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帝国崛起 >

第260节

帝国崛起-第260节

小说: 帝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以为。陈思华行事不同常人。往往当是很难看出端倪,故需时日才能看明白。”骆养性的答案,则比较庸了。不过话也可以当成是废话来听。

朱由检摆摆手,示意两人下去后,回头问王承恩:“大伴,你说说看。”

王承恩思索一番才道:“万岁爷,奴婢愚钝。不明其意。不过奴婢看陈思华在登州的过去,也是先以军队起家。这大概是他个人的做事习惯吧?”

朱由检笑道:“你们啊,格局还是太小了。陈思华为何先整军,无他,名正言顺尔。此先易后难之意,先看看各方的反应,以静制动。手里有兵权。出了问题也好及时的稳定局面。陈思华文武一把抓,却没有大动干戈的意思,朕以为还是有顾虑。山东两个王府,一个圣人门第,都不是那么好相与的。”

一张布告出现在四个城门口。陈巡抚募兵。条件,十八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的男性,身体健康,身家清白,识字优先,待遇从优。当兵从来都不是一个好职业,好男不当兵可谓深入人心的观念。

但是陈燮的布告一出来,排队应募的青壮百姓,差点给军营大门给堵上了。原因很简单,待遇是真好,现在这年月,饭都吃不上,当兵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给别人当兵没准要挨饿,给陈老爷当兵,一天三餐不是吹出来的,是吃出来的。

山东兵不论老弱,每人每天三餐,早餐是稀饭就窝头,午餐是白面馒头,晚餐有时候是小米饭,有时候是杂和面窝头。总之顿顿管饱,不带说吃个半饱的。

整顿山东兵才几天,现在那些兵的脸上都能看到血色了,穿的也整齐干净,每天傍晚列队自城外归来,就是最好的活广告。过去这些兵,活的跟乞丐差不多,现在这些兵,走路都得抬起头。低头?小心教官的鞭子!

跟随陈燮进驻济南的不仅仅是军队,还有一个以刘庆为首的商业团队。应该是急需的幕僚团队,却只有区区四个人选。莫泰、夏允彝、徐孚远、孙克咸。其以莫泰为首,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离群独处的生活后,回到陈燮身边的莫泰立刻展现出强大的独当一面的能力。陈燮的幕僚团队的格局,就是莫泰领衔,其他三人边学习便工作。

经历一段时间的《民报》工作之后,夏允彝和徐孚远从陈燮身上看到了希望。一致认定,要扭转大明的颓势,只能是陈燮或者说是陈燮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有两点,第一是发展工商业,打造一个庞大的立足于工商行业生存的群体。第二是打造一种社会监督机制。登州商会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代表,他们的存在意义,不单单在对地方收入的贡献,更在对官府的监督。这一点,在别的地方根本无法想象,目前只有在登州才会有这种可能。

为什么说在登州才可能,很简单,建立在陈燮提供的强大武力支撑的基础上。没有这个,就算再有钱,这些人也都是官府碗里的肥肉,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夏允彝和徐孚远才会毫不犹豫的投入陈燮的幕宾团队,并且给一干故友写信,描述了一个跟传说完全不一样的登州,发出召唤,让他们来投入到陈燮的麾下。

明末,不是每个文人都不想改变这个时代,有很多人真的在思考这个时代,不过碍于眼界和能力,他们无法改变太多。

幕僚团队来的比较晚,来到济南时已经是月,莫泰自京师而来,其他三人两个从登州来,一个孙克咸则一直在陈燮的身边默默的做着文书的工作,闲暇时在军学习。

四人次第而至,汇聚之后,陈燮总算是抽空出来招呼四人,正式成立幕僚团队。过程很简单,陈燮在后院聚齐四人,茶水伺候之后,拿出一份计划书,上面标明了要做的事情和次序,每人一份拿到手后,陈燮不紧不慢的开口道:“各位,从今天开始,山东巡抚的幕僚团队,就算正式成立了。我先提醒各位一个问题,你们不要用一个幕僚的身份来看待自己的工作,而是要用巡抚的角度去看待手头的政务。我希望,将来我的幕僚团队里的每一个人,走出去干一个知县都能胜任。”

