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帝国崛起 >

第340节

帝国崛起-第340节

小说: 帝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了冤枉钱的谢林汉姆很不爽的离开了,丝毫不敢有任何的不满。人就是这样,你强大了他就怕你,不敢在你家里闹事。谢林汉姆可是亲眼目睹了那场海上战斗的,荷兰人的商战船,在大明的战舰面前。甚至都没有还手之力。打不过,跑不掉,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一想到那一幕,心里不爽和怒火就消失了,反倒琢摸着,怎么才能买到大明产的武器。炮是不用想了,那种军国利器,打死人大明都不会卖的。火枪倒是可以惦记一下,不过怎么才能见到那个最高军事指挥官呢?

回到码头,格林号的边上站着亚当斯。谢林汉姆见了大喜过望。立刻上前喊:“亚当斯,我有重大的发现,……。”叽里咕噜的一通说,亚当斯也来了精神。欧洲到处在打仗。军火是不愁没销路的。难得是从哪能弄到优质的军火。现在听说大明的店里就有的卖的。那说明至少步枪是比较容易能到手的武器了。

亚当斯带着谢林汉姆,匆忙去拜访方斯谷,都是欧洲人嘛。好说话一些。方斯谷倒也给他面子,没等多久便抽空见了他。亚当斯看着一身大明军装的方斯谷,心里很是羡慕。这身衣服,现在怎么看都觉得好看,人穿着就是闲的精神。

一番客气,亚当斯便道:“谢林汉姆船长在街上看见了火枪店铺,不知能否采购一些?”

方斯谷对这个要求倒是很意外,沉吟一番道:“这个我现在不能答应你,必须得到内阁大臣的同意。你知道,军火交易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事情。”这个答复,亚当斯只能遗憾的起身告辞,临行之前道:“我会尽快的再来一次大员的,就算我不来,谢林汉姆船长也会来的。”

这倒是实话,大明允许对外贸易,丝绸这些特产运回欧洲就是百分之三四百的利润,整个欧洲的商人都会为之疯狂的。谢林汉姆的格林号,满载着丝绸和茶叶,返回了印度不提。

陈燮人在松江,一直没回南京,不是事情有多忙,而是需要陈燮镇住这个场子。华亭的新区,在很多本地士绅眼里就是眼中钉肉中刺。有陈燮在此坐镇,加上三千精锐士兵,还有扬子江上的战舰,本地的官绅不敢造次。但不是所有官绅都反对陈燮搞的事情。

江南多园林,松江府周家的园林内。天近黄昏,窗外冬雨正稠。没有欲来的晚雪,只有正在簌簌雨滴。虽然只是十一月初,一场冬雨之后,整个松江府便在这个凄风冷雨中变得异常寂静。人都缩在家里,不肯外出。陈燮也不会死守在战船上,住进了周家这座园林。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滚烫的老酒下了肚子,浑身暖暖的。正在素手烫酒的,正是陈燮左右身侧的两位前人妻。这会坐在一起喝酒,不是准备上演动作片,而是由正经事情要谈。陈老爷是个享受主义者,有机会自然不肯亏待自己。

阁楼的地板上铺着厚厚的兽皮,身上裹着狐裘,口中不停的抱怨:“这鬼天气,说下就下了。江南的冬天,比北地都难熬。阴冷的寒气,不断的往骨头里钻。”

“往年没这么冷,不知道这些年怎么了,一年比一年的冷。”叶纤云放下手里的酒杯,给对面的老冤家对头周秀英第一个眼色。两人从生死冤家变成闺蜜的过程很快,相似的身份,雷同的遭遇。一个是丈夫在外面鬼混,一个丈夫是断袖**好者。先后都拿到了一纸休书,都跟眼前这个家伙脱不开干系。离开各自的家庭,这两位倒也不那么后悔。这年月,别看大户人家的媳妇人前风光,实际上背地里不知道怎么难熬。越是大户的人家,往往里头越肮脏。

脱离了家庭,闲言碎语的自然难免,“不能生育”且“妒妇”是她们最大的罪名,拿到休书之后自有了,远远比起在那个令人压抑的大家庭里来的快活。当然她们也不是白白出来的,带来了各自的产业。棉布那一块,现在是三分天下,陈燮这里占六成,叶纤云占了两成,张家占两成还有一百多万亩棉田。新的丝绸厂,叶纤云占了四成。

现在轮到周秀英了,她离开沈家之后,带走了沈家的丝织这一块。毫无疑问,传统的丝织作坊,已经没太大的前途了。这也是周秀英为何会下这么大的本钱,说动周家把这个园林送给陈燮,以此为晋身的阶梯。

