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337节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337节

小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姑娘缩回身体,趴在栏杆上用手托着香腮,看着郑朗远行。
  得,你慢慢看吧,我还要忙呢,伙计退了出去。
  这一幕郑朗不知道,到了杨府,门前一个小湖,也就是后来的杨家湖,在开封的西北位置。
  杨府面积也不大,更不会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佘太君的原型折家的折氏死了近三十年,如今主持家务的是杨继业大儿子杨六郎的妻子。
  这也出忽郑朗意外,之所以杨延昭称为杨六郎是因为契丹人让他杀怕了,根据契丹人对天上的星宿传说,说北斗七星中第六星专克契丹人,所以称呼他为六郎。
  他妻子更不是柴郡主,否则立下那么大功劳,只是地方的长官,没有调回京城,或者担任一路的防御使。
  一个普通的党项人,不但杨六朗的妻子是党项人,他的儿子与侄子也多娶党项人为妻,包括杨文广的夫人慕容氏。杨宗保也有,但不是少年英雄,而是杨业的一个孙女,这时候早就嫁人了,成了一个母亲。
  血统杨家上下多是纯净的党项血统,久在京师,生活习惯已经完全汉化,没有人将他们当成党项人。
  杨夫人客气的让郑朗坐下。
  面对这个前途无量的青年人,纵然是杨六郎在世,也不敢托大。
  吩咐下人呈上最好的茶叶,沏茶。
  “杨夫人,我来想见一下令郎。”
  “是大郎,还是二郎,三郎?”白发苍苍的杨夫人问道。
  看着眼前的杨夫人,郑朗对比了一下心中的杨家将,未免有些失望。不过杨夫人年近八十,也算是高寿,郑朗还是很客气地说:“是三郎。”杨延昭三个儿子,长子叫杨传永,次子叫杨德征,第三个儿子正是杨文广,是杨延昭的老来子,全部因父亲之功荫补为低层官员。就是杨文广此时也有二十八岁了,长子杨传永都年近花甲。
  “他在当值。”
  “杨夫人能否在他下值之后,让他来严记客栈见我?”
  “郑知府所托,妾身那敢回绝呢?”郑朗此次前来,不停的用着敬语,让杨夫人受宠若惊,客气地回答道。
  郑朗这才告辞。
  走出来,郑朗摇了摇头。
  知道杨家将的故事除了杨业与杨六郎外,其余的不能当真,但今天一行,心情多少有些影响的。
  “官人,你为什么找这个杨文广?”江杏儿不解地问。
  杨业有功,可对宋朝有功的人不要太多。但郑朗今天表情有些不对劲,江杏儿能察觉出来。
  “你不懂。”郑朗说道。
  他找杨文广,不是挽救杨家将,是有其他的原因,杨文广有军事才华,虽战例不多,但那数战全部大获全胜,晚年筚篥城一战更是一个小小的奇迹。杨家是党项人,在鄜州多有杨家的族人,与折家以及其他党项部族多有联亲,如果利用好,也是一个天然的优势。
  具体怎么用,郑朗不知道,但隐隐觉得用了杨文广,会在西北产生一些有利的影响。
  往回走。
  半路上让两个小黄门拦住了,满头大汗地说:“郑知府,快进宫吧,皇上与满朝文武在等着你呢。”
  跑得苦啊,先是到严家客栈,说郑朗到樊楼去了,找到樊楼,说郑朗离开。以为他回家严记客栈,回去又没有找到。好在京城认识郑朗的人很多,问了人才知道郑朗到了杨家。
  小黄门自然不会将杨家放在心中,但从城南跑到城北,来回跑了四十多里路,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让小黄门带进宫,此次商讨军务不是在御书房,而是在视朝的正殿垂拱殿举行。
  几乎京城所有的重臣全部到来。
  郑朗施施然的走进大殿,冲赵祯施了君臣礼,看了看,挤在富弼身边坐下。
  富弼推了推郑朗,低声说道:“你不能坐在这里。”
  俺只是一个知谏院的言官,你是太子宾客,坐在下首成何体统。
  “与你熟,坐着舒服。”郑朗也低声说道。
  富弼无辄,你爱怎么坐就怎么坐吧,反正也不是上早朝,要严格站队。
  赵祯咳嗽一声,说道:“郑卿,给你两份奏折看一看。”
  太监将两份奏折拿过来,郑朗打开一看,第一份奏折是范雍的奏折,元昊大约已经退兵,但范雍躲在延州城中,不敢出来,对外界的消息不清楚,奏折里除了写金明寨破,刘平军覆灭外,在奏折里再三请求朝廷立即增兵。
  第二份奏折便是太监黄德和写来的,诬陷刘平在三川口投降元昊,他仓仲之下率领部分军队撤向甘泉,见事情紧急,又将这支军队带到鄜州拱卫鄜州安全。
  范雍的奏折写得不清不楚,黄德和的奏折是在血口喷人。
  看到郑朗看完奏折,赵祯问道:“郑朗,你有何言?”
