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悍妃在上 >

第73节

悍妃在上-第73节

小说: 悍妃在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懋眼中异光连连,急道:“朝廷的织染局不可能没有存货,还有江南各大商贾。”
  骆怀远洒然一笑:“小侄的野心不大,能小赚一笔即可,既然能窥得先机,就算是送到手上的横财,不嫌少不嫌少。”
  是不嫌少,可也没人嫌弃银子扎手。
  以骆怀远一人力量是薄弱,可要是再加上自己呢?福建境内虽多从江南几处采购生丝,可本地也是有许多桑园的。
  很多东西经不起往深处想,再想着这陈世侄口中所说的新型织机,可不是日后财源滚滚?
  就知道老公爷派了这么个小子来,没那么简单,果然如此!
  “世侄既然到得我处来,公爷又有托付,自然是要多多帮衬的。不知世侄所说的新型织机可是为真,能否让世伯开开眼界?”
  骆怀远露出满意的微笑,“当然可以,只是长途跋涉不方便携带,只带了图纸,世伯可否找个能让世侄信任的工匠?”
  “那是自然没有问题的。”
  **
  有了一个好的开局,剩下的事情自然再不为难。
  谢懋派了心腹随同骆怀远一起去了江浙一带,大肆收购各地的生丝,甚至连市面上的一些价廉的下等丝绸也未放过。
  这期间,谢懋往京城去了信,镇国公才知道发生的整件事情的始末。
  他早知晓那个小子不是个简单的,却没想到动作居然如此之大。明明那封手书只是些简单的照应之语,怎么就发展成了让谢懋误解?不过镇国公也是了解谢懋的,素来老谋深算,没有一定的原因,他不可能会上杆子凑上去。
  再看看信中所讲诉,镇国公苦笑,别说谢懋了,连他都不免心动。
  要知道这可是稳赚不赔的生意,哪怕是时机并不是那么准,以如今这会儿的价格,再往后搁搁,也至少能翻上一倍不止。
  早说了,没人会嫌银子扎手。
  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资本家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家就会去冒险;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家就敢于冒着绞首的危险;而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家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更何况也没有到那么严重的地步,不过是将钱放进去,过些日子再拿回来,便是许多倍的增长。
  骆怀远就是这么□□裸将所有谋算都放于人眼前,想不想踏进来,那就看你自己选择了。
  镇国公会如何选择呢?
  之前便说了,从骆怀远出宫住进镇国公府,两家便不可避免的牵连到了一起。而这次,骆怀远与谢懋之所以会凑在一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自己的手书。
  已经叩了九十九个头,又何必省了这一拜。
  镇国公派人往福建送去了一个匣子,匣子里有二十万两银票。
  在江浙等地的骆怀远更是如鱼得水,又有谢懋的人帮衬着,他这次带来的几个侍卫也是精心挑选出来,准备日后给自己充当帮手。几波人分开行事,横扫了整个江浙市面上的生丝。
  当然说着容易做肯定没有那么简单,因为江浙与福建一带四处海寇流窜,骆怀远等人也是碰到过几次海寇的,幸好身边人身手都不差,骆怀远自己本也会几下拳脚功夫,所以俱是有惊无险。
  不过当然肯定不能和蕙娘比了,骆怀远如今才知道自己小王妃为什么要把这个蕙娘给他。
  原来,原来真是个武林高手啊……
  第一次看蕙娘横扫千军的时候,一人收拾了二十多个海寇,骆怀远简直想冲上去抱住大腿叫师傅。
  之后也被确实被他叫着了,谁能经得起他磨,脸皮够厚,嘴巴够甜,蕙娘无奈只能教他几招,然后等他回去了便追着严嫣叫大师姐,还让严嫣叫他小师弟……
  ……
  真是受够了!有这么五大三粗,从小胖子变成一个大胖子的‘小’师弟吗?
  本来久别重逢的激动,很快便被这个猥琐货磨得够够的,要不是一旁弟弟还等着他讲打海寇的故事,严嫣真想把他给打了。
  这几年,严嫣逐渐长大,脾气也比以前要好了许多。出奇的,怎么见了许久未见朋友,心态却是这么暴躁。
  感觉着小腹隐隐的胀痛感,严嫣神情恹恹的歪着炕上,骆怀远本在一旁眉飞色舞对严陌讲着一路见闻,忍不住往这边瞄了两眼。
  “大师姐,你不舒服吗?”
  严嫣忍不住翻他一眼,别以为她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就想逗着让她喊他小师弟。
