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政客-第75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造船厂的情况,是另外的情形了。
造船厂的外面,非常的热闹,一样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一样是各种各样的交易,但进入到造船厂之后,看到的是宁静的场景。
好几个核心的区域,众人都没有进去看,因为这是苏天成提出来的要求,外行不能够指导内行,技术上的事情,有专人负责,不懂就不要去插手和作指示了。
看见海边硕大的商船,杨嗣昌等人异常的感慨,这些商船造出来,就等于是银子啊,看看威海卫码头繁忙的交易,看看市舶司的官吏,忙的手脚不沾地,就可以知道,海运是多么的繁忙,这里面有着多大的利润,这些造出来的商船,恐怕早就被购买下来了。
兵工厂的情况不一样了。
这里整体的都比较安静,外围是生活区,有专门的军士负责警卫,寻常人等不能够靠近这里,能够进入到这里的商铺,都是经过了严格审核的,数量上也进行了控制,距离兵工厂最近的集镇,也在五里地之外了。
越是靠近兵工厂,守备也是森严,来到兵工厂门外的时候,就连杨嗣昌等人,都感觉到了肃穆,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了。
兵工厂里面的戒备已经不是杨嗣昌等人关注的重点,他们关心的是,作为蓟辽督师,作为这一块地方的最高领导人,兵工厂、造船厂完全是在苏天成的统领之下,但有一些地方,苏天成也是不能够随便进去的,譬如说军工厂里面的配药车间等等。
杨嗣昌终于理解了苏天成所说的那句话,外行不能够领导内行。
而且杨嗣昌影响更加深刻的是,苏天成是说到做到的,并非是嘴上说说,自身却不遵守这些规矩,可以想象,作为最高领导人的苏天成,都是按照规矩来办事情的,就更不要说下面的其他官吏了。
制度的推行,首要的是自我约束,这一点苏天成做的很好。
在测试区,杨嗣昌等人专门看了经过改进之后的弗朗机炮,其实这种弗朗机炮,已经接近于几百年之后的机枪了,可以连续发射,要知道这种弗朗机炮,可以成为奇兵和步卒的梦寐,在战场上可以大量的杀伤对手。
在兵工厂参观期间,苏天成没有介绍任何的情况,陪同参观的兵工厂的负责人也没有说情况,就让杨嗣昌等人自己看,兵工厂里面,洋夷特别多,数量了汉人,这也是杨嗣昌和徐尔一吃惊的地方,要知道这等绝密的情况,让洋夷来重点负责,那是需要勇气的,偏偏苏天成就能够做到。
在京城的时候,杨嗣昌和徐尔一等人,也接触过一些洋夷,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些洋夷特别的较真,说什么就是什么,有些时候对官场上的话语,还不能够马上明白,基本都是直来直去的,兵工厂用这些洋夷,可谓是人尽其才了。
参观的时间,足足一个星期。
在这段时间之内,杨嗣昌、徐尔一和鹿善继很少说话,其实他们也在思考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那就是苏天成的这等做法,是不是会得到推广,若是换做北直隶,恐怕没有什么希望的,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朝廷里面的那么多官吏做不到的事情,凭什么要求下面的官吏和百姓做到。
回到登州之后,苏天成带着他们参观最后一个项目,到寻常的百姓家里去看看,而且这一次需要看什么地方,是杨嗣昌等人自行决定的,出发的时候,苏天成等人根本不知道是去什么地方。
在老百姓的家里,杨嗣昌等人看见了老百姓真实的生活,粮仓里面的粮食是足够的,家里人穿的衣服也不止一件,普遍都存有一些白银或者是铜钱,人口集中的村镇,基本都设立了济农仓,官府统一管理,更加令杨嗣昌等人惊奇的是,县衙统一设立了救济院,生活贫困的百姓,老无所依的鳏寡,都可以进入到救济院。
杨嗣昌等人明白,登州、莱州和青州等地的发展,得益于威海卫码头,但官府能够想到这些事情,老百姓能够丰衣足食,这非常不简单了。
铁一般的事实说明,苏天成治下的登州等地,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典范的作用。
