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明政客 >

第158节

大明政客-第158节

小说: 大明政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斗志。

泪水顺着脸颊流下来了。

这是信仰的力量,志同道合才会视死如归,刹那间,剿灭流寇,老回回自杀的喜悦,全部都变得不重要了。

苏天成忍不住了,泪水越流越多,他感觉到对不起骁骑营的兄弟,如果在先前的战斗中,早一孝起总攻,不要想着获得全胜,就不会造成如此惨重的损失。

站在身后的孙传庭,也流泪了,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流泪,但他感觉到了一股气势,这种战至一兵一卒也不后退的行为,值得任何人敬佩。

“传我的命令,军中挂白旗,将士全部穿白衣,为阵亡的兄弟送行,所有阵亡的兄弟,全部带回江宁营,一个都不要落下。”

“大人,这是迎亲的队伍啊……”

“按照我说的去做。”

朱审馨带头换衣服,大红的衣服收起来了,穿上了素白的衣服。

一时间找不到那么多的素白衣服,所有的将士,头上缠着白头巾,旗幡上面,一律都蒙着白布。

护送的王府护卫,心情也发生了变化,能够进入江宁营的护卫,感觉到了光荣。完成任务之后,要回到晋王府的护卫,也感觉到了光荣,他们曾经和江宁营并肩作战,这是一支无敌的军队。

孙传庭更是下定了决心,一定要进入江宁营,和苏天成交谈的过程中,他已经明白了,自己进入江宁营,可能成为最高指挥,面对着这样的一支铁血军队,他感受到的,是荣耀,有了这样的一支军队,还有什么不能够战胜的。

五月十九日,大队人马终于进入了应天府境内了。

第二百三十五章 渑池大捷

老回回马应守的首级,以及这次征战的情况奏折,已经送到京城了,这一次,圣旨来的特别快,朱由检对江宁营进行了表彰,誉为渑池大捷,赐予朱审馨诰命夫人。

这是对苏天成的最高奖赏和肯定了。

老回回被朝廷贬斥为反复狙诈,怙恶不悛之类的人物,可见朝廷是很头疼的,而且老回回在流寇三十六营里面的位置,也是不一般的,紫金梁被剿灭之后,闯王高迎祥成为了流寇中间的头号人物,老回回的地位,仅次于高迎祥,甚至比闯将李自成以及八大王张献忠的名气都大,如今,流寇中间的重要人物,一一栽倒在苏天成的手里,朱由检当然高兴了。

当然,也有密奏,说苏天成放纵老回回自杀,不肯直接向朝廷献俘,甚至和老回回交谈之后,顾全老回回的面子,没有继续剿杀流寇,放任部分的流寇逃走,这是罪大恶极的。

这当然是晋王府护卫里面的某些人,传递上来的密奏。

朝廷剿灭流寇,消耗了太多的银两,迄今为止,战绩都不怎么样,至少流寇三十六营的一些重要头领,都活得好好的,就是崇祯五年的西澳大捷。斩杀了杜三和杨老柴,也不过是寻常的头目。其重要性,远不能和紫金梁、老回回等人比较,而且剿灭的流寇,也就是几千人,朝廷却消耗了不少的粮草。

看看苏天成,没有消耗朝廷的一两银子,却接二连三的取得英山大捷和渑池大捷,生擒流寇首领紫金梁。令流寇重要头目老回回被迫自杀,这是多大的功劳,朝廷中间,要是多出来几位这样的官员,朱由检还有什么值得担心的。

对于那些弹劾苏天成的密奏,朱由检丝毫不在乎,而且是有些恼怒的。不知道有些人,到底想的是什么,若是这样的官员,都要遭受处罚了,那谁还敢做事情。

他已经默许了苏天成剿杀流寇首领的做法,内心里面。他觉得这样做有些过分,但这样做的好处,也是明显的,头目被斩杀了,余者不能够掀起多大的风波了。流寇的力量,必将越来越弱了。

有了苏天成。有了江宁营这样的一支重要的力量,朱由检意见有些心安了,他以为,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剿灭流寇,不是太困难的事情。当然,在他的内心,流寇不是最为重大的问题,北边的后金,才是心腹大患。

后金几次的长途奔袭,侵扰京城,已经令朱由检胆战心惊了。

连续几次的胜利,令他也有些忍不住了,想着赋予苏天成更大的任务,不过,思来想去,他还是没有直接做出来决定,大明千疮百孔,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不是一时一刻能够做好的,接近七年的时间过去,他已经遭受了太多的磨砺,早就明白,好多的事情,着急是没有办法的,只能是慢慢来。

