33字数:4622某国,某地,某夜。现代都市的花天酒地在这个夜里一如既往的迷醉而疯狂。一个略显偏僻的江边小地,一女三男四个年轻人发出放肆的笑声,尽情挥霍着他们的青春。“哈哈,哈哈,哈。。。。。。不行了,太刺激了,我,我笑不动了!”女孩看上去顶多十七八,脸上的妆怪异而夸张,耳垂和肚脐上穿了一排的小环,此刻显然是喝多了两杯洋酒,磕多了两剂迷幻药,双手紧紧抓着江边的栏杆脑袋徒自上下摇摆不停。三个男生相视而笑,笑容中有着轻车熟路的默契。“觉得怎么样?这才是人生,这才是享受,过去你那成天被关在家里学校读些无用书的生活,简直就是白活了一辈子!”一个金毛凑上前去,从背后搂住了女孩,上下其手享受着她充满活力的身体。...
作者:勇猛的鱼第一章开始传送第二章新手福利一切皆以准备就绪。安邑刚作出了选择,下一秒,系统那冷漠的不辨男女地声便再次在他耳边响起。主神的声音一结束,安邑便察觉到一股强大吸力从脚底开始,将他整个人都引向地面,就好像重力突然增加了数倍一般。更让他心悸的是,随着引力的增加,他是身体正慢慢融入地面。脚下变化的引力顿时吓了安邑一跳,他瞳孔猛缩,口中不由自主的大叫了起来。“能换个方式穿越么,就像我来时的那种……啊!”安邑话没说完,便只觉自己如同被星球引力吸引的流星一般,身体猛地被扯向了光洁的地面,大脸离地面的距离越来越近……随后,安邑骇然地发现,地面竟然和沼泽一般,他越是用力挣扎,身体陷得就越快,不过片刻的功夫,他整个人便被彻底地吸入了地下。...
投海记 作者:窃书女子 引子·骑马踏红尘 那一天,江雪柔匆匆赶去“碧海潮”茶楼。 出门时少不了被丈夫薛少白数落了一通:“碧海潮是男人们喝茶的地方,你一个妇道人家跑去成何体统!”江雪柔随便争辩了一句,说自己的师姐、慕容世家的少奶奶伍婉云也在座的,反而被薛少白又抓住了新把柄:“端文兄的夫人在你们姊妹中是最规矩的一个,我看必定是那个荒唐的慕容小姐出的鬼点子!” 江雪柔吐了吐舌头,娇憨地一笑——荒唐?慕容端阳在大家的眼里的确是荒唐的,嫁不出去的女子;但是自己却十分喜欢她呢! 远在真正结交前,慕容端阳的名字就如雷贯耳了——听说是端阳节那天的生日,算过命,阳气太盛,会有血光之灾。慕容家一急之下就把她送到了慧心庵里,想让她多少沾点香灰儿,染些佛家的恬淡之气;却没有想到,慕容端阳半句佛经也未曾念过,只把住持天元师太的一身好武功学了去,闹得一个慧心庵山前山后鸡犬不...
一 一个星球为什么还没被征服?一般来说那是因为“距离”。但这一颗不是。罗丹在日记里这样写着。它不是因为距离,而是由于其他未知的什么东西,才在大探险时代安然保持着处女状态。 这个行星被命名为克里斯陶,即“水晶”。它仿佛被一层看不见的水晶罩保护着,我们无论使用什么办法,都不能进入它的大气层。明天,将试验最后一种办法,是罗丹提议的方法,并由她亲自实施。 飞龙五号以四十二分钟的周期自转,在0.7倍重力的实验舱内,可以通过大屏幕监视“水晶”。但罗丹觉得那太不直观了,像戴口罩接吻。所以她留在无重力的摄像舱,它在整个飞船顶端,也是自转的轴心。这里感觉有些冷——温度并不低,可宁静无边的宇宙跟她只隔一层玻璃,寒意袭人,视野又不停地旋转,很少有人愿意守在这儿。...
