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康熙遇到重生的九龙-第4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熙四十二年六月,选秀结束后,九龙也都熟悉了自己新的岗位,这次没有任何人敢有意见,就是有意见也不敢提。当然包括四四在内。
期间有的读者要问,裕亲王好了,那恭亲王常宁呢。康熙就这样厚此薄彼吗?
康熙对待常宁是远不如福全亲厚,但是如果弟弟面临死亡,自己有能力拉一把,自己当然会帮忙。问题是人家常宁身体挺好的,康熙早就借机自己看过常宁的身体,康熙帝的水平虽然不如老十,但也是不错的,不至于一个人有没有病都不知道。
当然如果老十是始作俑者的话,估计康熙真的看不出来,太子就是一个明证。
雍郡王府,四四又拖着疲累的身体回到了家中,自己现在这样,怎么就感觉比前世还累。
前世自己虽然辛苦,但是没有人敢和自己顶缸,至少自己心情是怎么痛快怎么来,虽然谈不上是快意恩仇,但是给自己下绊子的,就算自己当时找不回来,后来不都找回了场子吗?
但是现在自己干活,名声不是自己的,命令是康熙下的,老八老九自己估计他们倒是想给自己在某一方面添堵,但一是估计不影响大清发展,但是小的方面总能使坏的。估计没有这方面是因为其二了,那就是老八老九他们也是没有时间,胤禩的那一滩完全是重建,还要了解各国,胤禩为了筹谋,已经去澳门了。至于老九,他的任务更重,使命更强。三就是上面有康熙看着,这些人不敢动。
提到胤禩,四四就坏心眼的想到,如果澳门不行,老八,你是不是要跑一趟欧洲来个实地调研呢。
好笑的是,胤禩出发前,胤祉上门去了,拿了若干的东西,说老八如果只是去澳门,要给他带什么,要是去欧洲,那要注意哪些等等。胤祉强调的内容之多,胤禩只感觉头疼。
“三哥,我知道你自己没有办法去,但是你也有门人,也有奴才,他们难道不能给主子帮忙吗?”
“老八,他们弄回来的哪里能完全和我的意思,就是我给他们强调老半天,能有三成让我满意我就要阿弥陀佛了,但是你不一样,你我都是有百年经历的人,我想要的你肯定明白,你难得要跑一趟,哥哥要不抓住这样的一个机会,不就傻了吗?”
胤禩怎么就觉得自己被三哥当成了绝对的希望似的,自己可不想担着这么大的一个包袱,皇阿玛交代的已经够让自己忙碌的了,再加上胤祉的交代,自己不用忙了,自己就可以直接交代了。
但是还没有等胤禩拒绝的话说出来,胤祉就起身告辞了,根本不给老八拒绝的机会,胤祉离开以后,胤禩看着那长长如同裹脚布的单子,笑的比哭的都难看。
“自己的三哥怎么这么费心在这个上面,难道……”胤禩通过自身想到了一个可能,“也许,跟我想的一样。”
要是跟自己想的一样的话,自己的三哥估计也没有什么争斗的心思了,本来胤禩就没有认为胤祉能成事,但是九龙又要少一个夺嫡的,估计将来就是有斗争也不好开展起来,参与的人不多呀!
看着胤祉想要的东西名称,胤禩当然也知道这些很重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与自己现在的业务有关系,所以也就不去找胤祉退单子了。
胤禩是背着巨大使命的,因为出发前,康熙也有圣旨下来,圣旨简单,就是一份长长的单子,让老八尽力备好,胤禩看着跟自己三哥的单子重复的好多,胤禩看着自己父兄要的,怎么觉得自己真要跑一趟欧洲了。可是自己的时间根本不够啊!