  赵祯的声音不大,但满朝群臣一起盯着郑朗。
  事情发展到今天,一一如郑朗所料,甚至有的事早在他少年时就看到了,这份“远见”让赵祯对郑朗充满了期待,更让一些正直的大臣敬佩万分。
  郑朗先施一个推手,说道:“诸位相公有何想法?”
  章得象心里想到,来了。
  郑朗在这里,并不是顶级官职,但是今天,他会有最强的声音。
  甚至只要抓住失职二字,今天东西两府许多高级官员,会立即倒下去。
  章得象想得有些过了,郑朗怕麻烦,也不是那样的人,太平州做了一些事,杭州做了一些事,有的事做得很过激,但是为了做实事,实际时常想起时,郑朗也暗暗后悔。
  包括弹劾郭劝与杨偕,是为了国家,否则他也不会发这个金口。那样的话,他也是一个充满戾气的大臣。
  他不进谏,马上东西两府同样会倒下一大批大佬,何苦得罪这么多人。
  赵祯冷哼一声。
  这件事东西两府做得很丑。
  西北奏折到来,无疑打了许多大佬的脸。两府大臣齐聚商议。但赵祯也得到了消息,他在皇宫里散步,听到一个扫地的老兵说道:“可惜了刘太尉。”
  赵祯立即警觉的问道:“你在说什么?!”
  “官家,你不知道吗?刘平太尉与五六员大将与无数将士在西北已经牺牲了。”老兵说完,从怀中掏出一封家书,悲伤地说:“臣得信说延州西虎翼营士兵全部覆没,臣的女婿也阵亡了。”
  赵祯脸色惨白。
  老兵不由劝了一句:“望官家宽虑。”
  赵祯悲愤地说了一句:“事至如此,犹言宽虑,你还是一个人吗?”
  不是张士逊的责任,事发突然,东西两府也要商议后,才能做决定,再禀报赵祯。赵祯恨的是范雍,家书都到了京城,然而全京城的人却继续蒙在鼓里。
  范雍想做什么!
  立即召集群臣商议,此时黄德和的诬奏几乎同时送到中书。
  赵祯大怒,连家书都到了京城,范雍居然说是急报,何急之有。范雍在延州做了许多丑陋的事,但这件事并没有做错,元昊退兵,驿道重新畅通,但范雍不能做出判断,心中又害怕朝廷责罚,所以迟了两三天才禀报朝廷的。虽迟,确实用的快报。
  赵祯不会想到这个过节,一怒之下诏杀刘平一家。
  知枢密院事夏守赟辨其冤枉,又用血溅瀛州的康保裔做例,当时康保裔一万军队被无数契丹人重重围困,血战两日,全军壮烈牺牲。但朝廷不知道音讯,也产生过种种误会。
  赵祯这才改诏,下令围困刘家,但没有杀刘平的家人。
  不过郑朗盯着黄德和的奏折,心中产生了狐疑,按理说黄德和的这封诬奏要过几天才能到京城,为什么与范雍一道到了京城?
  不懂,有可能是自己的出现,改变了部分历史。
  但杀不杀刘平一家人,与大局无关,再问,群臣一起哑口无言。最后还是富弼说的:“问郑朗吧。”
  与郑朗共事了一年有余,听过郑朗说了一些关于西北的军务,如今一一灵验,富弼对郑朗更信服。况且朝廷此次将郑朗召到京城叙职,耽搁了这么久,岂不正是为了西北军务?
  赵祯让小黄门诏郑朗进宫,然后一个个坐在这里,鸦雀无声。
  这反而让赵祯心中更窝火。
  一等,等了很长时间,郑朗才进宫。
  但郑朗说了,诸位宰相也不能不作声,宋庠硬着头皮子说:“陛下,请立即派兵严守潼关。”
  “准。”
  现在不知道西北什么状况,一旦西北有失,元昊大军很快就能攻到京兆,再夺下潼关这一重要屏障,京城就危险了。
  富弼气愤地站起来说:“天子守在四夷,今城潼关,难道陛下想将关西全部丢弃吗?”
