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三国之兵临天下 >

第243节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243节

小说: 三国之兵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瑜笑了笑,并不在意什么失礼,他关心的是刘璟找他有什么企图,不过这话也不好多问,他又想起破烂的蕲春县,不由叹了口气道:“州牧重视防御,建成军堡,这是江夏之福,可惜江东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

“都督的意思是说,吴侯不太重视防御?”刘璟试探着问道。

周瑜摇摇头,“不是吴侯的问题,是”他苦笑一声,后面的话说不下去了。

旁边鲁肃却清楚刘璟是知情人,他接口道:“不瞒州牧,关键是程副都督率军一万,驻扎在蕲春县内,他不听从我家都督军令,令人担忧。”

原来是这样,刘璟很清楚江东军的内部矛盾,他沉吟一下道:“公瑾有没有考虑过和吴侯谈一谈?”

周瑜叹了口气,“这种事怎么好向吴侯提及,我只能尽量避免产生矛盾。”

“要不要我给吴侯写一封信?”

周瑜摇摇头,“多谢州牧好意,不过这是江东内部事务,州牧不参与比较好。”

虽说是内部事务,但如果周瑜和程普的矛盾尖锐爆发,将对孙刘联合抗曹极为不利,刘璟更担心孙权为了平息矛盾而把周瑜调走,这件事涉及江夏利益,他不能不管。

刘璟沉吟一下道:“或许公瑾可以暂时离开蕲春,改驻别处,我觉得双方驻扎在一起,矛盾迟早会爆发,这对大局不利,如果各驻一边,那么就能相安无事了。”

“子敬也这样建议我,只是一时找不到合适的驻兵之地。”

刘璟笑了起来,“如果公瑾不介意,我可以把邾口借给江东军暂住。”

邾口位于夏口以东约四十里,属于江夏郡,邾口的长江中有一片长条型的沙岛,岛长四里,将长江一分为二,水面北宽南窄,黄祖曾经在邾口筑城,以防御江东,目前岸上有一座周长十里的军城,非常适合水军驻扎。

周瑜当然知道邾口,它和西面的三江口一起,被称为夏口的左右堡垒,那里从来都是江夏的战略要地,刘璟竟然让给自己驻扎,周瑜和鲁肃对望一眼,鲁肃的神情也有些错愕,他也没有想到刘璟竟然把邾口让给江东军驻扎,这说明刘璟有诚意啊!

周瑜沉思片刻道:“多谢州牧美意,但这件事我要请示吴侯,最迟半个月就会有回信,如果吴侯同意,我很期待和江夏水军并肩驻扎。”

“还有一事,我也想请公瑾一并转告吴侯。”

“州牧请讲!”

“是这样,由于这次战备,江夏钱粮耗费巨大,军费不足,我想向江东借一笔军费,希望公瑾替我转告吴侯。”

这才是刘璟找周瑜的真正目的,既然双方结盟,那么向江东借钱也就顺理成章了,等以后开矿铸钱再还给江东就是了。

‘果然是有目的而来!’

周瑜暗暗忖道:‘被自己猜中了,居然是为了借钱。’

这时,周瑜忽然想起吴侯交代自己的一件事,周瑜便笑道:“其实也不用借钱,吴侯一直想买荆州的火油,如果州牧肯卖,我们愿意出高价购买,这样不就也解决江夏的军费问题吗?”

这几年来,江东军派出数十支探油队,奔赴江东各地寻找火油,都一无所获,后来听说曹操在濮阳找到了火油,这便使孙权更加着急,既然江东找不到,他就只能向荆州买了,所以他便将这个任务交给周瑜,希望他能说服刘璟。

刘璟沉吟不语,竟陵郡的火油产量很大,火油有的是,关键在于火油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一般是绝对不会卖给敌人。

但刘璟也知道,曹操已经有了火油,那孙权也迟早会得到,不如现在以高价卖给江东,还可以提出附加条件,只要提纯技术不给江东,同样是火油,作战效果也相差甚远。

这时,鲁肃也在旁边劝道:“双方是盟友,江东愿意竭力帮助江夏,只希望江夏也能帮助江东,我们主要是用来抵御曹军从扬州南下。”

刘璟终于点了点头,“我可以把火油卖给江东,但我有一个附件条件,如果江东能答应,交易便可立刻开始。”

周瑜精神一振,连忙道:“州牧请说!”

