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初唐-第22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啥,把资源耗光了,这可是在古代唉,可没有耗能大户,多消耗一些资源怕什么,况且,这上来就出成品甚至没有经过试验阶段,不知节省了多少资源呢,所以,这些在杨恒的眼中都不算事,只要东西能够制造出来,能用就成,利用这粗糙的东西,创造一个暴利,接着再利用这些挣来的利润,对一些东西慢慢改造,不就是越来越好了么。
“快造成了呀,观音婢,你帮我考虑考虑,这铁路是先往哪个方向建呢,要不,我们先把高句丽给灭了,要知道,这可是梗在朕心头的一根刺呢,当年广可是三征高句丽,可就是没有成功,而最后这国力也消耗在了这上面。”
“二郎,这个,妾可不明白,你最好跟大臣们商议,要不找学文商议也成,妾想,他也许明白这些事情,总归这铁路可是他在组织建设呢。”长孙细声细气的说道,这个是她真插不上言,如果说几年以前,长孙也许会劝说李二不要考虑这个,可现在,大唐的国力那是蒸蒸日上的,甚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不过,这大唐的国力上去了,可李二的信心没有跟上去,这才有些迟迟疑疑的呢。
如果找杨恒询问,杨恒第一的念头是反对,可仔细想的话,那就不是反对了,此时的大唐,在地球上已经无敌了,虽说轮船还没有在任何人的心中有想法,可那个东西在火车制造成功之后,轮船还会晚么。
“报告东家,蒸汽机车全部组装完毕。”“好,组织人进行两次检查,如果没有什么遗漏,那就点火,试车,对了,这是一个历史的时刻,你们检查吧,多检查几遍,我要去请陛下来现场点火呢。”
突然,杨恒想起。这么一个大事,这点火可不能轻易的进行,一定要请李二来,不然,李二该不高兴了,所以,多检查几遍是正常的,不然,当李二点火之后,这火车运行不起来,那不是笑话么,而且这李二还不能不请。
“陛下,来了,来了,驸马来了。”“成,这小子算是知趣,传下话去,让学文直接来见朕。”“陛下,臣请陛下明天亲自为新的火车点火,臣在来之前已经跟袁道长询问过了,明天是黄道吉日,利做万事。”
好吧,老袁也能忽悠,利万事这句话都出来了。“真的,袁道长是这么说的,利万事?”其实李二心中也是有些担心的,如果他去了,点火不成的话,这不丢面子么,如果让其他人点火,不成功还好,成功了,那同样丢面子,这么大的事情,他李二竟然没有到。所以,李二才特别在意袁天罡这句话的。
“学文,你跟朕说说,明天的点火真的能够成功么?”“放心吧陛下,明天百分百能够成功,就是不成功也会成功的。”
“那好,朕决定了,明天朕去,不但朕要去,就连全朝堂的官员们也都去,甚至还要让长安的民众也要到现场去,朕就需要这个轰动的效果。”李二一下狠下心来,要动,那就动个大的吧。
第一卷 第四一七章 奔驰吧列车
贞观十一年七月酉日,这是一个应该让历史记住的日子。
这一天,李二让人早早的就把城门打开了,而且早朝也直接放在了杨恒建立的列车工厂外面的火车站里,其实也不算是早朝了,就是早朝免了,人们要早些到那个地方去而已,这主要是地点离长安城有些远,如果走慢了,就会赶不到那个地方了。
点火的时间是定在卯时,时间有些早,那必须要早开城门了,而且在昨天,李二就已经在长安城里做广告了,什么天赐神器,什么巨龙飞翔的,总归是怎么吸引人,怎么说就是了。
不过这效果也真是不错,在还不到卯时的时候,在空旷的旷野上有那么一个孤零零的身影卧在铁道上,而周围则是人山人海的围在了那里。
“大哥,火车是个什么稀奇的东西?”“火车呀,你没有听到武侯们说,火车,那可是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神物呢,而且今天好像我们就能到上面免费坐一圈呢。”
“你们都不懂了吧,这个我知道,我三叔的四大爷的儿子的大侄子媳妇是在那个什么火车上卖吃食的,……”这个,你扯那么远干嘛,不就是你堂兄弟媳妇么。
