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备忘录-第1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素有〃三湘沃土〃美誉的湖南,是全国粮食、棉花和植物油的主要产区,由于耕种过度,现在面临着肥力下降的危险。1997年,高产田地占当地耕地的34。37%,但目前所占比重已经下降至26。67%。
中原大地河南,曾有〃中国粮仓〃的美称,目前也存在耕地退化问题,大多数耕地含钾、磷不足,22%的耕地磷、钾俱缺,其它微量元素缺乏也十分明显。调查发现,农药、农膜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也加剧了耕地环境的恶化。
在中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造成的污染耕地有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三项合计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
自然灾害,也日益影响着我国的耕地质量。在河套平原、甘肃、内蒙古等地,一片片耕地,逐渐变成黄沙王国。几个世纪后,我们的子孙可能要居住在无边无际的黄沙之中。
最近30年,对中国农业影响最为严重的旱灾频频袭扰中国。
1978年,全国受旱率26。8%。其中苏、皖、川、鄂4省受旱率超30%。
1985年,全国受旱率16%,陕西和河南旱情比较严重。新疆春旱,全疆23个县受旱。
1986年,全国受旱率21。5%,重旱区在华北、西北和内蒙古。蒙、陕、冀、豫受旱率大于等于40%。
1987年,全国受旱率17。2%,山西夏秋冬连旱,全省出现近百年一遇的枯年径流。
1988年,全国受旱率为22。7%,辽河水量偏少4成;珠江支流西江水量偏少5成。
1989年,全国受旱率20%,新疆也发生了多年少见的大旱。
1990年,全国受旱率为12。2%,南方伏旱范围较广,部分地区伏秋连旱,旱情严重。
1999…2000年,被称为世纪末大旱。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和因旱造成粮食损失均为建国51年来最大值,旱灾波及全国20余个省区、直辖市。
2009年大旱,波及中国12个省份。北方冬麦区旱情为30年一遇,小麦主产区旱情为50年一遇。河南是我国小麦主产区,全省7000万亩农田,4519万亩农田受旱。而中国农业自然灾害中,还有水灾和蝗灾。西方学者因感于我国灾情之重,一度直称中国为〃饥荒的国度〃。
优质耕地生产能力渐渐衰弱,其它耕地质量更是难以保证。全国有9100万亩耕地坡度在25度以上,坡度在15度至25度之间的耕地还有近2亿亩。在黄土高原,陕西定县,3200个农户都是通过漫坡洒种来耕种,但一个山头收获的粮食却是少得可怜。
据统计,我国耕地面积只有40%,有灌溉设施的、旱涝保收,这样小的比例,加重了我国粮食不安全因素。河南周口市处于渭河平原,那里土地肥沃,但是2009年春季的一场大旱,却让过半小麦几乎绝收。
耕地的减少,是无法绕开的历史命题,是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但不能成为占用耕地的理由,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放慢土地减少的速度,保证优质耕地的质量。
谁来养活中国
中国能否养活自己
西方世界对中国能否养活自己的疑问,起源于一个人和一本书。
1994年9月,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发表长达141页的《谁来养活中国来自一个小行星的醒世报告》。在书中,他描述了中国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高速的工业化进程对农田的大量侵蚀、破坏,加上人口的增长,最后他得出结论:到21世纪初,中国为养活10多亿人口,可能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粮食,这可能引起世界粮价的上涨,将对世界的粮食产生重大影响。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人口每年增长1400万左右,同时收入也在迅速增加。收入增加源于中国经济的增长,1992年和1993年中国经济增长13%,1994年增长也在12%左右。3年时间里,中国经济增近40%,在当时世界上实属少见。