大明的纺织中心有两个,一个是苏松两府,一个是杭州。只要产业有两个,丝绸、棉布。棉布现在就别提了,早被工业化生产碾压的没什么生路了。现在的苏北,跟着张家做的大户人家可不少。盐碱地上都种上了棉花,确保大工业生产的原料。原来的传统家庭的模式和手工作坊,被灭的差不多了。造成这个局面,人工费是一个很主要的因素。据记载,明朝的织工,包吃包住一天两百文钱。要挣这个钱,个人技术得过硬。可是机器生产就没这个讲究了,是个女的,手脚不笨,稍微培训一下就能上岗干活,包吃包住,每天的工钱不过五十文,新晋的女工甚至还拿不到这个数字。你还不乐意,多少女人想吃这个饭都没那么多位置。

周家是真的着急了,作为沈家过去最大的生丝提供商,这两年可没少挣。眼看沈家不行了,家里的几万亩桑林和每年大量的生丝,你得找个下家不是?这可不是一个小事情,关系到多少户人家的饭碗。

“以前都是手工缫丝,效率低下,人工费还多。家里的意思,是不是在松江府开一个机器缫丝的厂子。您可是有这个技术的,不能不伸手拉一把。这时候可不早了,明年的春蚕可不等人。”周秀英倒是很沉的住气,动手给陈燮的杯子里添了酒,端起来送到嘴边上。陈燮伸手要接,她把手一缩:“张嘴!”

啧!陈燮笑了笑,干了这一杯之后,懒洋洋的躺下道:“我知道你家里着急,是不是看上了新区北面的那块厂房了?还是说,某人通风报信了?”靠着厚厚的墩子,眯着眼睛的陈燮,审视了一下身边那个装着在加木炭的女人。

“别看她,是我自己派人去打听的。这么大一片厂房,您盖起来肯定有用。奴家也不求您别的,厂房周家可以自己盖,花点银子不算啥。只是这设备和技术,得您点头。不瞒您,这事情与沈家也有些牵连,沈家有一万多亩的桑林,每年的蚕茧也不少。往年都是各家各户自己缫丝,如今您在苏州的丝绸厂开了张,这种模式肯定跟不上供应了。我琢磨着,开一个缫丝厂,这买卖能做的来。”周秀英话是这么说,心里多少有点打鼓。陈燮让她等,不是让她自作主张。她是着急了,而且周家也着急了。怪就怪陈燮带来的生产模式过于强大,还有这个混蛋的权势滔天,周家希望能抱上大腿。周家这些年,倒是没出什么太出色的人物,有一两个举人,进士一个都没有。举人也能做官,但是前途有限,有人提拔就不一样了。

陈燮懒洋洋的拍拍身边的信封,周秀英乖巧的过来,拿起那个大信封后挨着陈燮坐下,低眉顺眼的很是温柔,哪有当年那个泼辣的样子。陈燮看看她的样子,忍不住笑道:“你坐过来干啥,我让你看看手里的信封。”

周秀英一下脸就红了,被这个家伙调、戏了,瞪他一眼道:“咬死你。”说着也没动地方,打开信封看完之后,脸上一阵喜色。一家新的缫丝厂,就在新区,已经在安装机器设备了,只要她拿回去,在上面签名,让周家人签名,这个缫丝厂就有她的四成股份。

不过这个喜色,很快就暗淡的了下来。收好信封,周秀英低声道:“我倒是没啥,就是那些以前的织工,今后可没地方去吃饭了。怕是要闹事情的。”

陈燮倒不是铁石心肠,这会也只能硬下心淡淡的一笑。

第四百九十六章博一场富贵

第四百九十六章博一场富贵

“你有这个心思想这个,不如想象怎么把缫丝厂办好。手工作坊的织工,每日工钱需要200文,技术好的,300文甚至更多。你觉得自己钱很多么?”陈燮这么说,是有他的道理的。什么叫趋势?这就叫趋势。在工业化生产面前,传统的手工作坊就一个命运,倒闭!

周秀英面色变化不定,看着这个让江南无数织户恨之入骨的家伙,突然脸上露出媚笑,身子挨过来,玉手在某处轻轻的揉动。口中低声道:“好老爷,我知道您有招,您就给想着招,安顿这些人吧。好些个织户的手艺,那都是绝顶天下。如今没了吃饭的地方,怪可怜的。有些人,跟着沈家很多年了,这会跟着我出了沈家,我不能不管他们。”

陈燮倒是没想到她如此大胆,陡然遭了袭击,忍不住嘶的一声,瞧见边上的叶纤云在抿嘴偷笑,心里明白了。指着她道:“好你个叶纤云,出的什么馊点子,你就不能教她点好的?”

