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帝国崛起 >

第271节

帝国崛起-第271节

小说: 帝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情为何会闹大呢?呵呵呵,得从首辅温体仁那说起。温体仁仇恨东林,科举的时候就不吝力气,打压东林出身的举人中进士。当年廷推一案,东林玩了个釜底抽薪,直接给温体仁和周延儒排除在外,这是断人前程的举动。温体仁恨死了钱谦益。尽管在随后的战斗中,温体仁和周延儒成为了胜利者。后来周延儒又给温体仁在背后捅刀子干了下去。但是这仇恨的种子深深的埋下了,温体仁看见来了机会,当然要整死钱谦益。

“六月,奸人张汉儒窥温体仁欲罪东林,遂入其门下,相与定密谋,乃抗章诋毁钱谦益、瞿式耜居乡不法。体仁从中主持之,逮二人下诏狱严讯。”这是史料上的记载。

按说钱谦益都在家吃自己了,温体仁应该放过他才是,凡事留一线。日后好想见嘛。温体仁不干。非要整死钱谦益,有机会要整死他,没机会,创造机会也要整死他。

张汉儒罗列了钱谦益五十八条罪状。这绝对是要搞死他的节奏。下了诏狱的钱谦益。路子还是很多的。而且不差钱贿赂,在监狱里待遇也不算太差。居然还能要到纸笔,给皇帝写信。他要自辩。不过这些信石沉大海了,朱由检没搭理他。

这个生死存亡的关头,钱谦益放了一个大招,这个大招就是求助曹化淳。好笑吧?一点都不好笑。就是这位“道德君子”,在朝在野,都要跟阉党做坚决斗争的钱谦益,这个时候向司礼监太监曹化淳求救了。

曹化淳跟温体仁没啥利益纠葛,跟钱谦益也没啥关系,为啥要帮他呢?这得从另外一个太监说起,这个太监叫王安。王安是什么人呢?他有两个亲信,一个叫魏忠贤,一个叫曹化淳。明白了?太监界老波ss。

王安死的时候,需要一个墓志铭。而这个墓志铭呢,就是钱谦益写的。在一个,东林党还有一个活着的孙承宗,这位老先生也出面活动了,要营救钱谦益。

果然,曹化淳看在死去的王安的面子上,可能还收了点好处,答应帮忙。从这点看,曹化淳还是比较有情义的一个太监,不然他凭啥因为王安的墓志铭帮钱谦益呢?这是记着钱谦益的好呢,毕竟给一个太监写墓志铭这种事情,不是哪个进士出身的人都能拉下脸去写的。

曹化淳是司礼监大太监,权利大大的有。而且东厂的提督太监王之心,那也是他的旧部。曹化淳找到王之心,一般情况曹化淳活动之后,这个事情很快就能了解才是。

但是事情没法很快了解了,因为温体仁不省事,一门心思要搞死钱谦益。你搞钱谦益就算了,他还拉上曹化淳一块搞。他找人散布谣言,说曹化淳收了钱谦益的贿赂,然后还有证人。为了做的像,温体仁还请假在家休息,做出避嫌的样子。

这一下曹化淳毛了,尼玛,你连我一起搞,那就对不住了。曹化淳可不简单,尤其是在皇宫里呆了一辈子的太监,能做到他这一步,哪个不是内部斗争的高手,又怎么可能不比温体仁了解朱由检的心思?

曹化淳主动出击,先找朱由检汇报,说有这么一个事情,这样那样,现在扯上奴婢了。冤枉啊!请陛下派东厂去查,还奴婢一个清白。朱由检一听这还得了,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下令东厂,给我查,查个水落石出。

东厂一插手,事情就完全不对了,人证物证,全都接手过来,然后慢慢的查就是了。东厂这个地方,真要收拾人,活人进去会不会变成死人出来不好说,但是肯定会变成伤残人士。各种大刑伺候,张汉儒和那个所谓的证人,哪里抗的住。他们又不是坚贞不屈的gc党员。估计都不用上什么严刑拷打,拉进去看看刑具就尿了。什么都说了,什么七岁偷看寡、妇洗澡,八岁调戏丫鬟,九岁就学会了自撸等等。

这一下,温体仁被供出来了,审问结果送到了朱由检跟前,结论为:“体仁有党”。

好吧,这一下算是捅在了温体仁的软肋上。当初他干掉钱谦益,靠的就是打击钱谦益的“东林党”,而自身以“孤臣不党”的形象在君前出现,这一下弄出来个“体仁有党”,这还不是把朱由检的怒火给点着了?这是什么?这是欺君,长期的欺君。