“我的附加条件很简单,希望江东能同时援助江夏二十万石粮食,这和火油交易无关,只是江东对我们的援助。”

条件本身不算苛刻,江东适当援助江夏也是应该,但二十万石粮食,这个数量太大,周瑜不敢答应,他只得苦笑道:“我会立刻用鸽信禀报吴侯,半个月后应该就有回信了,请州牧耐心等候。”

刘璟意味深长地笑了起来,“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第325章 新式兵器

‘咚!咚!咚!’

夏口,江面上鼓声大作,六百余艘战船分为红绿两军在江面上厮杀,江面上风浪极大,密密麻麻的战船在风浪中起伏,但两支水军却丝毫不受影响,鏖战激烈,箭矢如雨,一群群士兵飞身跳入敌船,挥舞刀矛杀向敌军。

一艘三千石大船,插着红旗在小船群中横冲直撞,不断将小船撞翻,船上士兵纷纷落水。

但如果细看,就会发现在大船下方,数十名穿着黑色鱼皮水靠的水鬼已经攀附在大船船壁上,就仿佛数十条水蛭,水鬼们从后背取下皮囊,将火油喷射在船壁之上这是江夏的水军一场大型兵演,有两万水军和六百艘战船参战,这种兵演已经进行了两个月,共演练近三十场,平均每两天就要大战一场。

这其实是一种实战训练方式,和真实的战争没有什么差异,训练十分危险和残酷,已经有近百人在训练中死伤,还有数十艘战船被撞沉。

刘璟在和周瑜会晤后,便立刻转道北上,此时他的座船也出现在战船边缘,静静地注视着这场规模浩大的兵演。

“启禀州牧,那就是靶船!”

船头上,甘宁指着远处一艘约两千石的旧船,船只上插着一面蓝色大旗,张着三幅船帆,正向西疾速航行,在它左右后侧,两艘插着红旗的千石战船在紧紧追赶,双方相距约三百余步。

刘璟顿时有了兴趣,紧紧注视着两艘红旗战船,这是典型的追击对方后勤船只的战术,后勤运输大船落单,便会有两艘战船左右追击。

今天由于刘璟的到来,这艘两千石的旧船将被击沉。

这时,左侧战船忽然抛射出一团火球,重重地砸在船帆上,这是火油泥,黏在船帆之上,船帆顿时迅猛燃烧起来,两艘战船又同时射出一只只火球,砸向逃跑的后勤船只,大火迅速在船上蔓延,很快便将大船吞没了。

刘璟的神情变得异常严肃,他倒不是因为战术和火球的惊讶,而是射程,他很清楚,后面的火球是用石炮射出,而石炮在江面上的射程也就是五十步,但他今天看得清楚,分明是百步射程,这怎么可能办到?

他疑惑地回头向甘宁望去,甘宁仿佛知道他的疑惑,笑着解释道:“这就是今天兵演的重头戏,试验新型石炮,经过马先生改良,射程提高了一倍,但大小还是和从前一样。”

“原来如此!”

刘璟笑了起来,如果是马钧就不奇怪了,自从半年前马钧归江夏以后,刘璟实现了承诺,在夏口建了一所匠学,专门培养高级工匠,约有两百余人,大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其中绝大部分是军队中的工事兵。

马钧出任匠学祭酒,每天都和生徒们一起醉心研究各种机械技术,创造了不少重大成果,比如改良了龙骨水车,蹬踏便利,汲水量更大,可大大提高取水效率,尤其适用于水网密布江汉平原和江东地区,短短半年时间,新式龙骨水车便已传到了东吴。

再比如他们发明了轮式投石机,同样的一次绞动,可以同时发出九块巨石,且射程增加了五十步,战争效率提高了九倍,这在守城战中效果极其显著。

“马先生现在在哪里?”

甘宁一指追击的战船,“他现在就在右面的战船之上。”

刘璟心中升起无限期待,他立刻令道:“去看看!”

大船起帆,向远处江面驶去。

被火球击中的靶船依然在熊熊燃烧,巨大的船体倾斜,已经一半入水,就算是兵演,这一幕也格外惨烈,就仿佛生命的结束,对所有参演士兵都带来了强烈的心理冲击,这也是演练的目的之一,防止士气崩溃。

数十艘小船在四周搜寻跳水逃生的三十名士兵,“找到了!”随着一声惊喜地大喊,最后一名士兵被发现并救上了小船,小船迅速离去,大船沉没会带来巨大吸力,对周围的小船和人都是灭顶之灾。

……

刘璟上了战船,满脸兴奋的马钧上前行一礼,语速很缓慢地说道:“参见……州牧!”

