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1:太空漫游 作者:[英]阿瑟·克拉克-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佛博士却很满足于他个人的宇宙视窗,特别是当人类定居区被缓缓运转的太空医学中心阴影遮盖住时,这时从他那矩形的天窗向外看,除了行星、恒星与星云之外,什么都没有,有的时候甚至就只能看到那完全不会闪烁的、太阳新竞争者——魔星。偶尔,魔星会以其足以与太阳匹敌的光芒,掩盖所有的星星。
在人工夜晚来临前的十分钟,他总会先关掉所有的舱灯(甚至紧急状况指示红灯),这样他才可以完全浸适于黑暗之中。对一个长年的太空工程师来说或许有点晚,但是他还是体会出了用肉眼观星的乐趣,现在哪怕只能看到星座一小部分,他也能立刻辨认出是何星座了。
那年五月的每个夜晚,当彗星掠过火星轨道内时,他都会仔细地检查彗星在星座图中的位置。虽然他可以用高倍双筒望远镜很容易地在天空中找到它,但是他却顽固地拒绝使用这种人工的辅助器,他是在玩一个小游戏,要看看他那对“老”眼能否经得起此一挑战。虽然有两位在毛那基的天文学家早已宣称他们可以用肉眼看到此星,但是却没有人相信他们的说法,而巴斯特医学中心其他人的类似说法则遭到更大的质疑。
但是今夜算他走运,预估彗星的亮度在六度左右(注:六度星是人类肉眼所能看见最暗的星星亮度)。他连上伽玛与依布希郎间的直线,然后向那想象中的等边三角形顶角凝视望去,仿佛他可以凭藉着心中的意念而看透整个太阳系。
就在那里!就如同他在七十六年前第一次看到它时一样,虽不显眼但是绝对错不了!若不是他知道该住何处看去,它是根本无法引起他的注意的,或许他会错以为它是一个遥远的星云呢。
以他的肉眼看来,那只是一个微小、标准圆形的朦胧雾球,他穷尽目力,却还是看不到任何尾巴。而数月以来那些侦测彗星的小舰队早已清楚记录下第一批从彗星表面发成一股亮丽的焰尾横扫天际。
和其他人一样,佛博士也看到彗星核在进入太阳系内部时,冷而暗(不对,应该说是全黑)的转变。经过七十年的酷寒之后,水、氨以及其他冰团的混合体都开始解冻,起泡了;一个和美国曼哈顿差不多形状与大小的“飞山”(指哈雷彗星)每五十三小时就会产生一个宇宙泡沫;因为受到太阳高温的影响,使得哈雷表面的尘土排弃,气体一一蒸发,这就是哈雷管星会像一个漏了气的蒸汽锅一样的原因;有六个小喷口会喷出水气,形成的喷留混以土泥和如女巫作法时魔锅中的有机物,最大的喷口大约有足球场那么大,在该地日出之后会规律地喷上两个小时,它看起来就好像是黄石公园中的天然喷泉,不久,它被命名为“老忠仆”。(译按:这是黄石公园中最有名的一个地下热气喷泉,它喷气有一定的时间,万无一失。)
佛博士曾经幻想登临那个喷口的边缘,等待太阳从黑暗中升起时一览他在太空中早已知之甚详的扭曲景观。事实上,合约中并没有提到有任何旅客(飞行人员及科学人员除外)在太空船登陆哈雷彗星上时能走出太空舱之外。
另一方面,合约中也没有任何禁止旅客如此做的条文。
要阻止我就得费一些事了,佛博士想,我相信我还可以穿得上太空衣,除非我错了……
他记得曾经读过一句铭言,它出自一位目睹印度名胜泰姬玛哈陵的旅客之口:“只要目睹就死而无憾。”
对哈雷彗星,他正有此感。
第三章 重返
即使没有那场颜面尽失的意外(译者按:此为电影《威贯太阳神》,即《二○一○:太空漫游》中的情节,一个美国探险队到达木星的卫星后,被不明来历的声音警告不得登上该星而仓皇逃走,并与苏俄太飞船匆忙会合重返地球),重返地球的经过也并不容易。
第一个震撼发生在众人庆幸逃过了这一场大劫之后鲁登科博士把佛博士由沉睡中唤醒时,佛博士看到瓦特·库诺在她身后神色仓惶,虽然佛博士坯未完全清醒,但是他已意识到有些不大对劲了,除此之外大家看到他醒过来时的喜悦也太过夸张了,完全没会掩饰大家紧张的情绪。等到他完全清醒过来时,他们才告诉他简卓博士已离大家而去了。