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口服心服(3)
苏天成做出来的这一切安排,是煞费苦心的,他很清楚,依靠着大明整个开海禁带来的收入,维持登州、莱州、青州以及复州、宣州和盖州等地,是绰绰有余的,很多的事情,都是可以放心大胆做的,有银子了,还有什么为难的,而且苏天成所奉行的,有高薪养廉的味道,大明各级的官吏,收入太低了,要是奉公守法,根本就不能够过上风风光光的日子,有些家庭情况特殊的官吏,恐怕还要操心忧愁吃穿的问题,你要求官员饿着肚子去做事情,那恐怕有些问题,人家就要想方设法的贪污腐败了。
至于说今后有可能统领这个的大明王朝,依靠什么来维持,或者说依靠什么让大明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那是下一步的事情,苏天成不遗余力的发展水师,早就有所准备了。
登州等地的情形,肯定会让杨嗣昌等人目瞪口呆的,看见如此繁华的景象,曾经身为内阁首辅的杨嗣昌,肯定是有着太多感慨的,徐尔一和鹿善继等人,也不可能无动于衷。
当然,凭着这些,还不一定能够让杨嗣昌等人转变认识,心甘情愿的跟着他苏天成做事情,人家几十年的受教育过程,积累了太多的认识,想要转变过来,需要时间。
督师府厢房,苏天成、朱审烜、杨嗣昌、徐尔一和鹿善继五个人在里面。
厢房里面的气氛有一些凝重,或许明白这次交谈的重要性,杨嗣昌等人都很是严肃的,既然在这里交谈,有很多的事情,不需要藏着掖着了。朝廷里面的情况,大家伙都是清楚的,继续拐弯抹角没有必要了。
首先开口的不是杨嗣昌,而是徐尔一。
“苏大人,这些日子,看到了各处的情景。我的感触是非常深刻的,杨大人和鹿大人也是深有体会的,朝廷里面存在的事情,我不想多说,我能够说的是,就算是我们这些老骨头,也远远比不上苏大人的能力,若是苏大人能够成为朝廷的内阁首辅,相信是另外的一种局面了。我大明必定富足,百姓能够过上好日子。”
苏天成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看来徐尔一刚开始说话,就定下了调子,这是苏天成所不愿意看见的调子。
“登州、莱州和青州的情况,放眼大明各地,还没有哪个地方能够做到,我很感触的一件事情。就是苏大人说到的,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甘薯的话语。若是朝廷的所有官吏,都能够有这样的认识,我大明何尝会有流寇作乱,何尝会面临后金鞑子的造反啊。”
“我不知道苏大人是怎么想的,是不是准备与朝廷为敌,若是有这等的选择。我感觉到可惜,不错,登州、莱州和宣州等地,异常的富庶,可这不是与朝廷为敌的理由。若是苏大人愿意,我等愿意鼓动诸多的朝廷官吏,到这里来看看,让他们明白苏大人的能力,让朝廷改变认识……”
苏天成面无表情,感觉到徐尔一为什么会如此的单纯,杨嗣昌感觉到徐尔一的话语,说的不对劲了,紧接着开口了。
“苏大人,徐大人的意思,还是想着让皇上改变初衷,只是这里面的难度很大,这些日子,我也在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情形,恐怕还是要想到妥当的解决之道啊。”
鹿善继不会说什么,至少在苏天成开口之前。
苏天成看了看众人,慢慢开口了。
“皇上和朝廷已经将苏某人视为叛逆了,后金鞑子在盖州和辽东遭遇惨败,如此大好的机会,皇上和朝廷不愿意把握,甚至相信后金鞑子的臣服,这一切是为了什么,诸位大人难道不明白吗,这么重大的事情都可以放下,专门来对付在下,欲除之而后快,在下倒要问问诸位大人了,皇上和朝廷怎么样才能够放下对苏某人的成见,诸位大人若是能够说出来好的办法,苏某人不是不愿意听。苏某进入朝廷为官十余载了,以前是怎么做的,不需要解释了,诸位都是清楚的,杨大人和徐大人都认为在下应该要做出来姿态,试问在下应该怎么做。”
厢房里面,死一般的沉寂,杨嗣昌和徐尔一都明白,这里面所谓的缓和,其实是不存在的,自古以来,功高震主都是没有好的结局的,他们如此说,也是自相矛盾,至于说将儒家思想抛出来,要求苏天成怎么做,那些话不应说,人家非常清楚。
看见众人都没有开口,苏天成继续说了。
