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中华-第14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方震指了一下四川:“天府之国,人口众多,再准备一段时间拿下它。”
张春点头道:“拿下四川还有一个好处。”张春在地路上,沿着大冶,长阳和四川盆地边缘划了一条线,然后在青海,四川云南花了一线,指了指交叉点说:“这片区域可能会有丰富的资源。这里也是最安全的地方,就是战争失败了,也还有翻身的机会。”
蒋方震笑了:“还没进就想到退路,为民太小心了。”
毛石山指了一下山东说:“我们需要一个出海口,从目前来看,山东比较合适。日本总归是我们的大敌。要早作准备。潜艇是很不错的武器,如果在声呐、鱼雷、通讯系统、导航系统取得突破。至少近海能够守得住。”
“为什么不是长江口?”
“因为山东也有煤铁,就算我们修一条铁路过去,也不是问题。长江口太乱了,有机会当然好,没机会,那也只能等。”
张春笑道:“那就按照这个想法,河南和四川的例子十分明显,早些时候派干部去这些地方,不要去城市,去农村,我们的根子也在农村。事实上,农村除了土豪劣绅以外,军阀实力达不到那里。河南我们有准备,拿下了也好治理。四川我们没基础,你看现在麻烦的。”
“这方面要党委那边进行协调和布局。有先有后,有明有暗为好。”毛石山点头道。
————————————
1930年1月,一个很有意思的人找到了在河南进行环境考察的张春。
这个人就是梁漱溟。他在广州期间,代李济深任广东政治分会建设委员会主席,专门研究农村治理问题。李济深被蒋介石抓了,他就跑到江苏、河北、山西等处的村政实验。他还在河南的辉县参与筹办村治学院。他发现**控制区的农民没有开垦土地,反而缩小了农田面积,开始了颇为新颖的精耕细作的模式。而且实行的是全民教育。所有的适龄儿童全部要上学,其他人也要参加扫盲班。小一点的地方用上了沼气,大一点的地方甚至用上了电。入冬后,没有人砍柴,也不让人砍柴,农民们用上了一种大锅炉,统一用煤烧热水供暖。
不砍柴了,土地上也就绿了。更加有趣的是,研制交通线居然规划了不少的草场,一些矮丘不让种地后也变成了草场。一些蒙古人居然跑到陕西来放牧了,有些人要求定居在陕西,因为他们的孩子要上学。
和梁漱溟一起来的还有黄炎培。(未完待续。。)
第九十六章 治黄设想
河南山川与河流众多,西北是太行山、中条山;西部是秦岭山脉;南部是桐柏—大别山和南阳盆地。大小河道一千五百多条。地形复杂,气候适宜,物种自然就多。只是没有湖北那样的湖泽而已。
张春正在给学生们讲森林的树冠层级结构组成的生态系统。有些学生已经在神农架考察过了原始森林的生态。他们试图把原始森林的生态系统与河南进行对比。
张春要讲的是森林发展史,也就是从各种树木在森林发展过程中的位置变化。并提出,除非是像神农架那样的气候条件。大多数的森林的进化都是靠火灾。神农架潮湿,高水分的地方使微生物、昆虫来消除死去的树木。河南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梁漱溟找到张春时,讲课已经接近尾声。
“速生树种,喜阳的树种,比如高大的乔木会慢慢消亡。耐阴,生长缓慢的树种占据了统治地位,雨水不再直接降落在地面,而被树干截留,更加耐阴的藤萝和寄生的蕨类、兰草、苔藓快速生长。雨水流到地面要花很长时间。这就是森林能够阻止洪水泛滥的原因。也是森林里流出来的泉水格外清澈的原因。好了,同样的生态环境演变。我现在提出的问题是,如果黄河按照正常的演变,而不是人为约束,在两岸森林植被全面覆盖下,会出现什么情况。因为首先,你已经不可能对河堤进行修筑了。”
“张先生。您这是要讲治理黄河的问题吗?这可是历朝历代都没有解决问题。”
梁漱溟两个人可不像张春和他的学生们一样裹着军用棉袄。带着护着耳朵的绿军帽。别人是穿着长袍戴着礼帽和围巾。一副读书人的样子。
张春早就发现了两个人。见他们只是安静地听课。也就没有管他们。
“请问?”
