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我是良妃 >

第126节

穿越之我是良妃-第126节

小说: 穿越之我是良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洛涂荚焓疲范T也封她为皇太后。

    你的儿子是皇帝,要封也是他给你封,干嘛要让人家的儿子来封你,宜贵太妃气不过,跟德太妃顶了几句。本来宜贵太妃住在宫外的儿子府邸,跟德太妃也碰不上几回面,可是德太妃在宫里也没有人肯搭理她,终于在一次例行的皇家聚会上,爆发了。宜贵太妃自然不会示弱,立即回以颜色,仗着自己的身份,狠狠的训斥了德太妃一顿,德太妃虽然但是处于下风,却不吸取教训,开始把矛头瞄准宜贵太妃。

    虽然宜贵太妃有三个铁帽子亲王的儿子,可一个皇帝儿子也不是呢?德妃自认为身份比宜贵太妃高,却要给她行礼问安,心里自然是不服气,加上康熙和卫琳琅都不在宫里,胤禩基本不踏足后宫,太子妃到底矮了她两辈,不好过于苛责于她,德太妃有恃无恐,自然就不把宜贵太妃放在眼里。

    再说,宜贵太妃身上明显的标上了卫琳琅的标签,德太妃一直以为要不是胤禩横插一脚,康熙的皇位非胤祯莫属,没看胤祯才带了区区几万人马,就让倭国臣服于脚下吗?

    卫琳琅自然也是母凭子贵,要不是她有一个下作的儿子,逼的康熙离宫,谋取了皇位,如今的皇太后一定是她的。碍于胤祯还需要大清的支持,德太妃不敢跟胤禩明干,自然把一股怨气都发到了宜贵太妃身上。

    宜贵太妃骄傲了几十年,还从来没有人如此不顾脸面的跟她挑衅,自然不会饶过德太妃。何况压制住了德太妃,也算是替太子妃解忧,替胤禩出气,宜贵太妃何乐而不为?宜贵太妃很清楚自己的地位,连宫外都不去了,长住在后宫,跟德太妃斗法,想要抓德太妃的错很容易,宜妃自然不会一丁点错处,当着满宫太妃的面,狠狠的发作了德太妃一回,不仅言辞锋利的训斥了德太妃一顿,还让下等的洗衣婆子扇了德太妃的嘴巴,随后就把洗衣婆子提到了身边,即使保护,也是警告德太妃,连一个最低贱的宫人都比她强百倍。

    德太妃张牙舞爪的满宫找茬,身上尽是错处,有儿子的太妃们都在宫外居住,没有儿子的宫妃都不会无事找事的跟德妃干仗,因此住在后宫里的德太妃就成了后宫第一人,横行霸道的随意挑剔太子妃的错处。

    太子妃碍于名份声明,也对德太妃有所仍然,更加惯得德太妃无法无天,根本就忘记了宫规礼法,所以宜贵太妃按照宫规惩罚的她的时候,她也不敢反驳,以前是没有人跟她计较,真的计较起来,她也害怕。就算是胤祯远在万里之外,胤禩不能拿他怎么样,留在大清的几个小孙子,还要仰仗胤禩生活,所以自从宜贵太妃命人掌掴了德太妃以后,她也算是老实了一段时间。德太妃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胤禛父子,要不要看胤禩的脸生活,更不会想到她在宫里胡闹,会让胤禛如何面对胤禩?

    等到胤禛也要带兵占领高丽的时候,德太妃又嚣张了起来。就算是卫琳琅有一儿一女都是皇帝,她如今也不差,两个儿子都可能是帝王,凭什么不能够晋封太后?只是吃了教训的德妃到底还是有所顾忌,不敢在明目张胆的跟胤禩叫板,开始暗地里放出风声,说胤禩虐待庶母。

    胤禩自然知道德妃的动作,在胤禛走后,就把德妃打包,送到了倭国,让胤祯给她封王封后吧。胤禩此举,也替胤禛解决了难题,终于不用再看这个生母的脸色过日子了,德太妃跟别人无法逞威风,只能够在儿子媳妇面前撒气,两个媳妇听惯了德太妃的训斥也不觉得什么,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罢了。胤禛忙的要死,还要抽时间听德太妃的教训。

    十四福晋和自愿跟着去的胤祯的儿子们也都跟着德太妃一起去了倭国,留在大清的庶子接替了胤祯的爵位,自然是递减的郡王而已。

    德太妃虽然不甘心,但是顾忌胤禩和几个孙子,又一心想要看到胤祯,也算是高高兴兴的登上了东去的大船。

    后宫风平浪静,宜贵太妃也越发坐不住了,跟德妃斗法,激起了她年轻时候的斗志,更加的想要出去走走,看一看胤禟也好,谁知道自己还能够活几年,别带着遗憾入土才是。

    反正也是要西行,人员太多,不可能走的太快,胤禩也不忍宜贵太妃跟胤禟母子分离,答应了宜贵太妃的请求,胤祺和胤禌早就想出去看看,自然是要奉母出行,所以原本有些尴尬诡异的部队,因为多了宜贵太妃母子,倒显得温情许多。

