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官-第35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场太子废立斗争,方应物本来觉得与自己关系不大。反正有父亲大人这个东宫侍班在前面摆姿势,自己没必要太过积极,叫别人看去好像是父子双双押宝投机似的。
就是按照历史结果,太子一方借着成化末年第三次天变获胜,自己只要坐享其成搭着父亲的顺风车就行了。
所以面对天子这个问题,方应物真的是猝不及防。而且更大的疑问是,他方应物何德何能,只是个七品给事中而已,天子为什么要问他方应物这个问题?
回过神来,方应物小心翼翼地措辞答道:“臣不过是微末小官,生性浮躁、年轻识浅,陛下以国本大事垂询,臣却不敢以社稷为轻率。
朝廷内有司礼监诸公,外有阁臣、部院大臣,此皆国家柱石,陛下可将此事询问,又何须来召微臣答话?”
朱见深抬头不知看着什么,口中漫不经心道:“因为听说你是星君下凡。”
方应物闻言很是尴尬,无知愚夫愚妇瞎起哄也就罢了,天子来凑什么热闹,难道真老糊涂到这个地步了不成?国家大事怎能如此儿戏啊!
朱见深收回涣散的目光,瞥了方应物一眼,“你以为朕拿你取乐?你虽然年轻官卑,但却做出过不少惊天动地的事情,为何今日不敢议论了?坊间传言你是星君下凡,朕倒是有几分相信。
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有些事情别人或许看不清楚,但朕却能看得清清楚楚。朕看到了什么?你,方应物,在所有事情上做出的决断,几乎从来没有失误过!”
方应物擦了擦汗,奏对道:“陛下这话言过其实了,臣当不起。”
天子突然嘿嘿一笑,“并不是言过其实,情况确实如此。常言道人有失足马有失蹄,这话在你身上却完全无用。
这些年你也遇到不少风云动荡,面临过很多抉择,但你却好像有一种永远正确的气势,这像是弱冠之龄的年轻人么?
朕登基二十余年,见惯潮起潮落花开花谢,可是看你做事情,每次都是对你自己最有利的结果,偶有小错也似乎是有意为之的卖个破绽……
这样的人,除了你没有见过第二个,在碌碌众生中仿佛万绿丛中一点红。你若坐在朕这宝座上,睁眼向下面看去,大概也会觉得这一点红很是醒目。”
成化天子因为口舌不便利,说话很慢,中间还有结巴反复,不过并没有因此减少半分威力。
永远正确这个词可不好随便乱用……方应物有些傻眼,头一次觉得朱见深有点皇帝的样子了。
原先他一直将这位陛下视为昏庸无能、喜欢吃喝玩乐的平常人,只是投胎到帝王家而已。现在才感到,此人确实是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皇帝。
成化天子对方应物的小心思没兴趣,再次发问道:“想来想去,你这情况也只有星君下凡来解释了。如今朕有难题,便很想知道,你这个永远正确的人,这次该会如何抉择?”
方应物总算稍稍明白了,在东宫问题上天子八成也是有点造难的,所以才有点病急乱投医的感觉。或者说,天子心里憋着这个难题,需要找人来发泄,偏偏方大仙最近风生水起地撞上了。
但为什么要让他方应物一起造难啊,这个问题他方应物此时此刻此地无法回答!