“在下梁漱溟,这位是黄炎培。”梁漱溟介绍道。
张春笑了一下:“两位问,我倒不妨回答一下。我个人认为河流的变迁有他的规律。该泛滥的时候,就要泛滥。没有必要像这样防着它。原来只是日常的一些小灾小难,但是用人力去防,去堵。结果集小灾而成大灾。黄河决口,赤地千里。这是人类咎由自取。”
“难道黄河两岸百万亩农田不重要?”黄培炎大吃一惊。
张春点头道:“确实不重要。我们的农业观念太落后。我们的思想观念同样落后。农业并不只靠农田。森林,湖泊,海洋。都能给我们带来食物。生物的多样性会使食物也多样性。营养更加丰富和均衡,有利于人类的健康。几千年来,人们可能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由于加工技术,对于食物的认识程度不够,而选择了最简单的农业方式。黄河两岸的森林损失殆尽。雨水直接冲刷土地,带走了土地里的养分。农业产量迅速降低。于是人们只好开垦越来越多的土地来养活自己。这是黄河两岸的现状。雨水在地面留存时间太短。迅速汇集到河道,这就是洪水,人们筑坝拦截洪水。于是黄河成了天上的河流,成了倒悬栽在我们头上的一把剑。这就是我们的可悲之处。”
“在自然状态下,黄河会是怎样的情景?”一个学生问道。
“他应该是一条足够大的河,他的河道要比现在宽很多倍。我们曾经研究过汉水在钟祥大柴湖的情况。也就是说,汉水不只包括原有的河道,而大柴湖本身应该是汉水的一部分。汉水现在在大柴湖形成了湖泊和湿地。经过了近二十年的植被恢复,原来的汉江大堤现在成了一个郁郁葱葱的森林。汉江两岸的植被现在非常好。所以即便是下暴雨,洪水也不会很迅猛地流下来,所以到现在为止,汉江大堤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洪水慢慢漫过森林,流过湿地。然后回归到河道。这个涨水的过程就是养育大柴湖区域类各种生物的过程。各种鱼类,各种水生植物,促成了各系小环境的形成。大柴湖现在出产鱼类,马匹,羊,莲藕,芦苇,树脂,水果,上千种药材。它养活的人数远比以前的水稻田要多。
所有这些东西加工成我们需要的东西,就需要比如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纺织业,制革业,微生物发酵等等新科技。而正是这些科技让我们立于不败之地。人类与环境才能和谐,发展才可以持续。否则是不可持续的。
我认为黄河也应该如此。我们给黄河让道,让它回归到他的本来面目,然后想办法利用它,让它成为提供我们食物的宝库。这才是根本。我们损失了农业,但是我们会多出林业,渔业,牧业,养殖业。孰重孰轻,大家应该分得清楚。”
“如果河水漫过森林,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一些不耐涝的树种会死去,因为有了森林的保护,洪水期虽然不是那么猛烈,但是持续时间会变长。它们受不了,只有死去。但是还有一些树种会存活。将来我们在改造黄河是就应该要想到这一点,不然你会受到惩罚,大自然的惩罚。耐涝的树种在陕西是找不到了,因为它们被无知的人灭绝了。但是比如杨柳就能活下来,你们去神农架,还会发现一些其它的树种。生物种类越多,对水的防护就越严密。
由于洪水期很长,那么这些树会长出气生根,森林的水下会生活很多鱼,洪水还能淹死很多泥土的虫子。而很多虫子会养肥这些鱼。很有趣的循环。昆虫,鱼类,还能养育各种鸟类和野兽。我们要做的是因势利导,把这种奇妙的生物链条变得适应我们人类,因为人类其实也是这个生物链条中的一部分。
比如我说过山林的更新是靠大火。但是人类可以对森林进行有计划的砍伐,来代替森林火灾。比如森林里的鸟蛋多得惊人,我们就会拿回来一点,免得这些鸟多得把鱼都吃完了。大柴湖的人们就这样干,江堤上生活着上万只白鹳,他们只捡回来五分之一,你知道是多少吗?那里的小孩子都吃腻了。不过不能过分,破坏这种生物平衡。虎爪山里去年老虎多了起来,发生了争斗和伤人事件。这不可怕,这提醒我们,老虎多了,所以狩猎队去干掉了几只,医学院的人乐疯了。再就是人类也要克制,人类人口如果多得超出了环境承受能力,苦难就会到来。这是自然规律,也是老子说的天道。”
