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初唐-第12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造完成,以后他们就可以说,这个书院是他们看着建成的,就是老李纲也没有脱于俗套,甚至他更加在乎这个名声,书院的元老,而孙道长,以及袁道长的想法是要选择好自己的传人,那就更加不能离开书院了。
不过孙道长并不是固定在这个地方的,他在外面的村子里面有了他固定的一个医所,平时都是交给招来的几个医生打理的,一旦出现什么疑难杂症,或者是病者指明要让孙道长医治,其他都是让这几个医生来诊治的。也许有人会说,这几个医生会不会把孙思邈的名声给砸了。
不会的,如果说是他们自己开诊所,也许他们会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来,也就不懂装懂乱开药,而跟着孙思邈,他们高兴都来不及,还敢乱开药,不懂的,甚至是他们有些莫不清楚的病症,他们都不会医治,都要安排人去找孙思邈来治的,正好他们可以跟着学习一些门道。
而孙思邈,那绝对是一个有良心的医者。他不会说有所保留的,这个世上谁学会了还不成,能让生病的人少一些,才是他最大的愿望所在,可惜。无论是这几个医生,还是他选择的那几个药童,都不是特别灵巧的人,很难在医术上有所进步,有所发展的,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医,那是最难学的一种,而也是从这里,杨恒都有些怀疑,这中医到底是怎么来的,也就是说那个最科学的解释。就是说中医是在人们长期的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杨恒反而认为这并不科学。
当每提到一个历史上的名医的时候,都会说他是苦学了前人的经验,然后才成名的,可这前人的经验是这么好学的,还有就是最早的前人是谁,他的经验又是哪里来的。不要说什么口传身受,也不要说是看书看的,要知道古书可是竹简做的,要读多少竹简才能读出一个神医来呢,还有,你只读竹简就不要断字了么,这字断不好的话,就能够分析清楚病症么,很难,所以。在杨恒的心中认为,黄帝内经中所说的上古人,至人啥的,应该不是所谓的华夏的古人,而是另外的一个族群。是他们传授下来了中医的,而这些在历史上出现的神医,也都跟这些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否则他们不会学习这么快还有,也不会在现在都研究不出来一些古代医学的事情,都要把中医称之为巫医了,其实也就是说中医主要是靠蒙的,还有靠安慰剂来治病的,这是一个疑问,杨恒想从孙思邈的身上来发现一点什么。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情,眼前杨恒还需要对学生们进行安排,对于以前家中的孩子来说,很简单,都按照他们各自的班学习就成了,可这些新进来的二代们,杨恒还需要对他们摸底的,不过这件事情就不需要杨恒自己来做了,第一步,先把他们给放在启蒙班中,启蒙班的老师会选择出需要启蒙的孩子留下来,而不需要启蒙的则往普通班转,这么办,反而要比给他们考试来的好,至少可以让老师们能够全面的认识他们的学习,真正了解他们的情况,如果考试判断的话,那就很片面了,也许启蒙的孩子碰巧会初级班孩子的题目呢,难道再把他们从初级班里打回启蒙班不成,那样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的,而从启蒙班上来呢,就像打游戏打怪一样,每打完一个怪,就提高以及,孩子们会时刻处在学习的兴奋之中,甚至会为更进一级而欢呼雀跃呢。
对于现在书院中的课程来说,自然是以儒学为主了,本身书院这个名字就是跟儒学挂钩的,如果不以儒学为主,这个书院也不要办下去了,不说学生的家长不同意了,就是李二都不会同意的。其实这也是他安排李纲来此的原因所在。