如果遵照正统大义,力挺东宫太子朱祐樘,那肯定会当面惹得天子不高兴,后果十分莫测,毕竟天子心目中是非常想另立朱祐杬为太子的。
若在朝堂之上力挺东宫太子,还能刷点声望,可眼下是两人单独谈话的私人时刻,起居注都记不上,力挺东宫刷声望给谁看?除了当面得罪天子,什么利益也得不到,特别是天子现在有点神经质的样子……
可是如果反过去支持邵宸妃皇子朱祐杬,那更不可能,明知历史大势还要支持挑战失败者,那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么。
除非布局能长远到三四十年后,指望朱祐杬的儿子嘉靖皇帝入继大统……但这怎么看怎么不靠谱,能不能活到那时候还不一定。
拿定主意不发表半句议论,方应物便奏对道:“臣从未接触过东宫,也从未见过其他皇子,故而无从判断,故而要让陛下失望了。”
天子抬眼看了看日头,“眼下也正好到午时了……”
这意思是叫他可以走人了?方应物连忙接话道:“臣今日惊扰了陛下,如今时候不早,乞请告退。”
天子却道:“朕并非是要让你出宫的意思。”
第五百九十二章 左顺门闲谈
皇宫大内,占地庞大,结构繁杂,内部也分着很多层次。如果不计承天门到午门这段,只从午门开始算,大抵上可以分成三层。
午门到奉天门之间是最外层,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六科廊、起居注馆、尚宝司都在这里,早朝的地点也在这里,而太子东宫则在东边。这一层以内廷大臣的办公场所为主,兼具太子学习、君臣面议等功能。
奉天门到乾清门之间是第二层,这里是三大殿区,基本上就是礼仪性的场合,平时只作为摆设存在。第三层也就是最内层则是天子后宫所在了,也是朝臣绝迹的最神秘地方。
却说皇宫最外层的文华殿,位于左顺门里。文华殿的设计功能是用来君臣谈事和天子讲习所用,但现在却因为距离东宫比较近,逐渐演变为太子学习的场所。至于天子,早就不见大臣了。
今日午时,太子上午的课业结束,按照惯例赐给众讲官膳食。用膳地点并不在文华殿,而是在左顺门门房里。
今日在文华殿侍班的东宫讲官堪称是星光闪耀、群英荟萃,十足十的黄金组合。有少詹事刘健、左庶子谢迁、侍讲学士李东阳、右谕德吴宽、左谕德方清之。
如果这个时候天上掉一块陨石砸中左顺门,大明朝的历史就要被彻底改写。
众讲官聚集在左顺门门房里,每人都有小太监奉上馔食。刚从紧张肃穆的课业中解脱出来,他们这些当老师的人也难免感到几分轻松,故而众讲官也顾不得“君子食不言”,一边用膳一边谈笑风生。
只有方清之是个例外,他只管默默地用膳,耳朵里听着别人议论,但并不轻易开口。
当初方清之开始侍班东宫时,儿子方应物曾经送给他一句箴言:“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方清之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便用心践行之。直至有一日,方清之将这句箴言告知了同年杨廷和。
而杨廷和大笑道:“以吾观之,只怕是令郎担心方兄不善言辞,所以才送了这样一句箴言,叫方兄你干脆装聋作哑,免得惹出麻烦连累到令郎身上。”
杨廷和思维敏锐,这个一阵见血的解释太有道理了,很合乎方应物那种骄傲自许、目无尊长的性子,以至于让方清之生了几天闷气。
不过生完闷气后,方清之发现这句箴言还真就是最适合自己的,结果只能继续践行。
闲话不提,方清之啃了两口白米饭,却听坐在对面的吴宽笑道:“东宫明理好学,远离嬉游,有明君之相也,也是吾辈的幸事!”
地位最高的刘健却道:“诚然如吴匏庵所言,东宫言行举止皆有明君风度。不过我却总感到,东宫与吾辈似有隔膜,固然礼数周到但却不很亲近。”
李东阳开口道:“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圣人又云君子群而不党,只要东宫肯用心向学,吾辈不负天下重托,其他不必计较什么。若想要亲近,吾辈怎么比得过内监阉人。”
谢迁却叹道:“东宫从未赐吾辈一同用膳,由此可见一斑。我敢断言,谁有幸先能伴东宫用膳,他日必为首辅。”
有人附和道:“不知诸君谁先拔得头筹,到时候一定要做东道。”
正午时分,宫里众人不是用膳就是休憩,在外面走动得不多。但左顺门门房里众讲官却听到了脚步声,便很随意地透过敞开的房门口,向台阶那边望去。
却见有一伙人出现在视野里,正拾级而上。前面两人是小内监服色,神态带着几分恭敬,应该是在引路;而后面这个人却是垂头丧气的模样。
再细看时,后面这人叫所有讲官都感到非常熟悉,不是方清之的儿子方应物又是谁?众讲官便产生些许疑惑,听说方应物今日进宫,去了西苑那里面圣,为何又出现在这里?
方应物踏着台阶,进了左顺门门洞里,随意扫了几眼,正好也瞧见门房里的几位。他连忙走上前去,连连行礼道:“拜见父亲……拜见众位前辈……”
方清之没法沉默了,咳嗽一声问道:“你不是觐见天子去了么?来此地作甚?”
