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菜叶-第8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洪恺轻摇了摇头道:“这个三弟,如今隐然与太子争锋,他在朝中也有不少拥趸。我与他素来感情平平,倒没想到,兄弟中,他会是第一个登门造访的。”
司徒长宁有些担忧道:“如今王爷你刚刚得了封号,实在不宜趟这池浑水。王爷千万小心些,莫让人诳了去。”
陈洪恺点头道:“放心吧。我岂是耳根子那么软的人?”
长宁还是有些担心,道:“听说除了在太子殿下面前稍微有些收敛之外,在其余皇子面前巴王都骄横得很。也难怪,他**胡贤妃是开国第一功臣胡大酉之后,自己又是娶的杨学士嫡女,文武大臣不少都是这两家的门徒。”
陈洪恺眉毛一挑,冷笑道:“从前除了太子,皇子中以他为长,兄弟面前拿拿长兄的谱儿倒也罢了。如今我回来便不同了。且先听他怎么说,再怎么说我也是大哥,难不成他这个做弟弟的还敢给我什么脸色不成?”
夫妻二人只略说了两句,陆管家便将巴王陈洪恒与应陵郡主陈清瑶请了进来。
陈洪恺面容和煦的站在台阶前迎接,见到人来,笑道:“三弟真是稀客”
巴王忙快走两步上前,拱手对陈洪恺道:“大哥亲迎,真是折煞小弟了。听说侄女儿平安归来,小弟特来道贺。”
王妃司徒长宁也跟着出来,上前拉住应陵郡主的手道:“总听各宫娘娘念我们应陵郡主的好,可惜我只是前儿在宫中见过瑶儿两次,一直没有机会好生看看,今儿到了婶婶这里,可得让婶婶好好瞅瞅”
应陵郡主陈青瑶虽只得七岁,但是自幼被巴王妃娇生惯养,自热而然有点娇纵,不过她惯会在长辈面前讨欢心。虽不大看得上这对突然冒出来的皇叔两口子,还是笑吟吟的拜道:“清瑶拜见嘉王、王妃”
陈洪恺点头道:“无须多礼,三弟,应陵进屋说话吧。”
一行人进了正屋,早有使女奉上香茗,瓜果。
巴王陈洪恒笑道:“大哥十年艰辛,如今总算是苦尽甘来。上次太子殿下带着我们这些弟弟们上门恭贺的时候,因人多得很,加上这么久没见,那几个年纪小的难免觉得陌生。场面上有些个……不过我同他们不同,大哥去汴京的时候,我已经懂事了。我还记得大哥大嫂成亲的时候,母妃说我们年纪小,怕我们捣乱,不准去。我那时都十三岁了呢。便偷偷带着四弟六弟去看热闹,还被父皇抓了个正着。”
陈洪恺听了有些感触,点头道:“十年晃眼就过,当时你还是刚十来岁的小调皮,我记得贤妃娘娘常到母妃面前抱怨,说是管不住三弟。谁知如今,三弟已经是文韬武略的亲王了。可见小时候调皮也不全是坏事。”
王妃长宁插嘴道:“巴王殿下怎么不带王妃一道前来?我离开成都这么久,妯娌之间都生分得很,正好有个机会亲热亲热。”
巴王微笑道:“大嫂勿怪,本来她这个做弟媳的,应当跟我一道来才是,不过,昨儿刚请太医看过,王妃诊出了喜脉,故而不便前来……”
长宁一滞,转而开心恭喜道:“那真是大喜事赶明儿得空,我去看看巴王妃,宫里贤妃娘娘知道了,不定多欢喜呢。”
巴王忙替杨氏感谢。长宁心中却是一阵没来由的恼恨。这个巴王妃已经育有一子一女,如今小儿子才不过岁余,这就又怀上了?联想到自己,长宁那颗生儿子的心,免不得更加急迫了,同是皇家的媳妇,自己入门十年只得清瑜一个,哪里说得过去呢?