话题转回来,四四认为自己现在出力了,不讨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重压都在自己身上,就看见太子在一旁休息,四四嫉妒了。
所以四四出招了。在四四看来 自'炫*书*网'己这一次可是阳谋,一定没有什么问题的。
要说是什么主意呢,就是前世的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被四四就直接用上了,前世自己累死累活才实施,现在有这么多能干的人;这一项四四没有问过康熙就自己发布了。
那天四四在六部官员面前说了自己的决定以后,就直接闪人了。当官的一听到这项政策,就立刻蒙了。
什么时候官绅要跟那些泥腿子一样,要纳粮当差,这读书人的体面还有没有了。千古一来也没有这样的规矩,顷刻之间,太子那里,就被人给淹了。
这些官员也是看人下菜,他们是不敢去找康熙,但是四四又有一个太子助理的名头,出了这样的大事。至少在他们看来这可是天大的事情,当然要找太子来说个明白了。
胤礽看着这群围观党,各个七嘴八舌的说个不停,吵得自己头都大了。胤礽也没有什么表示,他也不想做什么表示,最后就是一招,晕倒了事。
众位官员为了个人的面子,为了他们所要维护礼制,居然气的当朝储君、未来的皇帝当堂晕倒,他们只能纷纷跪在毓庆宫门前,等候太医给太子看诊,等候康熙的处罚。
于此同时,他们也在打探康熙对此事的看法,实际上是要了解这件事到底是谁的意思。
太子倒是被四四这个打了个措手不及,这样的事情,老四居然一点风声都不漏,就给孤找了个这么大的麻烦。
的确,最近自己的日子是过的太逍遥了一点,有的时候甚至自己都快觉得四四是不是看出自己就是在看着他们演戏,自己躲在一旁偷乐了。
不过估计老四是受不了了,皇阿玛是压迫的狠了点,但是老四要办这样的事情,至少先打个招呼吧,为了惩罚自己,就这么给自己添了个麻烦。
不过前世雍正名声不好与此有很大关系,结果今生老四是孤的帮手,难怪那些个人都以为是孤的意思呢。
不过孤就成了这么好惹的,怎么就敢到毓庆宫来骚扰孤,反正自己现在已经晕倒了,也就不会有什么人打扰了。
自己的晕倒应该会给自己的皇阿玛一个很好的借口,说不定那些官员的举动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呢!
第五十三章
官员本来是要问太子的意思的,但是实际上胤礽对此事根本没有任何意见,反而是大力支持,胤礽已经看出来了,自己的四弟用这个主意是来发火的。但是那些官员的消息也是很灵通的,没有多久都知道真正提出的是四阿哥,也就是四四提前得罪了官绅,这样就想跑,哪有那么容易。
太子被气晕的消息传到了康熙那里,康熙很快就发了火;保成的身体才有好转,老十也不能一点效果都没有,但是这次的对手是他自己,所以那个进程叫一个慢。
同时老十为了太子不直接自己就好了了事,开的都是一些苦的要死的药,结果胤礽就是能当着老十的面前,一口气就喝完了事,让老十看着只能是自己生气,拿胤礽一点办法都没有。
康熙仔细打听了事情的原因,急忙教过太医和老十,细细问了太子的情况,知道没事才放了心。
居然是官员气倒太子,这虽然有保成身体方面的原因,但是这样的逼迫,天家的颜面何存,所有当时到毓庆宫的官员大臣全部罚俸三年,官降三级,留职查看。
这还是因为涉及的人过多,所以康熙才会如此办理,否则,到底怎么办,就不知道了。
但是同时他们反对的理由,康熙一点都没有往心里放,直接就全部让四四负责,也就是说这些官员直接推动了这一政策,使得上下没有什么人再敢在明面上反对了。
当然胤礽对四四的举动的认识,康熙不知道。
但是康熙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康熙怎么会往这方面想的,因为老三。
他找过康熙,为了编书那叫一个斗志昂扬。
过程是这样的。
胤祉因为编书的原因,不是找了老八吗?