杨恒想办私事,那么好,你把主要的给办好了,自然辅助的也就没有人来提意见了,还有算学,医学,甚至是命相一类的东西,也算是一些正规的学问,这些课程的加入,自然没有人来反对了。
其它的学问,也不是不能教,而是有没有人学的事情了,临时是有人学的,不过这些都是杨恒家中的孩子们,还有他家庄户家的孩子们,这是他的命令就能做到的,可这里面能出几个人才呢,杨恒并不是很看好他们,所以,杨恒并不想指定他们学习什么,反而杨恒把目光放在了这些二代们身上,他们想做官可不需要什么科举,甚至有的人现在就有官身,所以,儒学对他们的吸引力不是很大。
那么,只要一引导,他们就有可能走向歧途了,甚至杨恒都不需要他们完全放弃儒学,只要他们每天抽那么一点点时间来学习一些别的东西就成了,如研究一下格物了,还有研究什么化学了,这些只要有一点吸引他们,也许他们就会完全沉迷进去的,而不需要杨恒去费劲力气改造李二,再说,李二是杨恒能够改造的了的么,他能够听杨恒的话把皇位改成什么君主立宪么,自然这想都是不要想的,再说,只要尊重生命,无论是哪一种制度,都无所谓的。
这些都是后话了,现在首要的目标是先把帐篷书院给建立起来,还有,此时工匠们都开始进入工地了,那么第一帮的搬砖的学生也就出现了。
“小郎君,你说这样好么,都是一些孩子,而且还都是大官家的孩子,我们可不敢指挥他们。”有工匠在心中开始打鼓了,什么时候他们见过这么多的官员的子弟呢,尤其是还要在自己的手下搬砖。
“你放心,这里有人负责,不需要你们来指挥,每天你们只需要把今天需要完成的任务告诉带队的老师就成了,不过,你们也不要怕影响进度。”
杨恒可不想让那些学生们自己跟这些工匠打交道,否则的话他们还能搬砖,工匠早就替他们完成了,可跟带队的老师交代就不一样了,这些老师会很好的完成杨恒交给他们的任务的。
于是从此之后,学生们就开始了艰苦的日子,这个时候还有想离开的学生,那自然是不可能的了,你们既然留下来了,那就不要走了,你们走了,那就的欺君,杨恒这么一个大帽子给压了下来,他们就是想走也不敢走了,甚至只能在被窝里面哭泣,可这有什么好哭泣的呢,他们就是好日子过多了,就搬这么几块砖就累着他们了,况且杨恒都没有给他们布置数量,也就是说,他们在工地上,可以一个上午搬一块砖,也可以不搬,只要你有足够厚的脸皮就成了,可作为正宗的儒家弟子,他们能够把脸皮厚下来么,如果不厚脸皮,那就搬吧,泡病号,成啊,只要过了孙道长这一关。
总体来说,这个时代的学生可比杨恒前世的那些学生们强多了,他们还是需要面子的,可杨恒最怕的就是跟他们辩论学问了,要知道,对于古文来说,这可是杨恒的弱项,他现在还要跟李纲补课呢。
第一卷 第二四八章 印刷(一)
“学文,你不感觉这里少了点什么么?”当帐篷书院慢慢进入了正规之后,老李纲前来找杨恒了,并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
“少点什么,我怎么不觉的呀,李教授,难道你说的是房屋,可房屋正在建设呀,还是缺少人手,不过现在是老师还有你们几个教授撑着,已经算是足够了?”杨恒有些迷茫,这些日子太忙,他真的是想不到还少了什么了。
“你想想我们书院的名字,书院,书院。”“是啊,书院,书院,啊,明白了,李教授你说是少了书。”杨恒恍然大悟。
“是啊,你这书院,既然称作是书院,那就少不了大量的书籍,可你这里有什么,几卷手抄本,然后,然后什么都没有了,就是老师的教材,除了千字文之外,都是他们自己带来的,可以说你这个书院里面只有书院里书是最少的了,其他的老师都要比你的书,还不要说老夫的藏书了,不过,你可不要打老夫藏书的主意,老夫可是要把那些藏书给传下去的。”
“我以为是啥事呢,就是书么,这好说,其实我早就准备去搜集一些书来了,可就是没有时间,既然李师你说了,那接下来这里就交给你了,我去搜集书回来,对了,学生们也应该给他们放假了,这么着吧,李师,你看,我们每五天给他们放一天假怎样。”“放假,学生还要放假?”“怎么不用放假,就这么办了,他们五天放一天假,要比一直学习还要效果好,还有,李师,我发现,你们上课都是一次上一两个时辰,这也是不成的呀,要不。在一个时辰里面休息两次,每次休息一刻钟?”“这也是对学生有好处?”“是啊,李师你可以试试,要是没有好处,你再改过来不就成了。”好吧,借此机会,进行一些教育的改革,就先从上课时间改起吧,等书院真正建成了再说,本来在杨恒家中时。学生们都是有休息时间的。可那些钟呀什么的竟然没有拿来。可见杨恒是多么的忙了。
