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14次人口灭杀秦始皇三十六年,有一颗流星落下,有人在陨石上刻字:"始皇死土地分"。秦始皇就把陨石周围居住的人,全部杀了。 秦始皇的后宫姬妾,凡没有儿子的,全部殉葬。修造墓地的工匠,在葬礼完毕之後,20多万役卒全部封在墓里,死于非命;以后凡修皇陵的民工都是同样悲惨的下场。 到胡亥时,赋税甚至增加到超过农民收入的2/3。1 秦末农民战争从公元前195到公元前205年西汉建国初期,共历十年。秦朝末年有2000多万人,到汉初,原来的万户大邑只剩下两三千户,消灭了原来人口的70%。大城市人口剩下十分之二三。甚至出现了"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的现象(《史记·平准书》)。...
闪电凶神——曼施坦因 作者前言 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烟消云散已有50年的历史了,但当人们回忆起那血与火的日日夜夜,无不为之动容。特别是当人们回忆起那些横刀立马,驰骋沙场,指挥千军万马厮杀、搏斗的众多战将时,更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里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反法西斯英雄,也有杀人如麻、助纣为虐的战争罪魁祸首。 德国法西斯将领埃里希·曼施坦因就是其中的一个。 曼施坦因于1887年1月24日出生于东普鲁士柏林的炮兵将军爱德华·李文斯基家中。出生后不久,就过继给他的姨父曼施坦因步兵上将而改姓曼施坦因。 由于出生贵族家庭,曼施坦因从小就接受了皇家贵族阶级的教育。从此,曼施坦因便平步青云。1900年,曼施坦因先在斯特拉斯堡读书。后来,进入少年候补军官团学习。毕业后,充任过德国皇帝的侍卫,一年后就升为少尉。1913年,被选送到军事学院学习。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最初作为第2...
作者:〔英〕温斯顿·丘吉尔吴万沈 译风云紧急目 录中译本序志谢序言一序言二本卷的主题英语民族如何由于他们的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听任恶人重新武装。第一卷 序 风云紧急上部 从战争到战争(1919—1939年)第01章 胜利者的蠢事 第02章 和平的鼎盛时期第03章 潜伏的危险 第04章 阿道夫·希特勒第05章 被蝗虫吃光的年代第06章 日益阴暗的景象第07章 空中均势的丧失 第08章 挑战和反响第09章 空中和海上的问题 第10章 对意大利的制裁第11章 希特勒动手了 第12章 用于重整军备的间歇期。第13章 德国武装起来了 第14章 艾登先生担任外交大臣和他的辞职第15章 强夺奥地利第16章 捷克斯洛伐克...
日本侵华战犯东条英机,1884年诞生在日本一个武士世家。他的父亲东条英教是一个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老刽子手,早年毕业于陆军教导团,是一个由下级军官逐步晋升为中将的大军阀,号称为陆军军部内屈指可数的战术家。东条英教从日本陆军教导团毕业不久,就在1877年参加“西南战争”,为明治天皇平定西乡隆盛之乱,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他又参与指挥了1894年侵略中朝的甲午战争。当时他作为大本营的高级参谋,辅佐日军参谋总长川上操六大将,为打败中国、吞并朝鲜积极出谋献策。早在明治维新以前,日本封建军阀就多次发出要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叫嚣。明治天皇即位伊始,便制定了分期进行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所谓“大陆政策”,就是用武力征服中国和朝鲜。其步骤是:第一期征服中国的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中国满蒙(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第四期征服中国内地;第五期征服全世界。日本政府在明治天皇即位的那一年,发...
