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空降贞观 >

第267节

空降贞观-第267节

小说: 空降贞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娘毕竟还年幼,正是爱做梦的年纪,她对男女情事,有些自己的想法也属正常。等真的成了婚,跟嘉庆过起日子来了,她也就慢慢释怀了。”长孙皇后说道。“嘉庆那孩子,也的确不争气了点,可他也必竟还年幼,等抽个时间,妾召他进宫,好好说说他。”

就在这时,李世民抽动了一下鼻子:“什么气味”

“呀,陛下把兔子烤糊了”杨妃惊叫道。

分割线

李世民本来打算狩猎三天的,可是,房玄龄的一封奏折,让他不得不终止秋狩,提前回了长安城。

李世民是在秋狩第二天的下午收到房玄龄的奏折的。房玄龄在奏折中称:薛延陀部夷男可汗和颉利可汗的使臣,同时到达了长安城。

于是,李世民在第三天上午一早,就离开终南山,往长安城赶去。秋狩,整整少了一天时间。

薛延陀部这次派使臣前来,是拜谢李世民去年赐封夷男可汗一事的。带队的使臣,是夷男的弟弟。

而颉利可汗的使臣,来的目的却很是奇怪,居然是想为颉利求娶大唐公主。而且,颉利在国书中的态度极为诚恳,说是不敢求娶李世民的姐妹,只想得一李世民的女儿。若大唐能答应这桩亲事,他颉利今后对李世民执女婿之礼。这就等于是变相的称臣服软了。

李世民看了颉利的国书后,当即又好气又好笑了。这个颉利,武德九年进犯长安时,还牛皮哄哄的对李世民称“贤侄”,可才三年,他居然厚起脸皮想给李世民当女婿了。

颉利今年都五十了,还想着娶李世民的女儿,他是真傻还是假傻李世民最大的女儿襄城公主,今年也才十二岁。襄城公主已经许给了萧瑀的儿子萧锐。李世民的二女汝南公主早薨,三女南平公主,今年才九岁,李世民哪里舍得将她嫁给颉利这个老头子

“颉利竟然派使臣向朕求亲,这倒是奇怪的很。”李世民合上两份国书,说道。

此时,他是在两仪殿中,殿内,还有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李道宗、魏征等数名大臣。

房玄龄道:“陛下,臣也觉得颉利的态度很奇怪。可臣问过薛延陀的使臣后,就一切都明白了。据薛延陀使臣说,他们来长安,要经过颉利所辖之境。本来,他们还害怕颉利会拦阻他们南下。可没想到,颉利听说薛延陀部是来长安朝拜陛下后,不但没有拦阻薛延陀的使臣,还派出了使节,与薛延陀一同南下来了长安。”

李世民微一思索,点头道:“如此说来,颉利是害怕了。他怕会受到大唐和薛延陀的两面夹击,这才摆出了如此低调的态度,称臣请求和亲。”

“臣也是如此揣摩的颉利之用意。”房玄龄答道。

李世民冷冷一笑,道:“颉利豺狼之性,得志时,猖狂无比。如今东突厥势衰,他就摇尾乞怜了。可若哪天东突厥重新崛起,他必翻脸不认人。朕绝不会上他的当。”

“陛下说的对堂堂大唐公主,天之骄女,岂能嫁于颉利那老匹夫”李道宗说道。

其他大臣也都出言附和,言称不能同意颉利的和亲之请。

就在这时,一名宦官入内,说是门下省有来自代州都督张公瑾的密折上呈李世民。

第520章李世民的决断(下)

张公瑾,字弘慎。魏州繁水人。唐朝初期政治人物和军事将领,开始在王世充手下为官。李渊建唐,张公瑾归唐,后为尉迟敬德等人荐于李世民,引入幕府。武德九年参与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得皇位。贞观元年,拜代州都督。原先历史上,张公瑾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张公瑾给李世民的这份密折,内容只有一条,那就是请李世民出兵取突厥。奏折中,张公瑾认为,如今大唐出兵突厥的时机已经成熟。理由有六点:

其一,颉利可汗奢华残暴,诛杀忠良,亲近奸佞之人,已不得忠良之心与突厥民心。

其二,原先依附于突厥的薛延陀等各部落均已叛离,朔方也归附了大唐,颉利兵少将寡。

其三,颉利原先的盟友突利、拓设、欲谷设均得罪颉利,无地自容,大唐若出兵突厥,以上三部必会主动投靠大唐。

其四,塞北地区经历霜冻干旱,粮食匿乏,颉利的战争潜力难以为继。

其五,颉利疏离其族人,委重任于胡人,胡人反复无常,大唐帝**队一到,必然内部纷乱。

其六,汉人早年到北方避乱,至此时人数较多,近来听说他们聚众武装,占据险要之地,大军出塞,自然内部响应。

李世民看完张公瑾的奏折,微微一笑,道:“弘慎深得朕心啊”