“对了,学文,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学生们的束脩问题。他们应该交多少束脩呢,还有对老师的俸禄问题怎么安排。”杨恒竟然把这么重要的事情都给忘记了,还要老李纲给提出来。
“这个,好说,老师的俸禄,临时就不要定了,多了少了都不好,先从账房哪里支取着用好了,每月最多可以支取十贯。等把俸禄定下来之后再按照俸禄来,你们这几个教授同样如此,不过你们可以每月支取二十贯,而学生的束脩的问题呢,这么着吧。如果家庭太贫穷的,就每月给带来一斤粮食,或者是几个鸡蛋好了,而我们庄子的庄户,我老爹庄子的庄户,公主府的庄户,以及我们这三家的孩子,以及我们三家下人的孩子,就免束脩吧,而富人的孩子,还有官员的子弟,就按照他们家中官职的大小来交束脩吧,不过现在这些今年是可以免了,因为他们已经出了很多的帐篷,还有一些物品了,我也不好意思再要他们的东西了吧,还有李师,你现在就应该给他们放假,让他们回去之后,每人带两卷书来,其中有一卷是手抄本,另一卷必须是古本了,如果达不到条件,我可是要惩罚他们的。”好么,杨恒竟然趁机跟这些官家子弟们要书籍了。
“这好么?”“怎么不好,啊,对了,这些李师你是说不出来的,这么着,我让袁天罡去说好了。”不过仔细一想,李纲真不是说这事的人,那就交给袁天罡好了,他这个神神秘秘的道士,说不定能让人害怕呢。
果然,杨恒的选择是对的,学生们回去之后,竟然把家中的珍本都给拿来了一些,甚至就是杨恒庄子上的孩子没有任务也回去给收集来了很多的书籍来,为啥呢,他们只是回去跟家长说,小郎君正犯愁没有书籍呢,于是家中有书籍的人家把所有的书籍跟画卷都给翻了出来,让孩子带来了,他们可没有什么两本的限制,就是家中没有的也有几个穷亲戚吧,到亲戚家中要好了,反正他们也不知道书籍有用。
要说他们家中书籍是哪里来的,这打了很多年的仗,能够活下来的有几个是老实人,自然里面也有一些是曾经当过军人的了,也有当过土匪的了,那么好的东西抢不着,书籍还抢不到一些么。
另外一些杨恒是打算从哪里搞呢,那自然是老爹军中的军人了,这个,一卷书籍可以给他们一些钱购买下来的,要知道这些人家中的东西更多,甚至一些器具也会有的,那么杨恒就更加没有限制了,就是一些器具也守着,在书院中建一个小小的博物馆也是可以的么,还有就是让管家带着人到附近的一些市场上去收集,无论好坏,都可以购买回来。
而杨恒要做什么呢,他则是进入了山中,因为他又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印刷术了,他要让工匠们研制一些铅字出来,直接就上活字印刷。
这印刷术可是一个比较大的工程,不但要研究铅字,还要研究字的拣选,字的排列,还有最重要的是油墨跟纸张的问题。
“油墨,油墨,我怎么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想不起来了呢,你们替我想想,会是什么事情呢,啊,对了,我的想法你们怎么能知道呢。”
杨恒突然抓耳挠腮了起来,有一件事情在他的脑海中,可就是好似上了锁似得,就是打不开了,这个着急呀,竟然想让工匠们给想想他想什么呢。
“小郎君,你在说油墨,纸张,还有印刷,还有你说如果能够迅速的印出一些东西来,就是字差些也无所谓。”这个工匠试探的说着。
“啊,油墨,印刷,油墨印刷,油印,有了,就是他了,来人,找一张油纸来。”油纸是啥,自然不是后世那种所谓的聚乙烯薄膜一类的东西,而是真正的油纸,是用来包点心用的,也就是在纸张上涂满了一些蜡一类的东西,这样包起一些点心就不会让点心上的又把纸给泡透了,可是杨恒还是有些超前了,虽说他前世看到一些关于油纸的介绍,那可都是后世的东西了,这个时候纸张还是贵的,怎么可能有油纸呢,就是有人会做,也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