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奉系江山 >

第134节

奉系江山-第134节

小说: 奉系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拙言,文斗当年救过我的命,我们刚刚商量好,过两个月,就给汉卿和凤至办婚事,两家从此就是一家人!”

张作霖在这个时候,主动说出来了婚事,那就是在一锤定音,张廷兰也注意了一下张学良和于凤至,似乎这两个人脸上都有一丝的不快。

敢情这对小夫妻都有点不情不愿,这也算是好事多磨啊。

于文斗和张作霖结交还在前清的时候,又一次张作霖去剿灭蒙匪陶克陶胡,结果中了埋伏,那时候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根本不发救兵,就想眼睁睁看着张作霖身丧大漠,就在老张弹尽援绝的时候,吴俊升带着军队杀了过来,把老张救了下来。

其实吴俊升并不愿意来救张作霖,一来老吴还有点看不起张作霖,二来也担心老张抢功。就是于文斗苦苦哀求,才最终说动了吴俊升,派来了救兵,把张作霖从绝境之中救了出来。

老张也十分感激于文斗,因此他们才定下娃娃亲,成了儿女亲家,而且老张也慧眼识珠,于凤至这个丫头的确不错,贤惠大方,温文尔雅,正好和张学良火急火燎的脾气形成鲜明对比,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而且老张也喜欢凤至两个字,儿媳妇是凤,儿子不就是龙么,老张也是十足的迷信,正因为如此,他才极力促成这桩婚事。

“七大爷,于大爷,小侄在这里先恭喜你们了,您二位要是愿意,操办婚事的差事我接下了,保管热热闹闹,不会出一点差错。”

“好!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要是办的不好,我可不答应。”

这顿饭大家吃得都十分愉快,唯有那一对小两口都有点别别扭扭,张廷兰本来还想打听一下什么原因,结果刚吃完饭,老张就把他抓到了书房。

“七大爷,您这一笔龙一笔虎越来越有气势了,简直就是力透纸背啊!”

“拙言,说实话自从当成了奉天都督,这心态就不一样了,写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了。”

别看老张是大老粗,但是自从当官之后,就不断学习,遇到题字的时候,也能像模像样的写几笔,尤其喜欢写一笔龙一笔虎之类的。不过老张还没有无聊到让张廷兰欣赏自己的书法,他让张廷兰坐在了对面。

“拙言,你能猜到我想和你说什么吧?”

“七大爷,您老是大帅,手握虎符,执掌兵权,但是奉天的兵权却迟迟不能一统,您心里头有些不顺吧?”

老张点了点头,神色有些犹豫,张廷兰笑着说道:“七大爷,廷兰是小辈,本来不该多话,但是我就想说一句,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而且早点解决,对您,对冯大爷都是好事情,也能避免奉天出乱子!”

第一百八十七章教育陷阱

这一次老冯虽然在最后关头,把军队撤回去了,没有配合日本人行动,但是也让张作霖对他也极度不满,拿下老冯,统一奉天军政,已经成了张作霖必须要做的事情了。

“七大爷,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袁世凯宣布退位,但是他已经威望全失,北洋下一任的掌门人必定会落到了段祺瑞的手上,北洋完成调整之后,必定会插手关外的事务,如果不能趁着这个宝贵的机会,一统奉天,接下来的困难就太大了。”

老张也不是优柔寡断的人,他很清楚现在时机难得,只是没有下定最后的决心而已,张廷兰一看老张还有些犹豫,就继续说道:“七大爷,现在拿下冯师长,您还能给他提供庇护,兄弟情义还能保全,如果双方闹到了无可收拾的地步,有些事情就不好办了!”

张廷兰的意思很明白了,要是双方再这么拖延对抗下去,仇口越来越深,到时候就算张作霖想要放过老冯,手下人也不会答应。因此老张要想维护弟兄情谊,就应该快点把冯德麟拿下。

张作霖彻底动心了,他在地上转了几圈,终于点头同意了。

“拙言,既然如此,那就立刻下达命令,全面整训奉军,团以上的军官都要进入讲武堂学习,然后经过考核合格之后,才能继续领兵,不合格者,继续学习。”

老张也够坏的了,他这是准备打着整训军队的名义,把老冯给架空,如果冯德麟把军官都送过来,结果讲武堂就是不让合格,老冯的这些军官不是要扣在奉天么!

