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新传-第1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伸”,他也曾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这条真理的正确性(详情请参阅《韩信传》有关介绍跨下之辱的文章)。可这丝毫没有损坏他千古英雄的美名,正所谓识实物者为俊杰。
吕洞宾想至此二话不说,“扑通”一声跪在了汉钟离面前高声讨饶道:“英雄饶命啊!我与英雄远日无怨、近日无仇,不知缘何得罪了您老人家。小人我上有八十老母需要供养,下有一对儿女嗷嗷代哺,她们都要靠小人养活。若英雄杀了小人,他们也都活不成了。仙长乃是修道之人,自是常以慈悲为念。望仙长看在小人好歹也是条性命的份上,您就放过我吧!”吕洞宾边说边哭,鼻涕眼泪一大把。任谁见了他那伤心欲绝的样子,都会忍不住心软。
汉钟离见吕洞宾跪在自己面前,顿时觉得眼前一阵眩晕,并伴有天旋地转的感觉。怎么说吕洞宾前生也是他的受业恩师,此时见到恩师跪在自己眼前,汉钟离如何能够坦然承受。
他急忙将吕洞宾搀扶起来,这眩晕之感才算除去。汉钟离对吕洞宾言道:“谁说我要杀你了,我不是对你说过,我是来做你师傅的吗?”
吕洞宾听汉钟离如此说,当真有些愣了。心道:莫非我真的误会他了?有这样一个武艺高强的人做师傅,真是求之不得呢!吕洞宾心中欢喜,再度跪下来叩头道:“师傅在上,请受徒儿大礼参拜!”
他这一拜好悬没让汉钟离晕过去,汉钟离急忙又把吕洞宾扶了起来道:“这参拜之礼还是免了吧,我可承受不起。我们以后不以师徒相称,只以朋友论。我就算你的半师半友吧!”
吕洞宾闻言道:“这如何使得,正所谓师徒如父子,我怎可乱了法度。”吕洞宾还是强行要拜,汉钟离急得没了法子,直道:“活祖宗,您饶了我吧!千万可别再拜了,不然我可就不收你了!”吕洞宾见汉钟离如此说,也就不再强求了。
他们二人结伴而行,有说有笑的重回吕家庄。那些参与抓拿汉钟离的仆人们见二人有如兄弟般的亲热,都不禁面面相觑。老话说的好,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刚刚还势同水火的两个人,现如今却好得跟一个人似的。吕洞宾对汉钟离可谓是大献殷勤,又是端茶送水,又是好酒好肉的招待着。还命人给汉钟离重新做了一套道服,他原先那身无论如何是不能再穿的了。先不说衣服上已有几处破损,只说那股屎尿的臭味,便使人受不了。汉钟离沐浴更衣后,又恢复了往日的风姿。
一切收拾停当之后,吕洞宾带汉钟离拜见了自己的父母以及八位姨母。那吕氏夫妇见吕洞宾拜了位得道的仙长为师,自是喜不自禁。他们恳请汉钟离好好调教自己的孩儿,以免他老在外面惹祸。
从此日起汉钟离便在吕府住了下来,吕洞宾原以为汉钟离会将全身的武艺倾囊相赠。所以次日一大早,吕洞宾就在演武场等着汉钟离来传艺。谁知直等到晌午,才见汉钟离懒洋洋的走了过来。劈头就问:“你跑到这里干什么来了?”
吕洞宾甚是不解道:“我在这里等师傅传授武功啊!”
汉钟离轻蔑的一笑道:“对于修道之人来说,武功只是微末的本领。我这里有大本事,你要不要学?”
吕洞宾听说有大本事,便联想起汉钟离破网而出的情景。事后他查看过了,网根本就没破'炫‘书‘网‘整。理提。供'。他料想定是仙术,所以自是欢喜异常。忙道:“要学,要学,当然要学”
汉钟离背着手转过身去,边走边说:“想学就跟我来吧!”
正文 第二十七章
二人来至书房,汉钟离扫了一眼满屋的藏书,随口向吕洞宾问道:“识字吗?”
吕洞宾心里这个气呀!心说:我堂堂一代才子,能不识字吗?你眼睛瞎呀!难道你看不到我穿的是现今最时髦的白色秀才装吗?心里虽是这么想,可脸上却一点也没表露出一丝的不愉快来。他满脸堆笑的对汉钟离言道:“弟子粗识几个字!”
汉钟离从怀中掏出一本书来,递到吕洞宾面前说:“看看这些字都认得全不?”