叽叽喳喳,叽叽喳喳,人们议论着,“陛下到。”突然一声大喊,接着,李二的仪仗就出现在了众人的眼中,“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那个,是谁教的,你怎么不教他们下跪呢,只是站在那里叫喊。
“往后站,往后站,”一队武侯在仪仗的前面给开着路。其实,在人群里面也有一些便衣的武侯存在,李二出行,还有这么多的人在看着。危险一定会有的。自然安全还是需要保证的,这一夜。一些相关的人可是忙碌坏了,不过,为了显示盛世太平,还有这些盛世奇迹一类的事情。这人山人海是必须要的。
在李二的仪仗的后面是大臣们的车架,再后面则是各国驻大唐的使节,“你说,大唐现在要干什么?”“不知道,看着吧,你有没有发现,大唐在这几年可是变化很大的。尤其是这军备,甚至是其他的方面都很强,我们这些国家呀,危险了。最好,我们还是小心一些,不要让天可汗陛下给挑出什么来,然后对我们动武。”
实实在在的,各国的使节看到长安城里这几年的变化,他们害怕了,在以前的时候,偶尔他们还会挑挑刺,跳跳脚的,可现在,他们连放个屁,都需要东张西望好长时间,他们怕不小心臭着谁,给他们的国家惹祸上身。
“李公,这小子又弄出什么事情来了,你看陛下,这么早就带着我们来了,可怜的我呀,平时起床就比较早了,可今天起得更早。”“呵呵,王公,你是不是昨晚又爬你家那个小妖精的肚皮了,不然,你怎么会这个样子呢。”“你,你,你不是也有不少的小妾么,你跟我说,你昨天晚上是在哪里过的?”
“学文,是不是可以开始了?”“成,让我们先放几支爆仗来烘托一下气氛。”说着话,杨恒朝着车头那边一摆手,接着在四个角上都响起了响亮的鞭炮声,这鞭炮可是杨恒让人特制的庆祝用的带光的,甚至很响亮的声音,这气氛真的是一下给烘托了起来。
“陛下,大唐首台火车准备完毕,请陛下点火。”“带路。”杨恒在前面带路,李二跟在后面,其实不需要杨恒在前面走,因为,此时已经有一条长长的红地毯从李二的面前一直铺到了火车机车的车门那边,自然,杨恒是不可能走在红地毯上的,他只能在一边走。
为了显示效果,杨恒是在车门到锅炉里面用一条油绳牵连的,所以,李二是不需要上车的,只需要在车门外面用火折子点燃油绳,然后一溜火光就会直接到锅炉里面的,接着李二走回来。
在李二走回来之后,这气压也应该足够了,“呜……”一声汽笛响起,它宣告着,大唐正式有火车了,或者说是在这个时代的地球上火车正式出现了。
汽笛的鸣叫,让人们一下都捂住了耳朵,而李二则是在一边乐呵呵的笑着,为啥呢,因为杨恒早就跟他说有什么情况了,他在回来的时候,就已经在耳朵里面塞上耳塞了,还有,杨恒也故意恶搞,让汽笛的声音拉的有些长。
“哐哐哐哐……”终于,汽笛声停止了,接着就发出来阵阵的机器声,接着,车头就开始动起来了。
此时,李二再次行动了起来,他的仪仗则是放在了原地,他带着大臣们,还有一众的侍卫,以及部分使节,往远处的一个台子上面走去。
“陛下,我们就在这里等着吧。”在过了一会之后,远处一列长长的列车缓慢的行了过来,长,李二跟大臣们是看不到的了,他们离铁路太近,只有在远处的人们才能看到。
“那是什么,真的是巨龙么,怎么那么长?”“全体人员注意了,大家都跟着我来,慢些,排成队,”此时,已经有杨家的人带领着众人开始往火车那边走去,而且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排成一排。
“陛下,我们上车吧。”火车已经在他们面前停稳了,里面的人员也打开了车门,几个列车员站在们的两边护着人们往车上走去。
“好,我们上车,”杨恒在前面带着,李二紧跟着,后面则是大臣,侍卫,使节。
“这,不跟那马拉的列车一样么,何必搞这么大的一个仪式。”“笨,你看到有马拉车了么,拉车的是陛下点火的那个东西呢?”有提出疑问的,立即就有人反驳了起来,而对于使节来说,那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这是什么,大的马车么,这里面怎么这么豪华呀。”是啊,相比马车来说,这个火车车厢,那肯定要豪华多了。