这绝对不是什么空话,只要陈燮在山东做出样子来了,山东在整个朝廷大局内能左右大局的时候,很多事情自然会发生改变。

“好,莫某明白了。”莫泰第一个表态,四人都只有秀才功名,原则上是不能为官的。但是在陈燮的帐下,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其他三人各自表态之后,陈燮这才继续道:“眼下的当务之急,就是对运河沿途卫所的整顿。这一工作,各位就不用参与了,你们要做的事情,是对巡抚权限内民政事务的熟悉,你们上手的越快,将来打造一个高效率的团队的速度就越快。我希望你们能理解并记住我的一句话,‘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共勉吧,各位,今天就到这。”

巡抚初设,仅为督理税粮,总理河道,抚治流民,整饬边关,后遂偏重军事。一开始这是一个临时职务,就是干完了活得会京师交差的。宣德、正统以后,文官集团势力的扩充和军人集团地位的下降,三司的平衡被打破。日趋激化的社会矛盾,又使三司条条分割、运转不灵。另置巡抚,坚持央集权、地方分权原则。从临时编制到固定编制,

巡抚衙门前后堂五间,穿堂两廊,大门、仪门廊庑各若干间,东左建寝室,又东则建赏功所。大门之外,立抚安、镇静二牌坊。屏墙之南,又立三司厅,以为巡守、兵备会议白事之所。另有后院安置内眷,此为后来扩建的部分,花销从哪来的,没人说的清楚。

自卢象升离开剿贼总理位置之后,继任者王家祯完全无法胜任,原本已经是胜利在望的剿贼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王家祯不能服众,上任之后,因赏罚不明,各军懈怠。最搞笑的是,因欠饷兵变的士兵,居然是王家祯的家丁。

十月,李自成冲出山区,走上了历史上高迎祥的路,一头扎进了陕西。迎面撞上了又一个猛人,这个人叫孙传庭。张献忠则冲出山区,杀向襄阳。

先不说两位造反事业热衷者的命运,先说兵部尚书张凤翼的命运。这老先生,面对清军的时候不敢打仗,还不敢自杀。但是他又知道,回头崇祯一准收拾他这个兵部尚书。以前有过先例,清军入寇一次,当时的兵部尚书,没有一个不被收拾的。所以,这老先生拿大黄当饭吃。这么干的好处,一下不会死,但是吃多了也会死,就跟慢、性、毒、药一个样。

这么死掉的好处,是不会拖累家属。死在任上,那叫因公殉职,被彻查,那是要连累家属的,女眷要充为官、妓。所以,这是一个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有拿大黄当慢、性、毒、药吃死自己的勇气,怎么就没有出去打仗的勇气?明朝的这些官员们,活的真是意外的奇葩。

当然,死了可以不连累家属,朱由检却没打算放过他,死了也要背骂名和责任。

话说,昏聩到张凤翼这个程度,死不死的都没啥太大的区别了。

冲进陕西的李自成,四处流窜,在安定,被俞冲霄收拾了一顿,又去榆林,被贺人龙教训了一顿。等他继续乱窜生涯的时候,被孙传庭遇上了,结果自然是好好的教他怎么做人的过程,最后李自成带着千余人败走。老婆也跟人跑了,李自成逃进山区,造反事业陷入低谷。(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章所图何在?

第三百八十章所图何在?

不能不说,李自成是个很牛叉的人物,性格坚韧程度,真是让人佩服啊。**玩**看就来网。。不过这货在找老婆的问题上,似乎眼光一直很烂。或者说,因为性格问题,也可能是某些问题,反正他老婆跟人私奔的概率很高。

李自成原名李鸿基,小时候家境富裕,上面有个哥哥,李鸿名。小时候很聪明,私塾成绩很不错,但是性格跳了点,不肯好好读书。后来他哥挂了,留下个侄儿李过。13岁时,母亲病逝,从此无人能管,逃学成了家常便饭。后来去学武,为日后造反生涯奠定了基础。李自成的老子李守忠挂了之后,在货用惊人的速度完成了败家大业。

李自成为自己找了一份公务员的差事(应募为银川驿卒),这一年他21岁。后来李自成经历的事情就比较复杂了,失业,欠债,老婆韩氏跟盖虎儿私通,李自成杀了韩氏。

在后来坐牢,贿赂官吏被偷偷释放,带着侄儿李过,开始了流亡生涯。后来又当了一段时间的兵,具体就不细说了。还是回到他的老婆的问题上,真不是作者喜欢研究别人的老婆,而是李自成这个老婆邢氏勾搭的对象是李自成的造反兄弟高杰。