吕洞宾慌忙接过,看了一下封面,原来是老子著的《道德经》。这本书绝对堪称是经典中的经典,奇书中的奇书。它包罗万象、深不可测,政治家、军事家把它作为政治、军事经典;士大夫、知识分子,退居避世时依靠它支撑精神;道教,以它为“圣经”;气功修练,以它为经典;艺术,受它影响;中医,被它的理论所笼罩;总之拥有了这本书就等于拥有了人生的大智慧,就可傲视天下了。
吕洞宾哪里识得这本书的妙处,为了在汉钟离面前展露一下自己非凡的才华。一目十行的将全书看完,又恭敬的递与汉钟离。十分自得的对汉钟离道:“师傅看我念得对不对?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吕洞宾自头至尾一字不落的全部背诵了下来,并且只字未错。汉钟离听着听着不觉呆了。想当年自己跟随东华仙人学艺之时,为了背熟这篇经文足足用了一年时间。而今他只是看了一遍便可成诵,真乃天下之奇才也。看着吕洞宾那幅洋洋得意的样子,汉钟离明白此时若是出言夸奖他,只能助长他不可一世的气焰。这对他将来的修为有害无益,所以汉钟离决定给他灭灭火。
汉钟离叹了口气说道:“唉!我的命真苦啊!原本以为只要个三五年便可度你成仙,谁想到遇到了你这个不识深浅的呆子,看来我少不得要在凡间多待上几十年了。”
吕洞宾听了汉钟离的话,很不服气的说:“师傅为何说出这等话来,徒儿虽然不肖,但自认为还算说得过去。琴棋书画虽不敢说是样样精通吧,但也算得上是粗知一二;天文地理、古今历史也稍有研究;武功亦是小有所成,不敢说傲视天下吧,可除了师傅外还真没遇到过什么对手。师傅为何竟说我是个不成气的呆子呢?弟子着实有些不服气呢!”
汉钟离冷笑了一声道:“不可否认,你很聪明。可正因如此,你的性情才会变得轻浮。对所有的事情都不求甚解,只是仗着一时的小聪明,粗略了解了些皮毛便自以为美,认为自己全部领悟了。你可听说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句话吗?什么事物都是开始时很容易,而越往上走便越难。当达到某一高度时,往上前进一小步比从最低层达到现在这个高度更难十倍。你就好像是个身轻体健的人,几下子就能达到了别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的高度,因此你就认为再往上走也就没必要了,他们一时半会儿都追不上我。更何况上面只有一点点距离了,看似简单极了。因此你就停歇了,转而弄些别的东西。而过了很长时间,你会发现别人已经到达顶峰了。你再往上走,却发现原来并不像你想象中的简单。更何况别人因为没有你聪明而倍加勤奋,基础扎实所以越走越快,你无论无何也追不上了。所以你也就只好选择放弃,因此你的一生便会一无所成。”
吕洞宾听完汉钟离的一番话后低头不语,心里默默想了这些年自己的所作所为。诚然这世上没有人比自己更加多才多艺,可若单论某一方面的才能,自己又无论如何比不过人家了。
汉钟离见吕洞宾若有所思,心中欢喜。为了能加深他的印象。汉钟离从桌上拿起了茶壶,对着一个茶杯倒了起来。茶杯满了他也不停手,茶水顺着茶杯流到了桌子上。汉钟离问道:“这杯子容量有限,可你知道如何让它能够再装进水吗?”
吕洞宾灵光一闪,走到跟前一口将杯中茶水饮尽。说道:“请师傅将经书给我,待弟子日后慢慢领悟!”汉钟离见状真个笑逐颜开说道:“这才是我的好徒儿!记住!只有虚怀若谷,不让旧知识成为你的累赘,才能吸收到新的营养!此书还需你慢慢参悟,遇到不解之处可再来问我。”
吕洞宾点头称是。他忽然忆起汉钟离说传他大本事的事来,便接着问道:“师傅说要传给我的大本事该不就是这本书吧?”
汉钟离点头道:“正是!”
吕洞宾略有些失望道:“我还以为师傅要传我些仙法呢!不曾想却原来是读书!”