眼睛里不容沙子的朱由检,立刻做出了决断。温体仁因为审问结果,不得不做个样子,递上一份辞呈。首辅嘛,出了问题,总是要做个样子的。然后等着皇帝挽留,就算皇帝不想他留下,也得挽留个三次,这是仪式,得走的。

结果朱由检玩的很干脆,直接批了三个字“放他去”。这一次,温体仁彻底的玩脱了。朱由检连客气话都不说了,你赶紧收拾收拾滚蛋,老子看见烦得很。

官场斗士温体仁的仕途就此终结,回顾历史,不难发现。温体仁同志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不断的给别人挖坑的一生。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无限的权利斗争之中,最终亲手把自己玩死了。

罢官之后的温体仁,第二年就死了,在家里病死的。

温体仁下台,受益者闪亮登场,兵部尚书杨嗣昌。内阁里又换了一批人,刘宇亮、薛国观、傅冠同,被任命为东阁大学士。

山东,秋收顺利结束,朱由检下诏,免去山东四府的夏秋两税。真不是朱由检大方,而是捞了不少进口袋了,真不好意思了。登莱两府的税收和盐课,也没见他免了。指望朱家的皇帝舍财,你做梦去吧。

“逃过一劫”的山东文武,在这个秋天开始的时候,迎来了一个新的考验。

河南发生蝗灾,然后奔着山东而来。消息传到济南,陈燮立刻把一干官员都叫来开会,现在陈燮在山东的威望绝对足够,这个会议开的很顺利。

“我们战胜了旱灾,平定了民变,保住了夏收和抢种。由此可见,天灾并不可怕,只要上下齐心协力,一定能抵抗天灾,渡过难关。”陈巡抚慷慨激昂的发言,山东军民齐上阵,紧急从南直隶采购大批鸡鸭,放入田间吃虫子。黄河沿岸,田间地头,夜间设篝火。与此同时,官府发布命令,五斤蝗虫的尸体,蒸熟晒干之后,能去官府换一斤杂和面。

因为上一次的官场地震,山东上下官员不敢怠慢,立刻行动起来。大批粮食从登莱两州运往山东各县。几十万山东军民,不分昼夜的扑杀蝗虫,老人孩子都出动了。

这个时代的百姓,其实拿蝗虫没啥法子,认为是上天的降罪,不能杀蝗虫,免得蝗神降罪。陈燮才不管这个,亲自拿着一把笤帚,带着官兵去杀灭蝗虫。有杂和面做诱饵,巡抚、三司带头,百姓也不管什么神不神的。

蝗虫飞过黄河,密密麻麻的一望无际。所过之处,草根都啃的干干净净,何况地里的青苗乎?一场人类和蝗虫之间的大战开始了。

“我叫你吃青苗,我叫你吃庄稼。”陈巡抚亲临第一线,挥动着笤帚,一下一下的不停的打死蝗虫,并让士兵沿河查探蝗虫的卵,挖出来杀灭。数万官兵全部出动,严防死守。陈巡抚始终战斗在第一线,吃住都在灭蝗的阵地上。大大的鼓舞了山东军民的斗志。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奋斗,蝗灾终于被控制住了,尽管有两个县因为蝗灾粮食绝收,但是官府说到做到,用杂和面换了大量的蝗虫干。

蝗虫干被装上车,运往登州,在一个黑心作坊里,用水利磨成粉末,这是高蛋白啊。这些高蛋白,加入面粉、玉米粉、土豆粉、番薯粉,制成杂和面,大量的发往受灾严重的县。同时还送去大量的番薯、玉米、土豆的种子。一边赈济百姓,一边抓紧抢种一批庄稼。

上下一心,军民一致,把灾情带来的后果降低到最小。这个事情被宋光兰写成一片锦绣文章,大谈蝗灾跟天无关,乃是自然之力也。山东军民不久齐心战胜了蝗灾么?这奏折可不是白写的,这是在间接的为朱由检说话呢。(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六章新总督

第三百九十六章新总督

秦始皇的玉玺上有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朱元璋搞出的“奉天承运皇帝”,这些套路在历史上被统治者翻来覆去的玩,目的就一个,巩固政权。皇权天授,别人就不要想了,安安心心的当顺民吧。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反正天都站在皇帝一边。

既然天都站在皇帝一边,那么旱灾、水灾、地震这些自然灾害来了怎么办?你得有个说法啊,都说了天跟你站一边的。自然现象在这个时代,可是大问题的。一般情况下,不论是非,肯定是皇帝做的不好。上天发怒了,降罪于人间警示。