  可惜他一个人说话并不响亮,于是拽了拽郑朗的胳膊肘儿,意思你懂,说说公道话。
  “明天在樊楼请我赴宴。”郑朗低声道。
  “行。”
  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但郑朗此时心情也不大好,跟着站起来说道:“陛下,此举不妥。”
  “说。”赵祯充满怒火的眼睛稍稍柔和下来。
  “潼关虽是天险,但是以我朝一些官员的能力,也未必能守得住。最好的办法,将皇都迁移到杭州,这才是最佳之策。虽一让,李元昊会借机一统中原,成为中原正朔王朝,我朝偏居一隅,但说不定也能苟且偷安一个一两百年。迁都吧,杭州此时也很繁华。”
  满朝文武一脸的古怪。
  宋庠羞愧以差点钻地洞。
  这是一个老好人,可能力差了。西北有失,宋庠作为副相,也有责任。
  郑朗终于从座位中走出,来到赵祯面前,说道:“当年先帝敢亲临澶州,如今西夏兵威远远不及当年契丹,又远在延州,陛下就害怕了吗?”
  赵祯哑然。
  他与郑朗交谈的次数,没有多少大臣及之,也知道郑朗对他的期望。说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过了,但似乎宋庠进奏,自己准奏,隐隐做错了。
  郑朗继续说道:“陛下,一旦严守潼关,关中百姓怎么想,失去了这份民心与士气,会产生什么后果?”
  “那西北……”
  “十天前臣说过,我说会因为一些庸臣的指挥出现败,但败而荣之,元昊会胜,但是惨胜……”郑朗本想说一句,如没有猜错,此时元昊已经撤兵回去,但黄德和的奏折提前到来,他也不敢根据历史乱说,顿了顿说道:“不用守潼关,西北将士不会让陛下失望。陛下,先做第一件事。”
  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个纸条,递到赵祯手中。
  群臣脸上再次出现古怪,有什么不能说,要递小纸条的?
  赵祯看了看,说道:“朕准之,郑卿,你替朕写罪己诏。”
  大殿哗然。
  郑朗回过头来扫视,看到郑朗的眼神,大殿里诸臣又安静下来。郑朗这才说道:“不可,这份罪己诏需陛下亲自书写。”
  赵祯想了想,默然道:“准。”
  张士逊心中纳闷,郑朗在纸条上写了什么,居然让皇上下罪己诏,可此时他也有失职之过,不敢问。
  郑朗又回过头,在几个宰相身上扫视。
  有些人心虚,不由低下头。
  如果郑朗今天借机,很有可能会倒下一大片臣子。
  这是郑朗扬名立腕的最好时机。
  然而郑朗不是韩琦,他也知道这是一份时机,可换了这批大臣,又有谁能称职?韩琦,范仲淹,吕夷简……或者是其他人。前三人勉强之而己,其他人无疑是换汤不换药。
  眼光收回来,问道:“陛下,黄德和的奏折是打算如何处理?”
  赵祯将刚才的经过简单说了一遍,说道:“朕刚刚下旨,让文彦博前去西北查看究竟。”
  “陛下,让臣随文御史一道前往吧。”
  “不妥,西北形式不明……”赵祯没有说完,文彦博一张脸变得很难看。西北形式不明,你让我去,干嘛不能让郑朗去?敢情我没有郑朗重要是不是?
  郑朗说道:“陛下,保家卫国,人人有责,关系到国家,何谈生死?请陛下准旨。”
  语气很轻,然而殿中所有人全部耸立,郑朗终于发出最强的声音,不是踩诸位大佬扬名立腕,而是保家卫国,人人有责!


 第三百三十二章 拉手

  “杭州怎么办?”赵祯问道。
  此时消息不明,元昊能在一天之内连破金明三十六寨,刘平全军覆没,用最快的急报从延州到京城也需要两三天时间,天知道这两三天内会发生什么事?
  郑朗已经表现出足够的神奇,是宋朝将来最重要的板图之一,对自己对国家赤胆忠心,这样的臣子,赵祯心中还是不舍他冒任何危险。
  可是郑朗去意已决,道:“臣前去延州有两件事,一是不知道前方的究竟情况,在京城,或者在杭州,仅是空想,我们都没有太祖的本领,在这里空想很多时候是纸上谈兵。臣要亲自去看一看。”
  很多大臣低下头去。
  一句中的,恰恰这些大佬们大多数是在空想空谈。
  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