在离开火星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因为实在太难感知了,所以连监测器都不熊察觉出确切的时间来),简博士停止了生命迹象;他的身体飘浮在太空中。并且继续环绕在里奥诺夫号的轨道上,由于他在那里飘浮得太久了,所以他的身躯已受到太阳光焰的烧蚀。
简博士的死因至今仍是个谜,但是麦克斯·布艾夫斯基却提出了一个非常不科学的看法,甚至连外科主任鲁登科博士也不想浪费唇舌反驳此一看法。
“他不能没有海尔。”(译注:海尔为一智慧型电脑,在《二○一○》中,它在逃离木星卫星时,负责主导整个发射程序,但最后被牺牲掉了。)
瓦特·库诺和其他人则附加了另外一种想法。
“我不知道海尔会怎么做,在冥冥太空中一定有什么东西在那里盯着我们的广播通讯。那东西他迟早会知道的。”
而今,连库诺都不在了,除了小珍妮之外,他们都不在了。佛博士已有二十年没有看到她了,但是每逢耶诞节时她的圣诞卡总会准时寄到,去年的那张还钉在他的桌上:一辆传统的俄罗斯马车,由三匹马拉载着礼物飞驰过苏俄冰天雪地的冬天,一群饿狼则饿狠狠地盯着这些礼物。
都已经四十五年了!自外太空重返地球轨道的里奥诺夫号,以及受到万民欢呼的景象,仿佛是昨天才发生的事情,虽然那些欢呼声很奇怪且似乎有些低调:尊敬有余却缺少了一份热情,那次的木星之旅整体而言仍是相当成功的,它打开了潘多拉的神秘盒子,让我们知道好多东西都还有待发掘呢!
当那块黑黝黝的帝古磁饭在月球表面被挖掘出来时,知道它的人屈指可数,及至发现号太空船那次多灾多难、勇航木星的旅程结束之后,全世界的人类才知道,在四百万年以前就有另外—种有智慧的生命曾经造访过太阳系,并且遗留下了他们到此一游的纪念。这是个大发现,但并不惊人,因为早在数十年前人类就已预期到了。
这些事实都发生在有人类之前。一连串神秘的意外事件发生在发现号绕行木星之际,但那些事件看起来都像是太空船本身发生的故障而引起的。虽然TMA-1的逻辑结果相当深奥,但是由于某些实际的原因,人类在宇宙中依然是独立生存的生命体。
但现在,这判断已经不再正确。在只有一分钟光距之外的地方有一种可以创造星星的高等生物,他们为了某种不明的原因而摧毁一个比地球大上千倍的行星。更神奇的是他们发出了知道人类存在的讯号,当发现号即将被魔星摧毁前,发现号自木星卫星传回地球的最后一个讯息是:
这些世界全部都是你们的,但是除了欧罗巴之外。
不要妄想在上面登陆。
这颗耀眼的新星欧罗巴在转到太阳的另一面时,在地球上一年会有几个月的夜晚都看不见它,人类对它是既盼望又害怕:害怕的是因为对它一无所知,尤其它总是与奇幻惊异连在一起,而这一份不了解却仍无法鼓舞人类原始的情感(好奇);盼望的是经由它能对全球政治产生转型作用。
人们常说,只有来自太空的威胁才能使人类团结起来。没人知道魔星是否是个威胁,但是它却绝对是个挑战。而且就目前的发展来看,这个功用已经够了。
佛博士从他所处的巴斯特太空医学中心俯看地球政治的转变,仿佛他自己是个外星人—样。
他本来打算在康复之后就离开太空回到地球,但是他的毛病恢复得太慢,慢得令他的主治医师群感到既光火又困惑。
自太平盛世最后几年回顾至今,佛博士清楚明白了他的骨骼为何不愿痊愈,因为他根本不想回到地球去,那个高挂在他头顶的蓝白球体上没有任何令他留恋的东西。有时候,他也能体会为什么简卓会失去活下去的意志力。
那次佛博士没有与他第一任妻子一同飞往欧洲,完全是机运使然,现在玛丽已经去世了(玛丽在那次欧洲之旅中因飞机失事而去世),对她的怀念似乎已经淡去,他们的两个女儿对他来说,也已像是家中的陌生人了。
但是他会失去凯若琳却完全是他一手造成的,但是他也别无选择。她从不明白(他自己又何尝明白),为什么他情愿远离他们共同建立的美丽家园,而把自己放逐到太阳那一端冰冷的垃圾堆中。