第二十章 现代中国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前言 中国的长期革命,近百年来有了重大的发展。继自强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及五四运动以后,蒋中正及其所领导的国民党建立了一个新的高层机构;毛泽东和中共则建立了新的低层机构。今后中国的重要课题,是如何在高低层机构中建立法制性的联系,使整体发展走向合理化。 严格说来,写一本成为定论的现代中国史,刻下时机尚未成熟。中国的长期革命有如一个大隧道。需要100年时间才能摸索过去。当这隧道尚在被探索的时候.内外的人物都难于详细解说当中弯曲的进程。即是革命人物也会被当前困难的途径迷惑,而一时失去方向感。今日的原始资料充满着愤怒和焦躁的文字,强调事情之衍化不如理想。可是着眼于宏观历史,我们不能不以积极的目光视之。我们所说历史上的长期合理性有何意义?这就是说,纵使事实之衍化对我们个人不能如意,或者在短时看来为荒谬不合理,可是把这些情事前后连...
《西方的没落(第一卷)》******************译者导言(1) 历史的炼金术士与文化的先知 ——斯宾格勒及其《西方的没落》 一、斯宾格勒及其时代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1880年出生于德国北部哈尔茨山区的一个名叫布兰肯堡的小镇,家境在当地还算是殷实,父系几代人都是从事采矿业,但传到斯宾格勒的父亲手中的时候,由于矿产资源日趋贫竭,便放弃祖业,出任了一个小小的公职。母系则是一个舞蹈世家,斯宾格勒的外祖父曾是一位舞蹈教师,他有一个姑妈是当时小有名气的舞星。来自父系的地质学和矿物学的勘探精神和来自母系的艺术灵性,无疑作为一种家系的本能遗传给了斯宾格勒,并在他的文化的形态学研究中有直接的体现。...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 书名:花月佳期 作者:八月薇妮 文案: 服了三年兵役的夫君终于回来了,宝嫃?的小日子总算有了盼头 虽然夫君变得有些“古怪”…… 所谓:解甲归田,春光满园。 勤劳可爱呆萌小甜妹VS冷酷铁血爱妻真爷们儿~ 内容标签:情有独钟天作之和种田文天之骄子 搜索关键字:主角:宝嫃?┃配角:┃其它: 01、解甲:客从东方来 “大嫂,大嫂……” 赵瑜攀在车窗边上,皱眉望着路旁那个灰扑扑的影子。 从背后看,粗布衣裙,头戴斗笠,身量不高,看来像是个普通民妇。 平常里,赵公子对这种乡野草民向来是用眼角瞄的,但在被扔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路上一个时辰后……...
一九三八年,即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第二年,为了牵制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支援,消除日本军队北顾之忧,日本军部及其特务机关勾结逃到我国东北的苏联叛徒,收买流窜在我国东北的白俄,后来还得到纳粹德国的合作,先后策划了两次暗杀斯大林的阴谋。由于苏联情报人员打进暗杀队,及时把这一阴谋报告了苏联内务部,消灭了暗杀队,挫败了两次暗杀斯大林的阴谋。书中还揭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德国和意大利三国在结成轴心国过程中的既相互勾结又矛盾斗争的一些情况。读者了解当时许多事件的内幕。作者简介桧山良昭,一九四三年出生于茨城县水户市,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系毕业后,入京都大学研究院经济学研究系专攻德国经济学,在各杂志发表政治、...
近年来,随着各种清代题材历史剧的热播,康熙智擒鳌拜的故事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鳌拜这个名字也几乎是家喻户晓。在历史上,鳌拜不仅确有其人,而且是清朝初年政坛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历史上的鳌拜,其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呢? 鳌拜,生年不详,卒于康熙八年(1669),满洲镶黄旗人。他的叔父费英东早年追随努尔哈赤起兵,是清朝的开国元勋。鳌拜本人随皇太极征讨各地,战功赫赫。顺治去世,遗诏命鳌拜与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共同辅佐年仅8岁的康熙皇帝,为辅政四大臣之一。康熙八年,鳌拜因专擅弄权而被拘禁,不久就死于幽所。鳌拜的一生可谓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对于这样一个在清初历事三朝(太宗、世祖、圣祖)、亦功亦罪的重要历史人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