汉钟离哈哈一笑道:“徒儿你哪里知道这本书的妙处,它本是太上老君亲手所写,融入了天下最高深的智慧。我们所修习的仙法,也不过是由前人从这本书中参悟到的。只是各人资质不同,修行便也不同了。凡人为七情六欲所累,所以心上蒙尘,根本无法领会高深的智慧。只能看到此表面的东西,所以他们至多只能领会些皮毛。或者不得其要,反致走火入魔。而我们这些修道的人,清心寡欲已然超脱人外,又有仙人从旁指点,所以能够比凡人领悟得多些,如是而矣!若你能结合我传授给你的心得,再加上你自己的苦修,或可比我的法力更加高强,也未可知啊!”
吕洞宾听汉钟离如此说,不由得以万分崇敬的态度重新端详了一遍手中的奇书。
汉钟离接着说道:“只不过,仙法的修行必先以精研这本书为基础,当你可以真正领悟此书的精髓后方可练起,否则不仅一无所成,弄不好还会走火入魔,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这样吧!从今以后你每日早晨苦研这本《道德经》,下午则修习武艺。你看可好?”
吕洞宾道:“谨遵师命!”
正文 第二十八章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转眼间汉钟离已在吕家住了三年有余,经过汉钟离悉心的调教,吕洞宾自是受益非浅。他完全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再也不像以前那般轻狂了。对人谦逊有礼,更可贵的是他竟收起色心,不再到处沾花惹草了,整日只知埋头钻研《道德经》。起初还要汉钟离传授心得,到现在已经可以和汉钟离互通有无了。连汉钟离都不得不暗叹吕洞宾天赋之高,若是自己和他同时修行,则早被他远远的甩在后面了。
吕洞宾的武功更是大有长进,几乎可以和汉钟离打个平手了。现今唯一没有教的只是法术一项,因为修炼法术非同小可,稍有不甚就会走火入魔。汉钟离已命人在吕家庄不远的山上修建茅屋,以供吕洞宾修习仙法所用。
这一日,汉钟离与吕洞宾正在探讨关于《道德经》的奥义,忽有下人来报,说是吕老员外请汉钟离到后堂一叙。
平时吕老员外极少在这个时间干扰他们,今日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需要相商。所以汉钟离匆匆来到后堂见过吕老员外,二人分宾主坐定之后。汉钟离问道:“不知员外寻贫道来所为何事?”吕老员外咳嗽了一声说道:“小老儿不为别的,只是想跟仙长随便聊聊家常,彼此亲近、亲近!”
汉钟离用怀疑的目光上下打量了一遍吕老员外,觉他仿佛有满腹心事,却又苦于开言。心知必不是随便聊聊家常那么简单,便道:“老员外有什么话尽管直说,莫要有什么顾虑!”
老员外叹了口气道:“小老儿一生多得老天眷顾,过得也算美满如意。只是有两桩心事一直纠结于五内,使小老儿我辗转反侧、夜不成寐。”
汉钟离问道:“是哪两桩心事呢?”
老员外道:“仙长应该知道,小老儿年近半百才只得了洞宾这么一个孩子。我把所有的希望便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了,盼望他能有个好的前程,给我吕家光宗耀祖。这孩子倒也争气,文才武艺样样都能拿得出手。只可惜他无心仕途,纵是我百般相劝,他也始终不从!唉!也怪我平时对他太过溺爱,以至到了如今这种地步。这便是我的头一桩心事!”
汉钟离闻言微微一笑道:“若是员外只为此事担扰,则大可不必。人间富贵终是一场梦,没有什么好留恋的。人生短短数十年,纵然是搏个封妻荫子又能如何呢?到头来还不照样是一捧黄土掩风流!更何况人若被功名富贵所累,常会迷失本性,或者什么时候做出些伤天害理的事情来。到时天人共愤,必不得好报也!不若像贫道这般,修他一个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可以与天地齐寿,与日月同辉。到时荣登天界,做个自在的神仙不是更好吗?”
吕老员外闻言道:“做神仙当然好,只是那神仙岂是人人都可做得的!”
汉钟离哈哈大笑道:“老员外所言甚事,我这遭下界就是要渡吕洞宾成仙的!”
吕老员外闻言大惊,上下打量了一遍汉钟离道:“莫非仙长真个是神仙不成!”
汉钟离也不答话,拂尘只轻轻一挥。立时满堂异彩,仙乐飘扬。汉钟离穿一身五彩霞衣踏莲而起,身周围更有彩云缭绕。
吕老员外见此情景哪还犹豫?急忙离座倒头便拜,只听得“咚咚”之声不觉于耳。汉钟离急忙收了法像,变回了原形。他扶起吕老员外道:“员外莫要如此!”
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