从某些史料的记载看,李自成肯定是一个对老婆不够关心的男人,甚至作者都怀疑他是个基佬,不然怎么会前两任老婆跟人私奔呢?邢氏和高杰的私奔,李自成的造反事业可谓雪上加霜,而且这还不是尽头,今后继续说。高杰在历史上,则是江北四镇之一。据说小伙子长的灰常帅,最后死在自大之上。

相比于李自成在陕西被人连续教育他怎么做人,张献忠的造反生涯达到了一个小**。冲出山区的张献忠撒了欢,一口气扎进湖广,居然去围攻襄阳。湖广巡抚苗胙土是个废物。任凭张献忠在湖广四处乱窜。要不是长江挡着,这货能冲过长江去。在襄阳,张献忠遭遇了秦翼明。这哥们现在是总兵了,手里有三千石柱土家兵,出城野战干不过张献忠是肯定的,但是他守城没问题。手里还有两百条陈燮的线膛枪,简易板甲一千。靠着这点家底,攻城的张献忠被迫放弃襄阳,转而东进。

张献忠汇聚了罗汝才、马守应、刘国能、蝎子块等人,体验了一把当老大的滋味。二十多万造反者,一路往东,找地方吃饭。

对于每次要过年的时候,就得习惯性闹腾一番的流寇。朱由检可谓深恶痛绝,急令山东巡抚陈燮,务必保证漕运安全。急令南直隶巡抚张国维,调集兵马剿贼。

张国维接到命令,差点没哭出来。他手里的兵马,差不多都在江北了,上哪去找能打的军队去对付张献忠?以前陈燮是个总兵的时候,他还能惦记一下,现在人家是山东巡抚了,还是兼管漕运总兵的山东巡抚,为了这个,连漕运尚书都给取消了。你让张国维怎么惦记陈燮?思来想去,张国维去信一封,以漕运安全为核心思想,希望陈燮派兵南下,并提醒陈燮,都凤阳,你得守住吧?

接到兵部的命令,陈燮离开召开军政大会。登州营一系的文武官员全体列席会议,陈燮手里挥舞着兵部的命令,很直接的对一众文武道:“陛下让兵部下发的军令,南直隶的张巡抚求我出兵镇守都凤阳。大家都说说看,这个事情该怎么办?”

陈燮这边的惯例是圆桌会议,文武同桌,对面对坐着。不像别的巡抚,一开会,文官人人都是一把椅子,武将基本都站在对面,没坐的资格。

“呵呵,没人想表达意见么?那么本宪继续说了。漕运尚书杨一鹏,可就是因为都陷落被问的罪。本宪可兼管漕运总兵,为了这个,兵部把漕运总兵的位置都空着。上任之初,一直没时间去管这个,现在机会来了。王启年,率一个乙字营南下,今后你就是漕运总兵了。常时仁,你去旅顺,接任东江镇总兵一职。沈世魁和金日观在皮岛,你带着水师走一趟,让沈世魁和金日观回旅顺,李维鸾和尚可义跟他们换防。王贲,济南这边的新兵招募和组建工作,你担起来吧。林雅,济南的防务继续由你们负责。李云聪,率一个乙字营去江浦,给张丞吃一颗定心丸,让他不用担心流贼渡江。苏皓宸,回登州坐镇,看好老巢。”

陈燮吩咐完毕,众将起立领命之后,莫泰不紧不慢的开口道:“东翁,漕运卫所有兵十二万,这只是账面上的数字,整顿各地驻军乃当务之急。窃以为,欲收漕运,当先取兖州、徐州两地漕运卫所驻军。”

这是莫泰和三位幕僚一起商议出来的结果,陈燮听了赞许道:“好,很好。看来大家是用了心的,此议正合我意。不过这个事情先不急,还得等新兵连出来。流贼东来,都有王启年的一个乙字营和一个炮兵营,可谓安如泰山。”

王启年站起道:“请丞放心,卑职保证不会出任何问题。张献忠早就被我登州营打怕了,到时候别说打,吓都能吓死他。”

陈燮道:“有这个信心是好的,但是绝对不能轻敌。张献忠等流贼,起起落落,屡败屡战,手里很是有一些能打的悍卒。你把都守住了,就是首功一件。苏皓宸,回到登州,让西劳经调集二十条五百料的武装商船,运送粮道去江浦,然后就留在那里,给张国维壮胆。”

听到这番话,众幕僚露出思索的表情。夏允彝在心里想,这二十条武装商船,真的有必要么?呵呵,看来是醉翁之意不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