说完,他就把奏折递给侍立一旁的黄德海,道:“拿给诸卿,传阅一遍。”

黄德海便把那份奏折先递给了房玄龄。房玄龄看完后,又传给别人。

过了一会儿,殿中所有大臣都把这份奏折看了一遍,奏折又回到李世民手中。

“诸卿以为张公瑾的意思如何”李世民问道。

李道宗站起来,对李世民一拱手道:“陛下,臣在贞观元年时就上过与张公瑾差不多意思的奏折,臣这会儿还是那句话,该收拾突厥了。”

长孙无忌也说道:“张公瑾陈述的这六条理由,很有见地。臣认为,大唐出兵突厥的时机,的确已经成熟了。”

魏征犹豫了一下,奏道:“陛下,臣也认为大唐此时出兵突厥,胜算极大。然而,颉利已然服软,大唐若出兵突厥,就不占大义名分了。”

李世民点点头,道:“朕正纠结于此啊朕曾经说过,一定要在颉利再对大唐犯下罪过时,出大义之军,吊民伐罪。可如今,颉利派出使臣,想与大唐修好,却让朕为难了。”

李道宗气道:“颉利这个老匹夫,真真狡猾的很”

李世民笑了笑,望向房玄龄和杜如晦,问道:“玄龄和克明如何看待此事”

房玄龄一笑,问李世民道:“陛下可会答应颉利的和亲之请”

李世民道:“自然不会答应了。颉利已然势衰,若朕此时还用和亲之策,那骨头是不是也太软了朝中内外又如何看朕百姓又如何看待朝廷”

“既然陛下不打算和亲,那还愁没有抓到颉利把柄的机会吗”房玄龄说道。

“此话何解”李世民连忙问道。

杜如晦说道:“房大人的意思是,若陛下拒绝了颉利所请,那颉利恼怒之下,必会侵犯大唐。就算他明知捞不到好处,硬着头皮出兵,也得做做样子给别人看。不然,他就更失了威信了。”

李世民手捋胡须笑了:“正是此理朕拒绝了颉利的和亲之请,他若不对大唐出兵表示一下心中恼怒,他的面子何存呀”

“哈哈哈哈”殿中大臣都会心的笑了。

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三人的意思很简单,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钓鱼执法。人家颉利可汗自己怕了大唐不主动挑事儿了,他们偏偏要逼着颉利进犯大唐。然后,他们就抓住颉利的这个罪名,兴起大军,狠揍颉利了。

唉,不地道啊,一群坏人

等众人笑够了,李世民板起脸孔,又道:“虽然,咱们巴不得颉利主动挑起战事,可狼烟一起,受苦的还是百姓。边疆各处,一定要提前做好防范,坚壁清野,不让百姓遭受突厥狼兵的蹂躏。”

“陛下只管放心,秋收马上就结束了。突厥使臣返回草原,再到颉利发兵,最少也得一个月的时间,足够边疆诸州县做好应敌准备了。”房玄龄说道。“而且,颉利真若发兵进犯大唐,此次也只是义气之争,他绝不会大动干戈的。”

“哈哈,颉利肯定以为,他不对大唐大肆劫掠,只是做做样子出口气,咱们就定会像以往一样,打退他们就算了。殊不知,陛下已经挖好了坑,就等着他跳了。”李道宗大笑起来。

李世民哭笑不得道:“承范啊,朕有那么坏吗”随即,他又正色道:“突厥这些年,欠大唐的血债多的书都数不过来了,朕这次,就是要一举灭了颉利。手段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唐的血气”

李道宗也正色起来,朝李世民一拱手,道:“陛下,真到出兵突厥之时,臣愿为前锋,率虎狼之师,为那些死于突厥豺狼之手的大唐百姓报仇雪恨”

“承范有此心意,朕心甚慰。不过,出兵之事,尚需择日详议。目下,我们还是议一下怎样答复薛延陀和颉利的使臣吧。”李世民说道。

君臣将出兵突厥之事暂放一旁,商议起了召见薛延陀部和颉利部使臣的事情。

第二日,李世民在早朝上,同时召见两部使臣。李世民对于薛延陀部使臣,热情安抚,并赐予宝刀与皮鞭,让使臣转交夷男。李世民说,今后,夷男统属的部族,若犯大罪,用刀斩决;若犯小罪,用皮鞭抽打。