不少西方研究者认为,随着中国人口的继续增长,以及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必须使粮食需求急剧增长。因为收入增加后,人们选择食物会倾向于选择肉类、牛奶和禽蛋,而这些都是由粮食转化而来。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是贫瘠的荒地,缺乏美国广阔的农场和牧场,畜产品需求的增加直接导致对粮食需求的额外增加。同时,中国粮食生产却面临着危机:随着人口与工业经济的同步增长,中国的工厂、道路、住房以及农作物在进行土地资源争夺,结果是耕地面积的不断缩小。
虽然耕地减少,可以通过农业投入、提高农业技术和管理水平来弥补,但中国水资源的不足却成为制约因素,影响着粮食产量的增加前景,再加上空气污染和酸雨等因素日益突出,必然会造成中国粮食减产。
在布朗看来,1990年…2003年,中国一方面面临着粮食需求增长85%,一方面是粮食生产减少20%,于是造成巨大的粮食产需缺口,即3。36亿吨,即中国到2030年国内粮食生产只能满足需求的42。5%,其余的部分要依赖进口解决。
毫无疑问,中国将来肯定有支付能力大量进口粮食,但问题是是否有国家能够足额提供。布朗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事实是没有一个国家,或者没有一组国家可增加其出口潜力去更多的填补中国潜在粮食短缺的一小部分。〃1980年以来,世界粮食的每年出口量约2亿吨,其中一半来自美国,但美国也面临耕地损失,布朗预计40年后的美国人口也会增加9500万,由此他得出结论:美国可供出口的剩余粮食不会增加太多。
美国粮食出口减少,布朗预计其它地区也会出现粮食短缺,2030年非洲预计需要2。5亿吨粮食,相当于日本进口的10倍,印度、伊朗、尼日利亚等国家人口也在激增,对自己的粮食缺口尚且自顾不暇。在全国一片〃粮荒〃之下,布朗总结道:〃对今后世界粮食需求影响最大的是中国,中国粮食的不足也就是世界粮食的不足。世界经济的未来已和中国的经济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未来的缺粮将迫使其他国家的政府重新估计这些国家的人口承载能力,及其人口和消费政策。〃
这个论断在西方现在还有市场。2007年英国的《每日邮报》上有这样一篇标题刺眼的文章〃中国抢高英国粮食价格〃。文章也称,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对优质粮食的需求大幅增加,这不仅推高了全球粮价,而且正在对英国人的生活产生影响。在国外知名的媒体上,类似的文章并不少见。
但是,直到今天,布朗预测的情况并未出现。
牙碜的〃进口饭〃
〃18亿亩耕地红线〃反对者的理由是〃即使中国粮食无法自给,也可从国外进口〃:
中国的粮食完全可以依靠进口。全球的粮食供应充足。在过去50年中,世界人口增加1。5倍,人均粮食消费增加17%,粮价却下降1/2。与大多数商品一样,全球粮食供求的总形势也是需求决定产量,即有多少需求就能生产出多少粮食。如果我国国内粮食供应不足,完全可以从国际市场获得,放眼世界,日本消费的粮食中有40%依赖进口,而韩国60%依靠进口。近年来,中国在粮食方面有进有出,维持着基本平衡(平衡中没有包括大豆,只计入大米,小麦,玉米),不需要依赖进口。即使以后需要进口,凭借我国强大的外汇储备,也完全有钱可以买到粮食。
事实上,〃进口饭〃并不好吃,反而会很牙碜。大豆的例子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由于中美政府财政补贴差距等原因,导致中美豆农在大豆生产上的不公平竞争,美国靠巨额财政补贴生产的大豆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农民生产大豆越多就赔得越多。结果,中国本土大豆生产逐步萎缩。
最近10年,中国大豆产量由原来的世界第一,退居为排在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之后的世界第四。中国大豆种植面积与产量大幅下降,美国大豆开始占据中国市场。2006年,中国进口大豆2650多万吨,是同年国产大豆的1。6倍,约占全球大豆贸易量的1/3,跨国粮商控制着中国90%的大豆进口量和40%以上的大豆加工能力。与此同时,大豆价格开始暴涨,中国不得不多花钱进口大豆。