  骆怀远摸着鼻子干笑了两下,从一旁摸了个匣子出来。
  “这是红利,本是早就想捎来的,想着不方便,便又都投进去当本钱了。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次船回来了,可以狠狠的大赚一笔。”
  骆怀远最起先的预料并没有落空。
  当他们收购进行到中段的时候,许多得到消息的人家也纷纷搀和了进去。有许多均是本地的大商户,生丝的价格也从最先的低廉快速暴涨,越长越高。
  骆怀远又坚持了一段时间,便没有再与人争夺最后的份额,见好就收隐没起来,扭头回福建弄他的织机厂。
  这个念头是早就在酝酿的,比烤串的想法还要久远。
  想要赚钱,想要赚大钱,只能是去抢空白市场。大熙国内的市场份额,许多领域都已被那些百年积累的商贾占据,想从人嘴里抢肉,不亚于是在虎口夺食。当然,海上那处肯定不会少人进驻,因为人人皆知海上贸易是暴利,而他唯一优势就是占了点先机,还有就是手里这份织机图纸。
  感谢上上辈子自己功课做得足够认真,那会儿骆怀远为了写一本穿越明朝的历史小说,可是查了不少资料。包括男主角的金手指,为了能够服众,不让考据党挑刺,他也是研究了许久。
  取自于现代那会儿效率最高的丰田式木制人力织布机,这种织布机的原理是,只需要用一只手前后推拉就能将纱横插,简易了复杂的操作步骤,效率自然比之前提高七成以上。
  当然还有更适合的水力织机,可惜骆怀远并不是学机械工程的,段数还没有高到那种地步,可即是如此也够用了,水力织机可以日后再慢慢研发。
  之后便是漫长的准备阶段。
  熙元十九年十月,朝廷颁下诏令,解除禁海令,沿海地区等地举城欢庆。
  朝廷开放的第一处港口便是福建福州的福州港,并在此地设下了市舶司。其他几处的临海港口并未开放,不过大家都知道指日可待。
  海寇在福建境内消失贻尽,有些许的零碎的游兵散将也被当地卫所一一击毙。饱受磨难、满目疮痍的福建,也开始慢慢恢复生机。
  次年春,东南海一带的外商蜂拥而至,在外海处排着队,在福建水师的护持下抵达了福州港。
  一下船,便宛如饥饿已久的乞丐冲进成山成海的美食。
  这会儿谁都不会讨价还价了,好不容易大熙开了海禁,谁知道大熙那任性的皇帝陛下会不会又转了性子,自然要多多益善,反正运往别处,都是会赚的盆满钵满。
  这场热火朝天交易,持续了整整一个月,还不停有别处的商船络绎不绝前往福州港,可市面上已无物可售,商船的船主们也不走了,坐在当地等着货来。
  这种情形,不光让当地市舶司的官员们惊呆了,京城那处熙帝也惊呆了。
  小国外商们非常满足,前来此地交易的大熙货商也非常满意,闷声发大财的骆怀远自然也赚了个盆满钵满。
  ……
  有了第一笔的资金积累,剩下的便更好开展了。
  骆怀远很早便与沈玄搭上了线,虽沈玄此人素来冷面肃颜,与骆怀远交谈并不多,但大抵也是清楚其间的关系的,给予了骆怀远不少方便。
  骆怀远便正式开始了倒买倒卖之举,直到手里聚拢了大笔资金后,又开始造了商船。他回来之前,两艘商船刚下海驶去琉球与暹罗,同行还有其他十几艘商船,由福建水师派舰船护航。如无意外,等商船回来之后,大家都会赚个盆满钵满。
  当然福建水师也并不是没有好处的,可以根据交易额在每艘商船上抽取一定的分成,据说这线还是骆怀远牵的。
  大家都很满意。
  商户们满意的是出行安全,毕竟这出海不同其他,海上可是有海盗的。福建水师满意的是有好处可拿,毕竟上上下下这么多人,头上吃肉下面喝汤,都是惯例。
  大家互取所需。
  ……
  严嫣将匣子接过来,打开来看。
  她大抵是知晓赚了不少的,却没想到会不到六千两换来了近三万两。要知道这还只是这一次的红利,之前几次生意的红利骆怀远又帮着她投了进去,然后越滚越多做了本,如今那下海的两艘商船乃至其上的货物,她和弟弟占了半成。
  不要小瞧这半成,要知道整个利益链里面,镇国公也就占了三成,其他的谢懋占了三成,骆怀远占了三成,剩下一成中,严嫣姐弟和沈玄各半。
  严嫣看着眼前这个大变样的骆小胖,早先那会儿是圆滚滚、搞怪又可爱,这会儿体积更大了。骆怀远个子高,今年也不过十五,便与成年男子差不多。再加上身上肉多,便会觉得很占空间。
  眉眼也长开了,大胖脸,圆眼睛,一笑左颊还有个小酒窝。去了沿海这么久,也没见晒黑,还是白嫩得很。
  她心里有些感叹,换谁都得感叹,哪个才不过十二的少年能出去跑一圈,创下如此基业来?恐怕是绝无仅有吧。
  “那我就收下了。”严嫣也没有客气。
  燕儿来禀说夫人叫用饭,严嫣却是没动,摇了摇手,“你俩去吧,我就不去了,我回去躺会儿。”
  骆怀远张口欲问,看了严嫣脸上的恹恹,又闭了口。
  严嫣回了归雁阁,而骆怀远和严陌则是往锦画堂去了。
  路上,骆怀远偷偷的问严陌,“你阿姐怎么了?”
  严陌想了想,才道:“姐姐长大了。”
  他也是听他娘说的。