但是他还是不放心。
所以最后他就找上了自己的皇阿玛。
康熙看着自己的儿子,“胤祉,你的意思是要编大清百科全书,要让这部书成为世界的巨著,这就是你的想法。朕记得你前世编的古今图书集成,今生这个你就不想了。”
“皇阿玛,儿子不是不想,但是这部书儿子不用费太多的心思,这部书加上弘历当时编的四库全书,儿子基本上都会背了,现在儿子的目标就是要让我大清的书籍影响到全世界,不能让洋人来影响。”
这倒是有理,康熙点了点头,不过自己的这个儿子竟然能记住这么多书得内容,这种非人的本事到底是什么时候练就的,康熙忽然笑了笑,都说是非人的本事了,自然不是当人的时候练成的。
“你至少要把古今图书集成搭个架子,要让古今图书集成把四库全书包括进去,这样以后就没有什么四库全书了,反正弘历已经没有了,他的这部分工作,你就代劳了吧,不过不要删除书的内容,那些都是要传承于世的,毁掉太可惜了。”
“皇阿玛,儿子已经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全部写好了,这是当时的纪昀编写的,水平还是不错的,有两百卷,有了这些,加上儿子已经找好的人搭好了古今图书集成的架子,这样就可以进行了。”
康熙吃了一惊,这样的成果,就算是记得住也要费出很大的心力,胤祉怎么将心思全部放到了这个上面,最后胤祉与康熙的谈话结果,就是老八又收到了一份圣旨。当然康熙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还是略略试探了自己的儿子以后,就发现胤祉的心思根本没有往那边想。
难道自己以前的想法都是错的,是朕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这样的结果康熙自然是不会承认的。
但是有了三阿哥在前,四四的做法基本上就只能是空了。四四你的运气不好。
康熙看着自己四儿子的雷霆手段,心里却不是四四想的那样认为的。
四四的做法,明面上是让康熙和太子名声不好,但是办的都是对大清的好事,可是官绅都不是傻子,天子是没有错的,太子身体不好,那这个只能是四四的想法了。
到时没有官绅的支持,就不能争位。四四影响了朕的名声,也会不被宗室看好,真是逃跑的好主意。
不愧是当过皇帝的,这样的想法朕估计别的儿子也想不到,就是想到了也不会去做。
康熙不愧是雍正的阿玛,把四四的心思猜的那叫一个对!
所以康熙直接安慰了四四,前世你这样的做法对大清有利,朕本来就打算去做,你现在的做法很让朕满意,不愧是一个有担当的好儿子。
四四郁闷了,怎么自己的做法适得其反呢,现在摊丁入亩也成为了自己的责任,自己现在不是雍正了,怎么尽干着雍正的活。
太子也找四四说了好 久:87book。com,什么自己的身体不好了,以后估计都要靠四四了,前生你的子孙不争气,所以你这个祖宗要负责了。
四四无语了,前生的那些是自己的子孙,但也是皇阿玛的子孙,为什么只找到自己这个祖宗的头上。
好吧,有事儿子服其劳,替自己皇阿玛办事也就罢了,怎么现在连弘历都已经没了,他的子孙的烂摊子也要让自己负责,这太过分了。
但是四四不敢反驳,因为万一惹怒了太子,康熙就会跳出来。
所以四四只能在这样的日子中渡过。
期间还是有好消息的,滢心又怀孕了,四四又快有一个嫡子或者是嫡女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进入了康熙四十三年,老八已经回来了,老八没有去欧洲,但是到了新加波那一带,东西带了不少,但是让康熙满意,胤祉满意的不多。
老三终于决定了,他不能再虚度光阴,为了他神圣的目标,虽九死也难改其志。他向康熙请命,自己愿意代表大清出使欧洲。
康熙看着自己面前的三阿哥,已经无语了,这样一个儿子,就在自己开始的怀疑下直接去干自己想做的事情了,连老四都开始有这样的苗头了,少了一两个不争的儿子,是一件好事,但是要是再多几个,估计就不好玩了。康熙决定了要把有这些苗头的儿子都好好操练,让他们把想法直接扼杀在摇篮里。
康熙四十三年四月,胤祉得到了他想要的使命,同时康熙还交代了一些要注意欧洲的人才,还有发明等等,胤祉也都答应了,有了自己的亲自出马,这样胤祉想要从欧洲带什么回来都没有问题了,当然路线不是走海上,而是从沙俄取道前往。
毕竟陆路还是相对安全,胤祉要带回来的没有问题,大清与欧洲的通商在进行,船只方面还是没有问题的。
就是上层来往太少了,胤祉的出行正好弥补了这一点,当然通商的使命也是他的一部分任务之一,为此老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