明朝很多历史事件,都跟天象扯上了关系,文官集团没少从天象中获得好处。什么意思呢,跟皇帝干,有时候肯定是干不过的,像什么成化、万历年间,为了继承人的位置,皇帝和大臣干的不亦乐乎。最后决定胜负的关键不是谁更牛,是老天爷。比如成化年间,泰山地震,一巴掌就把皇帝给放倒了。你看,你要换太子,天都不答应,赶紧洗洗睡吧。

正所谓,成也天命,败也天命。反正这个时候大家都信这个,你说这跟皇帝无关,皇帝老子第一个就不答应。

不过这个事情也得分时候,这不河南、山东爆发蝗灾,一边啃的赤地千里,一边是人力战胜了天灾。所以呢,宋光兰这些人在写奏折的时候,就强调了蝗灾是自然之力。非天意。要是天意,我们怎么干的过?所以呢,皇帝肯定没失德。山东的灾情能控制,那是地方官得力。河南的灾情没控制住,那跟山东就没关系了。

这就是所谓的政治正确,半个大明在闹旱灾,河南、山东又来蝗灾,朱由检焦头烂额的时候,这份奏折可谓久旱逢甘霖。有了下台阶的朱由检,借题发挥。直接给著名嘴炮河南巡抚王家祯拿下了。这货真是好玩。上任之后先上奏,我本事有限,你让我干总督我肯定玩不转,给个巡抚干干吧。朱由检还算够意思。给他个河南巡抚。

旱灾、蝗灾。这些都不说了。现在最要紧的问题不是这个,而是张献忠等巨寇在湖广、陕西、河南、江北这四个地方,来回的溜达乱窜。搞的官兵疲于应付。要不是登州营出马。一路去了安庆,一路坐镇凤阳,张献忠这些家伙,就敢惦记过江。

说一千道一万,还得先灭了流寇。几个省的兵马,需要一个总督。于是,一个叫熊文灿的倒霉蛋被选中了。实际上熊文灿有点自己找死的意思,这货是靠招抚起家的,在福建招抚了郑芝龙,然后郑芝龙比较能干,灭了刘香等一批海盗,打败了荷兰人。东南沿海平静了,熊文灿也调任了两广。郑芝龙被登州水师收拾了的事情,郑芝龙是不会自己汇报的。反正都和谈了,一切都过去了,熊文灿功劳一点没少。

本来在两广呆的好好的,熊文灿典型的看人挑担不费力,喜欢自吹自擂,如何如何。赶上杨嗣昌推荐了熊文灿,朱由检派个太监去看看这货如何。熊文灿有内线,提前知道朱由检派太监来办事,具体干啥不了解,反正有这个人来了。

于是熊文灿热情接待,酒席上大概是喝高了,谈到流寇的事情,桌子拍的山响:“诸臣误国,如灿往,……令鼠辈至是哉?”意思就是,别的大臣都白给,我来,怎么都不会闹成这个局面。这太监一听这话,高兴了,拍着大腿道:“非公不足办此贼。”

考察结束,吹了牛皮的熊文灿,硬着头皮要去上任了。

济南,城外。地里的小米虽然长的很磕碜,好歹还能收个一百来斤。夏收之后,得了赈济的百姓,勉强扛到了秋收,能不能熬过这个冬天,就得看秋收的。

谢老庆一大早就起来了,全家动员,要去收庄稼。夏收之后,粮税免了,交了地主的租子,家里也没剩下多少口粮,多亏了官府救济的杂和面,一家人熬到了秋收。还记得夏收之时,一群穿着绿皮的兵来到地里,免费给他家干活。带兵的官老爷,还对他讲,卫所有不少官田没人种,可以去租一些来种,今年不交租子,明年开始交三成五的租子。

大概是官老爷为人和善,谢老庆就信了,跟着去了千户所,真的租到了四十亩旱地。千户所还提供了种子,告诉他就种这个了,怎么种很简单,一教就会。后来真的有人来教怎么种番薯,怎么种玉米,怎么种土豆。自打新的巡抚老爷来之后,这些当兵的变的真是好啊。看看他家种那么多地吃力,来了一百多个小伙子,一天的功夫帮着把地都种了。倒了,一口水都没喝就走了。

一家十三口,起早贪黑的干啊,总算是等到了秋收。谢老庆心里记下了那个军官,根本就没想过别的问题,比如,他家走了狗屎运,被列为重点帮扶对象,新作物种植大户典型。而且还是陈老爷亲自带队照顾的典型,整个济南府那么多典型,就这一户是陈燮亲自上阵作秀,整不好都是怪事了。

一家人刚到地里,谢老庆眼前便是一亮,那个军官老爷又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