☆、第80章

  严嫣确实长大了,去年第一次来潮,因素日里调理得当,也不若其他女孩儿那样,中间间隔许久才来第二次。
  每月一次,既不会早也不会晚,很准时。唯一不好的就是来的时候并不舒服,也不方便,每到这个时候,她连从不拉下的武都不能练了,需要在屋里呆上几日,很磨她的耐心。
  
  沈奕瑶听说女儿不来用饭,也没有说什么,吩咐翠萍让厨房炖一盅阿胶红枣红糖送去归雁阁。骆怀远刚才便有些猜测,这会儿却是明白了。
  他的小王妃长大了。
  用罢饭,骆怀远陪着沈奕瑶说了会儿话。
  沈奕瑶早就知晓骆怀远的身份,也明白他的处境,以为这几年没出现是因为被人拘着了,对骆怀远很是心疼。在她的想法里,她是不能理解皇宫那种子不子父不父母不母的情形,她只能力所能及给予远儿这孩子一些关爱。
  哪怕这个孩子已经比她高。
  骆怀远这趟回来没少带西洋的新奇玩意儿,大多都是与沈奕瑶母女及严陌准备的。各式各样的宝石、香料。象牙、西洋的香露等等,尤其是一匣子红蓝宝石特别耀眼,色泽浓艳,个头也大,极为珍贵。
  沈奕瑶婉拒,觉得太过珍贵,骆怀远却是说此乃西洋那边过来的石头,比大熙这里的不光品相好,价钱也要低几倍,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让她不要介怀。
  确实如此,来福州港交易的众外国海商,许多是吕宋、暹罗、琉球、爪哇,甚至还有大洋彼岸佛朗机人,他们那些地方因地理环境出产这些,却缺少其他只有大熙独有的东西,例如丝绸、瓷器、茶叶等等,哪怕是大熙的最为普通的松江棉布,在他们眼里也是最上层贵族才可以享用的。
  沈奕瑶推却不过,只好收下了。她明白这也是这个孩子的一份心意,心里酌量再次裁衣的时候,记得要给远儿做上一身衣裳。
  骆怀远并未在庄子上久留,说了改日再来看望小姑便离开了。
  四皇子府那里许久未归,仅靠喜公公连蒙带骗撑着,幸好宫里那些人就当他不存在,从未宣过他,也未赏下过什么东西,而他在府里时很少在人前露脸,许多不知情的宫人太监只当他是孤僻,倒也不是太难瞒过去。
  骆怀远回到府里,专门在园子里走了一圈露了个脸,喜公公接到信说四皇子归了,前来迎骆怀远时差点没落老泪。
  没人知晓他这三年来受了怎样的折磨,日日提心吊胆,生怕哪会儿宫里来信召见四皇子,露了马脚。等害怕露馅儿那阵子过了,又怕四皇子不回来自己毒发没办法,幸好四皇子守诺按时派人回来给他送解药,要不然喜公公该要疯了。
  即是如此,几年不见,素来保养得当的喜公公也比以前老许多,脸上褶子都多了。
  见到形容枯槁的喜公公,骆怀远摸了摸鼻子,有些尴尬,他拍了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