本来心情不好的他,此刻看到了希望,心情也好了很多了。

京城再次被震动了,想不到苏天成带领两千将士,竟然击败了老回回率领的六千流寇,老回回兵败自杀,这是重大的胜利,朝廷军队剿灭流寇处处失利的情况下,这是难得的胜利。

接踵而来的,也是诸多的议论和猜测,当然,也有官员,看中了机会,上了奏折,请求皇上奖励江宁县知县苏天成,认为苏天成有才干,虽然年轻,但能够担负更加重要的官职。

这一切,都不是重点。

朝廷正处于微妙的氛围里面,内阁首辅周延儒,明显失去了皇上的信任了,前几次的朝会,皇上对周延儒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其实户部尚书毕自严被罢官下狱,就是很明显的征兆。

毕自严被罢免入狱,其实也不是多大的事情,无非是保护了御史郑友元,郑友元担任华庭县知县的时候,有二千九百两金花银没有上缴,毕自严说上缴了,查察太仓,发现没有上缴,就因为这件事情。

几乎所有文武官员都知道,毕自严是周延儒的心腹,陈于泰能够高中状元,与他有着莫大的关系,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事情,毕自严遭遇了诸多的弹劾。

虽然说毕自严已经出狱了,可一蹶不振,远离了朝堂。

周延儒作为内阁首辅,推荐了两次户部尚书,都被皇上否决了。

这是非常明显的信号了,说明周延儒的内阁首辅职位,已经摇摇欲坠。

相反,内阁次辅温体仁,越来越显示出来胜券,皇上很是信任温体仁,在几次的朝会上面,当着诸多文武大臣的面,咨询温体仁有关事情的处理意见。

不少人相信,不要多长的时间,内阁首辅就是温体仁了。

处于这样的时刻,苏天成再次立下了大功,并且是在新婚的时候,斩杀了流寇首领老回回,加上前面斩杀的不沾泥,生擒紫金梁,如此看来,苏天成就是流寇的克星了。

大家的猜测,苏天成已经真正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了,周延儒和温体仁两人,不可能没有动作的,这次的圣旨,下的如此之快,是很少见的,说不定两人都在博弈,都在争取苏天成。

京城的周府。

以前这里是车马聚集,异常热闹,可现在,确实门庭冷落,很少有人来拜访了。

周延儒坐在书房里面,神情很是憔悴,管家周康站在旁边。

“周康,这一次,我恐怕要主动上奏辞呈了,要不然,被皇上免去内阁首辅,也显得太没有面子了,温体仁咄咄逼人,我是真的不甘心啊。”

“老爷,您可以给皇上做出来解释啊,事情可能还有转圜的。”

“好了,不要说这邪了,情况你都是知道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已经没有机会了,我太了解皇上了,与其自取其辱,还不如顺水推舟,彼此留下了面子,今后还有机会的,要不然,这次撕破了脸一切都失去了。”

周康低下头,不说话了。

“两日后的早朝,我会递上去辞呈的,你和苏天成见过几次面,彼此有些交情,待我递上辞呈,皇上批准之后就出发,到南直隶去,找到苏天成,好好谈谈,不要说什么其他的,就是攀攀交情,若是苏天成态度冷淡,他也就是那么大的出息,若是苏天成以礼相待,你一定要谨慎回答,依照我的估计,苏天成一定会以礼相待的。”

“老爷,现在就出发,也不错啊。”

“不行,等到皇上批准我此去内阁首辅职位之后,你再去,那个时候,他一定收到朝廷的邸报了,那个时候的态度,才是真实的态度。”

“这样做,好像没有什么必要啊。”

“很有必要,这是未雨绸缪啊。”

周康看了看周延儒,发现周延儒的眼睛里面,迸射出来的,是不服气的眼神,他很快明白了,老爷这是以退为进,没有完全死心。

要说自家老爷,想的够深远了,苏天成擒获周顺清的时候,没有手下留情,实际上已经冒犯了周延儒的权威,换做其他人,早就动怒了,明的不行,就来暗的,苏天成的日子肯定是不好过的,可自家老爷没有这样选择,相反,是直接支持了苏天成,还派自己去做了工作,这很不简单了,当初自己还有些奇怪,江宁县知县算什么啊,现在看来,老爷看的真远。