薛延陀部使臣拜谢不已。

李世民弄出这一出,可把颉利的使团正使赵德言吓坏了。李世民那意思,就是给了薛延陀可随意兴兵攻伐其他部族的权利啊薛延陀会首先攻打谁自然是颉利了。

赵德言连忙问李世民,对于颉利提出的与大唐和亲之事,大唐究竟是什么意见。

李世民答复赵德言说,对于颉利可汗的心意,朕心领了。不过,朕的女儿都还年幼,不宜许给颉利可汗。颉利可汗若真心对待大唐如国书中所言那般恭敬,直接上表臣服即可。朕对待突厥百姓,必与大唐百姓一视同仁。若颉利还真心想与大唐皇家结亲,不如择膝下一女,嫁入大唐宗室。

赵德言听了李世民的话,当即大放厥词道:“大唐皇帝陛下,您此番驳了我突厥颉利大汗的一番好意,就不怕激怒突厥百万猛士,大唐会承当不忍言之后果吗”

李世民冷下脸,道:“尊使是在威胁朕吗尊使难道忘了,你年初来大唐时,我大唐时任致果校尉的赵云泽对你说的那两句话了朋友来了,大唐有美酒;若是豺狼来了,大唐有刀枪。谁若把大唐当朋友,大唐就待他如亲人;可谁若把大唐当敌人,大唐必是他最优秀的敌人。当时,朕就说过,赵云泽所言,就是朕的意思。如今,朕还是这句话。”

“哼,陛下今日所有言辞,某必会一字不漏的向颉利大汗陈述。至于大汗会做出如何反应,就不是某能预料的了。”赵德言说道。

“尊使请便”李世民冷然道。

“告辞”赵德言歪着头,朝李世民一拱手,气咻咻的出了太极殿。

第521章运筹帷幄(上)

早朝过后,李世民将文武重臣留下,召至武德殿议事。又遣内侍前往火器营,宣赵云泽和苏定方来武德殿。

赵云泽和苏定方还未来至,李世民就开始了小朝议。

“众位爱卿,方才在早朝上,突厥正使赵德言的话你们也都听到了,朕拒绝了颉利的和亲所请,赵德言归去后,突厥定会对大唐用兵啊”李世民说道。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突厥强盛之时,大唐尚不惧之,如今,突厥势衰,大唐就更不怕颉利兴兵来犯了。”李道宗朝李世民一拱手,说道。

其余大臣,也都出言附和李道宗。

尉迟恭道:“陛下,突厥要是不来,我们还找不到理由狠狠收拾他,他若兴兵来犯,大唐干脆一举灭了他得了。”

众大臣都笑了起来。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昨日,代州都督张公瑾上了奏折,言称取东突厥的时机已经成熟。他陈述了六条理由,众卿不妨听一下。”

说完,李世民就命黄德海,当众宣读张公瑾的奏折。

等黄德海宣读完这份奏折,李世民说道:“从前隋时,突厥对中原百姓就犯下累累罪行。大唐立国后,颉利更是欺大唐初立,根基不稳,简直把大唐当成了他的府库,每年都要入境烧杀抢掠。武德九年,颉利更是打到长安城下,如此奇耻大辱,朕不能忍,大唐万民,更不能忍。朕决定,依张公瑾所奏,出兵突厥,雪洗前耻。诸卿以为如何”

文武众臣默默思虑了一会儿,温彦博出班问道:“不知陛下想出兵突厥,达成什么样的战略目的”

李世民道:“赵德言此番回去,颉利定会发兵来犯。朕不管他来多少兵马,大唐此战,就是要一举灭掉颉利的东突厥势力。”

温彦博道:“臣于武德八年,被突厥所俘,在突厥生活近一年。去年,臣又与赵云泽一同出使突厥,对于突厥如今的国力,臣最是清楚不过。臣亲眼所见,突厥如今比起武德八年时,国势大衰。反观大唐,自陛下登基后,厉兵粟马,军威大盛。正如张公瑾所言,大唐此时若想灭突厥,臣认为有极大胜算。然则,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陛下万不可仓促兴兵,定要早作谋划。”

其余大臣也纷纷发言,认为大唐出兵突厥的时机已经成熟。竟没有一人反对大唐攻打突厥。连老夫子孔颖达都说,突厥压在大唐头上多年,大唐如悬鲠在喉,早日去了这个大患,早日能抽出精力发展民生。此番若失了时机,等过几年,突厥要是重新振作起来,大唐想再取突厥,可就难了。

李世民很欣慰的点点头,道:“既然众爱卿都认为大唐出兵突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