方应物叹口气,苦着脸意兴阑珊地答道:“天子下旨,叫儿子我去文华殿陪伴东宫用午膳。”
奉诏陪伴东宫用膳?这几个关键字从方应物嘴里不情不愿的蹦出来后,众讲官纷纷惊诧,但又想到了什么,忍不住拿诡异的目光瞥了瞥谢迁,方才谢余姚可是预言过首辅什么的……
而方应物如实答了话后,却见父亲和前辈们大眼瞪小眼的一言不发,心里简直莫名其妙,这些人到底搞什么鬼?
又是方清之打破了诡异的氛围,再次问道:“天子为何叫你去文华殿伴随太子用膳?”
“儿子我怎么知道……”方应物嘀咕道,脑海中不由得回想起方才情况。
当时天子表示已经到了午间,自己借机请求退下,但天子却又道:“既然你声称没有接触过东宫,故而无从判断,那朕给你机会。
此时太子应当正在文华殿用膳,朕便赐你也去文华殿用膳,顺便伴随太子。等用过膳,再来见朕。”
方应物顿时有吐血三升的冲动,这天子难道今天死活也要从他嘴里掏出点话?他还真不知道自己的铁口直断居然值这么多钱。
不愿归不愿,但又不敢抗旨,方应物只得无可奈何地接下旨意。此后便在小内监的带领下,从西华门入宫,向左顺门方向而去,并在左顺门遇到了父亲和其他讲官前辈。
方清之不大放心,但又不好说什么。方应物突然灵机一动,开口道:“儿子我不通礼仪,需要有人在旁边指引,免得在太子面前失了礼。
上阵亲兄弟、打虎父子兵,不如父亲大人陪同儿子走一遭罢?想必天子和太子都不会计较。”
方清之倒是想跟着去,他实在是不放心特别能折腾事情的儿子。但是他也知道,自己这一去,就在讲官里面出挑了,不符合中庸之道。不过又掂量片刻后,方清之果断地答道:“可以。”
随后方清之便带着儿子穿过左顺门,向文华殿行去。其余讲官目送父子离开的背影,神态各异,各有所思。
谢迁叹口气,对着其他人拱拱手道:“在下稍有不适,先行回去了。”
在路上,方清之忍不住低声问道:“天子到底要你作甚?”方应物老实答道:“臧否东宫……”
方清之吓了一大跳,这话题也是小小一个年轻官员可以随便说出口的么?他忍不住斥责道:“你能不能消停些,总是惹来麻烦事情!”
方应物仰天长叹:“闭门家中坐,事从天上来,儿子我也万般无奈!”
第五百九十三章 后殿所见(上)
方应物回头望了几眼左顺门,又向父亲问道:“不就是陪伴东宫用膳么?为何诸位前辈的神色如此奇怪?”
方清之对自家儿子自然没什么忌讳,将方才的议论照实说了。方应物轻笑几声道:“难怪,难怪。”
“难怪什么?”方清之一时没明白,但方应物却不再回答了。
太子殿下不过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人,上课时候被一群讲官围着盯着,稍有失礼不当(比如坐得累了后左腿搭上右腿),就要被絮絮叨叨地进谏纠正,但别无他法也只能忍着了。
但下了课后,谁还想再找这个罪受?太子殿下再把讲官招来一起用膳,看似是赐给老师们恩典了,但受罪的还是他自己。即便换一个人,肯定也不愿和讲官们一天到晚面对面。
再往深里想,太子眼下还住在周太后所居的仁寿宫,由周太后亲自抚养。所以太子殿下在白天被讲官看着,到了晚上被太后看着,也就午间休憩这点自由时间了,还能不想自主一点?
闲话不提,却说方应物和父亲一边闲谈,一边跟随在引路太监后面,向着距离左顺门不远的文华殿行去。
在文华殿外面,有当值的侍卫把守,闲杂人等是不会放进去的。引路的太监上前交涉几句,侍卫便放行了。
然而方应物却停住脚步,对引路太监道:“劳烦两位公公领路到此,如今有家父同行,下面便由家父将在下引入即可。两位公公还是趁早用膳去,在下这里不需两位公公辛苦了。”
两位引路太监对视一眼,答道:“既然方大人体贴我等,那就领受了。”
他们带着方应物进去见太子,少不得繁文缛节,能省事当然最好。何况有东宫讲官方清之引见,确实也不用他们费力气了。
当然,如果他们领的是天子手诏,那自然不能轻率,肯定要亲自送到太子手里。可这回是天子口谕方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