虽然还有一点结巴,但已经比从前好了很多,他接受了张机的悉心治疗,已经找到一种治疗他口吃的办法,就是刻意放慢语速,经过近半年的矫正,他大有进步,更关键是,这种进步让马钧对自己有了信心。

“听说先生制造了新的石炮,能否让我一观?”

“只是改良,州牧请!”

马钧请刘璟进了船舱,在靠左边的舱壁边,刘璟看见了新的石炮,其实外形还是和从前一样,但从前的拉杆没有了,而是变成绞盘和一根长两丈的铜杆,这根细长的铜杆令刘璟忽然若有所悟,他想起了撬棒,顿时明白了上弦的原理。

旁边一名马钧的学生正在检修石炮,他给刘璟介绍道:“从前的石炮是用麻绳为弦,本身弹力不大,而我们这次用五股牛筋拧成弦,弹力极大。

但这样一来,上弦就需要用很大力气,如果再用从前的拉杆已经拉不开弦了,所以用了绞盘,但绞盘还不行,再加一根很长的青铜棒,这样上弦就毫不费力。”

说完,这名生徒亲自给刘璟示范,只见他从地上拾起铜棒,穿过绞空,慢慢向前推动,利用杠杆的原理,将绞盘吱嘎嘎转动了,弹力极大的弓弦也缓缓拉开,‘咔’的一声,弓弦挂上了悬刀。

生徒将铜棒抽出,又对刘璟笑道:“原来是用拉杆,需要两人同时后拉,而现在弹力增加了一倍,拉的距离也更远,却只要一个人就够了,就是这个小小的改进,使石炮的射程增加了五十余步,请州牧击射。”

他将一块十余斤重的圆石放在石槽内,刘璟当然知道怎么操作,他走到石炮旁,用脚一踩刀牙,只听‘崩!’的一声巨响,圆石被斜角向上弹射出去,船舱内嗡嗡作响,余劲未尽。

这种强大的劲力令刘璟赞叹不已,“不错,比原来的声势大多了。”

马钧上前笑道:“还是……有不足!”

“还有什么不足,先生说说看。”

“州牧没发现……用石炮守城,其实……无意义吗?”

马钧这句话说到刘璟心坎上去了,他当年参加多少次守城之战,石炮射程只有五十步,除了最后用来对付巢车,其实没有发挥任何作用,而且对付巢车的效果也不大,远不如投石机实用,确实是一种鸡肋。

“先生说得很对,可是该怎么改进呢?”

马钧笑道:“有点复杂,让我徒弟说。”

生徒行一礼,上前拍了拍石槽,“把这里改成铁兜,一兜三十支铁箭,或者改成大型弩箭,射程可达三百步,两百步内可洞穿一切盾牌和盔甲,是对付密集进攻以及对付骑兵的利器。”

刘璟听出他话中有内容,便笑问道:“你们试验过吗?”

生徒回头看了看马钧,马钧笑着点点头,生徒躬身道:“在匠学里有一架试验石炮,已试验过多次!”

刘璟心中大喜,立刻对众将道:“我们现在去匠学!”

……

所谓匠学,顾名思义,就是培养工匠的学堂,这并不是刘璟的独创,在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和公输般都曾创建了这样的学堂,培养优秀的匠人。

江夏的匠学绝不是闭门造车,也没有什么理论课程,它事实上成为了发明创造者的集中之地,也成为了荆州的军器研究中心。

匠学又叫做公输院,以纪念战国时代伟大的匠祖公输般,位于夏口城西北角,占地五十亩,其中光试验场地便有四十亩之广。

马钧带着刘璟和几十名将领走进了弓弩堂,这里专门以研究弩箭为主,有生徒五十余名,由两名制弓、制弩近四十年的老工匠出任师父,马钧也参与了弓弩的研制。

弓弩堂后院的石墩上摆放着一架石炮,和船上改良后的石炮完全一样,但众人都发现了,石槽处改成了铁兜,铁兜内分成三十只格子,每只格子里插一支铁箭,每只铁箭长约一尺,锋利异常。

生徒继续介绍道:“我们把这个叫做铁弩炮,箭叫寒鸦箭,一兜三十箭。”

这时,旁边魏延好奇地问道:“真的可以两百步外洞穿一切吗?”

马钧一笑,“可以试验!”

他招招手,吩咐一声,几名徒弟立刻跑去布置了,刘璟望着这架铁弩炮,不知为什么,他忽然想起了诸葛亮的元戎之弩。

第326章 安陆危机

十几名生徒已经将盔甲和盾牌扎在木人身上,木人相距两百步,二十具木人排成一排,执刀拿盾,盔甲鲜明,个个身高八尺,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