第一章 非常任务 伊利亚·贝莱顽强地对抗着心里的恐惧感。 自从他被召到华盛顿,听到叫他去的人很平静地告诉他又有新任务之后,他的恐惧感就一天比一天深。这种心情已持续两个星期甚至更久了。 光是被召到华盛顿就够他心烦的了。没有人告诉他究竟是怎么回事,只是叫他去,这使他恐惧;而出差派遣单上注明要他来回乘飞机,益发令他惊惶。 是什么任务急迫到要他乘飞机去?他着实害怕。而乘飞机——他一想到飞机这种东西更是坐立不安。但这还只是开始,不安的感觉还很容易压抑下去。 毕竟他已经乘过四次飞机,甚至飞越过整个美洲。坐飞机虽算不上什么好经历,但至少贝莱对它已不是完全无知。 再说,从纽约坐飞机到华盛顿只要一个小时。飞机从纽约第二跑道起飞,在华盛顿第五跑道降落。有这两个跑道他就自在多了,因为这两个跑道和所有的官方跑道一样都是密闭式的,只有在飞机达到升空的速度后,才会开一个闸口让...
1999 第5期 - 封面故事小丁据说,“漩涡二号”的船长这个职位,曾让联邦总部的官员们很费了一番脑筋。因为援救者与被援救者之间最好没有什么私情,可苏贝又恰巧是目前最杰出的船长。最后,苏贝一贯冷静沉着的作风帮了她自己的忙。总部认为苏贝在行动中“不大可能因感情用事而出错”,即便等待救援的“漩涡一号”上面有她的丈夫。于是她得以站在这艘大船的舰桥里面,指挥十五个船员共同跨越数万天文单位的辽阔空间。这是人类所做的第二次向外太阳系派出远征队的尝试——“漩涡一号”是第一次。在二十个小时的适应性航行之后,队员们吃了离家前的最后一顿饭,在飞船上洗了最后一次淋浴,“冲冲晦气”——这是他们自己的话。苏贝坐在电磁椅里面有条不紊地下着命令,从外表上看不出她的情绪。舷窗外是深邃的宇宙,苏贝的目光投向无限遥远的地方。随着她的命令,火箭发动机喷出橙黄色的离子流,大船起航了。空间折叠必须在月球轨道之外...
1997 第3期 - 互联网络易丹我给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朋友常生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我现在在哈佛大学做短期研究,并宣布自己拥有一个交互网络的帐号。“太棒了!”他在电话那边高兴地说。“我给你一个地址,你给我发E-mail来。”我第二天便到科学中心的电脑机房,找到一台空闲着的IBM,键入自己的名字和密码,进了网。我现在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用Windows里的一个叫Eudora的软件来写信发信;另一种,则用DOS状态下的一个PINE的软件。由于我对Windows的喜好,我决定使用Eudora。于是我将Eudora打开,界面上有“来信”、“寄信”、“写信”、“垃圾筒”、“地址簿”等按钮,我用鼠标指向“写信”按钮。一个类似于Windows“书写器”的界面出现在屏幕上。然后我根据屏幕上的要求,将我在加拿大的朋友的地址写在相应的栏里。...
张棣南 “这是最后一个了吧?”看着波儿继续旁若无人地往“狩猎者”号里面放笼子,我有点儿不耐烦地问。可那家伙只是漫不经心地瞟了我一眼,露齿一笑:“也许。” 见鬼!早知道他们会这样摧残我的飞船,我就不该来参加这个所谓“方舟计划”的行动了。 这次规模宏大的宇宙行动是由刚成立不久的星际生物保护联盟发起的,其目的是为了拯救各星球濒临绝灭的生物种类。由于污染严重,这些星球上的气候已趋向恶劣,甚至已经威胁到那些动植物的生存了。人们也真不可思议,为了自己的生活发展,竟忍心置它们于不顾,采取了“是死是活,由它们自己去吧”的冷漠态度。即使面对再大的人为灾难,人类也总能想出绝妙的法子去对付,而那些动植物可就遭了殃。想想看,你总不能给一头野驴戴上防毒面具让它免受污染空气的侵害吧?如今要挽救它们,使其免遭灭顶之灾,只有动用一切适用的运输工具,尽可能迅速地将它们转移到其它条件适合的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