陈洪恺哪里不知道自己妻子的心思,忙转过话题,与巴王亲热聊起往事来。兄弟俩正说着小时候的趣事,清瑜已经得了母亲派出的丫鬟召唤,赶了过来。
一进屋,清瑜便见东首坐着一位身材高大,器宇不凡的黄衣男子,身边坐着一个七八岁浑身绫罗碧翠的小姑娘。清瑜估摸着这便是那巴王同他的女儿应陵郡主了。
王妃见清瑜到了,忙招手叫她上前,对清瑜道:“快来拜见你三皇叔,还有你堂姐应陵郡主,闺名叫做清瑶。”
清瑜忙上前拜见了。巴王将清瑜扶起,打量了她几眼,对嘉王夫妻笑道:“早听说大哥大嫂只有这么一颗掌上明珠,爱她如命。谁知偏遇上这样的风波,好在虽然经过一番周折,如今总算是完璧归赵了。我看这侄女儿年纪虽小,行事做派却比应陵要老成些,还是大嫂会教孩子。我们家瑶儿听说她还有这么个未曾谋面的妹妹,很是欢喜。她出生早,没有年纪仿佛的伙伴玩耍。今日得知我要来大哥这里,就赖着非要跟来不可。”
嘉王妃长宁道:“我家瑜儿也是,从前在汴京的时候只在府里从不出去,陪她玩耍的都是丫头妈妈们。如今回到成都,正好跟你应陵堂姐多亲近亲近,清瑶最得宫中诸位娘娘的喜(3UWW…提供下载)欢,你跟着凑个趣,多学学她”
陈清瑶从清瑜进来就一直盯着她看,见这个妹妹果然如传闻所言,跟自己长得有几分相似,年纪虽然还小,但是行事举止端方,比起四皇叔家那个五六岁了还成天爱哭的涪陵郡主,还要稳重几分。
清瑜也在暗中观察这位闻名已久的堂姐。见她虽只有七八岁年纪,但是已经是个美人胚子,可能是随了巴王,应陵郡主的身高在同龄人中算是非(提供下载…3uww)常高的,所以她穿衣打扮的风格也渐向成年人靠拢。清瑜还穿的是小褂,戴着项圈。而这位应陵郡主已经身着襦裙,头戴珠翠,衬得她如一朵含苞待放的海棠花,娇嫩明艳。
巴王此来只是借着探问清瑜的旗号,实际上另有所图,他不想多在这宅门内耗时间,便主动对嘉王陈洪恺道:“久闻大哥这王府乃是前朝著名园林,今日天气甚好,不如带弟弟参观参观,让我长长眼界也好?”
陈洪恺与妻子对视一眼,长宁便明白过来,忙起身道:“不如请王爷陪巴王殿下先到书房坐坐?臣妾去安排安排。”
陈洪恺点头道:“也好。瑜儿你便陪你堂姐在这里说说话吧。”
巴王朝女儿点了点头,又对长宁道:“那就有劳嫂子了”
兄弟二人这才一起往书房去了。长宁命木樨伺候着,自己忙去安排游园的准备。
清瑜单独面对这样一位八面玲珑的堂姐,心里头直打鼓。依着她的想法,能不说话是最好,省得多说多错。但是人家是客,她又不好就这么闷葫芦坐着,只得找话题聊道:“清瑶姐姐,平时爱吃什么点心,我叫厨房里去做。”
应陵郡主对这话题没兴趣,道:“王府的厨房会做的就那么些,我平时都吃的厌烦了。妹妹不必客气。”又问清瑜:“妹妹平素在家里都做点什么?”
清瑜在汴京质子府的时候成天吃了睡睡了吃的,如今刚回到成都,还没来得及做什么呢。闻言只得回答道:“我年纪小,没学过什么,平日也就跟丫鬟们说说话。姐姐都做些什么呢?”
清瑶笑了笑道:“我平时可忙了。除了要学琴棋书画之外,要么进宫去陪娘娘说话,要么在府里跟娘一块逗弟弟玩耍。有时候还有相好的朋友相请,参加个诗会花宴什么的。往后,你就跟我一块去吧。我不喜(3UWW…提供下载)欢四皇叔家的涪陵,又娇气又缠人,爱使小性子又爱哭……”
贵族女子的生活不外乎就是这些,清瑜听听也就罢了,真要她参与,恐怕会无聊死吧。清瑜也不好直接拒绝,便笑道:“清瑶姐姐你真好。只是一来,我年纪太小,恐怕不知礼仪,过阵子母亲就要为我请先生来启蒙,到时候或者不得空。二来,我刚回到成都,连外祖家都没去过。总得几个月,慢慢熟悉了才好跟着姐姐出门开眼界。”
应陵郡主听她说得在理,便道:“你说的也是。那么下次我把你接到我们王府里去吧。都是自己姐妹,你也不用不自在。到时候再把四皇叔家的涪陵叫上。我们陈国的郡主就济济一堂了。”
清瑜笑问道:“太子殿下府里不是还有一位宝陵郡主吗?”