大豆进口量激增的同时,我国食用油的进口也大幅增加,1986年至今增长高达200倍,仅2007年就进口838万吨,创历史新高。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统计,2006…2007年度,我国总消费食用植物油总量为2374万吨,人均1。8公斤左右,而2006年我国进口2827万吨大豆和671万吨食用植物油,进口依存度高达52%。按照未来走势,我国进口量还将继续增加,价格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我国在食用油领域已经失去自给自足的能力。
此外,我国的大豆产业链,也基本被外资垄断,在中国,外资控制着70%的油脂加工厂,80%的大豆压榨能力。总体而言,中国进口大豆货源和实际加工能力,都控制在少数几个跨国粮商手中,如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四大跨国粮商,他们往往拥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控制着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我国大豆产业岌岌可危。
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现象是,我国进口大豆几乎全部为转基因大豆,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存在广泛争议。在转基因食品问题上,欧美一直斗争不断,大多数欧盟成员国持怀疑和抵制态度,对其可能产生的新毒素和过敏原等不良后果有所防范,我国居民却正在大量食用转基因植物油和转基因豆粕养殖的肉类、水产品,虽然潜在的危害在短期内难以察觉,但长期来看,绝对不能忽视。
大豆进口依赖已经留下了重重后遗症,如果水稻、小麦等粮食再依赖进口,中国不知会患上多少进口依赖后遗症。
不可否认,有不少发达国家吃饭依赖进口。但是,我们需要弄清楚,他们到底是市场依赖还是生存依赖。17世纪,荷兰迅速崛起,并成为世界中心,那时,荷兰粮食供应完全依赖进口。但荷兰并不是生存依赖,即使没有〃进口饭〃可吃,他们也能自给自足。但是,作为世界金融中心和制造业中心,荷兰不想把更多的时间、精力和土地浪费在生产经济效益较差的粮食生产上。从利益最大化出发,荷兰选择进口粮食,但他们是市场依赖。
如今,日本有60%的粮食依赖进口,但在日本,并不是生产不出供应本国人口的粮食,而是日本的粮食太贵。在日本,农业是最受保护的部门之一。日本的快速城市化并没有削减大量土地,日本仍然有不少耕地和野生地。如果进口这条路被切断,日本仍然能够养活自己。因而,日本也是市场依赖。
中国每年大概需要进口5亿吨粮食。如果守不住18亿亩耕地红线,对耕地减少放任自流,中国的粮食生产将无法自给自足,那么,中国就只能吃〃洋饭〃了,但不是市场依赖,而是生存依赖。
近几年来,国际粮食市场供小于求,导致粮食暴涨,并出现粮食危机,有些国家甚至因为缺粮而出现骚乱。如果中国这个粮食消耗大国再胃口大开,必将会进一步激化国际粮食市场的供求矛盾,到时中国买得到的粮食恐怕就是黑市价了。
1994年,古巴最高国务委员会主席卡斯特罗来华访问,几次问到这个问题,〃你们会把粮食买光吗?〃处于热带的古巴,由于气候原因无法种植粮食,粮食无法实现自给,很多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和古巴一样的〃吃饭危机〃。如果中国大量进口粮食,必然会抬高粮价,那么这些发展中国家也会苦不堪言。
从国家安全战略考虑,中国也不能完全依赖进口。世界政治和军事风云诡谲,仍有不少国家对正在崛起的中国虎视眈眈。一旦有了政治或军事摩擦,如果中国粮食完全依赖进口,只要敌对国家切断粮食进口的渠道,中国人就吃不上饭了,中国就难免受制于人。
〃进口饭〃很牙碜,中国的粮食问题是个大包袱,中国不能把这个包袱甩给世界,而世界也未必就能接住。中国粮食问题,还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中国人养活中国人
布朗发出警告十年之后的一天,来自加拿大的〃蓝色梦想号〃在中国深圳靠岸。船上装载的,是联合国捐赠给中国的4万3千多吨的扶贫小麦。
对于深圳赤湾港生产调度部调度员邓安海来说,那一天,他至今难忘,〃当时我就在船上当班,当时接到通知,说这是最后一批援助中国的粮食船,当时大家心情都比较激动,也比较高兴。〃
激动,是因为中国不再需要外来援助了,在场的每一个中国人,那一天都感到自豪。对中国的粮食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