不过,这相比马拉的列车来说,真的有所改变了,里面已经安装了电灯,因为这是李二的专厢,所以里面用的是金碧辉煌的颜色了,其实就是比较土气的金黄色而已,再加上电灯的灯光一照耀,这光一反射,真的是显得相当的豪华了,再加上一些金色的家具,金色的窗帘。
那个,李二么,他的皇宫都是这个颜色,自然,杨恒就按照他的皇宫的色调给设计的这个车厢的色调了,专厢么,如果李二不在的话,这车厢是放在一边的,不可能让人用的。
“嗯,不错,不错,朕到了这里,就跟回了宫中一样,还是那个位置吧。”几个级别高的大臣是跟着李二进入一个包厢的,而其他的大臣则是按照职位高低,各自有各自的包厢,上面都有专门的标示呢,而使节们则是跟着礼部的官员单独进入了一个包厢。
在李二上车的时候,车下面的民众也排着队进入了后面的车厢。“不要挤,不要挤,大家都有机会,这班过后,在一个时辰之后还有,这两天每隔一个时辰,都会来回一次,而且这两天都会让你们免费试坐。”
“关车门,关车门。”“一车关好,二车关好,十八车关好。”一路喊声完毕,有人在两头用旗语指挥着列车慢慢的开动了起来,“哐哐哐……”
这速度不错,大概能有五十里的时速了,也就是一个时辰一百两的速度,日行一千是达不到了,日行六百,夜五百是有可能的了,不过这比马拉要快多了。
第一卷 第四一八章 车上的展望
“恭贺陛下,我大唐有如此出行利器,我大唐无忧亦。”这不是拍马屁,这是实实在在的祝贺,杨恒从他的眼中可以看出来。
在上车以后,他的眼睛一直盯着外面,虽说看不多远,可他也能看到人们的减少,当这火车在拐过一个小弯的时候,他终于算是看到了火车的全貌。这个,大家都应该有坐火车的经验,一旦火车拐弯的时候,如果是在内圈的那一面的旅客,一定能够看到整列火车的,甚至在没有阳光的反光的时候,都能够看到各个玻璃窗前面的人。
“哈哈,同喜同喜,魏卿,你什么时候如此的会说话了。”李二,因为心情好,就跟魏征开起了玩笑,自然,魏征此时心情也好,他甚至都不想再挑李二的字眼了。“回陛下,臣说的是实话。”
“陛下,臣想问,这火车,能否用于军用,多长时间能够铺满全国?”“李大将军,这个,我来回答你吧。”李二用眼睛斜了一下杨恒,杨恒自然知道,这个是要让他回答了,这些问题,李二可是回答不了的。
“成,那学文你就给老夫解说解说吧。”李靖眼中显现出我看就是如此的神情来,那个,其实他也知道,这火车也好,铁道也好,都是人家杨恒干的,跟李二有什么关系,可无论是这里,还是在大唐,李二最大,不请示李二能成么。
“李大将军,”“你还是叫我李伯伯吧。”“嗯,李伯伯,这火车,不但可以民用,也可以军用,尤其是长途运输,那是最好的了,如果说我们要进攻一个关口。完全在进攻之前,先慢慢把铁道修到他们的防守范围之外,然后正大光明的奔袭过去就成了。”
这个,杨恒的想法就是。要进攻谁,不需要偷袭了,先下战书,然后快速的修临时铁路到他的眼皮底下,接着用火车的强大运力,一次性把兵力运输到位,如果说他们干扰铁路的修建,那是他们找死,来军队少了,可以零打碎敲的把他们消灭掉。如果来军队多了,不正合了我方之意了么,就来个野外决战好了,甚至火车都能成为重武器的移动基地,如强弩了。投石机了,这些都可以固定在火车上。
“大侄子,你说说这投石机是个什么东西?”啊,啊,啊,这大唐竟然没有投石机。“是啊,学文。这投石机是?”“陛下,李伯伯,投石机不是在战国时代就有了么,好像都有记载的呀。”
“嘿,哈,那个。我们以为那是吹牛的呢,或许,投石机的资料在秦朝的时候就被烧毁了。”好吧,杨恒这是又制作了一件古老的武器。
“这投石机呀,是攻城。或者野战的一种利器,在攻城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大石块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