陈清瑶眉头一皱,讥笑道:“那位太矜贵,成天三灾两病的,我们家可伺候不来”
正文 一百四十一、野心蠢动
一百四十一、野心蠢动
嘉王府正书房里,嘉王、巴王两兄弟对面坐着,桌上的清茗正温,不仅散发着阵阵香气,那笔直向上的水蒸气缓缓蒸腾,在两人之间袅袅变幻,似乎竖着一层难以名状的隔膜。
巴王陈洪恒虽是少年得志,却也并非如表面那么风光。他上头有正牌太子压着,论嫡庶,论排行,他都没有半点优势。平素里虽仗着自己外公是开国功臣,岳家是朝中清流,聚拢了一班文臣武将,略有声势。但是说到底,只要陈国朝野不发生大乱子,巴王的九五至尊梦想,那都是镜花水月的事。如今又添了一位于国有功的长兄嘉王,陈洪恒那点心思就越发郁闷起来。虽说这位嘉王在朝中没有势力,但是光是陈帝对这个为质十年的儿子的一番愧疚之心,都叫巴王后怕。从前他是除太子之外最大的皇子,样样可为皇子表率。如今落得个名不正言不顺,哪里能甘心?思前想后,对于这个大哥,陈洪恒决定试他一试。
故而巴王陈洪恒先开口道:“大哥回来也有些日子了,虽然前些时候因梁陈之战被卷入朝政漩涡不得消停,不过如今两国正议和修好,此事便可揭过。不知大哥往后有些什么打算呢?”
嘉王早知这个弟弟是借故上门的,便故作轻松回答道:“三弟这是什么话?为兄在梁国做了十年质子,寄人篱下,苦况难言。如今好不容易回到了国都,自然是要好好休养一番。况且看着弟弟们都儿女成群,只有我这个大哥还没有子嗣,心头哪里不遗憾呢?”
巴王闻言笑道:“这是当然,我府上正有几个绝色,要不是怕嫂子怪我这个弟弟头次独自登门便送女人过来,这次就给大哥带来了。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子嗣问题重要,到底是宅院内事。我们身为皇室子弟,国事即家事,大哥正值壮年,又是在梁国汴京待了十年之久,眼界不是我们这些一辈子没离开过成都的弟弟们所能比的,为何不请上命,为国家社稷尽一份力呢?”
嘉王陈洪恺其实内心何尝不是这么想,只是在这个三弟面前,他不得不装作云淡风轻的样子,摇头道:“三弟你也太高看你大哥了,我在汴京十年,不过是笼中鸟,莫说时势,就是行事稍有越矩,便会招来那梁帝的一番斥责。相比你们在成都这些年的作为,我像是白白浪费了十载光阴一般。”这般谦辞之后,嘉王还是忍不住加了一句,道:“况且即便我愿为社稷苍生请命,也不知自己能做什么呢。三弟何以教我?”
巴王本在为大哥油盐不进感到棘手,陡然听到这一句,便知这位大哥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想法,忙接话道:“我哪里敢说教大哥,只是我的想法是,如今咱们陈国经过这么多年休养生息,已经强盛了许多。就是眼下梁陈起了冲突,两国交战也是互有胜负,并非如同从前那些人预料一般难看。朝堂之上,隐隐有人乐观过甚。其实若是仔细想想,如此繁华局面之下,仍旧隐藏了诸多隐患。父皇在位这么多年,得他老人家重要的一班老一辈的文臣武将相继凋零。如今中枢的顾丞相年近七旬,杨学士也逾花甲之龄。曾经做过大哥的武艺师傅的邓献公邓老,也告老回到成都,北关镇守失了一枚定海神针。而少一辈如今年富力强的,却是人才缺缺,竟无一人有领袖之才。治大国如烹小鲜,岂能不未雨绸缪?可惜如今朝中竟无一人仗义执言,每每忧及于此,弟弟我都心中难安。”
这番话说出来,陈洪恺顿时对这个三弟刮目相看,不论巴王得出发点是什么,但是他这般忧虑确实是大有道理。陈洪恺自己朝中没有经营,但是对于朝中各位主要大臣,还是通晓。仔细想来,这班重臣确实是上了年纪。固然持重,但是行事不免有些过于谨慎,久而久之,陈国朝廷行事拖沓成风,规矩森严,继而导致固步自封,也就不奇(提供下载…3uww)怪了。万一这几位重臣撒手而去,朝廷失了掌舵,那就大事不妙了。按理说,朝廷大臣里,应当有太子培养的一批臣子,以便将来登临大宝时接续这个朝廷。但是一来太子年轻,二来,也是太子顾忌皇上猜疑,不敢行事。如今的情势,才会变成眼下这个模样。
陈洪恺低头认真思虑,半晌才抬头问道:“三弟果然高瞻远瞩,只是仍旧没说。我们兄弟该当如何呢?”
巴王陈洪恒知道这位大哥已经被打动了几分,这才慢条斯理道:“本来弟弟我也一筹莫展。不过大哥回来,我倒是想到了一个办法。大哥在梁国这么多年,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