叶纤云一点都不惧他,柳眉一扬道:“这个法子见效快,她着急,只好教她这个?”话是这么说,周秀英别看脸都红的如熟虾子,捏着那活儿,嫩脸上水都能挤出来了。咬咬牙,三两下就给那活掏了出来,这会云暗风急的,倒是不虞有外人来打扰。

陈燮没想到发展的这么快,低头一看,这女人已经跪在身前,头低下去。技术一般的周秀英,一阵咳嗽,这是有点着急了,过于深入。没控制好,牙齿蹭的陈燮疼,忍不住嘶了一声道:“这不是甘蔗,你上什么牙齿啊。”这话招到一阵轻咬的抗议,又是一阵龇牙咧嘴。

正欲说点啥,边上的叶纤云也挨过来,小嘴送到跟前,意外的主动。陈燮被缠住了,至少任凭她们。窗外冷风吹的更急,屋内一片温暖如春,生得一副好生养的身段,周秀英最终没能忍住,自己上去磨将起来。往自己的脸上盖了一块帕子,口中喃喃自语:“没脸见人了!”话是这么说,扭动的却是越发的急了。

两个放开一切的女人,疯狂起来的程度很吓人。陈燮也知道,这是自己造成的。反正左右这天气也没啥大事情,说不得要好好收拾一番这俩。

总算是天色放晴了,盘桓了半个多月的各路丝织商户,再次聚首。这一次,大明纺织行会,终于正式成立了。最终加入这个行会的商户,一共是八十六户,代表了整个江南纺织业的九成以上的力量。这就是大趋势的力量,随着工业生产的力量展现出来,他们无法抗拒,就只能顺从。这些商户的手里有足够的资本,只要把这些商户带上路,资本自然会教他们怎么去做。一旦把资本这个魔鬼放出来,就能改变这个世界。

鞭炮声停,纺织行会门口的硝烟还没散尽,另外一个大屋子内,一群商户也聚在一起。这一次,出面说话的人叫郑彩,双拳激动的挥舞,对着众人几乎是在呐喊:“番鬼能到大明来,我们就能去南洋、天竺。别说我没告诉大家,南洋有数不尽的金、银、铜矿,还有漫山遍野的香料。要挣银子,要发家致富,可能就是一个来回的事情。不怕死的,想发财的,跟着我走,咱们去天竺,那边有收货的英吉利人,只要一船货,就能换回两船的银子。”

台下有人举手发问:“番鬼有大船,我们没有。海上的海盗怎么办?”

“海盗和番鬼的事情不用你们操心,自然有大明海军来收拾。船的问题也不难办,去胶州,那边有大型的船厂,能造出番鬼那种三千料的大船。花点银子买船,回头跑一趟连本带利都回来了。”郑彩说的激动,但是多数人都是半信半疑的。以前的大明海商,多是跑东瀛和高丽的航线,这条航线有福船就够了。现在要去你南洋,甚至更远的天竺,风险太大了。

“我知道大家都害怕,所以这一次郑家决定出十条船,各位只要出一条船就行了。一起跑一趟,回头挣了银子,我想拦着你们都不答应。”郑彩继续忽悠,这年月跑海的利润很大,风险也很大。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船员的问题了。传统的福船,船员真不缺,但是熟练驾驶软帆船的人,那就不好找了。

巨大的利益面前,各种问题都出来了。郑彩早有准备,反正事情不急于一时。一条一条的回答,没船去买,没人登州海军帮忙培训,没本钱?那你去死吧!跟着凑啥热闹。

大明三个地方开海之后,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竞争。欧洲市场很大,单单靠欧洲船只来大明的贸易,根本就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一个民族没有海上的意识是很可悲的,只有让大家看见巨大的利益在招手,才会铤而走险。来的这些人,个个都是大户人家的出身。基本上都是一个共同点,没有功名。这样的子弟,才会作为被家族推出来,冒险博一个富贵。也只有这样的人,才会站出来去博一场富贵。这种人,永远都是少数罢了。

少一点不怕,只要有人出来做就好。张巡就在这群人中间,听到激荡处,站起来喊了一嗓子:“算我一个,我出一条船。”张家本非海商,这一次开了会,张巡回去之后,家族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