要说苏天成对自家老爷的印象,不会太差,所以说,这次自己去拜访苏天成,就显得特别的重要了。

温府很是热闹,前来拜访的官员,络绎不绝。

坐在书房的温体仁,脸上带着微笑,这一次的斗争,他是彻底的胜利了,相信周延儒是聪明的,应该要主动辞去内阁首辅的职位了,盼望了三年了,目的终于要达到了。

他已经六十一岁了,这样的年纪,想着在朝廷上继续奋斗几十年,不现实了,花甲之年,能够跃升为内阁首辅,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周延儒毕竟太年轻了,得志便猖狂,最终还是败在了自己的手里了。

来拜访的官员虽然很多,但他还是很谨慎的,毕竟周延儒还是内阁首辅,这个时候,自己需要的是低调,再说了,这些年以来,主导朝廷内部的斗争,已经解下不少的冤家了,可不能够在关键的时候,被人抓住了把柄。

姜是老的辣,抡起政治权谋,周延儒还是嫩了一些。

此时此刻,温体仁想到了苏天成。

这个年轻人,太不简单了,且不说当初主动要求外放,就说上任的这一年时间以来,接连做出来轰动性的大事情,上缴朝廷两千多万两白银,使朝廷顺利度过了难关,斩杀了不沾泥、老回回,生擒紫金梁,取得了英山大捷、渑池大捷,这样的成绩,哪里是一个弱冠之年的年轻人可以建立的丰功伟绩啊。

可苏天成偏偏做到了。

温体仁的内心是有些复杂的,苏天成桀骜不驯,洞悉一切,绝不会轻易依附谁的,这样的官员,自己想着掌控,难度太大,弄得不好,会引起皇上的不满,好在苏天成年轻,不过是江宁县知县,今后,可以慢慢想办法,或者是抬举、或者是打压,总是要让苏天成明白,服软之后,才有这更好的前途。

第二百三十六章 扩军

看着身穿白衣的队伍过来,范景文等人震惊了。

苏天成的奏报,他也看到了,感觉到这是一次巨大的胜利,苏天成带领的两千军士,伤亡不到五百人,却剿灭了六千流寇,斩杀二千余人,生擒一千余人,逃脱的不足两千人,而且流寇首领老回回自杀身亡,如此辉煌的胜利,绝非一般军队,能够做到的。

取得了如此巨大的胜利,为什么队伍尽是身着白衣。

范景文有些明白了,为什么江宁营有这不一般的战斗力,或许他们这种对普通军士尊重的态度,能够说明很多的问题。

看见了范景文等人,苏天成连忙下马,疾步上前。

“江宁县知县苏天成,拜见大人。”

“免礼,苏大人,剿灭了流寇老回回部,皇上异常欣喜啊,圣旨已经到了,你且随我到兵部接旨,对了,请县主也一同到兵部接旨。”

“下官遵命。”

皇城外面,宴席已经摆好了。

苏天成和朱审馨,进入了兵部大堂,跪接圣旨。

朱审馨被钦封为诰命夫人,这是苏天成没有想到的,按照规矩来说,朱审馨是县主,身份不一般,皇亲国戚,很难有机会被封为诰命夫人,如今,既是县主,又是诰命夫人,身份愈发的尊贵了。

宣旨之后,范景文专门和苏天成交谈了很久,这一次的交谈,没有任何人参加。谁也不知道,他们谈了一些什么。

镇守太监秦三德。高兴的不得了,到了南京之后,他给予了苏天成最大的支持,皇上是非常赞赏的,已经下密旨,表扬他几次了,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下一步。就是回到司礼监,出任掌印太监,也不是困难的事情了。

张泰宁完全是震惊,如果说上一次,苏天成带着江宁营军士,包括骁骑营、安庆卫的军士,战胜了紫金梁率领的一万余流寇。还存在偷袭的突然性,可这一次,完全是正面的对决,以两千军士,迎战六千流寇,没有丝毫的投机取巧。完全是血拼。由此可见,江宁营的战斗力,有多么的恐惧。他是武将世家出身,清楚军队的战斗力,看见了战报。见到骁骑营损失如此的惨重,也明白了。为什么迎亲的队伍,一律身着白衣了。

在张泰宁的印象里面,能够有着如此骁勇战斗力的,非后金的满八旗莫属了,野外战斗,明军遇见了满八旗,毫无胜算,满八旗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