    胤禟的几个侧室假惺惺的告了饶,表示无法随身伺候婆婆,跟宜贵太妃依依惜别。她们才不会傻得跟过去受九福晋拿捏,因为正经主子不在,她们就成了名正言顺的当家作主之人。胤禟可不像胤禩,临走的时候把家里的事情都安排好,九福晋也没有想到她会一去不回,只把家事均匀的分摊给了几个侧室,指望着她们相互牵制,谁也不要做大了的好。

    这几个侧室虽然惆怅于跟胤禟分离,到底也是无可奈何的眼睁睁的看着胤禟带着九福晋离去。好在有了实权安慰她们,因为都没有儿子,所以底气未免不足,上面又有宜妃、胤祺和胤禩压制,她们倒也不敢闹的太过。宜妃也心疼几个孙女幼年就离开父亲,经常接她们进宫玩闹,三个离国的王爷只要胤禟留下了几个女儿,连康熙偶尔的都会宣她们到身边玩闹,所以虽然是庶女,她们倒比别的皇子的嫡女都受人重视,后来也被康熙指了一个好的额驸。

    这些人因此倒也都知道,安分守己的过日子,上面的人都不会为难她们,想反,还会体恤照顾有加。以前胤禟在的时候,她们的娘家也难得到胤禟的关照,谁会指望一个皇子额外的关照一个算不得岳家的岳家呢?毕竟跟胤禛那样拿着正经岳家不尊重,宠妾灭妻的到底是少数。胤禟走了,她们的娘家反而得到康熙和胤祺,胤禌的关照,屡屡的获得晋升,这样的好事,放在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

    等胤禩即位,也给她们晋了封号,虽然还是侧室王妃,待遇也没有越过嫡王妃,却因为不用看人脸色,过的不比正经宫里的娘娘主子差,这些好事,还都是托胤禟的福。所以即使有些不敬,她们也不愿意跟着宜妃去伺候胤禟,人家两夫妻过的好好的,何必去惹不痛快,给自己找不是呢?她们又没有儿子,百年之后,还指望着九福晋的儿子们供奉呢。

    胤眩拓返i虽然获得了自由,到底是带着流放性质的,故土难离,虽然对胤禩有所感激,到底也是有一些怨怼,对胤禩也恭敬而疏离,他们可不是德妃,不知道深浅的胡乱探胤禩的底线。

    他们虽然占了长子嫡子的身份,到底是被康熙圈禁过,名声已经毁了你,也算是胤禩大度,不怕他们作乱,还要助他们立国,就算是将来他们有了自己的国家,胤禩也是正统,也要奉他为主――人家可是康熙名正言顺的禅让皇位的,跟他们阴谋篡位活着顺利接位可不能够比。

    就算是他们将来立国,跟胤禩并肩称帝,也永远不可能越过胤禩去,毕竟,没有胤禩的资助,他们是永远不可能有任何作为的,康熙下的圈禁的命令,就算是把他们囚禁致死,胤禩也不会担半分的名声,人家胤禩放了他们,就等于是再生父母了。蝼蚁尚知道报恩,何况熟读四书五经的皇子皇孙,何况,现在他们连国门都没有出,以后还要仰仗胤禩提供兵马粮草,自然不敢有任何不敬的举动了。

    带着宜贵太妃上路,自然走的更慢,胤禩虽然多次行走于大清和沙俄之间,以前也是行色匆匆的没有时间赏玩风景,这次也是沾了宜贵太妃的光,一路观光,悠哉而行。宜贵太妃见胤禩纵容她,也提出了想看几处风景名胜,可否绕行,胤禩征求了胤眩拓返i的意见,他们也没有反对,除了胤眩肟┏前觳睿返i几乎就没有离开过京城,虽然也跟随康熙南巡北巡,可是那里有那么自由,看到的风景名胜有限。

    何况打仗并不是一戳而就的事情,兵马虽然是现成的,粮草却要时间筹备,何况胤眩拓返i还没有具体确定到底是要往哪个方向打,跟胤禩离的太近了怕影响他将来的发展,离的太远又担心供给麻烦,对西方到底不熟,胤眩拓返i决定先派人过去看看再说。

    西方可不比高丽,他们重信仰,本不久不那么重视皇室,对于谁当皇帝都无所谓,只要能够给他们带来好日子就行,有胤禩的例子在先,新国家百姓优越的生活做对比。胤眩拓返i派去的探子原本忧心忡忡的遮掩耳目,生怕被人暗地里杀害,没有想到的是,他刚刚踏上异国的土地,就被人热烈欢迎,谁让大清的名声远播,象征着富裕和强盛呢?