“我们发现,食物多样性也有一定的弊端,就是人体在吸收转化时负担加重。即使用了好的加工方法和烹饪方法,也无法避免一些副作用。西方理论中对这一点很是诟病。”一个参加调查组的医学院的学生问。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人体的有吸收这些营养的功能,这是健全营气和卫气的必要的过程,用西方的理论就是激发全面的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这和我们每天早晚的锻炼是一个道理。这种锻炼能够是人类更加健康。我们用筷子,在西方人看来不是自讨苦吃?他们用刀叉,割下来扔进嘴里就行了。中国人用筷子能够夹炒的豆子,精准是视力,神经系统,肌肉的协调性等等统一的结果。这就是锻炼所致。西方理论认为阑尾是没用,割掉就是了,但是果真是这样吗?你们医学院对这方面有很多研究,你回去后去找找。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每一个器官都有它存在的道理,但是受到生活习惯和环境的影响产生进化或者退化,这是进化论的基础。只有适应能力越广的人类,才是进化越全面的人类,而不是相反。那不是进化,而是退化。”
学生们一阵哄笑,梁漱溟和黄炎培却全身冷汗。
张春就这么教学生啊,没有半点接受西方理论的意识,而且还很瞧不起。(未完待续。。)
第九十七章 安阳与敦煌
“那为什么现在中国羸弱而洋人强盛?”梁漱溟问。
“那为什么现在中国有四万万人口,而洋人整个欧洲恐怕也没这么多?我知道你的意思,我回答你这个问题,中国的社会关系中人口因素导致中国社会的演变与西方有本质的区别。在西方,当一个剥削阶层出现,他的总人口极少,而被剥削阶层也不会很多。庞大的地盘意味着他们有更多的资源可以利用,被压迫者跑就行了,比如英国人跑到美洲,现在欺负我们国家。西方就在跑和抓,杀人或者被杀,弱肉强食的状态下进行。这就是所谓自由和民主理论形成的基础。而在中国不行。
中国的剥削阶层,或者统治阶层哪怕比外国人的人口比例还要小,但是却仍然有一个庞大的基数。比如国民党多代表地主阶层。他们在人口基数中很少的一部分,可是他们一样能够组建一百万的军队啊。这个能量不是西方弄几千人就能打天下能够比拟的。如果不是我倡导裁军,中国各系军阀完全可以组建千万人的军队。而说句难听一点的话,在我们管理的地区,如果算上民兵和警察,我们的武装力量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这就是中国和西方的区别。斗争的规模不是一个级别。而我们人均可利用的资源比西方少太多了,所以集体意识,组织意识,社会协调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一个政府,或者一个统治阶层适应不了这个要求时。这个政府和统治阶层就会被扔到垃圾桶里。现在的中国就处在这个时段。是中国最虚弱的时候。但是再虚弱的狮子也不是一个老鼠能够战胜的。”
“你说国民党会失败?”梁漱溟惊讶地问?
“为什么不会,因为他代表的是一种落后的社会结构。当然如果他改,也还来得及。但是我看他们是不会改的。回到中国是虚弱还是强盛的问题。我们知道八国联军击败了清政府,但也仅是击败了清政府而已,连义和团都没能击败,义和团是被袁大总统和各地的总督大人们击败的。张之洞大人组织了南方联盟,所有的汉人官僚系统都在隔岸观火。所以八国联军的胜利对于中国来说不算什么,中国哪怕用一个山东省的力量就能击败洋人。可是袁大总统就是不,他相当总统。想当皇帝。这就是落后阶层的本性,把个人的利益凌驾于整体利益之上。现在的国民党也处在这样的怪圈之中。所以你们要记住,他们的失败。不是你们的失败。不是洋人文化的胜利。而是死于我们国家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