当然只要扣住一段时间就可以了。然后就能任命其他人去接任,转眼之间二十八师就姓张了。当然冯德麟也可以拒绝,不过只要他拒绝,就给了老张问罪的口实。

张作霖是个很果断的人物,他一旦决定了行动,后续的招数就不会这么简单,他还安排了清查小组,要去二十八师清查实际的军队数量,除此之外老张又拿出了一个大杀招,比起轮换军官还要险恶一百倍的措施。

那就是效仿警备师。在银行之中给士兵建立独立账户,这其实是加强对军队控制的最好办法,军饷不经过各级军官,直接到了士兵的手中,能够有效防止克扣。

这对奉军来说是个好事。对于老冯来说,就是淬了毒的匕首。要是这套制度推广开。他对军队的控制就瞬间崩溃了,这是冯德麟绝对无法容忍的,其实老张就是在逼着他造反。

当然老张也清楚,冯德麟也是一头猛虎,一旦惹急了也是要伤人的,因此老张也把奉天的军队都调动起来。随时应付冲突。

原来的警备师在奉天还有一个旅,暂时也交给了张廷兰统领,这些新兵训练同样严格,独立承担大战还欠一点火候。但是搞辅助工作已经可以了。另外老张又把张学良派到了张廷兰手下,让他担任一个代理营长。

老张的打算张廷兰一清二楚,他把张学良派过来,既是光明正大的掺沙子,防止张廷兰完全掌控军队,又是在增进他们双方的交情,算盘打得噼啪响,当然张廷兰也不能拒绝。

“报告旅座,代理营长张学良向您致敬!”

“汉卿,你现在可是我手下的兵了,该怎么训练你也清楚,我准备按照狙击手的高标准要求你,我想七大爷也会同意的。”

张学良一听这话,顿时脸上就一阵扭曲,那帮狙击手接受的待遇都堪称非人,要是自己进去,不死也要脱层皮!

“拙言,你不能这么不厚道啊,我可是要结婚了,你总不能让我带着残疾进洞房吧。”

“残疾了说不定还不用成亲了,这不正好称心如意了么?”

张学良顿时把脑袋摇晃的如同拨浪鼓一般:“开玩笑,我才不愿意付出那么大的代价呢,再说了我原来还指望你帮我逃婚,现在一看,你不把我卖了就不错了,上面有我爹看着,旁边再有你盯着,我就算有孙猴子的本事要跳不出去啊。”

“汉卿,想明白就好,我今天也见到了于凤至,落落大方的一个姑娘,你没听说过家有贤妻胜过国有良相,有一个人看着内宅,你能少废多少心思啊。”

“拙言,现在是人家看不上我啊,凤至想要继续读书,去北京念师范学堂,不想这么早就成亲。”

张廷兰这时候才明白为什么于凤至也有些不情愿,只是不知道是真心想要上学,还是忌惮张学良的纨绔之名,故作推辞。

“汉卿,既然想上学,完全可以成婚之后继续念书啊,你不是欣赏新式女性么,于姑娘去学校走一圈,沾染书卷气,岂不是更好?”

“我爹那关能过去么?他能让自己的儿媳妇跑到北京去念书么?”

张廷兰点点头,老张也的确是一个传统的人,成婚之后,张学良或许是没了绳索,只怕于凤至就被拴在家里了。

“怎么想起到北京读书,总有个原因吧?”

“拙言,这段时间你在辽南平叛,还不知道,咱们奉天来了一位大学问家啊,就是创立了南开中学的张伯苓先生。他做了专门的演讲,叫《中国之希望》,听的人振聋发聩,一句中国不亡有我在,说得真带劲,这天底下文人也不都是无耻的败类,也有这样的人物。”

对于张伯苓的名头,张廷兰也听说过,一手创办了南开大学,是著名的教育家,在原本的历史上,张伯苓也来到了奉天做过演讲,对张学良的影响很大。

现在由于张廷兰的参与,日本人对中国的野心更加昭然若揭,张伯苓也比历史上早了几个月来到了奉天做演讲。不只张学良听了,不少奉天青年都听了,就连于凤至也都知道了张伯苓的演说,由此心生向往,想要到北京念书学习,为的就是接受一下这些大学问家的熏陶。

“我们每个人都自强,中国就亡不了。我们必须有这么想的气概,不管人家怎么说,自己要有这种信念!”张学良一面回忆着张伯苓的话,一面对张廷兰说道:“拙言,你觉得他的话怎么样?”