“在下最先到的是江宁县,接着到河南府,之后是陕西省,最终主政辽东事宜,其他的不说,单单说说江宁县,江宁县是京畿县,条件很是不错,在下在江宁县的时候,也是拼尽全力了,自认为江宁县发展是很不错的,市舶司管理好了之后,每年能够上缴数百万年白银,部分解决了府库告急的问题,老百姓的日子也是不错的,可如今的江宁县是什么样子,登州、莱州和青州等地,有不少从江宁县过来的商贾,他们说到的情形,在下都不敢相信,堂堂的京畿县,老百姓吃不饱饭,竟然需要逃荒了,为何到了此等的程度。”
“南方是我大明的富庶之地,苏州、扬州乃是我大明的钱袋子,这些地方,按说是异常富裕的,不说歌舞升平,至少是国泰民安的,可惜扬州和苏州的百姓,一样到登州等地来了,在下了解的情况,百姓一样生活困苦。”
“为什么会出现这等的情况,诸位大人是不是考虑过,或许有人说了,那是因为灾荒,因为诸多种种原因,可在下就要问了,当年的陕西,乃是流寇作乱的主要地方,民不聊生,可谓是穷到了极致,老百姓甚至卖儿卖女,只求能够吃饱一顿饭,灾荒更是不用说了,这等的地方,尚且能够出现转变,为什么南方会有那么多穷苦的百姓。”
“在下说出来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甘薯的话语,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今日既然是与诸位大人探讨,在下也就不客气了。”
“朝廷里面的那么多大人,究竟有几个人是想着为老百姓做事情,在下知道的情况,就是争权夺利,就是尔虞我诈,就是要获得最大的好处,除此之外,想到了什么,至于老百姓的死活,考虑了多少。”
“皇上的确异常的操劳,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如此的辛劳,确属罕见,可皇上这些年都做了一些什么,朝廷里面为什么会出现争权夺利的情形,难道与皇上没有关系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等最为基本的事情,皇上都没有做到,疑神疑鬼,总是想着保护自身的权益,还想要求下面的文武大臣做到吗。”
“在下一直都认为,上梁不正下梁歪,问题的根子是出在上面的。”
“还有一些事情,在下也不想多说了,诸位大人都是明白的,至于诸位大人所说缓和在下与朝廷的关系,甚至是与皇上之间的关系,此等的事情,诸位大人就不要操心了,在下不客气的说,诸位大人若是说出来这等的事情,自身的性命都不一定能够保住的,诸位大人为何致仕,原因非常明确,到了这个时候,若还是想着去打动皇上,撼动朝廷的动向,无异于飞蛾扑火。”
“在下决心已定,诸位大人若是想着说与朝廷缓和、或是听命于朝廷的话语,就不要继续说了,在下只有一句话,好比是一棵大树,根子已经烂了,无论如何的施肥劳作,都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杨嗣昌等人的脸色变化了,苏天成所说的道理,他们是清楚的,可要一下子转过弯来,难度也是有的。
这个时候。鹿善继开口了。
“苏大人所言,我是赞同的,我想到了故去的孙老大人,恐怕孙老大人,当初也预感到了这等的情形,故而将家人悉数托付给苏大人,不管杨大人和徐大人是何等的想法,我是决定跟随苏大人了。”
鹿善继说完之后,朱审烜也跟着开口了。
“杨大人和徐大人还是仔细思虑,该做何等的选择,不瞒你们说,你们来到登州,皇上已经派出锦衣卫和东厂番子跟随了,恐怕这个时候,皇上已经发脾气了,你们回到家乡去,会遭遇到什么事情,我不想多说了,杨大人和我共事的时间不短,相互还是了解的,有一句话说得好,识时务者为俊杰,能够不为自身考虑,能够为百姓谋利益,能够让我大明王朝兴旺起来,这是天下士大夫最为高尚的选择了,何去何从,杨大人和徐大人认真考虑吧。”
苏天成站起来来了。
“该说的晋王殿下都说了,这些日子以来,该看到的杨大人和徐大人也看到了,在下的意思也明确了,可在下不做勉强之事,尊重二位大人的选择,杨大人曾经是内阁首辅,徐大人是在下的恩师,话说多了,也就没有什么意思了,二位大人的来去是自由的。”
说完这些话,苏天成叫来了苏二童,叮嘱苏二童,一定要好好照顾杨嗣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