    这几个从来没有离开过过门的对胤眩拓返i也忠心耿耿的下属,如今对胤禩也不得不佩服起来,心里也放下了那一丝猜忌,高丽跟大清接壤,胤禛出兵又早,在高丽受到的抵制早就传到了胤眩拓返i的耳朵中。人家高丽因为早早的收到了消息,对胤禛也不敢反抗,但是也不欢迎,早就把财务人马转移到暗处,利用百姓们跟他抵抗,所以胤禛虽然带着大军一路入了皇城,得到的也是空城一座。当地的百姓,有能力的也都逃往各处,首选地自然是大清,没有能力的,也都把恨都转移到了胤禛身上,他们是不敢恨胤禩的,人家胤禩是流放兄弟,可是没有给他们指定目标啊,没有看到胤眩拓返i都选择西方了吗?

    这些小老百姓们配合着隐藏起来的高丽部队,时不时不时的来点起义,暗杀刺探一下胤禛及大清的底线。要是能够把胤禛杀死,或许大清还会感谢他们替他们除了一害,也不会迁怒攻打他们吧?

    胤禛已经骑虎难下,值得费心尽力的安抚百姓,捕杀作乱的“乱贼草寇”,人家是正经的国家军队,那里那么容易剿灭的,所以即使胤禛又跟弘旺借调了一倍的人马,也无法一下子把乱民杀干净。那些被派到高丽的大清士兵也怨声载道,埋怨胤禛害得他们死伤无数,谁都知道胤祯登上倭国都没有一个死伤,胤禛还没有踏上高丽的领土就伤亡了不下百人,都是一些陷阱和暗器,连人都没找到。


    140、多情反被无情恼

    虽然有胤禛赔付银饷,可也没有人愿意白白丧命,所以即使不得不出兵,他们也能躲就躲,绝不拼命卖力,也让胤禛的一腔野心大大的打了折扣,胤禩的军队自然也成了高丽的长驻部队,即监视了胤禛,落了名声,全了情谊,又不用自己掏银子练兵。弘旺可不是胤禩,会大方的把自己的属国想让于胤禛,可他也知道胤禛在大清不老实,若是处理不当,绝对后患无穷,胤禩的这一招祸水东引,即落了名声,又一了百了的解决了后患,所以,即使胤禛目光短浅的要了高丽,弘旺也满口答应,提供各种军需物资,自然还有相应的军费开支,部队可不是白用的,要银子,人家十四叔都给了,四伯可不会不给。

    胤禛向来不愿意落在胤祯的后面,被人看不起,又自认为自己的银子不比大清的国库少,自然是接到部队的同时,就把银子付给了弘旺,他可不想让侄儿笑话,所以胤禛为了一个空壳子高丽银子赔付了不少。弘旺坐在金銮殿里看着满箱的银子嗤笑胤禛的不自量力,人家胤祯可是有了闲钱才付军费的,他逞能提前支付银子,将来捉襟见肘,再跟自己借银子的时候,可就好玩了。

    部队是大清的虽然借给胤禛打仗,消息自然不会瞒过弘旺,胤禛在高丽遇到的窘况他自然知道,虽然嘲笑于胤禛的自作孽,却也不瞒高丽如此轻视大清,弘旺自然是命令部队,帮助胤禛把乱民剿灭,这些人敢反抗胤禛,翅膀硬了也不见得不会反抗大清。

    高丽皇室一边享受着大清经济繁荣带来的好处,一边还怀念前明,标榜自己正统的身份,早就让弘旺不满,碍于康熙和声明,他一直忍着,这一次有人替他灭了高丽,弘旺自然是赞同的。

    至于绞杀无辜百姓和屠城什么的名声,自然有胤禛来背,将来如何治理这基本上没有百姓的国家,就是胤禛的事情了,弘旺不让高丽复起,也不会看着胤禛坐大。

    宜贵太妃知道这几个人都有正经事情要办,也不好意思让他们耽误太久,稍作停留,品尝点当地美食,一路上玩玩耍耍,过足了眼瘾,用了三个多月,终于到了沙俄。

    乌力吉早接到了消息,连胤禟也赶了过来,母子多年未见,即使心硬如胤禟,也忍不住扑到在宜贵太妃脚下,忍不住泪流满面。儿行千里母担忧,母子分离多年,夜深人静的时候,胤禟也会思念母亲。养儿方知父母恩,儿女不听话的时候,胤禩尤其怀念远在大清的宜妃,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