虽然在任务完成一半之前他就已经知道凯若琳不会像王宝训那样等他,但是他还是拼命地希望克利斯能原谅他,但是这一切均被无情地拒绝了,因为他儿子太久没有爸爸了,当佛博士回来时,因凯若琳生活中有了另外一个男人,因此也取代了他在克利斯心中父亲的地位,两者从此完全疏远。
佛博士认为他永远也无法摆脱此生痛苦,但是时间是最好的药物,他已经从这个痛苦中恢复了。
他的身体状况与他潜在的欲望配合得天衣无缝。在经过长期的休养,终于由巴斯特医学中心重返地球时,他的身体立即又发出了警告信号(包括疑似骨骼坏死的症状),使得他又不得不立刻飞返轨道。于是,除了到月球上去过几次之外,他便一直停留在重力只有零到六分之一、旋转缓慢的太空医学中心里了。
佛博士并不是个隐士,差得远呢!即使是在休养期间,他还是致力于撰写报告,为那些没有止境的任务提供证据,接受媒体的采访。他一直是个名人,也自得其乐陶醉在他的经历中。这些都有助于弥补他内心的创痛。
第一个十年(二○二○到二○三○年间)似乎过得太快了,使他现在很难再想起那时期发生的事。那段期间发生的事大多都是些平常的危难、丑闻、犯罪、天灾。尤其是加州大地震(译按:此书初版于一九八八年,最近的一次旧金山“大”地震则是在一九九○年,作者真能“预测”地震?)他刚巧从太空站上的大屏幕上看到那前所未见的恐怖景象!太空站的萤幕在经过特殊放大处理之后,往往可以看到一个个的人影,可是从他这种像上帝一样高高在上的遥远位置,实在无法从燃烧的都市中清楚地分辨匆匆奔逃出来的黑点,只有地面摄影机才能报导出真实的恐惧。
在那十年中,许多事情的真相均不是很清楚,那块政治构成的板块仍然和地质板块一样冷酷无情地运作着(从反面来讲,就好像是时光在倒流)。因为在一开始时地球是个拥有单一地块的星球,在经过了一段极长的时间之后,这块超级大陆才产生分裂现象,因此而产生了各种人种进而形成了无数的部落和国家;而今,随着古老语言及文化差异的逐渐缩小,使得地球再度融合为一体了。
虽然魔星加速了这些进展,但也只是近几十年的事,当时正因喷射时代的来临而造成全球旅游风潮。几乎在同时(当然不是出于巧合),卫星及光纤在通讯界引发了大革新。自从公元二○○○年十二月十一日废除长途电话费率开始,所有的电话全部都变成市内电话了,人类为了迎接这个黄金时期,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巨大闲话家族的一分子。
就像大多数家庭一样口角总是难免的,但是这些纷争对整个地球来讲已不再具有威胁。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核子战只使用了两枚炸弹,并不比第一次多。虽然其威力远大于第一次,可是伤亡人数却大大减少了,因为投弹处均为人口密度极低的油田区。当时,世界三强的中国、美国与苏俄以令人称许的速度与智慧采取因应措施,在存活下来的战土们完全恢复理智之前,三强将战区完全封锁了起来。
在二○二○到二○三○的那十年中,强权之间的战争已不可能发生,像加拿大与美国在一世纪之前所发生的战争都不可能再发生了。这并不是因为人性得到大幅进化改善,实际上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大家怕死,大家都选择要活下去。许多和平组织都是无心插柳产生的,当政客们意识到所发生的事情时,便会赫然发现这种组织早已存在了,而且还运作得有声有色的呢!
“和平人质”运动不是任何宗派的政治家或理想家发明的,一直到有人发现无论在任何时到都会有十万名苏俄观光客造访美国,同时也有五十万名习惯性埋怨自来水不佳的美国人停留在苏俄,因此才产生了这个名称;更贴切的解释则可能是因为这些美俄的观光客中大多数都是绝对不能牺牲的权贵人士(如富商、特权阶级及政治人物之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