说实话张廷兰并没有感到什么出奇,不过这个时代还能对国家充满信心,这样的文人也不多。

“听其言观其行,这是我一贯的态度,关键还要看这位张先生做了什么。”

“张伯苓先生已经创办了南开中学,现在还要筹建南开大学,不过资金有点缺口,我名下不是有些股份么,正好把这些钱都交给张伯苓先生,帮助他办学,也算是一件大好事。”

“汉卿,你先别急着下结论,办学是件大事情,我和大帅说说,顺道把张伯苓请到帅府,咱们交流一下办学方略,要是他真有见地,不妨把他留在奉天,要是不行,你也别浪费钱了。”

张学良也十分聪明,张廷兰这话透着一丝轻蔑,似乎有点看不起对方。

“拙言哥,你认为张先生的主张有问题不成?”

张廷兰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推说等到见面之后再说。张作霖其实早就注意到了人才的问题,他和王永江几次商量,已经制定了三百二十万的教育经费。正好他也想着趁着这个机会,好好想想这些钱该怎么花,因此老张也亲自向张伯苓下了请帖,王永江和杨宇霆也都赶了过来。

众人齐集一堂,想要听听这位张伯苓先生有什么高论,就在大家都坐好之后,张学良拉着于凤至也偷偷溜了过来,于凤至脸色微红,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也没有忍住诱惑,想了见识一下张伯苓的风采。

这就是粉丝的心态吧,不过他们迷得不是歌手影星,而是这些大师。张伯苓三四十岁的样子,一身书卷气,风度翩翩,也的确吸引人。

老张邀请他落座之后,就主动说道:“早就听说先生的演讲轰动奉天,今天把先生请来,就是想听听先生畅谈发展教育的方略,奉天政府也准备大力投资教育,现在还没有一个方向,还请先生多多指教啊。”

“雨帅太客气了,各地官员之中,能像雨帅这么关心教育的,并不多见,这是奉天百姓的福分。我就简单说一说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咱们办教育的目标,要培养出一批出类拔萃,智慧超群的人才,德、智、体兼顾,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中国。”

“张先生的意思是要走精英教育的路线了?”张廷兰在一边突然发问了:“不知道先生认为教育经费又从哪里出呢?”

张伯苓依旧满脸含笑的说道:“国家财力有限,培养精英人才也是必然的选择,至于经费吗,就要多方筹措,政府能多提供一些是最好。”

“张先生,恕我直言,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里面,搞精英教育,只会把大多数国民排除在外,而培养出来的精英人才也不能真正担负起救国救民的任务,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他们或许还会希望中国一直落后下去,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维护自身的利益。”

张廷兰说道这里,看了一眼目瞪口呆的众人,继续说道:“我们的高等学校,都施行自主招生,每个学生报名费要三五个大洋不只,而且为了确保考上,还要多去几所学校,一次路费没有二三十块大洋根本不够,张先生你说又是什么人有条件入学学习呢?”

第一百八十八章廉价教育

一个普通的佃农,想要积攒几十块大洋,没有三五年的时间根本做不到,而这些钱,只够一次报考的费用。如果稍微留心一下民国的那些大师,就会发现他们大多数出身富裕,就算有些破落,也是能拿出这笔报名费的。

而且彼此之间都有亲属,师生之类的关系,甚至父子兄弟都是文化名人。这并不是说他们遗传多么优秀,他们家教多好。而是天然的门槛将贫家子弟都自动隔绝在了学校的大门之外,他们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

在后世也有很多人感慨起跑线不一样,埋怨教育不公平,但是在所谓大师辈出的民国时代,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进入赛场的资格,根本就别提什么起跑线了,贫家子弟被一层玻璃天花板彻底隔绝在了学校外面。

其实这种局面不由得让张廷兰想起来后世的印度,一亿人口十亿牲口的组合!婆罗门刹帝利垄断教育,掌控上层社会,生活堪比欧美,而底层老百姓民不聊生,其实和民国的状况何其相似,只不过民国战乱频繁,更加不堪。

张廷兰将这个问题摆了出来,张伯苓的脸色就有点不正常,他看了一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